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河鮮荷香第一鎮的抒情散文

本文已影響 2.64W人 

荷香十里佳藕美菱朝鳳首,

河鮮荷香第一鎮的抒情散文

碧浪千重錦鱗靚甲躍龍門。

這是描寫北龍港水鄉風光的一副對聯。上聯寫了她的“水上農場”,主打產品有佳藕、美菱、鳳首(俗稱雞頭米);下聯寫了她的“水上牧場”,“錦鱗靚甲”,囊括了淡水養殖的魚蝦蟹貝,它們身居北“龍港”,一旦變成商品出鎮,便是躍出“龍門”。

北龍港淡水種植、養殖赫然佔地六七萬畝,堪稱鹽城淡水種養第一鎮。

水面大還不能說明這個鎮就是水產品大鎮,“地大”還需“物博”。

碧浪千重、錦鱗靚甲閃爍的北龍港,盛產大閘蟹、青蝦、南美白對蝦、鯽魚、草魚、鏈鏞魚、钁魚、烏魚、鯿魚、黃顙魚、翹嘴紅白,更有甲魚、中華史氏鱘等水中“貴族”,水產品年產量超過兩萬五千噸。還有荷藕萬餘畝,加上菱角、茭白、水芹、雞頭米等,水產蔬菜年產量超過三萬噸。“物”不可謂不“博”。

如此“地大物博”,當然是聚集商販目光的物質基礎。可是,要吸引更多觀光旅遊者的眼球,似乎還缺了點什麼。

缺少美景嗎?不!

你看,萬餘畝荷塘連成片。初始,“小荷才露尖尖角”,水面上撒滿碧玉。繼而,“接天蓮葉無窮碧”,清風徐來,青萍乍破,翠葉低翻,碧浪無垠,萍風散綠,香氣成露。十里農家,夜不閉戶。一任荷香隨風吹送,吸一口空氣,齒頰留香。白天,更有那“映日荷花別樣紅”,無數紅巾翠袖,亭亭玉立在碧波之上,粉都都,嫩生生,瓷娃娃般令人愛憐。及至新蓮初結,那花一蕊上還沾着細細的花粉,恰如身着淡妝的少一婦,插幾支鵝黃|色*的髮簪,水佩風裳,凌波微步。待到蓮子結實,秋陽夕照裏,劃一只小船,採一片豐一腴的綠,胸中溢滿豐收的清香,臉上漾起滿足的漣漪。當荷葉已呈老態,人們仍是不忍傷它,“留得殘荷聽雨聲”,這是成熟的詩意!最激動人心的當然還是採藕時節了。藕師傅們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在藕田中一字兒排開,唱着家鄉的歌謠,說着有趣的`笑話,跳起精彩的水上迪斯科,開始“淘藕”。一條條黃黃胖胖的肥藕在他們腳下變魔術般浮出一水面。“淘藕”是技術活,既要不拉下該“淘”的肥藕,又要留足來年的藕種,而這一切,都是在陽光下的“暗箱”操作——全憑藕師傅雙腳在水下泥中進行。所以,招待好藕師傅,是藕主人不變的傳統。好在北龍港有的是鮮魚活蝦,烹幾樣河鮮,斟幾杯小酒,道幾句美言,藕師傅們的臉上荷葉般舒展開來,長足了“藕雖有孔,不染半點污泥”的精神,對主人絕對負責:深水處的肥藕必須淘出來,因爲水深,隔年就會爛去;該留的藕種必須均勻合理地留足,確保來年有個好收成。那些日子裏,大人歡、小孩樂,大車小船雲集北龍港……好一幅立體的荷藕之鄉農家樂圖!

如此美景,怎會缺少喝彩之一聲?

養在深閨人未識啊!

北龍港地處鹽城西部,與寶應、興化、建湖交界,素有雞鳴聞四邑之說。交通說不上便捷、名聲說不上響亮。唯其如此,這裏有幸保存下來大量原生態的自然風景。溝河港汊,縱橫交錯,河中有島,島上有塘,青萍白葦,隨意點綴,鷗鳥翔集,讓畫面充滿動感。

如此鄉野清趣,引得高士名流駐足留連。明朝開國第一謀臣朱升,曾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言策助朱元璋奪取天下。功成身退,隱居北龍港畔,興水利,勸農桑,功蓋一方。朱升去世後葬於南龍港文曲溝旁。如今,朱升墓已成蘇北一大人文景點。再說那祗圓庵,著名的茗山大法師出家前曾隨其母在此度過少年時代,那時叫蘇北孤老院。如今庵內有一方天外來石,造形獨特,堪稱蘇北第一隕石。明朝初年,南龍港人進士胡勉任杭州知府,回鄉省親時帶回一株五穀樹,其果實形似稻、麥、黍、谷、稗,且能預測當年農作物收成,頗爲神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