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本文已影響 3.67W人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

你們想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到江河,是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爲雄,它們各國之間爲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爲力,於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划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屍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划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我喜歡端午節。因爲這天不僅僅能吃到糉子和綠豆糕,而且還能表達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2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非常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接着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3

難忘的端午節

今天,我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陶然亭端午節紀念屈原活動。”

早上的空氣是那麼的清新,同學們身穿校服,排着整齊的隊伍,精神抖擻地向陶然公園走去……

我們首先來到了“華夏明亭園”。這裏的景色十分優美,園中到處盛開着五顏六色、香氣撲鼻的花朵,一座屈原塑像巍然聳立其中,還有仿造的汨羅江,江中的龍船栩栩如生。這一切彷彿把我們帶回了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同學們在此紛紛朗誦童謠,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園中的遊人也不禁被我們感染,停下腳步聚攏過來。

我也上臺激情飽滿地朗誦了我編寫的童謠《五月五》:

楚國屈原大詩人,

忠誠報國反被讒。

秦滅楚後投汨羅,

後人紛紛把他贊。

五月初五端午到,

灑掃庭院掛香艾。

吃過糉子龍舟賽,

雄黃酒飲除病害。

毫無疑問,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們,教導着我們。隨後,我們參觀了李大釗生前工作過的辦公室,以及一對革命烈士夫婦的公墓,並瞭解了他們的生平事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

我們戀戀不捨地走出陶然亭公園,但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感嘆:今年的端午節過得可是分外有意義啊!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4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熱愛自己的國家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滔滔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類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熱愛自己的國家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類氣氛,便向祖母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能夠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心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稻,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起頭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搞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祖母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烈火煮,大約1鐘頭後,改小火煮30分鐘就能夠。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環境。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瞅見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雀躍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能夠瞅見內裏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5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與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糉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糉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小小的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糉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糉子,糉子裏面是用鹹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糉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爲我們包糉子,可這次,因爲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糉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糉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裏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孩子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孩子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年的端午家裏家外處處都飄着糉子的清香,我喜歡過端午節,因爲可以吃到又糯又甜的糉子。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有許多的比如;掛香囊、綁五彩繩、插香柳等。

端午節還有很多特別的叫法;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這些特別的名字,讓我們覺得端午節更加有趣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首先我們準備的食材有;糯米、大棗、糉葉、豆沙還有水,材料準備全了,我和媽媽開始包了。糯米是提前泡好的,我拿起一片新鮮的糉葉,捲成漏斗形的,然後把糯米裝進去,再拿起一個棗放到裏面,最後再多拿幾片糉葉,包成三角形的,最後用準備好細線順着糉子的每個角纏一圈,繫緊,保證糉子在煮的時候不會散開。這樣一個糉子就完成了。接下來我用媽媽教我的又做了一個豆沙糉,等所有的糉子包完後,我們把糉子一個個的放進鍋裏,煮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糉子就熟了,我聞到香味忙跑到廚房裏,剝開一個蘸點白糖,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真香啊,我忍不住說了出來。媽媽告訴我,這糉子裏除了糉香還有收穫的味道,品嚐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也是甜絲絲的。

這就是我今年過的快樂又難忘的端午節,我希望下一年的端午我包的糉子會更加好吃,賣相也更加漂亮。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8

一轉眼,就到了端午。我和媽媽走在路上,到處都是糉香、艾香,因此,空氣都變得清新了。賣糉子的,賣艾蒿的,賣香囊的……隨處可見。那艾蒿如翡翠般綠,散發着香氣。過路的行人一般都要買個幾把,插在門上,放在櫃子上,插在蚊帳裏,可驅邪,也可淨化空氣。還有的人賣梔子花。我央求媽媽買幾把艾蒿,媽媽答應了。

晚上回到家,爸爸已準備了豐盛的晚餐,以慶祝端午。吃完飯,爸爸端上了綠豆糕和糉子,又把艾蒿插在門上,放在櫃子上,屋裏頓時變得很香很香,如同仙境一般。一家人聞着艾香,吃着香噴噴的糉子、糕點,十分溫馨和甜蜜。

端午,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後因國家毀滅而跳河**。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屈原**那天定爲端午。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蒿等習俗。

在我小的時候,我爺爺家都會在電視機前看關於端午的節目,鄰居也常常請我們去他們家吃糉子,像一家人一樣。那時我特喜歡吃糉子,但因爲時間的推進而改變的胃口,我漸漸的不喜歡吃糉子了,不過還是很喜歡吃肉糉子。糉子家裏人也不想吃,吃也實在端午才吃,和我一樣,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口味。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爲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國的傳統佳節多精彩啊!

香飄端午!我愛端午!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9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開始包糉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牀,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糉子與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糉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糉子。我對爸爸說:“糉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麼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糉子與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裏,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屍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糉子是怎麼包的?”媽媽說:“糉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雪白的糯米與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裏面,很好吃,並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糉子。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0

我剝開綠色的糉葉,看着裏面白胖胖的米飯糰子,我迫不及待的就在上面咬下一口。端午節的糉子可美味了,今年的端午節來臨了,大家喜歡吃端午節的糉子嗎?

今年的端午節,我家裏在超市裏買了一些糉子,還一家人一起包了一些糉子。今年的端午節,我可謂是大飽口福,吃了不少的糉子。因爲有兩種糉子,不免的我就在心裏比較起來,超市裏買來的糉子的味道顯然更好些,並且種類也多。不過,家裏我與家人一起包的糉子似乎更讓我期待些。不管是在我和家人一起包糉子的時候,還是後來吃到了糉子後,我都對自家人一起包的糉子充滿着期待。

儘管在品嚐了之後,味道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好,但是這似乎也不大重要了。誰叫這是我和我的家人第一次嘗試着自己包糉子呢,所以,在味道上我心裏早早的就放低了標準。

今年的端午節,我的家裏還來了不少的親戚。當家裏來了親戚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家包的糉子拿了出來,我還真是期待着家裏的這些親戚們的評論呢。不管評論是好是壞,我都想知道,並且也都能夠接受。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人們每年端午節裏必不可少的一種習俗。全國各地的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都會吃糉子。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中,我最喜歡的也就是端午節了,因爲在端午節裏,有香香軟軟糯糯的糉子。

我身邊的人也都喜歡吃糉子,所以,每年我家裏都會在端午節這天準備上不少的糉子,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吃個足。端午節是一個擁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也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裏的一部分,大家喜歡端午節嗎?喜歡吃端午節裏的糉子嗎?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敘述了端午節獨特的風俗。端午節來源於楚國著名詩人屈原的故事。在官場屢屢碰壁後被貶責,屈原眼睜睜地看着故國被強秦吞滅,心中充滿了憤懣之情,於是揮筆寫下了長篇鉅作——《離騷》。

在楚國即將亡國之際,屈原寧死不屈,終投汨羅江自殺身亡。得知了這一消息,當地居民開始行船打撈屈原的屍體,卻無果而終。百姓擔心河裏的魚蝦會吃掉屈原的遺體,便用糉葉包上糯米投進河裏,希望吃飽的魚蝦能夠不去傷害屈原的屍體。這也正是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就這樣,端午節作爲一個節日,綿延流傳至今。

每當端午節來臨之時,人們便忙碌起來。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搓成五色繩,系在孩子的脖頸、手腕和足腕上。五色繩也被稱爲長命線,寓意着父母望子成爲人中龍鳳、長命百歲的美好慾望。家家戶戶懸插上“五端”,也就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紅紅火火的山丹花,希望可以避邪招福。賽龍舟可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道獨特的'風景。人們早早準備好龍頭船,你爭我奪地開始賽起了龍舟,希望能夠多抓住幾隻鴨,討個能文能武的好彩頭。

傳說,因爲人們每年乘舟向江中拋糉子,所以在潛移默化中,賽龍舟漸漸地作爲一項端午節獨特的風俗保留了下來。對我來說,端午節是一個既可以享眼福、又可以飽吃福的好節日。希望端午節能夠一直作爲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2

今年端午節,我去了城隍廟感受端午節的習俗。

在上海,我有一個端午最喜歡去的景點-----老城隍廟。“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於沒去過大上海。”這句話是上海人常說的一句話。在上海南市區的豫園,就是被稱爲老城隍廟的地方。那裏經營着上海的各種風味小吃,應有盡有。有綠波廊的特色點心,還有鬆雲樓的素菜包,還有桂花廳的鴿蛋圓子、八寶飯、南翔小籠、百葉油麪筋等,加上端午節有各式各樣的糉子。可稱的上是“小吃王國”了。城隍廟的周圍商鋪雲集,是上海最古樸最熱鬧的地方了。尤其是土特產和小東西,吸引了許多中外朋友去購物。上海城隍廟的小吃十分豐盛,我喜歡的有南翔小籠包,叉燒包,雞腿飯,大肉糉,三絲春捲。南翔小籠包原名是南翔大肉饅頭,後曾稱南翔大饅頭。它以皮薄、味鮮、汁多、肉大而馳名中外。來的城隍廟,怎麼能不上九曲橋上走一走呢?彎彎曲曲的小橋直通豫園,每到有什麼節目,便會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只是橋上游人如織,人山人海,挨挨擠擠,有的人拍照,有的餵魚.......如果人多時連步子都邁不出去。九曲橋,其實只有七個曲,可能是因爲中國人喜歡九的寓意吧,所以叫九曲橋。我想去吃南翔小籠包,可是隊伍長得像條龍。外國遊客成羣結隊涌在隊伍裏。當我拿着小籠包準備坐下來吃時,連座位都坐滿了。

午飯後,我被人流如潮的隊伍擠到了西洋鏡旁。這是我第一次看西洋鏡,太棒了!

最後走進2017年端午文化節舞臺邊,和屈原塑像拍了張照就回家了。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即將來臨,祝願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擁有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5月27日終於到來了,我和全家人一起過端午;爺爺奶奶問我說: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

奶奶對我說:屈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他關心國家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由於朝廷腐敗,國家山河破碎,自已也遭奸臣陷害,他悲憤難忍,憤而投汨羅江自盡。相傳,人們在划船尋找他的遺體時,一路敲鑼打鼓,喊着號了,還沿江撒糉子,不讓水中魚蟹吃他的屍體,這就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來歷。屈原一生寫出了許許多多流傳千古的優美詩歌,他的著名詩句“路漫漫共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爲人們廣泛傳頌和引用。

汨江,寂岑了古昔吶喊,淌着雨淚,幾泛水漪,獨情。屈公的自沉,朽腐了,苦醉的楚辭。縱落,扶把靈魂跌沉,一腔離騷別緒,塗共着肢身,泛浸汨水的滌洗。去了,一曾烙情。章卷的竹筒,消改不了昔夕的歷史,棲落眷故的淚水。

回懷汨水,盪漾開辛酸的楚詞,漁舟,扶撈不起,赤骨血肉。戳淡了冗鬱的靈魂。忠魂的腥氣,殘留在魚脣嘴口。尖齒的利牙,嚼噬着,哀麗的詩章。

我聽了這些話,我思想着屈原快一點回到祖國的身邊,我在家裏思想着,突然一下子暗了起來,一下子又明亮了起來,原來爺爺、媽媽把糉子掛到天花板上,就象一個個糉子從天而降。

五月初五真快樂啊!真開心啊!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屈原爲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划着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爲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糉子仍進江裏。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廣州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珠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賽龍舟,一大早起了牀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珠江。我們本以爲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二沙島珠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珠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幾乎到處都站着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隻各式各樣的龍舟整裝待發。

上午九點正,隨着一聲發令槍響,一隻只五顏六色的龍舟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敝患?恢恢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你看!一隻掛着黃旗的龍舟遙遙領先,緊跟其後的掛着綠旗的龍舟也不甘落後,只見衆人齊心協力,用力划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龍舟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舟,衝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15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糉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糉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糉子,都會在這個糉香的季節紛紛涌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爲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與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糉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與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糉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關於端午節賽龍舟,其實現在不是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的比賽項目也是處處有。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起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蠶食”。

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箇中國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糉子製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糉。許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糉子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