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1.52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集合15篇)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1-7的數字娃娃,大寫數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圖片7張,四個星期轉盤,星期娃娃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 複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今天數字娃娃也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同時出示無序的數字1—7),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數字娃娃排隊,還要說出排在第一的是哪個數字娃娃。

2:以“數字娃娃找朋友”的遊戲形式鞏固鄰數。

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朋友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朋友。幼兒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瞭解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

1:現在我們要和數字娃娃一起來聽一個童話故事,聽的時侯要仔細聽,故事裏講了什麼。

老師講述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講完後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

它給孩子取了什麼名字?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老師隨幼兒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順序。)

強調: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請你們幫星期妹妹來排隊,好嗎?(排好隊後讀一讀)

2:轉盤遊戲“找鄰居”。

老師示範轉動轉盤,然後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則:轉動轉盤後,指到星期幾,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幾的兩個鄰居。遊戲反覆進行3—4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意在突破星期的週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週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三:幼兒操作活動:轉盤遊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3大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幾和星期幾。

(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感念。)

四: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課認識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道理?講講玩星期轉盤遊戲的感受。

五:分組進行角色遊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着星期一發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餘六個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遊戲繼續進行。

幼兒園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活動目標:

1、感知輕重,知道要有兩個或者幾個物體纔可以比較重量。

2、學習用自然測量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用工具測量來比較三個物體的重量,並做好記錄。

3、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學具筐:面霜瓶、積木、天平8個。

2、皮球、桶、紙盒、水瓶、鉛筆盒、杯子、積木、瓶子各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概念。

1、請一名幼兒上來。

(1) 今天老師想給XXX小朋友比重量,你們覺得一個人可以比重量麼?那有什麼辦法呢?你們覺得誰重?

(2) 今天老師帶來了蹺蹺板,看看誰重一點?我給重一點那邊貼上箭頭向下的標記。

(3) 小結:原來比重量要兩個或者幾個物品纔可以比較,一個物體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兒探索。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物品,老師請你們來給他們比一比輕重。

(2)我請兩個孩子一組,站在桌子旁邊去找兩樣物品比輕重,給重的那樣東西貼上朝下的箭頭。

2、小結:原來我們用我們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三、工具測量。

1、出示三樣物品。(三個玩具)

(1) 剛纔我們給兩樣東西比了重量,我這裏有三樣東西,誰願意上來給他們比較輕重。誰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

(2) 那到底誰排的對呢?我也不知道。當我們用手也沒辦法分出輕重的時候,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們先將兩個物品進行比較,把輕的那個拿下來,重的那個不動。然後再把第三個物品拿來進行比較。那這個比其他兩個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輕的,中間這個叫什麼呢?他叫不輕也不重。

(4) 因爲他最重的要輕,比最輕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輕也不重。一起來說說看。(貼上箭頭)

(5) 教師示範記錄表。

2、幼兒操作。

(1)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邊,合作一人記錄,一人測量,給三樣物品比輕重。

(2) 教師檢驗: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樣的檢測一次。

(4)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輕重,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2

【設計意圖】

一次區角活動時***小朋友突然問我:“石老師我們班的皮球呢?”這時另一個小朋友馬上說:“在櫃子裏,不對不對,是在櫃子上面。小朋友們都互相爭論起來”。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了《上下的辨識》這節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空間位置關係。

2、能夠說出什麼在什麼的上面,什麼在什麼的下面。

【活動準備】

1、 球、蘋果、玩具狗、各一個。

2、 各種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導入引導幼兒觀察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帶來了幾位好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你們看這是誰啊?(教師出示籃球一個)。還有一位好朋友它在和小朋友們捉迷藏呢!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它在哪啊?到底是誰?咦!找到了,原來它藏在書下面啊!快出來跟我們小朋友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最喜歡吃的蘋果,很高興和小朋友們一起玩。”

二、互動遊戲,初步引導幼兒辨別上下

1、教師:哎喲!是誰在咬我呀?—“原來是小狗啊!你也想跟我們小朋友玩遊戲麼?”

出示玩具狗,以小狗的口吻說“小朋友們好,我的名字叫汪汪,想跟你們玩一個遊戲。”教師說:“汪汪狗你想跟我們小朋友玩什麼遊戲啊?(和汪汪狗說悄悄話)我知道了,好的。”

2、汪汪狗想請小朋友們閉上你們的小眼睛,然後汪汪狗會躲起來,當你們聽到:汪汪汪的時候就可以睜開眼睛把汪汪狗找出來,並說出你是在哪找到的。

3、遊戲中教師要引導孩子說出“什麼在什麼的上面,什麼在什麼的下面。”

4、遊戲結束後及時對幼兒進行表揚。

三、利用遊戲鞏固上下的空間位置關係

1、小朋友們玩得開心麼?球寶寶、小蘋果、汪汪狗。還給你們帶來了小禮物有小汽車、花籃、洋娃娃、鉛筆、燈籠好多好多的玩具要送給小朋友們,它們也在和你們玩捉迷藏的遊戲,那現在我們就一起把他們找出來吧!

2、歡快的背景音樂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

3、教師適當引導幼兒:我們可以在桌子上找找到椅子下面看看……找到後請幼兒說說自己是在那裏找到的。分別在什麼地方引導幼兒能夠說出:小汽車在桌子的下面、鉛筆在書的上面……

“小朋友們,你們真棒!將所有的禮物都找到了,而且還能說出他們藏在什麼地方,我們爲自己鼓鼓掌吧!”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夠掌握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也能說出“什麼在什麼的上面或下面”,初步理解物體間的空間方位。但是有一小部分幼兒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說出“什麼在什麼的上面或下面”。需要課後加以輔助練習。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3

很幸運能在12月份的新教師培訓中觀摩了區數學組顧美娟老師組織的大班數學活動《超市整理員》,這節活動主要是探索統計的方法。現在對大班的課程不是很瞭解,正好藉此機會多學習。到了大班,幼兒已經接觸過初步的統計,同時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顯著增強,因此,教師設計了《超市整理員》一節活動。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數學又能反作用於數學。這節活動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超市,這既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又能對幼兒的生活經驗提供一些幫助。

在活動目標方面,該活動目標有三條,分別是

1、初步探索統計的方法,學習按物體的特徵分類、計數和分析。

2、能積極思考、大膽嘗試,並樂意表達自己對統計的理解和想法。

3、能小組合作進行統計,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以認知爲主,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按物體的特徵分類、並對分類的物體進行計數和分析。活動以遊戲的方式進行,在情感目標中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同時融入了社會性學習的成分,讓幼兒在合作中完成統計與分析。

整個過程設計的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首先是讓幼兒擺弄雪花片,雪花片是從一維度分類,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挑戰很小,因爲活動重點是統計與分類,所以一維度分類的物品降低了材料對幼兒的干擾。當幼兒操作後,教師與幼兒一起了解記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記錄單。教師觀察幼兒不同的分類方式,並請有代表性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這將幼兒個體操作經驗拓展爲集體經驗,給幼兒的同伴學習提供了支持。

當幼兒統計完雪花片的數量後,教師引導幼兒更深入、細緻地對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不同顏色雪花片之間的數量關係。引導幼兒用分一分、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發現每種顏色的雪花片各有多少個,哪種多,哪種少。幼兒在熟悉統計的基礎上,參與到超市整理員的遊戲中,將統計與分析的經驗遷移到遊戲中,同時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數據的統計分析的方法。在遊戲中,幼兒分爲不同的組,對吃、穿、玩、學習用品四類物品進行分類統計。教師在活動中將活動要求前置,讓幼兒更加明確遊戲的目的。

在遊戲結束後,師幼一起對統計的結果進行驗證與分析。在集體分析時,教師將不同的操作單與全班幼兒進行分享,幫助幼兒拓展經驗,同時也是複習鞏固的機會。在活動中遇到了連加,這是更難的數學計算,甚至超出了幼兒的認知範圍,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使用了計算器,在計算器的幫助下,師幼一起驗證了各自統計結果的總和。分析數據除了從物體總和的角度,還從比較多少的角度,幫助幼兒學會對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

對數據統計、分析的方法與技能學會後,幼兒就能遷移這些經驗,在其他各種活動中使用這些方法,對遇到的數據進行全面的統計分析,這也爲幼兒以後數學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4

目的:

1、 通過遊戲較熟練地分辨單數、雙數、並知道單數、雙數的排序規律。

2、 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準備: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點卡1套,1-10的數卡1套。

2、 不同顏色的墊子兩塊。

過程:

1、 第一次遊戲,複習10以內單數、雙數。

①今天,我們來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的遊戲。遊戲規則跟以前的有點不同。請小朋友仔細看、仔細聽。

②教師扮老狼,報1點鐘、3點鐘、5點鐘時回頭,報2點鐘、4點鐘、6點鐘時不回頭。

③提問:遊戲規則有什麼變化?老狼什麼時候回頭?什麼時候不回頭?

④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把數卡分放在兩塊墊子上,請幼兒找出“老狼”回頭的規律。

⑤遊戲1-2遍。引導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即雙數整點時跟着“老狼”走,單數整點時不動。

2、 第二次遊戲,練習較正確、迅速地分辨10以內的單數、雙數。

①介紹新的遊戲規則:“老狼”在回答時間的同時,任意抽取一張10以內的數字卡片,如抽出的是雙數,幼兒就找一個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單數,幼兒則單獨站立不動。

②遊戲2-3遍,要求幼兒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單數、雙數。

3、 第三次遊戲,感知單數、雙數的排列規律。

①介紹新的遊戲規則:教師扮老狼,幼兒分成紅、綠兩隊進行比賽。“老狼”在回答的同時迅速翻出卡片,兩隊幼兒搶答是單數還是雙數,並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來翻卡或回答問題。師幼共同檢驗正確與否,翻對或回答正確者即可得到一個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數卡,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幼兒瞭解其排列順序後將其反扣在墊子上。遊戲開始,教師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單數;翻出所有的雙數;翻出比×大的單(雙)數;翻出比×小的單(雙)數;有沒有比10大的雙數,有沒有比9大的單數,有沒有比1小的單數,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張卡片,問幼兒:它的小鄰居是幾?大鄰居呢?它們是單數還是雙數?

④統計玩具數量,確定遊戲勝負。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5

一、主題活動由來

幼兒來幼兒園一個月了,已經擺脫了分離焦慮期。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在幼兒園的表現,發現幼兒對自我意識有了萌芽的發展,已經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意識的存在,能區分別人與自己,感知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爲此,我們確立了主題,通過遊戲等一些活動方式,促進幼兒認識自我,增強主動性,獨立性。

二、主題活動教育目標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標記,又屬於我的東西。我和別人不一樣,能發現自己的好處與不足。

2、認識自己的五官的名稱,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瞭解功用簡單的保護常識。

3、自己有一雙能幹的小手,願意自己解釦、繪畫、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雙小腳丫,會自己走路不用別人抱。

5、在成人幫助下懂得講衛生,會自己用勺吃飯。

6、我不愛哭,會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師一起玩的高興。

三、環境創設與利用

教育資源

1、和幼兒一起創設主題牆上的內容

2、引導幼兒共同3、佈置牆面“可愛的小手”

4、展示幼兒用小手製作的作品

5、活動區創設:

建築區:引導幼兒用小手搭建,練習搭高、爲龍、平鋪。

美工區:引導幼兒用半成品進行粘貼,填塗,撕折。

益智區:通過一些教具培養幼兒動手操作

娃娃家:通過一些道具培養幼兒自己做飯,合作有家的感覺

周邊資源

1、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玩具

2、親子活動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泥造型

家長資源

1、通過直通車,

2、讓家長幫幼兒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3、爲幼兒動手操作作準備

5、家長配合老師與幼兒一起互動製作泥造型

6、家長幫忙提供關於主題活動的材料,

7、如:幼兒穿小的衣服

8、、褲子

四、主要活動內容

主要活動:我的小手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學會揉搓、按壓泥的方法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製作泥造型感受玩泥樂趣

幼兒活動過程 教師推動與預設 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看到做好的動物泥造型,到爭着說是什麼動物。特別是李智信小朋友一口氣把所有出示的動物造型都說了出來。 幼兒們都想來看、摸一摸老師作出的泥造型,馬一文小朋友摸完後說“我覺得有點軟。”這時,其他小朋友也想上來摸,於是老師讓幼兒自己親身感受制作泥造型。 幼兒開始和家長一起製作泥造型,初步學習按、揉、搓。並感受面泥的柔軟。 幼兒和家長將做好的泥造型,放在展示盤上。 幼兒自己說做了是什麼泥造型。哪些是家長幫助做的,哪些是自己做的。說出是什麼。 夢禹小朋友說:“這是我做的小兔子。” 淼淼說:“這是我媽媽和我做的小人”。 大部分幼兒能在家長的幫助下將剩下的面泥收回到盒子裏。將模子收放好。 嘉俊姥姥要幫嘉俊收,嘉俊還不肯,偏要自己收拾。姥姥看到了,小聲說:“我們嘉俊真是長大了。” 美家說:“我很高興。” 蔡辰只是笑了一笑。 浩鈞說:“我還要玩。”教師出示做好的作品,讓幼兒欣賞。引導幼兒興趣。 教師請幼兒自己看一看,摸一摸,老師做好的作品。教師提問,初步使幼兒感受泥造型。 教師演示用模子作泥造型。 老師與小朋友及家長一起互動製作泥造型。 最後老師讓幼兒說一說你都做出了那些泥造型? 老師鼓勵小朋友自己作出作品來。表揚龍龍小朋友和 夢禹小朋友自己用模子做的作品。 老師引導幼兒注意衛生,自己收拾廢舊不用的物品。 教師詢問玩泥的感受! 事先準備好的作品-小動物的造型 準備各種顏色的面泥 各種形狀的模子 擦手巾 展示盤 垃圾桶

活動小結:

幼兒在活動中,初步感受玩泥的樂趣。從而學習按、壓、揉搓,等玩泥的方法。在玩泥過程中,幼兒們和家長增進了感情,還認識一些小動物及其它物體,還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通過此次活動看到幼兒們很喜歡這節課,玩泥的興趣很高。

主要活動:我的小腳丫

活動目標:

通過幼兒們在沙池中,玩踩腳印的興趣制定了,用顏料進行創作美麗的小路。並用腳印進行比深淺、大小。

幼兒活動過程 教師推動與預設 場景及材料 幼兒們在沙坑中踩腳印,反覆將沙子鋪平,再重新踩上腳印。並一起相互比一比誰的腳印深與淺。 還比一比大小。

幼兒們回答:“想把腳印留住。” 幼兒們自己進行脫襪子,坐在椅子上等老師講解。 老師講完後,幼兒們開始將小腳踩到顏料裏面,再踩到紙上留下自己的小腳印。 馬一文小朋友說:“左腳印吧”。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說:“左腳印吧”。 經過老師的提醒,方千艾小朋友說:“是小路”。 其他幼兒也說做小路吧! 幼兒們將自己的腳印抹上膠水。交給老師。 教師問幼兒想不想把自己的腳印留住? 教師準備好顏料與大的紙張。 教師請一名小朋友上來先演示一下,應該怎麼做。 教師幫幼兒洗完腳後,請幼兒討論,你們的小腳印能做些什麼? 你們看一看,除了腳印還像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腳印在什麼上走,使幼兒說出小路。 教師幫幼兒將腳印剪下,讓幼兒抹膠水貼在剪好的卡紙上。 將小路放在主題牆上。 場地 沙坑 彩色顏料 大的紙張 褐色卡紙 剪刀 膠棒

活動小結: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們首先對深淺、大小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看到幼兒們對此次活動很感興趣。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物體量的差異,學習7以內數的正逆排序。

2、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取放、整理操作材料並能正確地使用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

教具高矮不等的貼絨娃娃6個(見圖一)I,教育掛圖4。

學具第一組:6套高矮不等的娃娃卡片6張,操作卡片20;第二組:大小不一的7個圓片、空摺紙條人手1套,漿糊2盒;第三組:填空格紙(見圖二),鉛筆6支,操作卡片14;第四組:8或9的數字口袋,實物條等;第五組:依樣接畫紙(見圖三),彩筆6支。

活動過程:

1、給娃娃排隊。出示高矮不等的娃娃5個,“誰來了?”(娃娃)“有幾個娃娃?”“這5個娃娃一樣嗎?哪裏不一樣?”(有高有矮)“誰來給娃娃排隊?”請一名幼兒來排隊,排完後請他說說是怎麼排的。

2、小組活動

第一組,給娃娃排隊。

“想想除了絨板上的這種方法外,還可以用什麼方法給娃娃排隊?”

第二組,給圓形片排隊。

“你們每人有幾個圓片,它們什麼地方不一樣,然後給它們排隊,排好後再把圓片貼在紙條上,說說你是怎麼排的。”

第三組,填空格。

第四組,給數字口袋送禮物。

第五組,依樣接畫。

“這三組我們以前都做過,今天做完以後,要說說怎樣做的,再檢查一下。”

教師重點指導第二活動小組的活動,提醒幼兒先排序,再粘貼,並收集幾張排列方法不同的作業。

3、活動評價。

展示參加第二活動小組活動幼兒的作業,請幼兒說說紙條上是什麼圖形,是怎麼排的。表揚能整理材料的幼兒。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徵。

2、能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製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麼做呢?”

(1)介紹製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製作方法。

(2)製作後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麼?“(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說說它是什麼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製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6個面裏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徵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裏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麼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徵標記的籃子,並說說你送的是什麼形體。

4、搭積木遊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幼兒園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溫州三幼得勝園區 潘雪如

活動目標:

1、感知輕重,知道要有兩個或者幾個物體纔可以比較重量。

2、學習用自然測量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用工具測量來比較三個物體的重量,並做好記錄。

3、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學具筐:面霜瓶、積木、天平8個。

2、皮球、桶、紙盒、水瓶、鉛筆盒、杯子、積木、瓶子各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概念。

1、請一名幼兒上來。

(1) 今天老師想給XXX小朋友比重量,你們覺得一個人可以比重量麼?那有什麼辦法呢?你們覺得誰重?

(2) 今天老師帶來了蹺蹺板,看看誰重一點?我給重一點那邊貼上箭頭向下的標記。

(3) 小結:原來比重量要兩個或者幾個物品纔可以比較,一個物體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兒探索。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物品,老師請你們來給他們比一比輕重。

(2)我請兩個孩子一組,站在桌子旁邊去找兩樣物品比輕重,給重的那樣東西貼上朝下的箭頭。

2、小結:原來我們用我們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三、工具測量。

1、出示三樣物品。(三個玩具)

(1) 剛纔我們給兩樣東西比了重量,我這裏有三樣東西,誰願意上來給他們比較輕重。誰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

(2) 那到底誰排的對呢?我也不知道。當我們用手也沒辦法分出輕重的時候,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們先將兩個物品進行比較,把輕的那個拿下來,重的那個不動。然後再把第三個物品拿來進行比較。那這個比其他兩個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輕的,中間這個叫什麼呢?他叫不輕也不重。

(4) 因爲他最重的要輕,比最輕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輕也不重。一起來說說看。(貼上箭頭)

(5) 教師示範記錄表。

2、幼兒操作。

(1)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邊,合作一人記錄,一人測量,給三樣物品比輕重。

(2) 教師檢驗: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樣的檢測一次。

(4)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輕重,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和“”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班數大學活動:認識“>”和“<”

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並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爲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遊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爲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鍊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裏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隻蜜蜂?幾隻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麼,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啓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說出“7”大於“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裏?”(花園裏),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

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說出“4小於6。”

3、師:“大於號和

小於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啓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於號還是小於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着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着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於號,開口朝着大數笑,小於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遊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於4“4小於6。”

設計思路: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和“<”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並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爲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遊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爲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鍊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裏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隻蜜蜂?幾隻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

幼兒說出數量,

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麼,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啓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說出“7”大於“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裏?”(花園裏),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說出“4小於6。”

3、師:“大於號和小於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啓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於號還是小於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着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着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於號,開口朝着大數笑,小於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遊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於4“4小於6。”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並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爲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遊戲貫穿活動內容。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8

學具介紹

●學具名稱:印章組

配有8種印章,有着有趣可愛的圖案(葉子、花朵、兔子、鴨子、小魚、汽車、愛心、五角星),還配備了兩盒不同顏色的印泥。

●數學功能

數:默數、按數印章、接着數、認識數序,呈封閉狀排列物體的數數。

排序:模式排序、填空排序、創造性排序。

使用策略

1.適用性

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數要求或主題內容的需要,選擇不同數量或圖案的印章。

小班:可一一對應的印章,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練習,如一隻小貓喂一條魚。

中班:可進行各種數數方法的練習。

大班:加法意義的理解。左邊印3朵藍花,右邊印5朵紅花,一共有8朵花,3+5=8。

2.呈現方式

(1)同一數數內容下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材料多而不重複,且具有層次性,讓幼兒積累多次數數的.經驗,及擁有反覆練習數數的機會。

(2)可以印章的輔助材料

情景性輔助材料:小貓釣魚、小貓曬魚乾、小兔子吃蘿蔔,給小動物穿新衣服,串項鍊。

較抽象性輔助材料:印章“上班”、印章“開火車”。

3.教師的指導策略

我們可以從幼兒選擇材料、如何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智力的現有水平,及幼兒面對新的挑戰時的解決方法,以瞭解本班幼兒數經驗的積累方式。

(1)幼兒選擇不同的操作材料後,有着不同的反應,其實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體現,幼兒往往會選擇自己最有能力完成的材料,增加了幼兒學數的興趣;也培養了幼兒觀察、理解的能力,爲以後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有利

於培養幼兒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2)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不同水平的幼兒所呈現出的數數方式也是不相同的。有的還停留在小班的水平——手口一致的點數,有的可以通過目測、默數等方法進行數數,有的對抽象的數字已經很敏感,有的對數字實際表示的意思還不太理解……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跟進或調整接下來的其他數活動。

(3)在排序活動中,我們最關注的是幼兒排序的持續性,往往很多幼兒排到最後的時候模式就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使用印章時,似乎幼兒排序的持續性能堅持得更久一些。但在印章時,也需要儘量只在模式中的兩個(三個)印章,讓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直接拿取印章,不在選擇印章上造成干擾,避免他們在選擇的過程中遺忘模式。

實踐案例

活動名稱:農場裏的好朋友(中班) 北蔡幼兒園施敏

活動目標

1.根據實物、數字和點子的多少來敲印章。

2。發現數序暗示,根據需要來敲印章數量,完成數序列。

活動準備

印章組、情景操作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逛逛農場——引發使用印章興趣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裏?誰會住在裏面?

2.你怎麼知道這是小兔子、小鴨子、小魚住的地方?

3.誰想請小動物住進去的?(初次使用印章)

二、給小動物餵食——數字和點子的多少,來敲印章

1.情境導人

住進新家真開心,小動物們開始請朋友來做客。

2.敲小兔印章

——看看小鴨子的好朋友是誰?(出示胡蘿蔔)小鴨會請誰來?爲什麼?

——每隻小兔吃一根胡蘿蔔,能請幾隻小兔呢?

——幼兒根據實物多少敲小兔印章。

3.敲小魚印章

——看看小魚在哪裏做遊戲?(出示泡泡“點子”)

——每條小魚都躲在一個泡泡後面做遊戲,能來幾條小魚呢?

——幼兒根據點子多少敲小魚印章。

4.敲小鴨印章

——看看小兔子爲小鴨子準備的是什麼?(出示小魚羣,數量控制在10以內)

——每隻小鴨吃一條小魚,能請幾隻小鴨呢?

——幼兒根據實物多少敲小鴨印章。

三、小動物乘火車——發現數序暗示,根據需要來敲印章數量

1.吃的真飽!小動物們決定出門走走玩玩,他們要乘什麼車?小動物該怎麼乘車呢?

2.幼兒自主解讀操作材料,發現數序,根據需要來敲印章。

3.集體驗證。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9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今天,諸老師邀請了一個非常可愛的朋友來我們班裏,猜猜它是誰?

教師與幼兒共同玩手指遊戲小瓢蟲,引起幼兒遊戲的興趣。

小瓢蟲,小瓢蟲(上下彎曲手指),

爬來爬去的小瓢蟲(四指作爬行狀),

緊緊追上大害蟲(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乾淨(停下,作吃狀)。

2、領養瓢蟲

那麼多小瓢蟲,讓我們來找個小瓢蟲做朋友吧。(每個幼兒領養一個小瓢蟲)。

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可愛的小瓢蟲朋友們,看看他們有什麼不同嗎?引導幼兒數數瓢蟲上有幾個點,用這個方法來確定是幾星瓢蟲。

*小瓢蟲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幾點就是幾星瓢蟲了!

*請你數一數你的瓢蟲寶寶背上有幾點?你是怎樣數的?(小結:可以從上數到下或者從左數到右)

*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蟲的站出來,請幼兒幫助檢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蟲的站出來,請幼兒幫助檢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蟲的站出來,請幼兒幫助檢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蟲的站出來,請幼兒幫助檢查。

3、幫助瓢蟲分家

小瓢蟲剛和我說,他們很希望小朋友幫他們一個忙,他們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卻有那麼多小瓢蟲,這可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能說出按瓢蟲背上點的多少進行分類)

請幼兒幫助小瓢蟲分家。

4、幫助瓢蟲找樹葉

小瓢蟲開心極了,有了自己的家,他們還希望請小朋友能幫它們找到它們活動的小樹葉(請幼兒找到相應的有相同點數的樹葉,並將瓢蟲放到相應的數字樹葉上)讓我們和可愛的小瓢蟲一起去玩吧!

活動目標:1、在鞏固幼兒對9以內數的認識,培養幼兒按數量分類的能力。2、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1、畫有6個點、7個點、8個點、9個點的紙製瓢蟲若干2、一棵有6個點、7個點、8個點、9個點的樹葉的大樹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10

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年齡小,而且都爲獨生子女,在家中事事都由家長包辦,所以,至今有許多小朋友不會扣鈕釦,習慣依賴成人。但是孩子雖然小,卻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有動手嘗試的願望,會主動接近。同時這一年齡的孩子,交往範圍有了很大拓展,逐漸認同和接納家庭成員以外的教師和同伴。動作開始協調,雙手協調技能有了很大發展,逐步精細化。併產生了美術表現的意願,願意嘗試各種新材料,表達熟悉物體的粗略特徵。

而教師利用生活中孩子生活中發現的這一事件,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而引發了這一主題活動,讓幼兒通過一系列遊戲活動,既對鈕釦的外形特徵、及與人的關係有了一定的認識,又使幼兒的需要得到滿足,通過活動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而且以此在班級開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互相幫助的活動,提高了幼兒的自理能力,並學會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

活動目標:

1、活動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開展。

2、通過收集各種鈕釦,鼓勵幼兒利用身邊常見材料進行操作和探索,培養幼兒積極參與、大膽創造的能力。

3、激發幼兒自主想象、大膽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

4、通過活動培養幼兒互助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通過家長園地的途徑,向家長介紹幼兒的興趣與需求。並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各類有趣的鈕釦。

2、在家中,幼兒與家長共同說一說鈕釦的外形、特點及玩法。

3、教師準備:根據孩子的興趣,教師思考可能開展的活動。

主要活動 :

遊戲活動一: 好看的扣子

目標:1、能夠用簡單的語句講述鈕釦的外觀及用途。(如顏色、形狀、花色等)

2、鼓勵幼兒與同伴積極交流。

準備:師生收集的各種鈕釦、實物投影儀、視頻展示臺

在家中與父母一同收集、認識鈕釦

過程:1、操作活動,幼兒自由結伴交流自己帶來的鈕釦。

2、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鈕釦:外形、色彩、用途等。

3、教師出示與幼兒介紹不同的鈕釦,進行介紹。

4、師生互相介紹,加深對鈕釦的認識。

遊戲活動二:好玩的鈕釦

目標:

1、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用鈕釦玩出各種玩法。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玩法,體驗分享的快樂。

準備:幼兒已與家長在家中玩過釦子、各種鈕釦若干

過程:

1、幼兒實踐活動:這兒有許多釦子,你想玩玩嗎,看誰玩的方法最多。

2、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法。

3、學習同伴既新又好的玩法。

4、表揚玩法多的幼兒,鼓勵大家學習。

遊戲活動三: 幫小兔穿衣

目標:

1、學習將5以內數量的排序。

2、 繼續練習扣鈕釦的技能,激發幼兒幫助他人的良好品質。

準備:人手一套兔子玩具(還可準備一些其它動物玩具,如小狗、小貓等),並穿一件帶按扣的衣服(衣服上的鈕釦數目1—5)

過程:

1、出示玩具兔子,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

2、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請幼兒先幫兔子扣好鈕釦再按數量的多少排序,並數一數,說一說。

3、幼兒相互交換玩。

4、師生交流評價。

遊戲活動四: 我設計的鈕釦

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設計各種各樣的扣子。

2、鼓勵幼兒積極想象,大膽繪畫。

準備:自制衣服樣本若干張、彩筆、剪刀、漿糊、抹布

過程:

1、出示衣服樣,提問:“這件衣服缺了什麼呀?”

(鈕釦)“這麼辦呢?”(做鈕釦)

2、幼兒介紹自己準備設計的鈕釦。

3、提要求,幼兒操作活動。

(1)大膽想象,設計與別人不一樣的鈕釦。

(2)剪好以後,粘貼在相應的位子上。

4、幼兒作品展示,介紹及評價。

遊戲活動五: 做鈕釦

目標:

1、學習用搓圓、壓扁、壓模的技能製作鈕釦。

2、學會正確使用輔助材料。

準備:油泥、泥工板、油泥模子、火柴棒、

大衣服樣一件(貼在黑板上或活動室的牆上)

過程:

1、出示大衣服樣,啓發幼兒除了用畫的方法,還能用什麼方法做鈕釦。(油泥)

2、引導幼兒回憶鈕釦的外形特徵。

3、認識輔助材料,教師示範講解制作方法。(可自做、可壓模,做後用火柴棒做鈕釦洞眼)。

4、幼兒自由操作。

5、幼兒將自己做的扣子粘在大衣服上,共同欣賞。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11

設計意圖

我們班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我點名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小腦袋湊在我身邊,睜着大大的眼睛問我:“老師,你怎麼在每個小朋友後面都畫豎線啊?”在我統計班內衛生用品的時候,身後也總跟着幾個“小尾巴”,指着我手中的表格不停地問這問那,眼神中充滿了好奇。《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簡單的問題。中班幼兒已經有了對數和量的初步認識,本次活動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意在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會運用簡單的方法統計物品,提高計數能力,初步建構對物體的類概念。

活動目標

1、體驗統計帶來的快捷與方便,激發對統計學習的興趣。

2、初步學會分類統計,提高計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學會用簡單的方法統計物品數量的多少,並使用表格分類記錄。

活動準備1、在活動區擺放豐富的物品:請家長協助幼兒調查自己家中有多少門和窗。並記錄下來:班內物品統計表格一張;統計表(1)一份,統計表(2)每人兩份,鉛筆每人一支。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使用統計表格進行數量統計。

難點:準確地填寫統計表格。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記錄結果,引發學習興趣幼兒一起分享在家記錄的門和窗的數量。

提問:你家的門和窗有多少?你是怎樣記錄下來的呢?

教師:除了你記錄的方法外,有沒有更簡單、更快速的方法來記錄呢?我們來看看吧。

二、引導幼兒自主發現統計的方法

1、師生共同探討,完成表格(1)。

(1)請幼兒觀察表格並討論:你們有什麼方法把大家記錄的物品數量放在一起,一看就明白呢?

(2)師生共同完成統計過程。

統計步驟和方法:先將要統計的物體用文字或標記在表格上記錄;然後通過計數查出每種物體的數量:最後將相應數字填寫在物體對應的表格內。

教師對記錄的過程進行簡單的總結。

2、觀察比較,瞭解統計的好處。

出示班內物品統計表格,請幼兒觀察比較。

提問:你認爲哪種方法更好些呢?

小結:表格記錄的方式更快、更簡單,讓人一看就明白。

3、引導幼兒實際操作,嘗試對兩種物品進行統計。

(1)統計表(2)每人一張,請幼兒觀察統計表並相互交流。

教師:表格中有什麼物品需要統計?我們應該怎樣去統計?怎樣記錄?(分別提問1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使用統計表格。

教師:我們在記錄前應先觀察表格裏的物品,然後拿着鉛筆和統計表到統計區統計物品。

4、幼兒再次對班內物品進行統計,鞏固練習統計的方法。

(1)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完成統計表格中的內容。

(2)請幼兒自由選擇統計內容,填到表格中並進行統計,教師巡迴指導。

(3)幼兒互相檢驗統計結果,完成統計表格。

三、活動結束

活動評價:(1)鼓勵結果正確的幼兒。(2)評價統計過程中認真、細心的幼兒,讓他們瞭解,只有認真、細心,統計結果纔會正確有效。

活動延伸每人一張統計表(2),請幼兒統計家裏的幼兒用品,鞏固學習內容。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長方體,感知它們的特徵。

2、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認識形體。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正方體、長方體積木及玩具。(積木四散放在幼兒座位後面。請配班老師在幼兒搭好房子回座位後將玩具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小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接到一個電話,前幾天森林裏颳大風,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麼辦呢?(小朋友幫助小兔搭房子)

二、引導幼兒觀察搭房子的材料——積木,認識正方體、長方體。

(一)認識搭房子的材料

1、師:我們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麼呀?這些積木都一樣嗎?

2、請每個幼兒拿一塊積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積木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先讓幼兒自由講講,再請個別幼兒回答)

(二)引導幼兒數一數手裏的積木一共有幾個圖形組成。

1、師: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長方形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正方形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積木是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你能告訴我,你的積木上一共有幾個圖形嗎?(幼兒數,老師觀察)

2、請用不同方法數的幼兒倒前面來示範數。

3、全體幼兒用與剛纔不同的方法再次數數。

(三)引導幼兒觀察每個面的形狀。

1、師:小朋友都很能幹,都數出了積木上由六個圖形,誰來告訴我,你的積木上是六個什麼圖形?

2、小結:由六個長方形或四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組成的形體是長方體,由六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的形體是正方體。

三、幫小兔子搭房子。

1、師:現在,就請小朋友用這些材料來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堅固又漂亮。(幼兒建構房子)

2、參觀房子,說一說搭房子的積木是什麼形體的?

四、遷移經驗,運用自己感知的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徵判斷自己的禮物是什麼形體。

1、師:小朋友幫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感謝你們,所以給你們每人送了一份禮物,從你們的椅子下面拿出來看一看,說一說,你的禮物是什麼形體的?

2、分別請拿正方體禮物的幼兒和拿長方體禮物的幼兒到前面來,其它幼兒檢查是否正確。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課後在幼兒園、在家裏找一找,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然後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沙的科學方法。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3、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鉛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運沙遊戲,你想用什麼工具來運沙?

2、幼兒第一次運沙。

(1)提出要求:兩人一組輪流運沙,並記錄運沙的總次數。

(2)出示統計表格,記錄每組幼兒運沙次數,並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問題。(每組兩人使用一個工具運同一堆沙,爲什麼次數不一樣)

(3)引導幼兒用科學的方法運沙:每一次要運得一樣多,通過討論、示範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則(滿杯後用工具刮平)

3、幼兒第二次運沙,驗證。

(1)統計運沙次數

(2)引導觀察數據,得出結論:同一堆沙用同樣的工具,都裝滿抹平了來運,運的次數是一樣的。

4、幼兒第三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纔的一堆沙,運的次數會怎麼樣?

(2)幼兒操作

(3)統計數據

(4)幼兒通過觀察數據得出:運的次數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大……

教師小結: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5、延伸遊戲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來運沙,運的結果又會怎麼樣?下次我們再來試一下。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100以內數的整10加和整10減計算。

2、能夠藉助“金色珠”等操作材料嘗試進行大數目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3、樂於參加數學活動,體驗其中樂趣。

準備:

教具:信封(裏面裝有100以內的整10數字或100以內整10加,整10減的加法、減法算式)若干,倫敦橋音樂,寫有整10數字的胸卡。

學具:“金色珠”,10根一捆的小棍若干,整10數字卡片,整10加的加法算式若干操作冊37-38頁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生互相問候。

2、分組活動創設情景:整10數字大PK。整10數字的姐妹們聚在了一起。他們想比比誰的本領大:誰比誰多,多多少;誰比誰少,少多少,特意邀請小朋友當評委。

第一組:操作小棍(10根一捆),完成10的加減練習。

第二組:操作學具“金色串珠”,做練習冊第37頁的活動“算一算”

第三組:操作學具“金色串珠”,做練習冊第38頁的活動“小兔送信”

教師從每組中請一名幼兒,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進行計算的。

小結:進行100以內數的整10加、整10減,個位上的數字不變,十位上數字相加減。

3、遊戲活動教師:小朋友當評委辛苦了,整10數字姐妹們想讓小朋友輕鬆一下,一起來玩遊戲吧。

(1) 遊戲《倫敦橋倒了》

每個幼兒佩帶一張整10的胸卡,請兩名幼兒手牽手舉起搭成一座橋。在音樂伴奏下,其他幼兒依次將手搭在前一人的肩上,形成一支隊伍,從橋下自由穿行。歌曲停止時,扮橋的幼兒馬上將手落下任意套住兩名幼兒。大家一起算一算兩名幼兒身上數字的和是多少,用加法算式說出來。遊戲繼續進行。

(2) 遊戲“投信”

出示若干信封,請每名幼兒任選一個打開,讀出裏面的數字或算式。請拿到數字的幼兒站在教室的四周舉起數字卡扮郵筒,請拿到加法或減法算式的幼兒扮郵遞員。扮郵筒的幼兒一起說兒歌,兒歌停止後,郵遞員把自己的加減法算式算出得數,找到相應的郵筒站過去,幼兒交換卡片,繼續遊戲。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幼兒互相交流用什麼方法計算更快些。鼓勵幼兒收拾學具。

關於數學幼兒園教案15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複習2以內的點數

一、活動目標:

1、複習2以內的點數,在遊戲中嘗試區分紅黃綠色。

2、初步引導幼兒感知按物體的一種特徵進行分類。

二、活動準備:

1、物質:紅黃綠色汽車掛卡與幼兒人數相同;紅黃綠色圈各一個;

2、標有顏色和點子的停車場六個。

三、活動重難點:

1、複習2以內的點數

2、按物體的一種特徵進行分類。

四、活動過程:

(一)汽車開來了:

1、 幼兒身掛汽車掛牌,邊唱歌邊開車進入場地。

2、 說一說自己開的是什麼車?

3、 說一說自己開的是什麼顏色的車?

4、 按喇叭:

(1)聽老師說數字,按喇叭。

(2)看圖片,按喇叭。

(二)紅綠燈:

1、 馬路上有許多和走路的人,是什麼來指揮交通的?

2、 我們現在一起來玩一個紅綠燈的遊戲好嗎?

3、 教師介紹玩法:紅燈停,綠燈行,黃燈準備。

4、 師生共同遊戲。

(三)、停車場:

1、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車子的顏色和點數。

2、 引導幼兒觀察停車場的顏色,及其標誌上的點數。

3、 引導幼兒根據顏色和點數將車子停到相應的停車場上。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遊戲的同時,感受到數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水果配對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認知的匹配,讓幼兒互相交流一下。

活動準備:

1、購買好4種以上水果若干(如蘋果、梨、香蕉、桔子等、西瓜、火龍果等等)。

2、果盆4個 。

3、水果獎章數個。

4、圖片,卡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貼有蘋果、梨、香蕉、桔子圖案的果盆各一個。

3、讓幼兒自選一個水果,跑到相應的果盆前將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後跑回。

4、每次都放對的幼兒獲得水果獎章一枚。

指導重點:

1、根據實物水果的形狀、顏色與果盆上水果圖案進行認知匹配。

2、讓幼兒學說水果名稱。

活動結束:

小朋友互相探討,然後一起聽音樂,吃點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