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畫》教案

本文已影響 1.7W人 

  教學目標: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畫》教案

1、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3、初步感受古詩文化的優美,激發學習古詩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文

師:同學們,一上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認真的聽這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很貧困的書生,雖然他家裏很貧困,但是他讀書很用功,十年寒窗苦讀之後他要去考狀元了。因爲他平時很努力學習所以他考中了第一名,第一名就是狀元呀,書生可高興了。但是皇帝還想再考一考這個書生是不是真的有文化,於是他把書生叫到宮殿裏,給他看了一幅畫,要求書生馬上根據這幅畫寫一篇文章。讓我們先來看看皇帝給書生看了什麼畫。(出示畫的圖片)

二、指導觀察,看圖說話

1、看了這幅畫,你看到了什麼景物呢?

2、誰來說說這幅畫上都畫了些什麼?

3、書生要看圖寫文章,那你能根據這幅圖說話嗎?

三、根據情景,初讀課文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說得真好,那我們回到故事裏,書生只看了幾眼這幅畫,就拿起大筆“刷、刷、刷”寫下一首詩,皇帝看了直叫“這不僅是首詩,還是一個謎語,用詞還很有意思,好好好,真好呀!”,你們想不想看看書生到底寫了什麼詩讓皇帝這樣連說三個好呀。(出示古詩正文)

1、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

2、(出示生字卡片)請誰來當小老師教小朋友們讀這些字呢,讀時要注意什麼。

3、既然都能讀好這些字了,那麼誰能來讀讀這首古代人寫的古詩?

4、學生自評正音:重點區分平翹舌音和前後鼻音。

四、理解詩文,感受詩意

1、指導理解詩意:讀了這首詩我真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你們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學生質疑)

(1)書生是怎樣來寫“山”、“水”、“花”、“鳥”這些景物的.?

(2)“山有色”,那山會是什麼顏色?

(3)流水會發出嘩嘩的聲音,爲什麼書生卻說走近流水仍然聽不到聲音呢?

(4)這首詩描繪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

(5)鳥兒爲什麼看到人來也不驚飛,這是一種什麼境界?

……

2、範讀:這麼美的畫,這麼美的詩,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可以嗎?(教師示範讀)你們注意到老師讀的停頓和重音了嗎?(板書停頓、重音處)然後根據學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通過範讀給學生的朗讀指明方向。

多形式學生讀:個別讀,小組讀,組合讀。

3、聽你們讀着讀着,我腦袋裏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情,皇帝不是說這也是一個謎語,我已經知道這個謎底是什麼了,你們知道謎底是什麼嗎?(根據生答板書:畫)爲什麼是這個謎底是畫呢?

4、找出反義詞:我們明白了皇帝說這首詩是謎語的原因,但是他還說了一句話,我就不明白了,爲什麼說用詞也很有意思呢?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教師走來走去口中唸唸有詞,好象在思考。學生若答不出來教師可以裝作無意地念念“遠”“近”這些詞,再找不到就裝作自己找到原因,點明一組,讓學生找出其他組。

五、拓展練習,指導背誦

1、指導看圖背誦,同桌背誦。

2、拓展昇華:同學們,你們說這首詩好不好呀?爲什麼好?這麼短的時間做出這麼好的詩,這個書生真不愧爲第一名,皇帝可高興了,就馬上封他爲“狀元”,還在他的家鄉造了座狀元橋。其實我們古代的中國人是很有才華的,歷史上有很多很多這樣的謎語詩,不信,我就念兩首給你們猜一猜。

越大越好過,越小越難過。

越短越好過,越長越難過。

白天還好過,晚上更難過。

迷底:獨木橋。

露溼鞋,

清晨早起搭花臺。

隔牆喊妹妹不應,

對面招手妹不來。

迷底:鏡子

六、課後拓展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聽了一個故事,學習了一首謎語詩,其實我們中國古代的詩文化是非常有意思,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謎語詩,下課你們自己去找一找,看誰找的謎語詩能難得到別人。

  板書設計:

山    遠看山有色,

水    近聽水無聲。

畫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課後反思:

積極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故事情境中快樂學習,在生活化的學習情景中體會成功。我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將教材與學生生活的實際聯繫在了一起,讓學生能在觸手可及的故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激起他們對於古詩的熱愛。這也是符合語文教學中的大語文觀和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中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爲主,給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舞臺,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他們自己教自己,教師只是提示他們學習。另外,如果能將這個故事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將會更加有趣,效果會更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