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

本文已影響 1.1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由於本班的幼兒都來自農村,他們的動手能力較差。爲了激發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和操作能力,也爲了培養幼兒對自然界中事物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熱愛自然、親近自然,保護動物,設計了本節手工課。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雙三角的折法。

2、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能較均勻地將左右兩個角向同一方向摺疊。

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教師示範、幼兒動手操作及遊戲完成教學任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幼兒的審美觀和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對自然界中事物的好奇心,

3、培養幼兒熱愛自然、親近自然,保護動物,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雙三角的折法。

教學難點:雙三角的折法和青蛙前後腿的折法。

活動準備

青蛙玩具、青蛙圖片,大範例一個,正方形紙若干,佈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塊,青蛙跳音樂片段。

活動過程

1、啓發引導幼兒總結青蛙外形特點。

2、出示大範例,引導幼兒觀察範例中前後腿的折法。

3、教師分步示範摺疊方法,重點講解雙三角的折法。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重點,體驗成功感。

4、遊戲《青蛙賽跑》

5、引導幼兒將“青蛙”放在“池塘裏”

小青蛙玩累了,它該到池塘裏喝水,休息了。咱們把它們放到池塘裏,讓它們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樣,該喝水,休息了。

6、喝水環節中,教師口頭幫助幼兒複習青蛙的折法,再引導幼兒進行講評。

7、活動自然結束。

8、課後活動: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進行遊戲,一方面複習,增進家庭親情。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參與。每個幼兒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在教學活動中,幼兒之間相互合作,這樣培養了幼兒的團結協作精神。

3、在教學準備、幼兒動手操作方面等,我都考慮的非常周到,而就在最重要的講解示範的不夠清楚,多數小朋友都沒達到我所要的教學效果,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注意對方法的傳授,還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創新,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實踐經驗,創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給幼兒們恰如其分的指導,融入孩子當中並以幼兒的心態、興趣和目光去參與教育和開展活動。

4、本節課對動物的保護沒有進行說明,我會在下一節課上加以補充。

5、通過這節課使我瞭解到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是超乎我們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歡接受新鮮的事物,他們也會對手工課充滿興趣與好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感知物體的高矮的相對性。

2、學會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幼兒遊戲,引入主題(音樂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氣漸漸的冷了,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跟着音樂一起來走路,好嗎?”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

二、觀察圖片,討論正確比高矮的方法。

1、感知相對性米老鼠高還是矮?

小結: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麼比較。

2、觀察圖片提問:小猴說:‘長頸鹿,我比你高!’你同意嗎?爲什麼?

小猴和長頸鹿應該怎樣才能比出高低?

提問:兩隻木桶誰高誰低?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來?

師小結:物體放近一些,才能比出高矮。

三、朋友比高矮

1、觀察圖片有兩個好朋友,聽你們的話,靠近一些比高矮,誰高誰矮?應該怎樣比?

小結:站在同樣高的地方纔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2、音樂遊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着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願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馬上我們就跟着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後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3)“剛纔我們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林老師發現有的好朋友之間意見不統一,誰有好辦法,正確的比出兩個人之間的高矮?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3、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1)“剛纔我們玩遊戲高興嗎?小動物們看到我們小朋友玩的這麼開心,他們也想來湊熱鬧。它們也想來比比誰高?誰矮?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4)幼兒再次操作,能力強的幼兒四個動物比高矮。

四、活動的延伸

“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願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顏色的興趣,認識紅、黃、藍、綠等顏色。學習簡單的粘貼方法。2、培養幼兒喜歡幼兒園,喜歡同伴的感情。活動準備: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剪紙人物、固體膠、畫有四個房子的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我們長大了

1、開學了,小朋友都長大了,高高興興地來到了滴水湖幼兒園小二班。剪紙王國的小朋友也要上幼兒園了,(出示紅色紙剪人物):這是誰?它叫什麼名字?看看它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我們叫它“紅弟弟”。老師對紅弟弟說:“歡迎歡迎!”

2、猜猜看,還有誰?(依次出示藍姐姐、綠妹妹、黃哥哥)他們都來到了幼兒園,可是,他們應該進那個教室呢?

3、教師示範粘貼方法:用固體膠抹紅妹妹的反面,然後把紅妹妹貼在紙上並說:紅弟弟請進。

4、出示藍弟弟,誰也高高興興到幼兒園裏來呢?教師與幼兒重複演示粘貼方法:“藍弟弟,請進請進。”

二、幼兒粘貼,教師指導要點:

1、選擇各色人物進行粘貼,邊粘貼邊說顏色名稱。

2、鼓勵幼兒大膽粘貼,注意運用正確的粘貼方法。

三、集體評價:

幼兒園裏朋友多,唱歌跳舞真高興。和幼兒做找朋友的集體遊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有自己的見解,創設了一個情景,讓幼兒在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境中達成對顏色的興趣,認識紅、黃、藍、綠等顏色,學習簡單的粘貼方法。一開始教師就用幼兒園開學引出寶寶長大了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剪紙王國的寶寶們也要上幼兒園,再逐個出示剪紙小人,中間提問讓孩子關注到顏色,接下來又問:他們都來到了幼兒園,可是,他們應該進那個教室呢?這與前面的環節相呼應又有了新的情景讓幼兒去思考從而找到要按顏色去找教室。教師的教學準備較爲充分,爲每個幼兒提供了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能進行四種顏色的對應,孩子在拿到材料後能夠及時的明白該怎麼樣操作。此外教師對各環節時間節奏的把握較好,能夠較好的完成前面導入環節從而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操作材料。

但在活動中還存在幾個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學中傳統的說教較多,沒能夠更走進孩子,跟孩子協商,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比如教師在引入粘貼小人的時候直接就進行示範,沒有過多的強調使用固體膠的方法。這個時候應該讓幼兒自己來想辦法,教師再根據孩子的反應來進行指導,在示範的時候還要多強調塗抹固體膠的細節,這樣幼兒才能更好的模仿學習。

2、出示教具形式單一,教師自己出示了四個剪紙小人都是:看誰來了?還有誰會來呢?雖然孩子聽得比較認真,但單一的形式不利於調動活動的氛圍、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這四個剪紙小人的出示可以教師先出示一個,讓幼兒猜一猜還會有誰,再讓幼兒來老師的籃子裏找一找。

3、材料對孩子的挑戰,材料投放就選擇了四種顏色對應,對大部分被孩子來說都太過簡單,因此在材料的提供上應更多的考慮層次性,讓很快就已經完成任務的孩子能夠有挑戰,比如增加其他顏色的剪紙小人或者提高到兩維思維:在選擇的時候既要考慮顏色還要考慮形狀。

4、可強調孩子之間的合作,材料是幼兒個別操作的,不能體現孩子之間的合作,幼兒貼得是否正確也沒有人幫忙檢查,但如果運用大的房子讓幼兒合作把同種顏色的'剪紙小人貼一個大房子裏面,就爲生生互動創造了條件,他們可以看自己的也可以看同伴的,如果有錯誤的地方還能促進孩子去思考到底哪個是正確的。

5、桌椅的擺放過於擁擠不利於幼兒的操作。在活動中將四張桌子都放在後面,孩子過去操作的時候比較擁擠,不少孩子搬着椅子過不去,先過去的孩子又坐在前面,導致教師過多的去關注孩子的座位,對操作的要求就提的少了,巡迴的時候也不方便。可將桌子就放在區角里面,每張桌子上有固定的幼兒,那麼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修改後教案:

活動名稱:寶寶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顏色的興趣,認識紅、黃、藍、綠等顏色。學習簡單的粘貼方法。

2、培養幼兒喜歡幼兒園,喜歡同伴的感情。

活動準備:紅黃藍綠橘黃淡綠六種種顏色的剪紙人物、固體膠、六個紅黃藍綠橘黃淡綠顏色的大房子、紅色房子、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我們長大了

1、開學了,小朋友都長大了,高高興興地來到了滴水湖幼兒園小二班。剪紙王國的小朋友也要上幼兒園了,(出示紅色紙剪人物):這是誰?它叫什麼名字?看看它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我們叫它“紅弟弟”。老師對紅弟弟說:“歡迎歡迎!”

2、猜猜看,還有誰?(幼兒猜到的就出示,沒猜到的就用剪紙小人的口吻說:還有我呢;還可以請幼兒到老師放教具的籃子裏面找找看還有誰呢)

3、(當四個剪紙小人出示玩了以後,出示紅色房子)他們都來到了幼兒園,可是,他們應該進那個教室呢?

4、我們怎麼樣請紅妹妹到教室裏面呢?(幼兒自己想辦法)。

5、教師示範粘貼方法:用固體膠抹紅妹妹的反面,然後把紅妹妹貼在紙上並說:紅弟弟請進。

二、幼兒粘貼,教師指導要點:

1、選擇各色人物進行粘貼,邊粘貼邊說顏色名稱,能力強的幼兒可選擇橘黃、淡綠色的人物進行粘貼。

2、鼓勵幼兒大膽粘貼,注意運用正確的粘貼方法。

三、集體評價:

1、幼兒交流自己的經驗、評價同班的作品。

2、小結:幼兒園裏朋友多,唱歌跳舞真高興。

3、播放找朋友音樂:幼兒做找朋友的集體遊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兒歌,理解內容,能流暢地背誦,感受家庭中親情的溫暖。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和全家合影照片。

活動過程:

1.看照片,感受家庭中親情的溫暖,請幼兒拿着照片,說說家中都有誰。教師提問:小朋友,照片上都有誰?(孩子們會說有爺爺~奶奶……)

2.幼兒相互欣賞照片並介紹自己家中的成員。教師:請小朋友相互欣賞小朋友的全家照,並向小友介紹自己的家人。

3.看圖片,學習兒歌,教師出示兒歌圖片,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幼兒欣賞。教師提問:兒歌的名字是什麼?兒歌裏都有誰?教師配上動作,朗誦兒歌,教師提問: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家?爺爺奶奶對你怎麼樣?爸爸媽媽怎樣對你的?(很愛我)大家在一起是怎樣的情景(高高興興,很快樂!)幼兒看圖片,跟教師一起說兒歌。老師大聲說,幼兒小聲說。幼兒大聲說,教師小聲說。分男,女二組朗誦兒歌。

4.教師提問: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裏人都很愛小朋友,那麼小朋友應該怎樣對待爺爺~奶奶呢?怎樣對待爸爸媽媽,你能爲他們做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5.教師小結: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們要尊敬長輩,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懂禮貌,愛勞動的好孩子。

6.請幼兒聽音樂《我有一個幸福的家》一起哼唱着歌曲結束。

7.活動延伸:幼兒可把兒歌有感情地朗誦給家人聽,可以學唱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思路

在小班整合課程《車子叭叭叭》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與孩子一起玩車、開車,瞭解各種車子的功能和用途。有一天我們在玩開車遊戲時,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兩個小朋友在爭搶一輛玩具車,一位叫浩浩的小朋友不願意玩自己的車子,他說車子太髒了,於是就產生了設計這個活動的想法。我想通過此活動讓幼兒瞭解洗車中心的功能和感受洗車時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瞭解洗車中心的功能

2、享受洗車遊戲的樂趣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生打招呼:小朋友們好,今天我發現小朋友手裏都拿着小汽車,我請小朋友說說自己拿得是什麼車子,是什麼顏色,它有什麼作用?

(二)基本部分

1、師:小朋友都拿着自己喜歡的車子,想不想比一比,看誰的車子跑得快呢?那我們就來玩遊戲賽車吧!

2、幼兒分組比賽,比賽完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車子趕快坐到椅子上,看別的小朋友賽車。

3、師:小朋友們在玩的時候不小心會把身上弄髒,如果你們想洗澡會去什麼地方?(請幾名幼兒回答)那小汽車身上髒了,去哪裏洗呢?(請幾名幼兒回答)

4、幼兒觀看洗車表演,師提出問題:下面請小朋友觀看洗車表演,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樣洗車的,都用到了什麼工具?

5、設置洗車中心

1)剛纔我們看到洗車中心阿姨們在洗車時,用到了哪些工具?——(生答:牙刷,水,盆,洗衣粉等)

2)怎樣洗才能將小汽車洗乾淨呢?(師幼同說)

共同總結:阿姨先給水裏加入洗衣粉,在用刷子刷一刷車子,然後用清水沖洗,消毒,再把車子晾一晾。

3)洗車的時候應注意些什麼?——共同總結:不要把水衝到衣服上鞋上,要慢點

4)今天我們洗得是玩具車,還要進行消毒,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5、幼兒動手設置洗車中心

1)今天請小一班小朋友也來建一個洗車中心,把我們的小汽車清洗乾淨,我們先設置,洗刷、沖水、消毒、涼曬等地方,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牙刷,水,洗衣粉,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小牙刷,帶上玩具車,準備開始吧。

2)幼兒洗車

3)洗好的小朋友拿玩具車來沖水區沖洗

4)衝好的小朋友把玩具車放在消毒液消毒

6、律動,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一名合格的小司機進行最後的培訓

7、請小朋友把小汽車拿出來放到桌子上涼一涼

(三)結束部分

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洗車中心是怎樣洗車的,以後我們的玩具髒了,我們要自己給它清洗乾淨好嗎?小朋友千萬要記得把玩具進行消毒,那樣纔不容易傳染病,請小朋友開上我們的小汽車去接爸爸媽媽一起去郊遊吧!

四、活動延伸——請幼兒繪畫自己喜歡的小汽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幼兒園小班教案

【設計意圖】

“大”和“小”是通過比較得來得一組相對概念。幼兒不僅要在學習中獲得這些相對的概念,還要讓“大”和“小”的概念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本設計以系列遊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並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遊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於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乾、水果、青菜、木耳乾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遊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後,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裏。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遊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裏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遊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遊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裏,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麼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啓發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香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遊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

(游泳圈、氣球、蹦蹦牀、摺疊牀、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麼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藉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遊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乾、水果、青菜、火腿、幹木耳、麪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乾、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