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家園抒情散文

本文已影響 1.34W人 

家,是人類賴以棲身安居樂業的場所。有的規模很大,人口衆多。如《紅樓夢》記寫大觀園中住着的寧國府和榮國府兩大家族。這是中國家族史上央央之大者也,不愧稱之爲“大觀園”;但也有小的,如劉禹錫《陋室銘》“惟我德馨”的陋室,只是僅能容膝之蝸舍;還有現代城市的高樓大廈。因文化的層次不同,所享受和情趣也就有別了

家園抒情散文

今年初我從城市遷回老家,作“葉落歸根”的打算。老家住地是面臨大海,後傍羣山的農家山村。前日街道寬闊,汽車奔馳的景象看不見了,酒吧舞廳的歌聲也聽不到了。但我常覺得城市人的生活之弦繃得太緊了,缺少一種沁人心脾、怡人情性文化的薰芳氣息。而我今在農村的家園中,每時都在聽到優美的“椰風海韻”,卻又別有一番情趣涌上心頭,宜人的氣味很濃,深有領受到了“返璞歸真”大自然給與的美感。

因此,今天我對我這個家園倍覺可愛!它只有柴門,但常敞而不關,房前宅後,都滿滿種上各種四季都開的香花和大株小株的果樹,每當清晨的陽光照來透過疏處的樹椏,輔金綴玉,滿屋溫馨;夜月來臨,更覺幽清快意,煩熱的天氣,也不須多設空調、電扇;但有時我特把電燈牽掛在這些花果樹的枝上,夜幕降臨,“火樹銀花”的美景,又多得欣賞,這是藉助現代電氣化對自然景緻的點綴,只有今天才得看到的。

我這個家,本來人口頗多,但兒子們爲了各奔前途都外住在各自的單位。現在只住着我和老伴及一個教書和一個上村學的孫兒。是隔代人結構,四口人別具一格的新家園,使得家中的活動,又別有和農家不同的'氣象。老者頤養天年,青者教書育人,小者上學讀書,是我家園裏的主要課題。互相關懷,尊老愛稚,是我家園裏濃厚的氣氛。所以每當這兩個孫兒上學之後,我們也起牀,老伴燒飯,我則打掃園中場地或澆灌花果,花果因得主人的殷勤料理,鮮花四季常開,果也常熟,花香果甜,就是我們全家老少的勞動收穫;更多的是,孫兒們每在夜間備課和學習的時候,我都常和他們一起,看我自己的書或寫作點東西。他們有疑難時,我還給他們指導,讓鄰居看到了,都覺得奇怪地說:“這麼老了還要讀書嗎?”其實我主要的,就是對這兩個孫兒的培教。故我曾有詩曰:“莫笑霜華盈兩鬢,燈前還在課童孫”以解旁人之嘲。但有些上學的青少年則常看到我們讀書寫字,都要求來和我們一起學習。在三亞、保港的友人還遠道而來訪我,留下“別後猶留詩句香”的佳作,他們還另作《梅山老區行吟》寫了許多首的詩作,在《三亞晨報》發表,把文化氣息帶到農村是多有意義的,也給我歸居多添樂趣。此外我還常把孫兒們帶到郊外遊玩,藉以教示他們在課本中得不到的知識,我還“身體力行”給他們影響促使他們求知的勁頭提高,進步很快,從而使孫兒們對我倆更加敬愛。每天雖食得不豐,但都食得很美……

我們這個家園中的“天倫之樂”實在釀得醇甜了,我們對孫兒們的“愛”,不是單純的而是把文化的氣氛滲在“愛”的成份內,使他們在長成之中,能帶有文化的因素而茁壯,這纔是我們對後代的希望和努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