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教案九篇

本文已影響 1.92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教案九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協同跳的基本動作,鍛鍊腿部力量。

2、體驗與同伴協同做遊戲的快樂。

3、教育幼兒遵守遊戲規則,注意安全。

  活動重難點:

重點:練習協同跳的基本動作。

難點:學會協同跳的基本動作。

  活動準備:

1、自備的活潑歡快音樂的錄音磁帶、墊子。

2、小兔胸飾、蘿蔔、蘑菇玩具。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帶領幼兒到活動場地做準備活動。

(1) 師(帶上兔媽媽胸飾):兔寶寶好!今天,我們一起到草地上來玩遊戲吧,來!跟着媽媽一起跳一跳。(放音樂)

(2) 集合幼兒:兔寶寶們剛纔是豎起耳朵向前跳,我們變化動作,還可以怎麼跳?好,我們學短尾巴的兔子向上跳,學吃蘿蔔的兔子蹲着跳,學長耳朵的兔子單腳跳等。

2、以談話形式引入新課

師:兔寶寶們很能能幹,學會了很多跳的本領,好玩嗎?(好玩)想不想繼續玩啊?(想)好,今天我們再來玩蹦蹦跳跳的遊戲吧!

二、活動指導

1、學習與同伴協同雙人跳。

師:兔寶寶過來,媽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小山坡後面長出了許多鮮美的蘑菇,媽媽帶你們去採蘑菇吃吧。剛纔,我們是一隻小兔跳,現在請兔寶寶們找到一個好朋友,兩隻小兔可以怎麼跳呢?請兔寶寶們試着跳一跳吧!(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肩搭肩、手拉手、面對面交*拉手一起跳)

(1) 師―幼 練習。

(2) 幼―幼 練習。

2、遊戲:蹦蹦跳跳。

(1) 師:蘿蔔地的爺爺聽說我們小兔子學本領很認真,要獎勵我們吃蘿蔔,想不想去呢?不過爺爺說了要“單腳協同跳”到蘿蔔地纔給吃蘿蔔的。

(2) 教師介紹“單腳協同跳”的玩法和遊戲規則。

A、教師介紹“單腳協同跳”的玩法。

師:兩隻小兔前後排開,前面的小兔一手抓住自己擡起的一隻腳,後面的小兔一隻手搭在前面好朋友的肩上,一隻手抓着自己擡起的腳,然後都用單腳跳。兩個好朋友跳的節奏和速度要一致,用哪隻腳跳也要統一。

B、 教師說明遊戲規則。

師:兔寶寶要注意了,當音樂響起,兩隻小兔要一起按節奏跳,一旦音樂停止,小兔停止跳,並快速交換玩伴,音樂再次響起之前未找到玩伴的小朋友暫時退出遊戲,在旁邊休息。

(3) 師與一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一次。

(4) 請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其他可以兩個人一起跳的好玩的跳法。

(5) 分組遊戲,教師巡視並指導幼兒遊戲。

(6) 在音樂的伴奏下,兩人單腳協同跳,雙腳協同跳、下蹲協同跳、兩人勾腳跑跳到蘿蔔地拔蘿蔔,分享蘿蔔。教育幼兒要遵守遊戲規則,注意安全。

三、活動結束

1、小結遊戲情況。

師:小兔們很能幹,很快學會了協同跳的本領,並能遵守遊戲規則,真棒!

2、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放鬆運動。

(放音樂)師與幼兒一起集體結伴跳,聽音樂做放鬆動作,擡着蘿蔔回教室。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洗澡的動作,並能與音樂節奏合拍2、體驗洗澡的快樂,瞭解洗澡的一般過程。3、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及合作能力。二、活動準備:洗澡音樂,洗澡過程VCD,節奏圖示。三、活動過程:(一)、聽音樂愉快進場(二)、引出課題,大膽想象洗澡動作。1、提問引出課題,“你在家裏是怎樣洗澡的?”2、觀看寶寶洗澡過程,提問“寶寶是怎麼洗澡的”。

3、幼兒集體隨音樂學寶寶洗澡,鼓勵幼兒想出新的洗澡方法來。

(三)、出示節奏圖示一1、請幼兒拍出基本節奏,並用身體動作嘗試。2、聽音樂集體練習一遍。(四)、出示節奏圖示二1、請幼兒拍出基本節奏,並用身體嘗試。2、請幼兒集體練習。3、聽音樂練習一遍。4、請幼兒欣賞教師完整示範。5、幼兒完整練習一遍。6、請

幼兒互相洗,培養合作能力。

(五)、結束:聽音樂、教師帶幼兒出場。

小班音樂寶寶不怕冷

學習活動:寶寶不怕冷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活潑、有力的情緒,會用歡快、跳躍唱法唱歌。

2. 愉快運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熟悉歌曲內容。

1. 教師做鍛鍊動作,請幼兒猜。(搓手、跳、跑步等)

2. 在教師語言提示下,幼兒模仿教師動作。

3. 教師與幼兒邊說歌詞,邊做相應動作。

二. 理解歌詞內容。

1. 教師範唱,幼兒傾聽。

2. 教師用問答方式說上半句,幼兒說下半句。

3. 師幼完整朗讀歌詞。

三. 學唱歌曲。

1. 教師與幼兒速度較慢完整跟唱。

2.引導幼兒唱時應跳躍些。

四. 根據歌詞表現動作。

1. 鼓勵幼兒邊唱邊即興做動作。

2. 教師注意瞭解幼兒表演願望。

3. 帶領幼兒跟着音樂磁帶邊唱邊表演。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主題背景分析:

每年的這個時節,家長和孩子們談論和關心的熱點就是孩子的入學問題,而孩子們想了解小學,瞭解小學生生活的願望也十分強烈。他們對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既嚮往又害怕。於是,我們便自然地進入了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

這個學期我們將《我要上小學》這個主題開展了兩個月。旨在讓孩子們能更早地開始熟悉小學的生活。

該主題活動對幼兒從情感上、能力上、習慣上做好入學準備有着積極的作用。在《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特別指出,“幼兒園在課程開發和實施上應加強與家庭、社區的密切合作以及與相鄰階段的教育銜接”。因此,豐富幼兒有關小學和小學生生活的經驗,根據小學生的要求有目的地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和獨立能力,爲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心理和物質準備,是大班幼兒開展幼小銜接教育的主要內容。

二、主題實施時間:

20xx年5月14——20xx年6月22(第15、16、17、18、19、20)

三、內容與要求:

1、參觀小學外環境,初步瞭解小學生活,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萌發嚮往小學的願望。

2、幫助幼兒學會傾聽別人的講述,能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學會主動用語言與他人交往。

3、熟悉、瞭解如何愛護和正確地使用學習用品。

4、逐步習慣獨立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用品。

5、模擬小學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6、體會我們已經長大,並以愉快的心情迎接畢業。

7、對新的生活充滿嚮往和好奇,並以積極的態度,做好入小

學的心理和生理準備。

8、能在實際生活中,瞭解認識常見的符號及文字,嘗試運用

圖像、文字、符號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意思。

9、能在生活和遊戲中掌握數的知識和數的概念。

四、主題環境創設:

幼兒用自己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了自己眼中、心中對小學的美好印象。

對於小學,你瞭解多少呢?孩子們用調查表的形式記錄下了自己發現了小學的祕密。

就要畢業啦,我們一起來念念畢業詩,回憶一下這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吧!

離園的日子一天天的臨近了,我們每天都在記錄着在幼兒園的美好時光。

孩子們用他們的方式完成了大班的畢業照。你瞧!他們的花樣多多呀!

校學生每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小學生的學習用品,看看,我們都把它們記錄在我們的畫紙上啦!

這是我們三年來的甜蜜回憶哦!老師爲我們精心設計了展示的板塊,好讓我們盡情的揮灑!

五、家園共育:

1、讓幼兒參觀小學,有感性上的認識,並瞭解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常規。

2、指導家長做好入學前的心裏、生理準備。

3、本月將舉辦大班畢業典禮,請配合教師工作並準是參加。

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中文發音的四個聲調;學習三個詞彙

2、要求記住並且發音準確。

教學方法

口語,面對面教,有適當的肢體語言。輔助卡片,使得教學更生動。跟讀法。

教具準備

卡片,PPT。

教學設計

在聲調教學方面,我認爲聲調的教學順序應該是:

第一聲→第二聲→第四聲→第三聲。

教學內容

第一聲:當讀第一聲的時候,要用自己最高的聲音來讀。保持高度從頭到尾。我們的第一聲就像高音歌唱家在開嗓子(自己學一學高音歌唱家,唱一唱給學生聽)。老師教讀“媽”、“喝”、“西瓜”。

第二聲:這個聲調是向上揚的,就像英語中表示疑問的'時候會問“what?”,語調是差不多的(這裏會配上相對誇張的表情,手指也會做一個向上揚的動作,來教學生讀á)。老師教讀“玩”、“牀”“學習”。

第四聲:其實這個聲調在英語中應該更多的是用於語氣比較強烈的單詞或者句子,所以可以從這方面英語單詞的聲調入手,比如說“no!”、“hey!”,告訴他們這個調子就是我們拼音中的第四聲。老師教讀:“再見”、“謝謝”。

第三聲:讀第三聲時時要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第2個高度下降到第1個高度;又從第1個高度上升到第4個高度。所以我認爲在教完了前面三個單一聲調再教第三聲,會比較容易。可以用“第一聲+第三聲”,如:“斑馬”,“方法”。

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用上手勢,讓學生養成做手勢的習慣,也可以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平時比較常用的第三聲的詞有“好”,“走”,“我”,“你”等。

在教每一個聲調的時候,都會配合着讓學生自己在本子上多寫幾遍,讀的時候也要帶上相應的手勢。而且在教詞組方面,也儘量選擇了比較簡單的,平時會用上的詞,使用頻率高的話,學生就能記得比較勞。

當然,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有遊戲。先給學生兩分鐘的時間自己或者相互練習,然後同學們一起齊聲讀一遍四個聲調,再開始做遊戲。遊戲分爲兩組,每組三個同學,一組聽第一聲,另一組聽第四聲,聽到屬於自己組的聲調就劃“正”字。學生輪流寫,每個學生每次只能寫一個。對得多的組就有獎勵。

課後作業

給學生布置幾個詞彙,讓學生回家練習,並且把詞彙的拼音和聲調都默寫三遍。第二天到校後以同桌爲單位,相互之間讀這幾個詞彙,然後把作業交上來。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嘗試用多種方法玩乒乓球。

2、激發探索慾望,並能用語言表達。

環境創設:

1、人手一個乒乓球。

2、操作材料:小棒、屬片罐、可樂瓶、繩(小尾巴)、墊板、乒乓版、廢紙樓、小盆、橡皮泥、雙體杯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回憶、引出主題

1、上次我們知道許多有關乒乓球的小知識,今天,我們就來玩乒乓球。

二、玩乒乓球

1、你能和乒乓球玩出幾種花樣?

2、幼兒自由玩乒乓球。(教師觀察爲主,適時提醒多玩幾種方法,並提醒個別幼兒注意安全。)

3、介紹乒乓球的玩法

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麼玩乒乓球的?

4、教師幼兒共同分享玩後感受。

三、探索玩法

1、引出材料結合乒乓球玩

這兒有這麼多東西,你能用乒乓球和它們一起玩出更多的新花樣嗎?

2、幼兒遊戲,教師指導觀察。

3、介紹探索出材料和乒乓球的玩法

誰願意把你的玩法告訴大家嗎?(介紹玩法或發現一些現象)

4、幼兒教師共同分享經驗。

四、實驗延伸

這個球,它怎麼了?這個球還能玩嗎?

實驗泡癟乒乓球

如果不泡我們還有辦法玩嗎?

幼兒園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我選擇的是一個託班科學活動。

首先,考慮到西瓜是夏季的一種水果,幼兒已經吃過,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如何抓住幼兒身邊熟悉的物體來開展教學,幫助幼兒對西瓜的初淺認識進行提升,是設計此活動的依據。

其二,考慮幼兒普遍都喜歡吃西瓜,西瓜味道甜甜的,很好吃,這也是爲了更好地開展教學作鋪墊的原因之一。通過看看、吃吃、摸摸等多種感官感知西瓜,幫助幼兒提高講述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只有把握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結合新《綱要》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普遍較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對事物的觀察還比較初淺等情況。基於上述三個原因的考慮,我選擇了此次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西瓜的基本特徵。

2、願意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和感受。

3、體驗吃西瓜時的愉快心情。

教學準備:西瓜若干只,(整隻西瓜和切開的西瓜),小刀一把,小盤子、毛巾幼兒人手一份。

預設流程

一、以神祕的口吻,引出課題。

二、觀察西瓜的外表、顏色、形狀等。

三、觀察西瓜的內部。

四、切西瓜,體驗與同伴一起分享的快樂。

幼兒的學習

幼兒認識西瓜,並能主動問好!

幼兒看、說、摸西瓜的基本特徵。

幼兒在已有的經驗上認識西瓜的內部。

幼兒品嚐西瓜。

教師的策略

教師先將布蓋住。“哎喲,哎喲,搬不動。哎喲,哎喲,搬過來了!

小朋友,猜猜是什麼?

提問:①西瓜長得怎麼樣?

②它穿了一件什麼顏色的衣服?

③衣服上還有什麼?

④摸摸、抱抱有什麼感覺?

呀!西瓜那麼重,裏面到底有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提問:①西瓜好吃嗎?

②味道怎麼樣?

課後的分析

此處可讓幼兒猜後不打開,讓幼兒摸、抱、猜,這裏面是什麼東西?

此出提問有些難,幼兒的經驗還不夠。

此處可以先不要讓幼兒看切開的西瓜,憑藉幼兒的已有經驗先說一說,然後再此基礎上提升經驗。

此處②提問太難,幼兒對“味道”一詞不理解,或改問:西瓜甜嗎?可能會更適合一些。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紅紅綠綠的西瓜》結束後,雖然課前考慮到了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並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但幼兒普遍對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探究的慾望不強,就此問題,課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主要失敗的原因作以下調整。

1、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對於託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他們的無意注意佔優勢,這時幼兒的無意注意容易隨興趣而轉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以遊戲爲主,增強趣味性,才能調動幼兒的注意力、表達能力和觀察的積極性。如:第一環節可讓幼兒先猜、摸老師布袋內的物品,然後再拿出來給幼兒觀察、講述,這樣可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參與。在第二環節的觀察、講述、驗證中,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

2、增強幼兒的主體性地位。

在新《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幼兒的朋友,和幼兒一起共同探討、發現,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如:第四環節中,教師可和幼兒共同分享西瓜,體驗分享的快樂。

3、要求應兼顧羣體和個體的需要。

每個幼兒的能力、個性、經驗都不相符,教師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使每個孩子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對能力弱的孩子要適當降低要求目標不要過高。如:第二環節中,讓幼兒摸摸西瓜有什麼感覺?幼兒都回答不出來,超出了幼兒的知識經驗範圍。

總之,本次活動的失敗說明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需要、能力、經驗,選擇的教學活動是幼兒喜歡的,可以接受的。俗話說:只有那些讓幼兒“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纔是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7

  目的:

認知昆蟲的特徵都有三對足,發展幼兒觀察力,並略能區別益蟲與害蟲。

  做法:

1.指認以下昆蟲,問寶寶“你認識嗎?它叫什麼?”“名字?”

①知了②蜻蜒③天牛④螢火蟲⑤蚱蜢⑥蒼蠅⑦蚊子⑧瓢蟲

告訴寶寶這些昆蟲的名稱,進一步引導寶寶觀察這些昆蟲,指出:雖然它們外形各異,但都有三對足(請講解:相對應的兩隻腳就是一對足)。

2.然後問寶寶:“除了這些蟲,你還知道什麼蟲?”

3.通過以下圖示,指出哪個是害蟲?哪個是益蟲?使寶寶獲得有關知識。

害蟲給打個“×”,益蟲給畫個五角星。

益處:夏、秋季節是昆蟲最活躍的時候,在此階段,可教寶寶認知觀察一些昆蟲,以吸引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

  注意:

要讓孩子記住昆蟲規範的名稱,不要用雙疊語“蟲蟲”等說法。更不要用蟲來嚇唬孩子。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幾何圖形進行拼小樹活動。

2.用標記記錄所用圖形的數量。

活動準備: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圖形拼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形拼畫。

出示圖形拼畫,請幼兒觀察這幅畫裏有什麼。這幅畫是由哪些圖形拼出來的?

二、選圖拼畫。

桌上有些什麼?它們是什麼圖形?

請幼兒選用各種不同的圖形拼小樹。

教師巡視,幫助、鼓勵動作慢的幼兒儘快確定主題,肯定幼兒拼出的各種圖案。

三、分享交流。

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拼的畫中用了哪些圖形。其他幼兒仔細地觀察後加以補充。

四、記錄表達。

數一數自己的圖形拼畫裏每種圖形各有幾個,然後選擇相應的標記用短線或圓點在記錄單上記錄各種圖形的數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記錄結果,並說說哪種圖形用得最多。

幼兒園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喜歡聽各種聲音,積累對聲音的體驗。

2、樂意參與感知大小的活動,學習按大小匹配瓶蓋。

3、學習揀豆子、擰瓶蓋,發展小肌肉動作。

二、活動準備:

1、教與學準備:

(1)各種飲料瓶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豆類、塑料小魚、木珠、硬幣等。

(3)動物果奶瓶、娃娃果奶瓶(大、小兩種)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三、活動過程:

1、裝物品,搖一搖,感知聲音。

(1)老師:聽,我的瓶寶寶開始唱歌了,你們的會唱嗎?(教師搖裝有豆子的瓶子)

我的瓶寶寶爲什麼會唱歌呢?

老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擰擰,擰開來。

老師:哦,你們看,是什麼呀?(豆子)原來瓶寶寶吃了豆子呀。

教師喂豆子:“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請你們也來喂瓶寶寶吃豆子,讓瓶寶寶唱歌吧。

老師:讓我們一邊喂一邊說:“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老師:你們的瓶寶寶吃飽了嗎?讓我們把帽子戴上,擰擰,擰擰緊。

2、幼兒嘗試匹配瓶蓋。

(1)引導幼兒向客人老師問好。(客人老師好)

老師:今天瓶寶寶來和我們做遊戲了,大家都做好準備。

(2)幼兒蓋瓶蓋,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然後請兩位幼兒上來。

老師:他們倆的瓶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啊?(大小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

大瓶寶寶應該戴什麼帽子?(大帽子)小瓶寶寶應該戴什麼帽子?(小帽子)

老師:瓶寶寶都找到帽子了,瓶寶寶說謝謝你們,讓我們來抱抱瓶寶寶,親親它,讓它們躺在你的腿上睡會兒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