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9、大海睡了》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9.83K人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之一

《大海睡了》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讀來琅琅上口。學生基本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明他們對詞句的意思已基本理解,思想情操受到了感染和薰陶。另外,朗讀既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又是理解內容的一種手段。既然理解力要靠反覆訓練才能形成,既然朗讀又是理解內容的有效方法,就要動用指導朗讀的方法來理解課文。因此,在教學中,我沒有進行過多的講解,而是給學生留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讀自悟,通過朗讀,體會詩歌所描繪的大海夜景,一個“讀”字應該貫穿始終。但強調讀,不等於盲目地多讀,什麼時候讀,是讀一段還是讀幾句?採取什麼形式讀,讀出什麼樣的語氣?都始終從教學目標出發,以達到以讀代講的目的。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9、大海睡了》教學反思

在朗讀指導中,也有遺憾之處。學生沒有很好地讀出課文的意韻。問題可能出在我沒有真正地把學生帶入情境,即使反覆引導,仍未達到好的效果。另外,孩子本身對文字接觸也剛起步,還需要多讀、多聽、多感悟。還有我忽視了個別學習薄弱孩子的體驗體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學”。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之二

本課是一首詩歌,描繪了風平浪靜、明月高懸的夜晚,大海的美麗景象。詩歌共8行兩句話,語言流暢,富於想象。在新課伊始,我採用猜謎語(胸懷真寬大,江河容得下。潮漲幕就落,風起掀浪花。) 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在教學詩歌時,我充分利用本課配有的一幅插圖,指導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觀察,藍藍的夜空掛着彎彎的月兒,閃着亮亮的星星,下面是靜靜的大海······多麼靜謐啊!真是一幅美好的景象。指導學生結合詩句觀察課件中的圖畫,讓學生看圖連起來說說看到的景象,使學生把觀察到的畫面和詩句的內容聯繫起來,從而獲得一個對大海的整體印象。

全詩共兩句話,通篇運用了擬人手法。詩的第一句把風和浪比作頑皮的孩子,到了晚上才停止嬉鬧,大海終於安靜地睡着了。“鬧”和“笑”形象地寫出了白天海風、海浪的特點。第二句寫大海睡熟的樣子。文中“抱”和“背”形象地寫出大海如同一位慈祥的母親,哄着孩子睡着了。整首詩形象鮮明,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圖片、教師範讀等方式,學生很快就將詩歌讀熟,會背誦了。最後,我讓學生當一回小詩人,學着課文的格式以“大海醒了”爲主題作一首小詩。學生興致很高,爭先恐後地舉手吟詩。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之三

在《大海睡了》一課中,我針對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感知課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爲多媒體手段在本課的運用,能使教學錦上添花,爲此我把教學的部分過程在這與大家分享:

一、緊扣生活,引入新課

1、學生的已知經驗是其思維的源泉。首先,我問學生:“同學們,見過大海嗎?”“你見過的大海是什麼樣的?”在一部分學生驕傲地說出了自己對大海的感受後,我及時出示課件進一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慾望被初步激發。

2、出示多媒體課件。隨着畫面的展示,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瀾起伏、時而驚濤拍岸……千姿百態,盡顯眼前。教師和着音樂娓娓道來,強烈的感受,使學習慾望被再次激發。

二、課件展示,體會意境

出示課文中插圖的課件,在學生觀察插圖時,提問:到了晚上海面上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在學生感受藍藍的夜空掛着彎彎的月兒,閃着亮亮的星星,下面是靜靜的大海這一幅美好的景象後聯繫第一句詩讀一讀。接着再出示月亮、星星倒映在水中的畫面啓發思考:大海睡覺時有哪些姿勢?在學生想象、表達之後出示第二句詩朗讀。從中體會課文的意境。

三、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因此,我沒有逐句講解詩句的意思,而是對於學生難理解的詞略加指點之後,重視朗讀的指導。採取了配樂範讀,和着節拍,細細品味,以及加上動作讀,指名錶演讀等。使學生讀中生情。

四、遷移練習,當場作詩

學完課文之後,出示清晨不同時段海面景色圖,學生欣賞完海面日出的美景之後,創設情境: 你能模仿大海睡了這首詩,自己創作一首《大海醒來》嗎?孩子們躍躍欲試。教師先出示《大海睡了》這首詩,讓學生模仿創作。並逐句出示學生說的話。實現了課內外教學的延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