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中必修《逍遙遊》教案【第二課時】

本文已影響 8.27K人 

 教學要點:

高中必修《逍遙遊》教案【第二課時】

瞭解莊子相關知識及本文思想。

  一、莊子和《莊子》簡介

莊子,名周,約生於公元前369年,死於公元前286年,戰國時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並稱爲“老莊”。“我寧可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爲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一語可見其性格特點。

《莊子》一書現存33篇。有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內篇7篇大體上是莊子自撰,外篇、雜篇可能是莊周門人和後學所作。

莊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無爲”,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屬於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否定客觀真理,在認識論上走向相對主義。從這種認識論出發,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爲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莊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擅長用寓言故事來說明道理,《史記》載:“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如醜女效顰、望洋興嘆、鯤鵬展翅、不龜手之藥等,都是巧妙雋永、妙趣橫生的寓言。

  二、背景介紹

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並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莊子•天地》)。一方面“竊鉤者誅,竊國者爲諸侯”(《胠篋》)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爲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現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人世間既然如此沉濁,“不可與莊語”(《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裏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裏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遊》。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於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逍遙遊”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裏,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爲一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所謂想象,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是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組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從文學的角度說,則是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模樣,創造出它的形象來。——在這裏,二者具有共同的閃光點,那就是創造!

《逍遙遊》充滿着想象,極富創造性。請同學們思考一番,第一,作者通過想象,怎樣描寫了鯤鵬之大?第二,爲了闡明“世間萬物都需要依託外力纔能有活性”的哲理,作者運用了哪些比喻?第三,如何把莊子的豐富想象力,汪洋恣肆的文學才華移植到自己身上?

  三、本文主題思想探究:

討論並明確

1、 提問:題目《逍遙遊》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就是無所羈絆,無所依靠,無所憑藉,悠遊自得的意思

2、 作者用衆多的比喻所描寫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無所羈絆,無所依靠,無所憑藉,悠遊自得呢?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寫饗鵬之大?

明確:鯤之大,。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3、 提問:形體碩大無比的輥鵬如何飛上九萬里高空的?《齊諧》書裏如何寫的?

明確:“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 提問:這說明鯤鵬上九萬里,非逍遙,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麼?

明確:是海運時的六月巨風。

5、 提問:課文用了哪些比喻說明世間萬物都要憑藉外力才能活動?也是非逍遙的?

明確:“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

無力。覆杯水於拗堂之上,則芥爲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6、 蜩學鳩是怎樣嘲笑大鵬的?作者是怎樣解釋的?

明確: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至以之九萬里而南爲?’”作者反駁:“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區之二蟲又何知!”

7、 提問:蜩與學鳩“槍榆傷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說明什麼?

明確;照樣講明它們也不逍遙,都是不自由的。

8、 提問:作者爲了說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這個道理,舉了哪些例子?

明確:“朝菌不知晦朔,編站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爲春,

五百歲爲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衆人匹之,不亦悲乎!”

教師點評:在五彩繽紛,變幻無窮的大千世界裏,有動物、有植物、有云氣、有人類。其物種形狀,其所佔時間,所佔空間,大者大,小老小,絕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會亦然。作者以上寫的都是物,它們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遙的。

9、 提問:第三段作者提到的兩個人說明什麼?

明確:所提到的宋榮子、列子,同樣說明兩人也還未逍遙。

10、 提問:那作者所認爲的真正的逍遙到底是什麼?這是怎樣的境界?哪種人能達到種境界?

明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也只有課文最後提到的“至人、神人、聖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因爲他們“無己、無功、無名。”

11、要求學生讀後回答:這篇文章用什麼方法來說明哲理,這個哲理是什麼?莊子散文有時像風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時像萬搬源泉,隨地涌出,汪洋恣肆,先破後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但是《逍遙遊》中所表達的思想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幻想,是不滿現實的自我超腿的空虛。他企圖以此達到逃避現實、保存自己的目的。實際上這種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幻想。我們青年人應該拋棄一切私心雜念,勇於面對生活,敢於挑戰生活,要去拼搏,去創造更好的明天。

 四、總結

1、通過對本節課內容回顧,歸納寫作方法,先破後立,從而明確莊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點。(由學生概括、歸納,最後再由教師明確。)

2、體會莊子散文的特點。

 五、佈置作業

做練習三。

寫一篇短文,說說你對莊子《逍遙遊》中“無所待”思想的認識。

  板書設計

逍遙遊

莊子

1、 世間萬物有所待:(1)、鯤鵬 ——————形體的變化(描寫)

————有所待

——————依賴巨風(六月息)

(2)、野馬、塵埃

也有所待 ————善用比喻

(3)、大舟、草芥 ——想象奇特

(4)、蜩與學鳩—— 也有所待

2、世間萬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自然界)

(1)、小知不及大知

(2)、小年不及大年

————補充驗證前文

(3)、湯之問棘

(4)、斥yan 鴳之語 人

3、真正的逍遙遊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無所待 人世間)

(1) 知、行、德、徵(耐)四種人

(2) 宋榮子、列子——仍有未樹,猶有所待者

(3) 至人—神人—聖人—— 無己、無功、無名—逍遙者

——追求絕對的自由(主旨)

汪洋闢闔,儀態萬方 ——魯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