試題中心高三試題

高三語文期末試卷

本文已影響 2.48W人 

  第Ⅰ卷(閱讀題 70分)

高三語文期末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把快感、聯想當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誤解。有一種誤解是學者們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據和批評當作欣賞。拿莎士比亞這門功課來說,英國教授整年講“版本的批評”,莎士比亞的某部劇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對摺本”?他們對來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視:莎士比亞讀過什麼書?《哈姆雷特》根據哪些書寫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現身說法?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學者們埋頭於灰封蟲咬的故紙堆中,尋找片紙隻字以爲至寶。

這些功夫屬於“考據學”。教授只做這種功夫,至於學生能否欣賞劇本本身,並不過問。考據所得的是歷史知識,可以幫助欣賞,卻不是欣賞。欣賞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賞說,版本、來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題外事,因爲美感經驗全在欣賞形象本身。但就瞭解說,這些歷史知識卻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賦》,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關係;要了解《飲酒》詩,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還是“悠然見南山”。但若只瞭解而不能欣賞,則沒有走進文藝的領域。

富於考據癖的學者難免犯兩種錯誤。第一種錯誤是穿鑿附會。他們以爲作者字字有來歷,便拉史實來附會它。他們不知道藝術是創造的,雖然可以受史實的影響,卻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種錯誤是因考據之後,便袖手旁觀,不肯染指,而我對於考據家的苦心孤詣雖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認爲,最要緊的事是領略它的滋味。

在考據學者們看來,考據就是文學批評,但是一般所謂的文學批評,意義實不僅如此。文學批評向來有派別的不同,文學批評的意義也不一致。區分起來,除開上述幫助瞭解的文學批評,主要還有兩類。

第一類是“法官”式的文學批評。“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紀律”,“法官”式的學者心中預存幾條紀律,用來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違背的就是醜。他們向作家下批語說:“亞里士多德說過壞人不能做悲劇主角,你何以要用一個殺皇帝的麥可白?”第二類就是近代法國印象主義的文學批評。這一派學者可說是“饕餮者”:只貪美味,嚐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寫出來,法郎士說:“依我看來,文學批評和歷史一樣,只是一種給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說;一切小說,精密地說起來,都是一種自傳。凡是真正的文學批評家都只敘述他的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這是印象派文學批評家的信條。他們主張,文學批評應當是藝術的、主體的,各人應以自己的嗜好爲標準。

“法官”式的文學批評所持的是“批評的態度”,印象派的文學批評所持的是“欣賞的態度”,它們是相反的。批評的態度是冷靜的,不雜情感;欣賞的態度則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態的交流。批評的態度須用反省的理解;欣賞的態度則全憑直覺,批評的態度預存美醜的標準,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評判它的美醜;欣賞的態度則忌雜有任何成見,把我放在作品裏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藝作品如果始終持批評的態度,則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經驗。比如看一幅圖,內行有內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們的價值是否相同呢?文藝雖無普遍的紀律,而美醜的好惡卻有一個道理,遇見一個作品,只說“我覺得好”還不夠,還應說出覺得好的道理。

總之,考據、批評都不是欣賞,但是欣賞卻不可無考據與批評。有的人太看重考據和批評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腳踏實地的功夫,以爲有文藝的嗜好就可以談文藝,這都是很大的錯誤。

(摘編自朱光潛《考據、批評與欣賞》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關於文學作品的欣賞,一般人把閱讀產生的快感、聯想當作美感,學者們則認爲考

據和批評就是欣賞,二者都是誤解。

B.學者們埋頭舊書籍、資料來尋根究底,下一些考據學的功夫,獲取相關歷史知識,

這些工作對於欣賞是有幫助的。

C.從欣賞層面來說,瞭解作品的版本、來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題外事,並沒有進入作

品本身,也不可能獲得美感經驗。

D.真正走進文藝的領域,則欣賞《洛神賦》,就弄清曹植和甄后的關係;欣賞《飲酒》

詩,就考定原本中到底是不是 “悠然見南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以爲作者字字有來歷,苦心孤詣拉史實來附會;止步於考據,而不進行深入領略:

這些說明考據家們不明白藝術是創造的。

B.衡量一切作品,全用心中預存的幾條紀律,把“我”和作品割裂開來,以紀律代替

欣賞,這是被稱作“法官式”文學批評的緣由。

C.“法官”式的文學批評者秉承亞里士多德提出壞人不能做悲劇主角的看法,因此認定

莎士比亞劇作《麥克白》不是一部悲劇。

D.印象派的文學批評認爲文學批評是藝術的、主體的,重視藝術直覺和個人的嗜好,

物我合一,因而,更容易得到美感體驗。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派別不同,文學批評的意義也不同:“法官”式的批評認爲美醜有普遍的標準,印象

派則認爲各人應以自己的嗜好爲標準。

B.“批評的態度”對待文藝作品,總是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評判,冷靜而不雜情感,

因而對作品的評價是客觀的。

C.有人認爲有文藝的嗜好就可以談文藝,不肯做腳踏實地的功夫;有的人又太看重考據

和批評的功夫,這兩種現象都是錯誤的。

D.內行和外行遇見同一個作品各有各的印象,欣賞和評價也不一致,但無論如何,文學

批評都應該說出感受美醜的道理。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4—6題(12分)

我是天生的詩人

施立鬆

邵洵美生於豪富之家,祖父邵友濂是清廷一品大員,外祖父盛宣懷是清末首富。19歲那年,邵洵美進入劍橋大學讀書,原本學習政治經濟學,因喜愛文學,轉而研讀英國文學。

混亂紛爭的時代,邵洵美仍一味吟風頌月,追求唯美。在他眼中,藝術是自由、是奢侈、是繁榮,是靈魂在歡樂中的躍動。他寫詩,要寫在沒格子的白紙上,字跡秀麗,行列清晰,勻稱潔淨,甚至可直接付印。他的英式詩風,詩句唯美,色彩斑斕。邵洵美因此被冠以“唯美主義詩人”的稱號。但邵洵美對自己的詩作成就不太在意,只是享受讀詩和作詩的樂趣。

邵洵美嚮往法國的文學沙龍,他特意將書房佈置成“花廳”(邵洵美對沙龍的雅稱),供朋友們聚會。他還發文呼籲:“但願我國諸交際領袖,把麻將撲克的約會,易爲文學的談話,則真正的文藝復興,不難實現也。”他決定“以身試法”,培養“附庸風雅”的風尚,自己做起“花廳先生”。當時,中國這樣的“文藝客廳”少得可憐,有名氣的僅上海曾樸的“真善美”書店,北平林徽因家中的“太太客廳”。邵洵美的“花廳”是詩人、小說家、畫家聚會的場所。畫家魯少飛曾戲謔地畫了一幅《文藝茶話圖》,好比是20世紀30年代上海文壇的集體照,上海大部分文人都在其中。

在很多人眼裏,邵洵美是個十足的書呆子:重友情,輕金錢,物質財富在他眼中微不足道,爲接濟朋友,甚至是不相識的文人,他也慷慨解囊。胡也頻遇難後,沈從文要陪丁玲帶着新生的嬰兒,回湖南老家避難,可身無分文,邵洵美得知後,立即送了一千元給丁玲,並聲明不需要還。爲此,他也得了“文壇孟嘗君”的雅譽。

開書店、出刊物,於邵洵美是娛人悅己的夢想。他創辦了《獅吼》月刊,開其出版事業先聲。隨後,他又用祖上遺產在上海靜安路創辦了金屋書店,號稱“海上最高尚的文藝書店”,並出版《金屋》月刊。

角色雖不斷轉變,但邵洵美的詩人氣質、理想主義,卻始終不變。轉向出版業後,邵洵美仍不改唯美趣味,辦刊物不忘注重形式美。他花五萬美元從德國購買最先進的全套影寫版印刷機——由個人獨資購買影寫版印刷機,在現代中國出版史上,邵洵美是第一人。他爲一大批朋友出書,獎掖新人,遇到貧寒尚未成名的文人不惜賠錢出書——沈從文就是一例。

新中國成立前夕,胡適爲邵洵美訂了兩張赴臺機票,但他以不忍離開家人和工廠無法處理爲由婉拒。葉公超得知後,說服海軍用軍艦帶邵家的人與機器一道遷臺,他也謝絕了。新中國成立後,邵洵美搞出版、辦書店的熱情不減。不久,《人民日報》一連七天刊文批評上海時代書局出版物中的錯誤,出版社被迫停止運作。後來,他因一封英文信,被以“歷史反革命”罪名逮捕審查。出獄後,他與兒子、兒媳婦擠在一間小房子裏,窮得連牀都賣了,睡在地上。但他唯美初心不改,還是會用老媽子的刨花水把頭髮梳得油光水滑。即使貧病交加,也照樣把印有“杜甫草堂”的郵票製成書籤自賞……老友施蟄存感慨:“洵美是個好人,富而不驕,貧而不丐,即使後來也沒有沒落的樣子。”

有人說,邵洵美是文學史上被嚴重低估的作家。對此,邵洵美生前早已釋然。1936年,而立之年的邵洵美寫了一首《你以爲我是什麼人》的詩:“你以爲我是什麼人?是個浪子,是個財迷,是個書生,是個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錯了,你全錯了,我是個天生的詩人。”

【相關鏈接】

①他愛寫詩,有人評價是“柔美的迷人的春三月的天氣,豔麗如一個應該讚美的豔麗的女人”。(摘自《唯美詩人邵洵美》)

②對待抗日,邵洵美是堅決的。他積極投身抗日的洪流,在復刊的《時代》上發表《容忍是罪惡》,呼籲“要抵抗,要革命。有革命纔有進步。”他支持出版的《老舍幽默詩文集》中就有《救國難歌》、《長期抵抗》等經典作品。他的五弟邵式軍做漢奸,派人送來5000大洋,拉攏他爲日本人做事,他嚴詞拒絕。(摘自章克標《海上才子邵洵美傳》)

4.下列對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開頭交代了邵洵美的家世以及他進入劍橋大學後轉而研讀英國文學的原因,表現了邵洵美對文學的熱愛,引出下文對他在文學方面的追求的敘述。

B.通過與曾樸和林徽因的“文藝客廳”對比,說明邵洵美文學沙龍之雅緻,表現了邵洵美希望中國有更多人熱愛文學而不是玩樂的思想。

C.“在很多人眼裏”“有人說”等詞句表現了人們對邵洵美的看法,這也側面證明了邵洵美是一位在文學史上被人嚴重低估的作家這個觀點的正確性。

D.結尾引用邵洵美的詩歌能夠引發人們對邵洵美這個人進行深入的思考,也用“我是個天生的詩人”照應了題目,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嚴謹。

5.邵洵美具有哪些優秀品質?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4分)

6.邵洵美說“我是個天生的詩人”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5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4分)

清香樓主

聶鑫森

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屆半百的甄仁,稱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邊的文昌街租賃下一家中等規模的三層店鋪,懸一橫匾,上書“清香樓”三個隸書大字。一樓是門面,右邊專賣名酒,漂亮的陳列櫃裏擺放着輕易不賣的名酒樣品,如貴州茅臺酒三十年陳釀、五糧液、杜康等。左邊專賣紙、墨、筆、硯、印石、畫框、筆洗……二樓三樓是吃飯喝酒的地方。一樓門面兩邊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書家書寫、名刻手雕刻的一副對聯:美酒佳餚舌尖滋味,宣紙端硯腕底風雲。

凡是有些文化情結的人,經過清香樓,總會停下來,細看這副對聯,書法雅逸、刻工精妙。於是忍不住進店去,或買東西,或飽口福。

清香樓的總經理是甄仁,具體的事由他的夫人操持。甄仁主要奔走於書畫界聯絡感情,尤其對那些名家大腕訪之甚勤。凡有頭有臉的人來此設宴,他必自始至終地款待,絕不出半點兒差錯。

那一次,年近古稀的雷默在這裏宴請外地的幾位友人,幸虧甄仁在場,要不就會鬧得不愉快。

雷默爲湘潭書畫院退休畫家,是全國少有的書畫界全才,詩、書、畫、印都讓人稱讚。詩擅長古風,起承轉合,氣勢寬博;書法諸體皆能,尤以隸書得彩;治印師法漢宮印,又多有自悟,一刀既下,神采奕奕;畫風狂野,大寫意花鳥色墨淋漓,畫鬆最讓人稱道,鐵幹銅枝,龍鱗粗拙,針葉鮮茂。雖每平方尺萬元以上,他卻不肯輕易出手。

雷默設宴,只點菜,不要酒,他自帶了兩瓶貴州茅臺酒三十年陳釀。

按禮數,甄仁先在大門外迎客,再引之入雅間,然後親自沏茶,並記下客人所點的菜名,退下,去廚房細細交代。酒過三巡後,甄仁自備一杯酒,到雅間來敬雷默及客人。雷默很高興,向客人介紹甄仁:“他與書畫界長年交往,亦是名人矣!”甄仁謙和地笑着說:“我只是附名人驥尾,慚愧,慚愧。請雷老和各位先生盡興,有事只管吩咐。”

不到一個小時,一樓的店堂裏傳來爭吵聲。跑堂的小夥子急匆匆告訴甄仁:雷默和客人把酒豪飲一盡,指名要買陳列櫃裏的兩瓶茅臺三十年陳釀,但甄夫人執意不肯。甄仁心裏罵了一聲“蠢婆娘”,忙去了店堂,把夫人撥到一邊,拿出酒來,說:“雷老,賤內不懂事,請您海涵。這樣的好酒,雷老不喝誰喝?我送給您,算是賠罪。”

雷默仰天大笑:“酒不能讓你送,酒飯錢用不了我的一尺畫哩。你的話讓我快意,雅間靠牆立着畫案,你很有心啊。快把大冊頁、色、墨、筆等物擺上去,我和朋友邊喝酒邊輪流爲你作畫,算是答謝!”

甄仁常備的大冊頁本,一折一面等於一張四尺斗方。書畫家在酒酣耳熱時,或遣興或應甄仁之請潑墨揮毫。這些作品,爲甄仁變了不少現錢回來。

這一次,雷默及友人又畫了十張。遺憾的是,雷默沒有畫鬆,畫的是一籃荔枝,題識是“大利年年”。

甄仁的母親快滿八十了,住在鄉下的青松鎮。甄仁的父親過世早,母親這一生吃過不少苦,現在生活好了,他要隆重地爲母親賀壽。他備了一個大冊頁本,題簽爲“百鬆多壽圖”,自寫了序,概說老母生平及兒孫的感恩之心,然後登門求請本地名畫家各畫一幅。

夫人問:“怎麼不請雷老畫鬆?”

“先讓別人畫,中間留出連着的兩面再請雷老畫,他不畫就不好意思了。”

在一個春雨瀟瀟的午後,甄仁先打電話預約,然後打的去了雷默的家。兩人坐在寬大的畫室裏,喝茶、聊天,甄仁動情地說明來意,再打開冊頁本,請雷默觀賞一幅幅鬆畫。

“還留了兩面,想請先生賜畫,不知行否?”

“大家都畫了,我不畫有違常情。早些日子,有個房地產老闆,說要爲一個領導之母賀壽,願出十萬元購一張鬆畫,我一口回絕了。這兩人口碑都不好,我沒有興趣畫。”

“雷老,您的畫無價,我不能說用錢買畫,我是求畫,請成全我這份孝心。”

雷默拎起毛筆蘸上墨,畫幾株南方的馬尾松,再畫峭峻的石頭。鬆幹、松枝、松針,凸出土的鬆根,多棱多紋的石塊,下筆沉穩快捷,濃淡兼施;再以赭色染干染枝,以綠汁塗松針,生意盎然。

甄仁說:“先生畫鬆得南宋李唐之氣韻,但他畫的是北地之鬆,而你畫南方馬尾松,是多年寫生所獲,透出一個‘秀’字,了不得,了不得!”

雷默說:“你沒有說外行話,我很高興。”

畫完了,雷默題識:鬆谷雲根圖。癸已春應邀,雷默一揮。

過了些日子,有人告訴雷默,在那位領導幹部之母的壽宴大廳裏,他看見了那幅《鬆谷雲根圖》,畫的上邊臨時夾着一張大紅紙條,上寫壽者的姓名和賀壽者房地產老闆的姓名。

雷默馬上明白了:他在冊頁上畫的畫,被甄仁挖截下來,賣給了那個房地產老闆。“什麼東西!”雷默狠狠地罵一句。

(選自《小小說選刊》2016年8月期,有刪改)

7.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 ( )(4分)

A.甄仁把自己的店鋪起名爲“清香樓”,有自我標榜高潔、高雅之意,但其言行粗鄙,作者以“清香樓主”稱之,有諷刺之意。

B.雷默是德藝雙馨的老畫家,他精通多門藝術,所畫松樹每平方尺能賣萬元以上,卻不肯輕易出手,求畫人口碑不好,即使出高價他也不答應。

C.甄仁主要負責店鋪的對外聯絡,妻子則負責各種具體事務,兩人各司其職,使清香樓生意興隆,書畫界大小名人因此紛紛慕名而來。

D.小說借雷默之口寫房地產老闆想要高價購買鬆畫一事,不僅凸顯了雷默耿直的性格,也爲後文甄仁將《鬆谷雲根圖》轉賣給房地產老闆埋下了伏筆。

E.小說寫雷默宴請友人差點鬧得不愉快之後,沒有接着敘述此事,卻轉而介紹雷默的才藝爲人,看似閒筆,卻顯示出情節的曲折和結構的縝密。

8.小說結尾出人意料,這樣安排有什麼妙處?請簡要分析。(4分)

9.聶鑫森的小說因其濃郁的文化氣息而被稱爲“文化小說”,這篇小說的文化味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9分)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其人滋衆,其所謂義者亦滋衆。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是以內者父子兄弟作,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至有餘力,不能以相勞;腐朽餘財,不以相分;隱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亂,若禽獸然。

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爲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爲未足,又選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爲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爲博大,遠國異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辨,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畫分萬國,立諸侯國君。諸候國君既已立,以其力爲未足,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爲正長。

正長既已具,天子發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過則規諫之,下有善則傍薦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賞而下之所譽也。意若聞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過弗規諫,下有善弗傍薦;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罰而百姓所毀也。”上以此爲賞罰,甚明察以審信。

國君者,囯之仁人也。國君發政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學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學天子之善行。”則天下何說以亂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而不上同於天則災猶未去也今若天飄風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之不上同於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聖王爲五刑,請以治其民。譬若絲縷之有紀,罔罟之有綱,所以連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墨子尚同上》,有刪節)

10.下列對文中劃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而不上同於天/則災猶未去也/今若天飄風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之不上同於天者也。

B.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而不上同於天/則災猶未去也/今若天飄風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之不上同於天者也。

C.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而不上同於天/則災猶未去也/今若天/飄風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之不上同於天者也。

D.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而不上同於天/則災猶未去也/今若天飄風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之不上同於天者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子墨子”指墨翟。前一個“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師)的意思,是弟子們對墨翟的尊稱。墨翟,是春秋戰國之際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B.“天子、三公既以立”中的“三公”是一種爵位。爵位是古代天子或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賞,相傳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

C.“百姓”在文中指平民,但戰國之前“百姓”也指貴族,如,《詩經天保》“羣黎百姓”鄭玄注爲:“百姓,官族姓也。”

D.“五刑”指古代五種輕重不等的刑法,在不同歷史時期,其所指各異,秦以前指墨、劓、剕、宮、大辟五種刑罰。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墨子認爲,上古時期由於百姓之間相互殘害,導致有餘力的人不能幫助別人,進而造成天下混亂,民衆猶如禽獸一般。

B.墨子認爲,天下大亂的原因在於沒有行政長官,故只要選擇有才能品德好的人作爲天子,天下即可達到清平大治的境界。

C.文章認爲,民衆判斷是非曲直要以上面的意見爲準,而不能與下面相互勾結,這樣就能做到上面所要懲罰的就是百姓所要非議的。

D.墨子認爲,天下混亂是由於沒有符合天意的好的首領,因此主張要選擇“仁人”“賢者”來擔任國家各級領導並有效治理國家。

13.把下列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5分)

譯文:

(2)上以此爲賞罰,甚明察以審信。(5分)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5題。(11分)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尋思萬戶侯,中夜忽然愁。

琴聲遍屋裏,書卷滿牀頭。

雖言夢蝴蝶,定自非莊周。

殘月如初月,新秋似舊秋。

露泣連珠下,螢飄碎火流。

樂天乃知命,何時能不憂。

【注】①庾信:南北朝時期詩人,輔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滅樑後被迫仕魏,後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詩爲仕周時期所作。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詩作前半篇寫中夜操琴、書卷滿牀的情景,後半篇寫白露明月、螢火飄流的秋色,構成悽清孤寂的意境。

B.“尋思”兩句直抒胸臆,不僅有故國覆滅、封侯夢想破碎的嘆惋,也有當下不能爲國建功的自嘲。

C.“雖言”兩句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個可以齊物我、一是非、在輕飄飄的達觀世界中自適其志的莊周一樣,夢爲蝴蝶、忘懷自身,擺脫了時刻相隨的愁思。

D.“殘月”兩句由“中夜”暗渡而來,表達出時光流逝而詩人卻不能回國輔政盡忠的無限惆悵之情。

E.“露泣”兩句由“新秋”而來,烘托出詩人淒涼哀傷、虛無煩亂的內心狀態,用詞精切,對仗工巧。

15.本詩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的“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都使用了“琴”“書”兩個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請結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岳陽樓記》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2)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勸學》篇中的 這句話印證了這句話。

(3)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表達自己和徵人們想家卻又不甘無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第IⅠ卷(表達題 80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①日前,一名小夥爲了讓自己的網絡直播更火,鋌而走險去直播捅馬蜂窩,結果被馬蜂蜇成重傷,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②故宮博物院在院慶時,組織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連日來,人們紛至沓來,故宮可謂門庭若市、人山人海。

③世界上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數事情都要經過不斷地嘗試才能成功,所以我們要坦然面對嘗試過程中的失敗與挫折。

④歲末錢荒,互聯網巨頭們卻於12月下旬相繼推出理財產品,使資金分流,這對於資金緊張的銀行市場簡直是釜底抽薪。

⑤省公安廳紀檢委工作人員徐某利用職務便利爲虎傅翼,私自給黑X會頭目辦理省公安廳特邀監督員證,性質極其惡劣。

⑥要知道生之可貴,但不可苟且偷安。要知道死不足懼,但不輕易言死。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通道侗族自治縣以紅色資源、綠色生態、人文景觀爲依託,形成了旅遊景區依託型、民俗文化村寨型等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B.以“老賴”爲關鍵詞在百度搜索,第一條便是最高法公佈的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從中可查到有信用污點的個人及其有關信息。

C.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的推出,讓四川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劉文英充滿期待,因爲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強民衆的獲得感。

D.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學習的各種科目並不是“浪費生命”而是給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爲學生的人生走向提供更多的選擇。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大量的新詩正散佈在我們周圍,飄散在日子的深處。 ① 他們與我們的距離那麼近, ② 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們的存在呢?是 ③ 李白李賀李商隱都已經在歷史的煙塵裏隱退 ④ 浮華的現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維王昌齡了嗎?現在就下這樣的結論, ⑤ 太匆忙了點。唯一的解釋,就是它們未曾經歷過時間的淘洗。 ⑥ 明白了好詩的誕生,是天才與時間共同作用的結果。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實際上 可是 由於 / 難免 才能

B / 然而 因爲 而 未免 於是

C 儘管 可是 因爲 於是 / 最後

D 雖然 但是 / 而 不免 終於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句不超過15個字。(5分)

西方古代很早就有關於抑鬱症的記載,直到20世紀末,我們纔有了百憂解這種神奇的抗抑鬱藥。① 。著名的醫學雜誌《英國醫學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即使是對嚴重的抑鬱症患者,“行爲—認知”心理療法的功效都不啻於抗抑鬱藥。研究人員隨機挑選了11個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患者,分別採用抗抑鬱藥物和“行爲—認知”療法治療,結果發現這兩種方式在治療效果上沒有明顯區別。② ,行爲—認知”療法被證明比抗抑鬱藥更爲有效。因此,法國健康管理局也建議,抑鬱障礙初期,在症狀尚屬輕微的時候,③ 。

21. 閱讀下面這組漫畫,聯繫第一、二幅畫面的內容,給第三幅畫面配上文字。要求前後內容相關,形式一致,邏輯嚴密,能夠完整描述畫面內容。並請寫出這組漫畫的寓意(要求20個字以內)。

第三幅畫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這樣三個母親,她們都有兩個孩子,只有一個蘋果。第一位母親用孔融讓梨的辦法,讓小兒子得到了蘋果。第二位母親佈置兩個孩子完成規定的'任務,誰完成得快,誰得到蘋果,結果大兒子得到了蘋果。第三位母親乾脆把蘋果平分,兩個孩子得到的蘋果是一樣的。

你覺得哪一位母親分蘋果的方法最合理,對孩子成長的意義最大?請根據材料,從自己的體驗出發,比較上述三位母親分蘋果的方法,闡述你的見解和理由。

要求:選好角度,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和含意。立意明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參考答案

1.試題分析:D“欣賞《洛神賦》,就弄清曹植和甄后的關係;欣賞《飲酒》詩,就考定原本中到底是不是‘悠然見南山’”的舉例論述的觀點是“歷史知識對欣賞而言非常重要”。但考據並不會使人真正走進文藝的領域。

2.試題分析:C“因此認定莎士比亞劇作《麥克白》不是一部悲劇”判斷錯誤。文章不是要論證《麥克白》是不是一部悲劇的問題,而是這部作品的美醜問題。因爲不符合“法官”式的學者心中預存的紀律,因此他們認爲這部作品是醜的。

3.試題分析:B“因而對作品的評價是客觀的”不符合作者的觀點,屬於無中生有。作者對兩種欣賞的態度進行了比較,持有批評的態度去評價作品,評判其是否符合預存美醜的標準,仍然是人爲的活動,並不客觀。

4B (“通過與曾樸和林徽因的‘文藝客廳’對比,說明邵洵美文學沙龍之雅緻”錯誤,文中並沒有使用對比手法,同時也沒有以此表現花廳的雅緻,只是用襯托的手法說明當時中國文藝客廳少得可憐。)

5.①執着追求,②待人慷慨,③淡泊名利,④抗日愛國。(4 分,一點1 分,意思相近即可,注意題幹問的是“優秀品質”。 )

6.①詩風追求唯美,被稱爲“唯美主義詩人”,十分享受讀詩和作詩的樂趣。

②開辦文學沙龍,做追求風雅的人,幫助貧困的文人。

③角色轉變,詩人氣質和理想主義,卻始終不變,印刷刊物追求完美。

(5 分,答出一點得1分,答出兩點得3 分,答出三點得5分,意思相近即可。)(A“其言行粗鄙”概括不準確;C“書面界大小名人因此紛紛慕名而來”理解不當;E“卻顯示出情節的曲折和結構的縝密”分析錯誤。)

8.①使情節波瀾起伏。爲甄仁母親賀壽的《鬆谷雲根圖》競出現在領導之母的壽宴上,情節陡轉,但又與前文雷默回絕房地產老闆的高價購畫相照應,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凸顯人物形象。爲謀取利益,甄,競把爲母親賀壽的鬆畫從“百鬆多壽圖”冊中挖截下來,轉賣他人,凸顯了他見利忘義的形象。③深化主題。結尾批評了一些看似講道德、有品位的商人見錢眼開、不顧道義的行爲,增強了小說的諷刺意義。(每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3分、答出四點4分。)

9.①小說中的兩個主要人物,一是具有極高藝術素養和文化品位的儒商,一是德藝雙馨的老畫家,言談舉止中透露出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②講述畫家與“儒商”之間的故事,有豐富的文化信息。⑧故事發生的場景“清香樓”,名稱雅緻,門口的楹聯趣味高雅,書法雅逸,刻工精妙,店鋪內的擺設充滿着濃郁的文化氣息。④小說語言典雅,人物對話多用文言詞句,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答出一點給2分,三點即可滿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10.A

11.B(“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尚書大傳》《禮記》等以“司馬”“司徒”“司空”爲三公,《周禮》則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三公”是官職不是爵位)

12.B(“故只要選擇有才能品德好的人作爲天子,天下即可達到清平大治的境界”錯,是主觀臆斷)

13、(1)因此每個人都以爲自己的意見對而別人的意見錯,因而相互攻擊。

(2)上面根據這些方面來行使賞罰,就必然十分清楚明白、審慎而有信。

參考譯文:

墨子說:古時人類剛剛誕生,還沒有刑法政治的時候,人們用言語表達的意見,也因人而異。人越多,他們不同的意見也就越多。因此每個人都以爲自己的意見對而別人的意見錯,因而相互攻擊。所以在家庭內父子兄弟常因意見不同而相互怨恨,使得家人離散而不能和睦相處。天下的百姓,都用水火毒藥相互殘害,以致有餘力的人不能幫助別人;有餘財者寧願讓它腐爛,也不分給別人;有好的啓發也自己隱藏起來,不肯教給別人,以致天下混亂,有如禽獸一般。

明白了天下所以大亂的原因,是由於沒有行政長官,所以(人們)就選擇賢能的人,立之爲天子。立了天子之後,認爲他的力量還不夠,因而又選擇天下賢能的人,把他們立爲三公。天子、三公已立,又認爲天下地域廣大,他們對於遠方異邦的人民以及是非利害的辨別,還不能一一瞭解,所以又把天下劃爲萬國,然後設立諸侯國君。諸侯國君已立,又認爲他們的力量還不夠,又在他們國內選擇一些賢能的人,把他們立爲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已經設立之後,天子就向天下的百姓發佈政令,說道:“你們聽到善和不善,都要報告給上面。上面認爲是對的,大家都必須認爲對;上面認爲是錯的,大家都必須認爲錯。上面有過失,就應該規諫,下面有好人好事,就應當廣泛地推薦給國君。是非與上面一致,而不與下面勾結,這是上面所讚賞,下面所稱譽的。假如聽到善與不善,卻不向上面報告;上面認爲對的,也不認爲對,上面認爲錯的,也不認爲錯;上面有過失不能規諫,下面有好人好事不能廣泛地向上面推薦;與下面勾結而不與上面一致,這是上面所要懲罰,也是百姓所要非議的。”上面根據這些方面來行使賞罰,就必然十分清楚明白、審慎而有信。

國君是這一國的仁人。國君發佈政令於國中百姓,說道:“聽到善和不善,必須報告給天子。天子認爲是對的,大家都必須認爲對;天子認爲是錯的,大家都必須認爲錯。去掉你們不好的話,學習天子的好話,去掉你們不好的行爲,學習天子的好行爲。”那麼,還怎麼能說天下會亂呢?我們考察天下治理得好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爲天子能夠統一天下的意見,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

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與天子一致,而不知道與天一致,那麼災禍還不能徹底除去。現在假如天颳大風下久雨,頻頻而至,這就是上天對那些不與上天一致的百姓的懲罰。所以墨子說:古時聖王制定五種刑法,確實用它來治理人民,就好比絲線有紀(絲頭的總束)、網罟有綱一樣,是用來收緊那些不與上面意見一致的老百姓的。”

(C 雖言句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雖言”、“定自”兩個虛詞卻是重點,雖然夢爲蝴蝶、忘懷自身,就可以擺脫時刻相隨的愁思;無奈自己絕對不是那個可以齊物我、一是非、在輕飄飄的達觀世界中自適其志的莊周。通過反用典故;表明“愁”之無可消釋。D“輔政盡忠”無中生有,此時樑已被滅;這裏表達的是時光流逝而詩人卻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15.①本詩中的“琴聲遍屋裏,書卷滿牀頭”是說中夜生起愁思,於是彈琴讀書。幽幽琴聲響遍屋裏,訴說着無邊無際的愁,滿牀書卷翻遍,愁思難解。通過“琴”“書”等意象抒發了無法解脫的深廣複雜的愁苦、憂思之情。(3分)②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樂琴書以消憂”是說彈琴讀書能獲得快樂而消除憂愁,通過“琴”“書”等意象抒發了擺脫憂愁纏繞的官場生活,迴歸田園的快樂之情。(3分)(每點3分,共6分)

16.(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學不可以已(3)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17. B(①“鋌而走險”:因無路可走而採取冒險行動。此處不合語境。②“紛至沓來”: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③“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④“釜底抽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處望文生義。⑤“爲虎傅翼”:比喻幫助惡人,增加惡人的勢力。⑥“苟且偷安”,是貪圖安寧,不求上進的意思,與語境不合。改爲苟且偷生。)

18.B(A項搭配不當,應將“形成了”改爲“開拓出”。C項成分殘缺,應在“改革”之後添加“方案”,並在“改革”之前添加“的”。D項不合邏輯,應將“學習的各種科目”改爲“學習各種科目”。)

19.B(第四處依句間關係排除掉A、C,第五處“難免”,不容易避免;“未免”,實在是,不能不說是;“不免”,由於前面所說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件消極的結果,這種結果可能出現了,也可能還未實現。第六處“終於”強調出現某種結果很不容易,“最後”是“首先”、“其次”等詞語後出現的詞語,“才能”是在某種條件後纔會出現的詞語。綜上確定答案爲B。)

20.答案:①但並非得了抑鬱症就要服用藥物 ②對於輕度或中度的患者來說③應首先採用“行爲—認知”療法。

21.示例:示例一:攙扶奶奶有風範 車內司機忙稱讚/司機禮讓也可贊

示例二:司機舉手表敬意 老少二人笑眯眯(4分)

寓意:讚揚了文明禮讓、助人爲樂的好風氣。(2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