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瓦爾登湖》讀後感精品(15篇)

本文已影響 1.26W人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瓦爾登湖》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瓦爾登湖》讀後感精品(15篇)

《瓦爾登湖》讀後感1

在寂靜無聲的夜晚,翻開這本富含哲理的書,就像遊覽一個人的人生歷程。

梭羅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剛從哈佛大學畢業的他,決心獨自隱居在瓦爾登湖畔。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建立起一座小木屋,過起自給自足的生活。閒適而又恬淡地過着隱居生活。你可能會想這不就像美國式陶淵明嗎?但梭羅在隱居期間仍苦讀不輟,涉獵廣泛。熟讀哲學書籍,對中國哲學也十分熟悉,對世界有深刻的洞察力。

在瓦爾登湖人煙稀少,孤獨是家常便飯。但他以此爲樂,靜下心留心生活,鑽研學術。他說:“我的寧靜只有微瀾盪漾,而無巨浪翻騰。”他適應孤獨,愛上獨處。沉醉於學術與自然,在獨處中發現自身的不足,看清事物的本質。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以給自己一個類似梭羅般的環境。但在艱難困苦之中,往往是最孤獨無助之時,猶如獨自駕駛一葉小扁舟在海上飄蕩。適於孤獨,學會獨處十分必要。它能使一個人在困難之中看到未來的`希望與方向,不被事物所披的外衣所迷惑,堅定自己的信念,無畏面對。

梭羅認爲“社交往往太廉價。”在獨處中找到那個本真的自己。在期中考後,我的成績可謂不堪入目。我的大腦似乎陷入漩渦之中,天旋地轉,我彷彿迷失了自己。漸漸地,我終於發現自己過多的壓力反倒使我的精神在崩潰的邊緣。整日患得患失,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孤獨讓我清醒下來,我終於緩緩走出陰影。我彷彿站在瓦爾登湖畔,感受自然的勃勃生機,認清頭上的北極星,心已平靜如瓦爾登湖。

從孤獨中走出,願少年初心不改,一往無前……

《瓦爾登湖》讀後感2

夜已深,翻開《瓦爾登湖》,重溫着這些句子,心中不免再次泛起了漣漪。

梭羅筆下的這個“世外桃源”,就像一位窈窕的淑女站在朦朧的霧中,令人無比嚮往、蠢蠢欲動。書中的句子,總能猝不及防地擊中我們的內心深處,或引起強烈共鳴,或引發深度思考,或令人深思嚮往......

讀《瓦爾登湖》,我們可以聽得見蛙聲和鳥啼,看得見湖水的波紋和林中的霧靄,處處蘊含着返璞歸真的.美麗。他記錄了觀察與體驗大自然最真實的模樣,爲其賦予了通俗的哲學意義,這正是梭羅超越衆人所擁有的一切所在。反觀如今,充斥着追名逐利、物質要求的時代,恐怕難以找到如此沉澱,專心體味生活意義的仙露瓊漿了,讓人們的心靈從沉重的物質中解脫出來,迴歸瓦爾登湖畔那種恬淡、寧靜的狀態,呼吸自由的空氣,體味什麼是真正的生活,那些喚醒了我們沉睡的舊夢。

讀罷此書,我腦海中隱隱出現了一個頭戴草帽、短褐穿結、帶月荷鋤的人——五柳先生。

梭羅和元亮兄竟真有些相似,兩人都因厭惡世俗的追名逐利,厭惡趨炎附勢的污濁世風而隱居,都好自然、樂山水、愛流年,梭羅也曾在瓦爾登湖畔“種豆南山下”,兩人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隱居時間了,梭羅只隱了兩年多,而陶淵明卻是藏了半輩子。

其實對山水的偏愛不在於隱居時間的長短,時間只是人們想象與虛構的產物罷了,重要的是心。隱居只是一種方式,而在心中留一片“瓦爾登”纔是最具意義的。

勞動或創造的目的是與大自然或萬事萬物進行心靈的聯繫,這個過程纔有意義。作者最終離開了瓦爾登湖,爲什麼呢?不是因爲厭倦,而是因爲他發現,其實所謂的世外桃源只存在於自己的內心。如果你內心貧乏、無法平靜,就算環遊世界,對你而言也並無差異,瓦爾登湖是你永遠找不到世外桃源,是想得而不可得的詩意生活,因爲它只會存在於你的心中。

願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讀後感3

第一次讀梭羅,讀的是這本《瓦爾登湖》,大概是因爲我懷有一期一會的希冀去同它相遇,投桃報李之下,每一次的窺探都有所得,於是纔有了今天這番心情的鋪陳:他實在是有幾分陶潛的味道,兩者貫通中西方的深澗得以共鳴,採菊人生東籬之下,可曾擷得一抹馥郁?

我開始探索他,同時接受他,在文字中我終於找到我所應該做的:平和。這個世界太浮躁了,當燈紅酒綠鋪滿城市的重心,邊緣的陰暗角落反而有幾分風骨,我們應當清醒一點——作爲國家未來的中流砥柱,青年一代不能垮掉。縱觀過去,各路觀點交鋒不止,我們讀書然後曬在社交媒體上,但是書的骨髓卻未必吸收;我們去健身然後在網上發圖,但我們可能根本不理解追求健康的意義。換言之,我們做了太多人云亦云的事情,卻從來沒有想過跳出來,主流的價值觀從來不是附和,而是內心的真正認同。

我們是否也能在被裝點地越來越花哨複雜的生活中,還原他的本來面目?其實我們都受到了浮躁的影響,而這時平和就顯得尤其可貴。我們讀書,只爲了和這本書的作者交流;梭羅寫書,或許也沒有帶着什麼去改變誰的意願,他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傾訴出來,而我恰好在合適的`年紀看到了,瞭解了。於是我讀出來幾株孤菊的清矜,從方方面面教我們不拘束地放下。平和是一種難得的智慧,我們在求學生涯中最忌諱的兩種情況都得到了解決:荒廢學業者他幫助你找到樂趣所在;勤勉于思者他告訴你如何保持平常心。

跨越地域和時間,隔着語言和文字的差異,我還是受到了他的教誨,如他所言: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這就是真正的知識。

《瓦爾登湖》讀後感4

我還記得富人和漁夫之間簡短但有意義的故事:當漁夫悠閒地享受微風,海浪簡單、沉悶、悠閒時,富人教漁夫努力奮鬥賺錢,這樣有一天他就可以忘記煩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是已經過上這樣的生活了嗎?漁夫迴應道。

某種程度上,比起富人複雜的成功之路,漁夫幾乎像個聰明人,找到了通往內心的捷徑,簡單樸素。倉民離緬甸很遠,人員還沒配齊。目前大部分人明顯選擇了致富之路。爲了一個明確或模糊的目標,人們不懈努力,不斷爲所謂的詩意和距離而奮鬥,卻可能在不經意間迷失在複雜的現實中,無法逃避。

不過梭羅大概能理解漁民的智慧。他選擇了獨自走這條瓦爾登湖的捷徑。湖邊的叢林裏豎立着一座木頭房子,幾十塊錢,一幅簡單生活的畫面在《瓦爾登湖》慢慢展開。

在這樣簡單的生活中,梭羅試圖直接面對生活的本質,違背命運,吸收生活的所有本質,從而徹底擺脫一切不是生活本質的東西,把生活推向死角,過濾到,只留下最基本的元素。所以,他不需要茶和咖啡,不需要黃油、牛奶和鮮肉,所以他不需要用它們來工作,也不需要用蚯蚓來釣梭魚,然後用梭魚做誘餌來釣鱸魚。他的生活就是一年工作三四十天養活自己。那是森林裏的第一縷晨光和淡淡的夕陽,鳥兒和松鼠的啁啾,豆田裏的'自由勞動,朋友們時不時的來訪,遠離城鎮的喧囂,對鄰居的關心,對清澈無底的淡綠色湖泊的熱愛和依戀。無論是寒冬的屋內取暖,還是初夏的林中漫步,融入瓦爾登湖都是對簡單舒適生活的不羈追求。

當人們談論金錢時,梭羅斷言滿足靈魂的需求是沒有用的。這大概是一個在追求極簡主義的道路上不屑金錢的不羈靈魂;正是這種對金錢的判斷,讓梭羅避免了重複做富人的錯誤,以簡單的方式追求最不復雜的生活。

生活其實並不複雜。希望你能和梭羅一起在《瓦爾登湖》的岸邊看花開花落,看雲捲雲舒,欣賞鳥鳴蟲鳴,破冰開湖,共享極簡之旅。

《瓦爾登湖》讀後感5

一直想拜讀美國大作家梭羅的著名散文《瓦爾登湖》,奈何卻苦於沒有時間和機會。今年暑假終於拿起了這本文學鉅作,沒想到一讀就入了迷,因爲梭羅筆下的瓦爾登湖實在是一個讓人心馳神往又求而不得的地方。19世紀上半葉的美國,處於經濟轉型階段,社會發展迅猛,人人都爲了名利而奮不顧身,但作者卻在此時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這份勇氣實在是令人欽佩。他厭倦了城市工業帶來的喧囂,只想遠離一切,去尋找內心深處真正的平靜。

一抱起這本書,我就覺得放不下來了,爲作者筆下那個神祕而寧靜的瓦爾登湖而深深着迷,也爲他這種勇於追求靈魂生活的精神而折服。在瓦爾湖旁,作者與木屋相伴,跟飛鳥對話,親自開墾荒地,耕田勞作,這種生活狀態,在我看來纔是真正的活着。反觀當下社會的我們,爲了追名逐利,早就拋棄了內心世界,每天早上坐着擁擠的地鐵上班,爲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跟他人爭吵,我們沒有在生活,只是爲了活着而活着。試問,你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好好直面自己的內心了?你有多久沒有離開繁華的城市回到淳樸的鄉村了?想到那句很有名的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話雖如此,可是我們做不到像梭羅那樣迴歸自然,也缺少陶淵明那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逍遙。因爲我們肩上的擔子太多,我們的`思想負擔太重,我們沒有辦法把什麼都拋下,只去尋找那種詩意的世界。

讀完這本書,我還是要爲了學習和生活所奔波,但這並不意味着《瓦爾登湖》對我沒有影響,相反,它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精神的寄託,是我理想中的烏托邦,是能時時刻刻地讓我找到內心的淡然與恬靜。

永遠不要遠離自然,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更是要如此。

《瓦爾登湖》讀後感6

讀完《瓦爾登湖》,我深感這本遊記散文語言之艱深、晦澀難懂。其中涉及大量不常見的動物植物名字,名字難認且生物不知,在上網查詢之後我才清晰地將梭羅描寫的畫面聯想出來。記得一次偶然在百度上看到瓦爾登湖,她形成於山腳盆地,周圍杉樹圍繞,藍天白雲與湖面互相倒映,野鳥成羣——當然,梭羅是能一一叫出每種鳥的名字的。他還引用了中外經典著作裏的典故,對於一般讀者,若非有一定文學功底,難以將其理解透徹,若只循着書中的註解,將這形散而神不散的文章的理解通順也不成問題。

“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我覺得這是對梭羅的生活態度最準確的表述了。我喜歡這樣,若不是在外,在家我都會一身寬鬆舒適衣裳,躺在樹蔭下,搖椅上,或讀一兩篇喜愛的文章,或遠眺兩三裏山外凝神片刻,放低心態,放寬胸外,感受攬萬物於胸懷的豁然。於是“我看到那些歲月如何奔馳,捱過了冬季,便迎來了春天。”在這番超脫的神遊中,風隨着我的思想紛飛,她刮落了病弱的樹葉,從我身旁飄過。誰又在嘆息“大多數人過着一種平靜的絕望生活,他們心中的歌和他們一起埋入墳墓。”她不理,又捲起一個小漩渦,從屋檐下那塊風吹雨打不動的石頭上翻過,差點在石頭上那條日益加深的裂縫裏翻溝,誰又笑“唯有我們覺醒之際,天才會破曉。破曉的,不止是黎明。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晨星。”她不懂,幾個漩渦騰起,徜徉在樹梢花枝中,留戀花香不走。誰在大笑“世界不過是身外之物”。她一驚,迅速遠離我的思想逃走。片刻間世界安靜下來。

“天空既在我們的頭上又在我們的腳下”。

《瓦爾登湖》讀後感7

最近,我閱讀了《瓦爾登湖》這本書,得到了啓發頗多,收穫了很多感悟,除了向大家推薦這本世界名著,同時也分享自己的心得。梭羅是一位哲學家,因此他的書籍往往不是簡單的寫故事這麼簡單,即便是像瓦爾登湖這樣的散文集,也是充滿了人生和反思,讓我們產生哲學上的思索。

在書中的《經濟篇》中,梭羅與附近的農民們生活在一起,他通過這段時間的交往,瞭解到了他們的生活狀況,與富人的生活生產了巨大的發叉,底層人民的生活非常艱難,當他們還在爲謀求生計而兢兢業業的工作時,富人們卻是驕奢淫逸的另一番姿態,這樣強烈的對比讓梭羅感到非常不公平,認爲奢侈的生活方式阻礙了人民的共同利益,有礙於社會的'發展進程。

在書中的《閱讀》一篇中,梭羅闡述了自己對讀書的思考和心得,而讀書是人類共同的話題。他認爲讀書是一種崇高的訓練,可以把自己變得更加完美,有助於自己的生活,讓人生有了厚度。如今,我們也面臨着教育的思考,爲什麼核心的技術和優秀的創新都來自於西方國家,同樣是非常重視教育,我們泱泱大國卻沒有核心競爭力?

讀了瓦爾登湖,也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其實並不是直接用金錢就可以買到的,因爲這是一種精神狀態,並不是物質的,只是間接地輔助。而勞動纔是獲得幸福的本源和根本,梭羅在《種豆》一篇中,親自種地,收穫豆子再賣出,從這樣的生活體驗中,他揭示了幸福和快樂的本質!

以後我要做一個愛勞動、愛學習的人,讓自己獲得幸福!

《瓦爾登湖》讀後感8

步入21世紀,隨着城市與科技的高速發展,環境日趨惡化。往日的新鮮空氣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車的尾氣、工廠的廢氣。有的時候,我真想獨自一人來到郊外,呼吸着我們本應該擁有的新鮮空氣,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寒假裏,美國著名作家羅常常和大自然融爲一體: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如樹的沙沙聲,鳥兒快樂的歌亨利。大衛。梭羅的《瓦爾登湖》滿足了我的想法,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書中梭羅用自己的雙手讓自己隱居森林的生活變得樸實而又充實。在瓦爾登湖畔,梭聲,風拂過的`響聲,甚至那碧波盪漾的湖水也有聲音;一邊釣魚一邊思考……

這本書使我非常受益:一個人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到底是什麼?有人抱怨買不起房子,梭羅用28美元蓋起了一座使用的小木屋。有人解決不了溫飽,梭羅每週用少量時間種植農作物,既填飽肚子有補貼家用。其實,一個人真正的必需品少之又少,只要通過簡單的勞動就可以輕易獲得。人類雖然在不斷進步,但是一個人生活的必需品卻沒有變化。食物只要填飽肚子,房子只要讓人棲息。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已經有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了,他爲了更舒適地生活,換一棟別墅,拼命地工作,而忘卻了身邊美好的事物,這不是因小失大嗎?有些人是金錢的奴隸,天天守着它,爲它工作,金錢不成了他的累贅了嗎?這些人在社會中佔了大多數,他們滿足不了自己的慾望,有了還想要。他們一輩子都被慾望指使,生活在種種勞苦與不幸之中,他死後,這些又有什麼用呢?相反,拋開這些名利,脫去這些華麗的外衣,做一個最真實的自己,無憂無慮,盡情地生活,有什麼不好呢?

無知的人們,快點覺醒吧!你現在做的,就是自掘墳墓,拋開名利,去郊外呼吸新鮮空氣,找到最真實自己,讓城市不在被繼續污染,使它變得乾淨而又美好。讓自己丟掉種種負擔,最自由的最自在地生活纔是真!

《瓦爾登湖》讀後感9

一百六十多年前的1845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天,一個哈佛大學的28歲的畢業生亨利?梭羅獨自一人來到距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搭一間小木屋,自食其力,開始了他隱居山林的簡樸生活。他自己勞作耕種,不於外界發生任何關係,除了必須的勞動,他的剩餘時間就用來觀察自然,思考問題,分析生活,評斷價值,批判習俗,探求怎樣實實在在的生活,怎樣體驗與經歷有意義的生活。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後,他回到文明世界,爲我們留下了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瓦爾登湖》。

選擇在一個寂寞的黃昏,獨自一人,翻開《瓦爾登湖》。時光如一江春水,在窗下翻書的沙沙聲裏流過,流入瓦爾登湖。讀《瓦爾登湖》,我們可以聽得見蛙聲和鳥啼,看得見湖水的波紋和林中的霧靄,處處蘊含着返璞歸真的美麗。他記錄了觀察與體驗大自然的詳細情況,爲其賦予了通俗的哲學意義,這正是梭羅超越衆人所擁有的一切所在。反觀如今,充斥着追名逐利、物質要求的時代,恐怕難以找到如此沉澱,專心體味生活意義的仙露瓊漿了,讓人們的心靈從沉重的物質中解脫出來,迴歸瓦爾登湖畔那種恬淡、寧靜的狀態,呼吸自由的空氣,體味什麼是真正的生活,那些喚醒了我們沉睡的舊夢。

讀罷此書,我腦海中隱隱出現了一個頭戴草帽、短褐穿結、帶月荷鋤的.人——陶潛

梭羅和元亮兄竟真有些相似,兩人都因厭惡世俗的追名逐利,厭惡趨炎附勢的污濁世風而隱居,都好自然、樂山水、愛流年,梭羅也曾在瓦爾登湖畔“種豆南山下”,兩人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隱居時間了,梭羅只隱了兩年多,而陶淵明卻是藏了半輩子。

其實不在於時間,時間只是人們想象與虛構的產物罷了。重要的是心,隱居只是一種方式,而在心中留一片“瓦爾登”纔是最具意義的。

《瓦爾登湖》讀後感10

梭羅說:“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基本上十個個手指就能數得過來,頂多再加上十個腳趾,其他的都是可以丟棄的”。

這本《瓦爾登湖》全面展示了梭羅獨自生活在湖邊的點點滴滴。他過着極簡的生活,自己蓋房子,自己種地,在湖上釣魚,所求甚少。

不追求物質的他,在本書中記錄瓦爾登湖的四季變換,記錄了他對當時社會的一些思考。

他在冬天聽到瓦爾登湖冰面凍裂的聲音,那像是低沉的悶雷聲。

他觀看工人在湖面鑿冰,以備夏天使用。

他在湖邊的密林裏散步遊蕩,觀察螞蟻打架,聆聽鳥兒歌唱。

他能詳細準確說出那些動物及植物的名字,是一個博學多知熱愛自然的人。

他甚至測量出了瓦爾登湖的準確深度。

他追求着人性的進步,認爲物質條件只是服務於這個目標,誰要是把改善物質條件當成人生最終目標,那纔是本末倒置。

但是他也不反對改善物質條件,他反對的是那些被物質所困陷入慾望陷阱的人們。這一點,對現在的人們是一種啓發。如果想活得更快樂一點,就要更清楚的瞭解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有太多的'人,爲了一日三餐或者三房兩廳奔波勞累。也有些人,天天旅遊,買得起上萬元的包包依然覺得空虛。

梭羅用他在湖邊生活告訴大家,不需要很多錢,不需要多麼豪華的住宅,也能夠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

他不是推崇讓大家和他一樣隱居生活,他是想告訴人們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現在的社會如此的焦慮,大家被生活推着走,着急的想要得到一切,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在書中的那個世界,安靜祥和,沒有爭吵,有的是大自然剛醒的聲音和悠然淡定的生活態度。那真的是一種讓人羨慕的生活,不過又有誰能完全超脫社會去過這樣的生活呢。

我們能做到的大概就是更清醒的活着,追隨自己內心的聲音,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努力在這樣的社會下成爲獨立自主的個人,而不是被慾望的世界迷花了雙眼,忘記了自己是誰。

《瓦爾登湖》讀後感11

我已經發現了,無論兩條腿怎樣努力,也不能使兩顆心靈更接近!——《瓦爾登湖》獨居林中篇

假如我們離開了喧鬧的環境,假如我們沒有現在物質生活,假如我們丟掉虛僞的善意,假如我們重新活一回。你是否願意去尋找屬於你的那片寧靜!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舒適安寧的生活,纔是他們的最終的目標,你的奮鬥,也都是爲了這一切,也都是爲了能夠賺上許多的錢,可以過上比別人更好的日子。當然對於一個人來說,這無可厚非,但是這個社會,現在已經不僅僅是錢了,而是人們已經都沒有喪失了最底的道德底線,爲了錢,可以去做任何的事情。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瓦爾登湖》那就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一個完全烏托邦式的夢,尤其是對於當下的人來說,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做到心如止水。

《瓦爾登湖》在他的筆下,彷彿擁有了生命,那座小木屋,不僅滿足了讀者的幻想,更爲我們營造了一個拷問心靈的場所,一個在物慾橫流時代裏的中流砥柱。梭羅生活在一個工業文明突飛猛進的時代裏,科技進步帶來的物質享受讓許多人都迷失了方向,甘願沉淪在城市裏,以犧牲自由和踐踏人與自然的平衡作爲代價的。作者敏銳地洞察到了這一弊端,並決定用自己的努力,去喚醒沉睡在人們心底的,尚未泯滅的良知,進而改變那種重物質,輕精神的浮誇世風,從而完成一個時代的救贖。

在剛聽說《瓦爾登湖》時,以爲作者是厭倦世俗生活,選擇消極避世,讀了之後才知道他不過是爲了找尋生活的最低成本而自力更生,也因此找到了屬於他的生活方式。

我們都知道,最深刻的道理往往是最簡單的。《瓦爾登湖》向我們闡述了簡與真的守望、虛與實的'對比、掙脫現實與走向自我的灑脫。生命的真諦在於我們去如何對待,在物質至上的驚濤駭浪中,是否可以給我們的心靈找一個清淨的港灣。在流言蜚語的滿天烏雲中,是否給真實的自我一絲明亮的陽光。

越黑暗的地方,哪怕一絲陽光,也會那麼耀眼。願你我,向着屬於我們內心的樣子出發!

《瓦爾登湖》讀後感12

在梭羅寧靜的《瓦爾登湖》裏,我找到三張散亂地放着的椅子,很簡陋,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因爲梭羅的幾句話:我的屋子裏有三張椅子,獨坐時用一張,交友用兩張,社交用三張。

“人只有一個半朋友”,一個肝膽相照的,半個能爲朋友犧牲自己利益的。所以交友只需兩張椅子,一張給朋友,一張給自己。社交需要三張椅子,留一張自己坐,一張給增長的知識,一張給促膝而談的樂趣。如果還有其他的椅子,就顯得多餘了。有四張,想湊一個麻將桌或牌桌;如果是五張,其中一張必是“名”正襟危坐的座位,“利”也大搖大擺地走進來,躋身其間,旁若無人地坐下,蹺起二郎腿。對過着純粹內心生活的梭羅來說,這是無法忍受的。他是一個從社會結構遊離出來的原子,五張椅子會讓他回到原有的生活狀態。三張椅子,梭羅的.需要就這麼簡單。

更有趣的是我穿越歷史的目光又在居里夫人的會客廳看到一張簡單的餐桌和兩把簡樸的椅子。居里的父親曾經要送他們一套豪華的傢俱,他們拒絕了,原因很簡單:有了沙發和軟椅,就需要人去打掃,在這方面花費時間未免太可惜了。爲了不讓閒談的客人坐下來,他們沒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居里夫人後來說:“我在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兩張椅子,讓他們有了事業上攜手共進的伴侶,沒有多餘的椅子,使他們遠離了人事的侵擾和盛名的渲染,終於攀上科學的頂峯,閱盡另一種瑰麗的人生景觀。

梭羅純粹,居里夫婦高尚,在生命的質量上都是常人無可企及的。他們都沒有多餘的椅子。

《瓦爾登湖》讀後感13

沒想到在我的人生裏能認認真真讀完的一本文學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也不是唐詩三百首,是孩子留在家裏的一本書,起先對它並不感興趣,所以讓它在家的一個抽屜裏面沉睡了快一年之久,後來出於好奇翻開看了幾頁慢慢的就對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尤其是這本書讓我感悟到了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縱觀現在浮躁的社會,原生態嚴重破壞,環保意識是靠強制的時代裏,能在靜靜的.時間裏翻閱它和160年前的梭羅一起感受他所寫的一切原生態人與自然動物和諧的故事,讀着讀着它會感染你的靈魂,好像把你的靈魂在瓦爾登湖裏一點一點地慢慢清洗慢慢清洗……

限於人生閱力和學識淺薄,我不敢說這十幾萬字的書我能讀透,更何況它囊括了太多的內容。然而無論如何,每個人的結論都是相同的。只不過理解的程度深淺不一而已。的確這本書對我來說很難讀,尤其是浮躁的時侯是跟本看不進去的。不過,一旦沉靜的心讀這本書,必獲益匪淺。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是一本孤獨的書,他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

梭羅喜愛東方文化,閱讀了大量東方著作,他很讚賞道家思想,這也與古人相似。古人的隱逸生活與梭羅相似,都是爲了尋找遺失的純淨美好。不同之處在於古人是歷經滄桑後的看破紅塵,梭羅卻是與生俱來的超然。千年之前陶淵明筆下的那方神奇的水土――桃花源。千百年來多少仁人志士渴望的精神聖地,又在另一個國度重視了,是不是每個文明都是需要一個用以昇華的場所來凸現實呢?

《瓦爾登湖》讀後感14

當我合上《瓦爾登湖》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將心境洗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它是一本寂寞的書,是一本孤獨的書。他的文字是樸素的,但他的思維卻是獨特的。我確信那是一個睿智的老人寫下來的。

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喜愛我的人生中有閒暇的餘地。有時,在夏季的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後,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昇直到豔陽當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

這本書中用很大的篇幅談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片段。靜靜的拋去城市的喧囂,用心寫下孤獨。看完這本書的我,心是震撼的,他教會我思考人生,讓我的心如瓦爾登湖般乾淨。他讓我感到敬畏,原來一個人的生活可以是那樣的,他的一生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雖然短暫卻又意蘊深遠。他的精神世界絢爛多彩、精妙絕倫。

書中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將時間騰出來去深入生命,品味人生。梭羅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世人不要被繁雜的生活所迷惑,從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做生命的舵手,揚帆遠航。他認爲:假如人們能過簡樸的生活,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焦慮來擾亂內心的寧靜。所謂明天,即使時間終止也永遠不會來臨。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於我們來說就是黑暗。當我們清醒時,曙光纔會破曉。

儘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儘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了,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裏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時刻都能讓心靈得到洗滌。

時至今日,在物慾橫流的大千社會中,人們開始迷失和彷徨,梭羅精神變得更加珍貴和重要。一部《瓦爾登湖》中凝結的感悟與體會,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參悟和實踐。

《瓦爾登湖》讀後感15

今晚有幸在單位值班,完成本職工作後,翻閱完了剩下幾頁在朋友那裏借閱的一本書,《瓦爾登湖》美國作家梭羅所著。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盪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這是一本靜靜的書,是一本能讓你心靈浮躁變得靜寂下來的書,是一本恬靜、智慧的書,梭羅在一八四五年春天,放棄了繁華的城市生活,在一個人跡罕至的瓦爾登湖畔的叢林中建造木屋,自耕自食,一人過着寂寞的生活在湖邊,他完全憑着自己的'雙手勞作,來自謀生路。梭羅在那裏一個人生活居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在那裏生活、閱讀、傾聽,種豆、生火、做飯,爲自己營造了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精神田園。

梭羅在這本書中寫出了他對瓦爾登湖的理解與對人生的思考。也寫了對現代人們的生活物質及人與自環境的和諧作發展出了反思,梭羅寫了湖邊的森林的濃郁、蒼翠;寫了湖上的鳥叫聲的甜美、高亢;寫了潛水鳥的活潑與調皮,寫了松鼠以及各種動物種種可愛的動作……

讀一讀《瓦爾登湖》,讓心沾染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多一分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梭羅親眼目睹,一個心靜知足的人,,在那裏生活得宛若在皇宮裏一樣,生活得如此開心又如此心滿意足。不管你的生命多麼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對它生活;不用逃避。你縱然很貧窮,也要喜愛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濟貧院裏,你依然還擁有喜悅、開心、榮幸 時光。

《瓦爾登湖》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它是簡單生活的權威生活,是對大自然的真情描述。這本書給予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持。感謝借閱給我這本書的朋友,同時更感謝偉大的著者梭羅能寫出了這樣的一本好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