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反思彙總

本文已影響 9.75K人 

  《皇帝的新裝》教學反思之一

《皇帝的新裝》是一篇傳統課文,作者安徒生是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童話作家。這一故事的內容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加上現代傳媒的多樣及快捷,學生已從多種渠道瞭解並熟知了故事內容,如何讓學生在文本學習的過程中既能認識安徒生以諷刺之鞭所鞭撻的封建王朝的虛僞、無恥,及其代表人物“皇帝”的驕奢淫逸、愛慕虛榮,感受孩子說真話的純真可佩,從而受到情感、人格的薰陶漸染,又能在欣賞安徒生極盡誇張、想象之能事的故事演繹中學習、品味精妙含蓄的語言,提升閱讀品位及能力,並從而愛上“紙質文本”的閱讀,便成了我設計及教學本課的出發點。

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反思彙總

我認爲以上的實錄在以下幾方面達到了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

1.充分倡導了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中開掘自己的創造潛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帶着問題進行碰撞和探究。改變了過去完全由教師設問,學生奉命回答的教學模式。

2.讓“知能”線與“情感”線交融並進,結構了整個學習過程。本課的“知能”線很明顯,就是學習品味語言的方法。我摒棄了“先講方法”或最後“講”方法的傳統習慣,而是組織了富有童趣又富有內涵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悟、自撞,教師不時的一句“你們深入到了詞、句!”“這個不起眼的詞語還這麼有意思呀”或“這麼個平常的詞還有這麼深的意義呀”等都爲後面歸結學習方法進行了“過程積累”。此外,在認識人物形象及接受情感薰陶這一主線上,也避開了“貼標籤”、“抄結論”的教法,而是讓它貫穿於文本學習之中。如教師相機插話:“你的心裏還一波三折哩!”“你真虛僞”、“你們認爲我是不是特狡猾”等等,均起到了“過程”漸染的作用。但是,課時稍顯緊張,最後與“小朋友”的對話還未讓學生盡興,是個遺憾。

  《皇帝的新裝》教學反思之二

我上了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是一篇老課文,但它又是一篇典型的童話故事,所以我根據童話的特點,以情節、人物、主題爲課堂教學的重點,以童話主旨和誇張、想象的寫法的理解爲教學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以童話故事、童話的特點導入新課;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3、研讀課文,品析人物。在研讀的過程中,教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從誇張的寫法以及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等方面來品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老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爲主,師生互動;

4、質疑探究,歸納主旨。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爲主;

5、總結寫法,拓展訓練。引導學生運用想象和誇張及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等寫法來續寫故事。教學時間爲兩個課時。

在這兩節課中,我基本做到以下幾點:

1、以語文課堂的三個維度爲基點,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教給學生品讀課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閱讀課文的能力,同時通過歸納文章的主旨,滲透思想教育。

2、爲體現課堂學生的主體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爲學習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通過指導學生默讀、齊讀、聽錄音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朗讀課文的能力;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通過思維拓展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但同時也有如下遺憾:

1、第二課時品析騙子、官員等人物形象時,我給學生交流的時間多了一些,所以下一個環節分角色朗讀課文時由於時間倉促,學生朗讀過程中不入戲,而我沒能及時的指導和點評;

2、給學生寫作訓練的時間太少,而且學生動筆能力確實很差,效果不是很好。

3、在體會童話所揭示的深刻意義時,我設計的問題是:你讀了這篇童話故事,受到了什麼啓發和教育?我強調了是從多角度多側面來講解,但是在課堂中,都是從人文性的角度來賞析的。

通過這兩節課,我感觸很深,認真反思,收穫不淺。要上好一節課,我們教師首先要自己獨立鑽研教材、教參,吃透文本。其次,集體備課,集思廣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較好的教學過程。再次,教師課堂上要有隨機應變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最後,教師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特有的優點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標準的普通話,整潔美觀的板書,大方且具有親和力的教態,幽默風趣的語言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以快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皇帝的新裝》教學反思之三

關於皇帝的新裝這一課,是安徒生先生的一篇童話,在學習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漲。本課我確立的教學重點爲:學習通過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及恰當的修辭、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題。教學難點確定爲:想象力訓練。

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更充分地佔有學習時間,讓學生得到更規範有效的語言訓練,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這非常重要。我的導語設計、若干問題設置都有一定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我的導語設計: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了一根釣魚杆,同學們釣過魚嗎?能告訴老師釣魚有哪些技巧嗎?這3個問題一下子就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己願意說,而且有話可說。再比如在本文中,誰在釣魚?騙子想釣哪條魚?騙子用的誘餌是什麼?騙子爲什麼用新衣作誘餌?從文中什麼地方可以看出皇帝喜歡新衣?等一系列的提問,既與開頭導語的問題緊密聯繫,又非常有趣味。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時我請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句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來分析,牢牢抓住文本進行解讀,又分了四組,分別解決某個人物的形象,在當本組人員沒找全的時候其他組學生可以參與補充。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又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性,參與到其他人物的性格分析中去。

《皇帝的新裝》極富魅力,學生愛讀,也能讀懂,從表層來看是一篇淺文。淺文趣教,就是讓學生讀出興趣、體會諧趣、悟出理趣。“趣”不單純是爲了活躍課堂氣氛,皇帝、大臣不再是平面化、文字式的人物,而是一幫活脫脫、有血有肉的跳樑小醜。引導學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

最後乘同學們的興趣甚濃,我佈置了一個寫作題《<皇帝的新裝>後傳》(正題),“皇帝的遊行大典結束後”(副題),並作了如下的提示:1、受了騙的皇帝回到皇宮,他會想到些什麼?有怎一番表演? 2、全城的老百姓又會怎麼議論這件事?結合課文合理的想象。

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上濃厚的學習興趣,回味無窮的結尾。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創作欲,幾乎有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勁頭。寫作鞏固和加深了課內知識,也深化了開去,將讀寫緊密地結合了起來,既獲得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當然,在這節課上我也意識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急需改進。在體會童話所揭示的深刻意義時,我設計的問題是:“你讀了這篇童話故事,受到了什麼啓發和教育?(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思考)我強調了是從多角度多側面來講解,但是都是從這個人文性的角度來賞析的。更可以是從語文性的角度來講,比如讓學生講講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等等,不要從單一的思品這個角度來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