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瓦爾登湖》讀後感(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3.13W人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瓦爾登湖》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瓦爾登湖》讀後感(彙編15篇)

《瓦爾登湖》讀後感1

20xx年12月17日,在咖啡館隨意選了一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的《瓦爾登湖》,《瓦爾登湖》的第一篇讀後感。讀書先讀序是多年的習慣,記得當年連《牛津高階》買回來也是先讀了余光中的序纔開始查字。雖然經過短短半小時的.瀏覽,就決定這本《瓦爾登湖》必將會出現在我的書架上,還是急不可耐的抄下了一小段何懷宏爲它寫的代序: 梭羅和他的湖 想爲一本寂寞的書打破一點寂寞,此願已久,這本書就是梭羅的《瓦爾登湖》。

這本書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時是寂寞的,它不僅沒有引起大衆的注意,甚至連一些本來應該親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對之冷落甚或譏評,讀後感《《瓦爾登湖》的第一篇讀後感》。它永遠不會引起轟動和喧囂,在它成爲一部世界名著之後它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讀者雖然比較固定,但始終不會很多,而這些讀者大概也是心底深處寂寞的人,而就連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時候讀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譯者徐遲先生所說,在繁忙的白晝他有時會將信將疑,覺得它並沒有什麼好處。

直到黃昏,心情漸漸寂寞和恬靜下來,才覺得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而到夜深萬籟俱寂之時,就更爲之神往了。 那麼,爲何要擾它?擾這寂寞? 難道我也是心底寂寞之人?

《瓦爾登湖》讀後感2

《瓦爾登湖》是作者戴維·梭羅獨居於瓦爾登湖,遠離塵囂,想於大自然的安謐中尋找本真,質樸的生活狀態,一種更具詩意的生活。或許這次選讀這本書,是希望我們體會到作者深入思考,並尋找本真的心路歷程,感受來着大自然的力量,並尋找我們自己心中的《瓦爾登湖》。

本書描述了梭羅在瓦爾登湖居住期間所經歷的一切,與周圍農夫、鄰里相處,去親身經歷周圍的一切,與周圍動物互動,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感受不同世界的對自由的渴望。作者在瓦爾登湖居住的兩年期間,見證了瓦爾登湖的春夏秋冬更替,見證了屬於瓦爾登湖的魅力。作者以自身經歷展開敘述,寫了自己境界的'昇華,願意將自己的個人生活與大衆分享,自己的主張即迴歸自然。

在我們看來,《瓦爾登湖》一本嚮往平靜的大自然,是內心的嚮導。其實這個瓦爾登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隱居之地,而是可以讓精神超凡脫俗的出塵之所,是慰藉心靈的地方。讀這本書或許可使我們在這浮世中釋放安靜的靈魂,減輕焦慮。這或許是“採菊東籬下”的悠然,願我們在大學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去豐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瓦爾登湖》讀後感3

“人們讚揚並認爲是成功的生活只不過是生活的一種,我們爲什麼要在損害別的生活的情況下誇大某一種生活呢?”

世間亦有語:

“所謂生活的減法,是已有加法者方可嘗試的。身無長物、地位卑微者憑何以此遮掩羞澀的現實?”

我猜想梭羅聞此語,也要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減法是做給自己的生命看的,何來“遮掩”一說?

他像是一條榆樹的枝子,生與死、盛與枯,完全由自己定奪。“超驗主義”的概念即使在今天也難以被人真正接受,也許我們的物質水平越高,就越是難以自拔於社會聯繫,也因此越來越難以崇尚自己的直覺與感受。

梭羅並不是喜歡隱居生活,而是一個真正的自由人。真正的.自由人,當不該因爲世界中人的手都朝着同一方向乞討,也就跟風的伸出自己的手;也不該因爲有人欣賞,就固守一個方向不變。

自由者該尊崇己心。我的心思你不知曉、世界不知曉無所謂,也不必非得將高尚昭告天下,這顆真心天地可鑑,自己可見,足矣。

梭羅這樣的人難出現,難尋找。

他希望世界上的人不注重生活而注重靈魂的寧靜,殊不知對於有些人來說,

生活便是靈魂唯一可做的事。

《瓦爾登湖》讀後感4

兄弟的離世讓他難過,但人總要愈傷,他到了瓦爾登湖畔,在碧水蒼山的環繞中,在悲痛之餘,開始對整個世界和人生的思考。

他便是梭羅,《瓦爾登湖》的作者。

那時世人不解,笑他,奚落他,嘲諷他,說他離經叛道,不識時務,但他不爲所動,他心中有一支火炬高舉,早已爲他指明瞭方向。

在瓦爾登湖的日子,他窮盡自然,返璞歸真,而思想的深度卻愈發向縱深發展。他在走出了人羣,卻始終不忘人羣,人權思想之木傲然生長,他遠離城市,卻掛念城市,環境保護思想在溪畔源流。日復一日的樸素生活中,他從未停止思考,他的思想,在日復一日的打磨中,也終於實現了蚌育珍珠的過程。

終於,歷史的判官筆是公正的,在那時人眼中盧梭所謂的“離經叛道”,終在時間的淘洗中散發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光彩,《瓦爾登湖》的出版,超驗主義不斷轉化爲切實的.社會制度。就算總有世人看不得,可又奈何時代的巨輪永不停止前進。

憶往昔,回首今朝,時代飛速的發展把每個人的時間打散撞碎,走出機械式的日復一日,當代人是否也需要如“瓦爾登湖”一般的寧靜呢?我認爲是需要的。縱使往昔不可度量,但在當下,我們也總要讓自己保有思考的空間,站在以往時代巨人的肩膀上的我們,看到的,也應該是更大的世界,更廣闊的天空。

《瓦爾登湖》讀後感5

每個人最不缺的都是時間,然而卻都顯得沒有多少時間來閱讀思考。在讀瓦爾登湖的過程中,一些想法明顯的拓寬了我的思路,雖然有些問題沒有能夠得出最終的結論,但還是多了一些方向,而不是僅僅身陷於原本的想法。

偶爾無聊會在想人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幹嘛,我們光溜溜地來到世界,最後什麼也沒有帶走。像玄幻小說裏,最後主角都是自己創造了世界,自己成爲了世界裏的神,但是他們卻還是沒有脫離受想行識、色香味觸法等,最終還是沒有脫離親人、愛人抑或是朋友之類的感覺。或者當一個人不需要旁邊的其他人的'時候,他是不是需要不斷地滿足自身的感覺來促使自己更好地活下去,所以最終我們是否是都是爲了過日子而過日子,或者是爲了一種感覺,但是到最後都變成了一種空。

就像是當一個人做慈善的時候,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自認爲做了一件正能量的事情,但是卻沒有想過他們所在的困境是他們今生所必須經歷的[]磨難,我們可能傳播了一種負能量,打破了他們自己所應該走的路。作者梭羅在瓦爾登湖生活的過程中,是不是隻是爲了找尋一種另類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思路更加寬廣?爲了尋找一種另類的方式麼?

然而,爲什麼現在的我們幾乎都是活成了同一個人、同十個人,是因爲在前人的經驗模式下我們能夠更好地讓自己生活嗎?所以我們是否只是另一種模式下別人的延續呢?就算最終我們能夠活成了自己,到了那一種傳說中的情況,是否真的是?

《瓦爾登湖》讀後感6

身在喧囂都市的我,幾乎對鄉村的理解僅有:窮,荒蕪。但一本書,改變了我的看法並讓我對生活更加有期望。

梭羅,一個無名小卒,一生困苦,但在鄉村中自得其樂,著名的《瓦爾登湖》便出自他手,正是此書改變了我。

這本書是我和奶奶去書店時買的,奶奶當時看我才二年級,便不停地向我推薦兒童故事書,但這些故事書讓我厭煩,我偶然看到了這本書,從我的目光剛接觸到它的那一刻,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那碧藍色的捲曲花紋讓人神往,如同清澈的湖水。我將此書從書架上抽出來,一張書卡上寫着:“美國最偉大的寫實文學,平淡生活中透出人性的'光芒”我當機立斷,將它買下。

回到家,我翻開這本書的第一章:簡約生活,硬着頭皮讀了一會之後,覺得十分深奧,實在讀不下去,便不再讀了。

之後,我升上了四年級,一天無意翻開這本書,我竟愛不釋手!這部自傳體小說,如水一般的平淡描述,寫出了作者的鄉居生活,看着看着我入了迷,我多麼期望自我也能在美麗的瓦爾湖畔釣魚,我多麼想與作者一齊耕作……看完了,我的心就如同碧澄的瓦爾湖水,無比的平靜。原先我經常渴了就買水,餓了就掏錢買零食,可是讀了這本書以後,我一向在奉行節儉。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孩子的精神寫照以及憧憬,但最終他依然承受不住精神壓力臥軌了,梭羅雖然沒有幹出這樣的事情,但我能從他的書中看到他,就像海子一樣期望自我的心靈能有一處平靜的居所。

《瓦爾登湖》讀後感7

在咖啡館隨意選了一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的《瓦爾登湖》,《瓦爾登湖》的第一篇讀後感。讀書先讀序是多年的習慣,記得當年連《牛津高階》買回來也是先讀了余光中的序纔開始查字。雖然經過短短半小時的瀏覽,就決定這本《瓦爾登湖》必將會出現在我的書架上,還是急不可耐的抄下了一小段何懷宏爲它寫的代序:梭羅和他的湖想爲一本寂寞的'書打破一點寂寞,此願已久,這本書就是梭羅的《瓦爾登湖》。

這本書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時是寂寞的,它不僅沒有引起大衆的注意,甚至連一些本來應該親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對之冷落甚或譏評。它永遠不會引起轟動和喧囂,在它成爲一部世界名著之後它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讀者雖然比較固定,但始終不會很多,而這些讀者大概也是心底深處寂寞的人,而就連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時候讀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譯者徐遲先生所說,在繁忙的白晝他有時會將信將疑,覺得它並沒有什麼好處。

直到黃昏,心情漸漸寂寞和恬靜下來,才覺得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而到夜深萬籟俱寂之時,就更爲之神往了。那麼,爲何要擾它?擾這寂寞?難道我也是心底寂寞之人?

《瓦爾登湖》讀後感8

《瓦爾登湖》是梭羅的作品。

梭羅竭力描述了瓦爾登湖不同於世俗的美麗,歌頌那一種與世隔絕的安寧。他試圖讓大家相信,瓦爾登湖正是他想要的寧靜和溫暖。

然而,我作爲一個讀者,卻明顯地感覺到文字背面的另一種真實,那就是:他的心靈並沒有真正安放在這片深邃的藍色裏。這兒不是他的家,而是一個躲風避雨的涼亭。瓦爾登湖的水融化了潔白的雪花和金色的陽光,卻並沒有化開這顆對現實世界充滿了憤怒和失望的心。

梭羅和他的思想,是瓦爾登湖來自遠方的真摯的朋友。瓦爾登湖於梭羅而言,是一種深刻的'思索,無奈的超脫。正如一個企業家從高空跌落時,離開家而躲進了月亮湖。睡不着覺的時候,躺在草地上數星星,一顆,兩顆……

而梭羅則數着第一塊冰下面的氣泡,一個,兩個……

雖然瓦爾登湖的每一滴水,都被梭羅細細地研究過了。但,我看見的,卻依然是一個沒有家的孩子,他試圖儘自己的全力皈依瓦爾登湖。

只有瓦爾登湖的兒子,才能融入瓦爾登湖的心。無論什麼,都比不上生命的起源,生長的樂土。那寧靜、歡暢和自在的水,一滴滴,如同流淌在自己身體裏的血液。

發自內心的愛,是大自然的音樂。

《瓦爾登湖》讀後感9

最開始接觸《瓦爾登湖》是因爲前同事的推薦,每一天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去閱讀,就這樣斷斷續續,很長一段時間後才把它讀完,對它的印象仍處於懵懵懂懂階段。讀書時,我能清楚的明白作者所經歷的是什麼,所展示的資料又是什麼,彷彿身臨其境,和作者一樣走進大自然。可是合上書時,腦袋一片空白,可能是因爲作者的思想覺悟太高了,太哲學了,而我,只是一介平凡人,太淺薄了,無法到達作者的境界……

《瓦爾登湖》這本書的評價很高,很多人都說這是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這是一般超凡入聖的好書,親近自然的思想讓世界所有的人爲之懷念。的確如此,讀完這本書的最大感受就是體會了自然的完美,感覺到心靈的'純淨。最喜歡的是書中的“當農人擁有了自我的房子,他不見得所以而更富,反而會是更窮了,是房子擁有了他……”

這不是我們此刻很多人的真實寫照嗎隨着高科技的發展和電子產品的普及,手機的功能可謂千變萬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手機依靠症,當我們空閒時,不玩手機會手足無措,沒有安全感,總覺得錯過了什麼,我想我們是被這些電子產品給控制了,是手機擁有了我們,而不是我們擁有了手機。我們應當適度的遠離手機,更多的追求樸素的原始生活,就如《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一樣,不要爲物所困。

《瓦爾登湖》讀後感10

傳世的經典總是等待時間下了判決才被人們認可,然後媚俗作態地去追捧。

和大多數傳世之作一樣,梭羅的瓦爾登在出版的當時遭遇冷遇,甚至譏評。甚至在它終成世界名著後他仍然像瓦爾登湖一樣在靜靜等候偶爾的寂寞訪客的.光顧。譯者徐遲先生說,在繁忙的白晝他有時會將信將疑,覺得它並沒有什麼好處,直到黃昏,心情漸漸寂寞和恬靜下來,才覺得“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

大多數人看不到一本大部分在讚美自然的獨居日記有什麼實際價值,它既不能告訴人們如何獲取更大的財富,也不能給沒有目標的人們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而這恰恰是梭羅的意圖,他不希望所有人在看了瓦爾登後過同他一樣的生活,他珍惜生活的豐富和多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拒絕因襲父輩的生活方式,過着沒有感官的生活。

他也不急於去提出一個振聾發聵的哲學命題,讓學術界爭論不休,這些都離題萬里。正如他在《瓦爾登湖》的結語所言:我寧願獨自走我的路,或者可以的話,和宇宙的建設者結伴同行,也不願混在盛裝打扮的人羣中招搖過市,我不願生活在這躁動不安,神經兮兮的,熱鬧喧囂的,雞零狗碎的19世紀,我寧可站着或者坐着思考,任由它悄然流逝。

《瓦爾登湖》讀後感11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裏的所見、所聞和所思。該書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資料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

1845年,亨利·戴維·梭羅拿了一柄斧頭,一個人走到瓦爾登湖畔,砍樹伐木,蓋起了一間小木屋。在自我親手建造的小天地重,他默默地聆聽、感受、思索着一切,以自然爲師而又非遺世獨立,現實、向上的人生烈焰也時時在他心頭交織升騰。兩年的.獨居時光給了他很多,付諸文字,便有了我案頭的這本靜靜的書——《瓦爾登湖》。

瑞士的阿米爾說:“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瓦爾登湖》正是一個纖塵不染的心靈境界。它靜,太靜了。僅有在紅日斜墜的黃昏以後,平靜躁動,心清神澈。

看着這本綠色封皮的《瓦爾登湖》,眼晴似乎透過這層綠的書皮,已經看到了湖畔翠綠的森林和那碧波盪漾的湖水。湖邊有一間精緻的小屋。一切都安靜極了。心靈似乎被那清澈的湖洗滌了一遍,也變得安靜,恬淡了。而到萬賴俱靜之時,心便爲之神往了。正如徐遲先所說:在繁忙的白晝他有時會將信將疑,覺得它並沒有什麼好處,直到黃昏,心境漸漸寂寞和恬靜下來才覺得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泌人肺腑。動我衷腸而到夜深萬賴俱靜之時,我更爲之神往了。的確,在讀這本書時心靈會逐漸寂靜不來,在慢慢的嚼讀中,你逐漸找回了生命最本真的意義。

《瓦爾登湖》讀後感12

要說美國19世紀的超自然主義之父大衛亨利梭羅,不免想起田園哲學筆錄《瓦爾登湖》。這部書都圍繞梭羅爲了驗證自己離羣也能生活的想法,並對當時底層農民的眼界狹小的不滿,決定靠自己,靠智慧和雙手生活,因此在一個叫瓦爾登湖畔定居,自己建造小木屋,說實在的,我自己很喜歡木屋的,還有草場。木屋裏的東西也很普通,三把椅子,一張桌子,一個燒水壺,一張牀,還有一些工具和乾糧。每天出去捕魚和翻地種豆,這不免讓人想起了中國東晉的陶淵明,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的'詩句。

在一個人生活在瓦人登湖的時候,偶爾有一些過路人來拜訪,大家一起談論些發生在自己身邊有趣的事,是一種原始的最質樸的生活。

然而在過了將近200年,人不免有些懷戀當年梭羅離羣的原因,在如此喧囂的世界,是否還真的有人類安居樂業的寶地,不用關注現代科技的文明,遠離紛爭和鬥爭,真正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瓦爾登湖》詮釋的是一種最原始生態的生活,茂盛的灌木,清澈能見底的湖泊,不用擔心魚的過度捕殺,只在需要是一種含信念,一把鋤頭,力量是不大,創造不了摩天大樓,但對一小塊土地實則是厚愛,慢慢敲打和挖掘,雨水的滋潤,使作物成長。梭羅做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從事的活動,但最後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想要效仿,但最後又放棄了呢?原因嗎,是複雜的,在經歷了幾百年後,人類是否還能如此放下一切的生活,我只能說,梭羅做的是我們嚮往的生活,但能體會其真正滋味,非梭羅莫屬。

《瓦爾登湖》讀後感13

編者按:《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裏的所見、所聞和所思。該書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

1845年,亨利·戴維·梭羅拿了一柄斧頭,一個人走到瓦爾登湖畔,砍樹伐木,蓋起了一間小木屋。在自己親手建造的小天地重,他默默地聆聽、感受、思索着一切,以自然爲師而又非遺世獨立,現實、向上的人生烈焰也時時在他心頭交織升騰。兩年的獨居時光給了他很多,付諸文字,便有了我案頭的這本靜靜的書——《瓦爾登湖》。

瑞士的阿米爾說:“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瓦爾登湖》正是一個纖塵不染的心靈境界。它靜,太靜了。只有在紅日斜墜的黃昏以後,平靜躁動,心清神澈。

看着這本綠色封皮的《瓦爾登湖》,眼晴似乎透過這層綠的.書皮,已經看到了湖畔翠綠的森林和那碧波盪漾的湖水。湖邊有一間精緻的小屋。一切都安靜極了。心靈似乎被那清澈的湖洗滌了一遍,也變得安靜,恬淡了。而到萬賴俱靜之時,心便爲之神往了。正如徐遲先所說:在繁忙的白晝他有時會將信將疑,覺得它並沒有什麼好處,直到黃昏,心情漸漸寂寞和恬靜下來才覺得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泌人肺腑。動我衷腸而到夜深萬賴俱靜之時,我更爲之神往了。的確,在讀這本書時心靈會逐漸寂靜不來,在慢慢的嚼讀中,你逐漸找回了生命最本真的意義。

《瓦爾登湖》讀後感14

最開始接觸《瓦爾登湖》是因爲前同事的推薦,每天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去閱讀,就這樣斷斷續續,很長一段時間後才把它讀完,對它的印象仍處於懵懵懂懂階段。讀書時,我能清楚的知道作者所經歷的是什麼,所展示的內容又是什麼,彷彿身臨其境,和作者一樣走進大自然。但是合上書時,腦袋一片空白,可能是因爲作者的思想覺悟太高了,太哲學了,而我,只是一介平凡人,太淺薄了,無法達到作者的境界……

《瓦爾登湖》這本書的評價很高,很多人都說這是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這是一般超凡入聖的好書,親近自然的思想讓世界所有的人爲之懷念。的確如此,讀完這本書的最大感受就是體會了自然的美好,感覺到心靈的純淨。最喜歡的是書中的“當農人擁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不見得因此而更富,反而會是更窮了,是房子擁有了他……”

這不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的.真實寫照嗎?隨着高科技的發展和電子產品的普及,手機的功能可謂千變萬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手機依賴症,當我們空閒時,不玩手機會手足無措,沒有安全感,總覺得錯過了什麼,我想我們是被這些電子產品給控制了,是手機擁有了我們,而不是我們擁有了手機。我們應當適度的遠離手機,更多的追求樸素的原始生活,就如《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一樣,不要爲物所困。

《瓦爾登湖》讀後感15

這是一個寧靜的湖,通過寫湖映射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書中充滿哲理辨思,讀完之後讓人思考人生、生活、工作、社會、文化,深切的感受有幾點:

體悟一:古典的往往是經典的。文章中作者多次引用《論語》《中庸》等中華經典文化,不僅感嘆當時的外國人對我們的古典研究竟然如此之深,這是我們很多當今的中國人還不及的。

體悟二:關於人生的`易與不易。知道很容易,做到不容易,想到與得到之間,還有一個做到;戀愛很容易,婚姻不容易;忍耐和適應很容易,改變和改革不容易;理論永遠是行動的先導,理論家不一定是實踐家,馬克思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列寧實踐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體悟三:一切都要從簡去繁。包括我們的人生、生活、事業,在這個快節奏的當下,我們總是喜歡跟別人比,而不是跟自己比,活的越來越沒有自己的樣子,越來越沒有自己的理想,甚至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也許就是我們想要的太多吧,往往忘了自己最需要什麼,想明白了,就大膽去實踐,活出自己的人生,也許不精彩,但對於你來講,一定有意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