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本文已影響 9.06K人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奧運會”是團結和友誼的象徵,是“更高、更快、更強”的體現,它所提倡的“重在參與”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讚賞。特別是近年來我國運動健兒為國爭光的動人事蹟和輝煌成就,特別是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地鼓舞了全世界的炎黃子孫。幼兒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介的宣傳引導和成人之間議論等多渠道。對此略知一二,受到感染。雖然他們對奧運會知之甚少,但也十分關心。本活動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運用各種廢舊的盒子、瓶瓶罐罐等搭建奧運村,並舉行開幕式的活動形式,使幼兒瞭解有關奧林匹克的知識。並以此為教材,培養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及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幼兒情況分析: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看電視,對一些新鮮的事物都很感興趣,他

們接受能力快,表演慾望強。針對幼兒的這一特點,我選取了“奧運會”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做做、玩玩,瞭解有關奧運的粗淺知識及北京申辦奧運,與申辦奧運成功的簡單意義。並以此為教材,讓幼兒學習,關心和了解國家大事,培養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及熱愛祖國的情感。教育幼兒準備為8年北京實現“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而從小學好本領的意識。

三、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各種廢舊材料,大膽發揮想象,搭建奧運村、設計吉祥物、製作五環旗等。

2、鼓勵幼兒大膽表演,相互合作,體驗遊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及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活動準備:

1、各種廢舊的紙盒、紙箱、瓶子、罐頭等。

2、各種顏色的紙、布料、剪刀、雙面膠等。

3、音樂磁帶、錄音機。

五、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1、師:你們知道什麼叫做8年的奧運會在哪舉行嗎?

2、介紹奧運會的粗淺知識。(1)奧運會的全稱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2)奧運會的會旗是五環旗。

(3)介紹奧運會的一些比賽項目。

(4)奧運會的口號是“新奧運、新北京”

二、自由結合,選擇材料,完成任務。

可分成搭建組:請幾名幼兒運用紙盒、紙箱等材料,搭建奧運村。

設計組:由1"2名幼兒設計奧運會的吉祥物。

製作組:主要負責製作奧運五環。

表演組:運用布、頭巾等材料,根據自己的意願裝扮自己,

進行表演。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根據自己的喜好參加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三、播放音樂,讓幼兒進行遊戲。

1、請幼兒將製作好的五環放置在活動室最醒目的地方。

2、請設計吉祥物的小朋友為每一位幼兒掛上吉祥物牌。

3、請“拉拉隊”進場。

4、高唱《國歌》,結束遊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課題:

大班語言《月亮船》

教材版本:

幼兒園建構式課程

學科、年級和冊別:

大班上冊語言《中國娃》主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長的長城、最大的廣場;

2、學習講述故事,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領略祖國秀麗山河,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思路:

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注意力容易轉移等年齡特點,將教學貫穿於遊戲中,目標定位準確,教具形象直觀,難易層層遞進。

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除了要以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主要採用了遊戲法、觀察法、啟發式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根據孩子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把故事《月亮船》用能製作出動畫、聲音效果的Flash軟件,以圖、文、聲、像等方式結合起來製作成課件,以輔助教學,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月亮船》;

2、故事磁帶;

3、入、退場音樂;

4、活動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教學步驟:

一、開始部分:以舞蹈“劃小船”進入活動室。

師:(隨音樂做劃小船的動作進入活動室)剛才,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來到了活動室,老師這兒也有一條船,它是月亮船,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於月亮船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基本部分: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講述故事。

㈠播放故事磁帶,讓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傾聽後問:

故事的題目叫什麼?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遇到了誰?看到了什麼?是誰幫助她找到了家?

㈡通過多媒體課件分段學習故事。

⑴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習第一段故事。

學習後問: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她睜開眼看到了什麼?

討論:故事中説的“陌生的地方”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蒲公英碰到了誰?蟋蟀是怎樣勸説蒲公英的?蒲公英又碰到了誰?螳螂是怎樣勸説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後碰到了誰?蒲公英是怎樣對她説的?

⑵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習第二段故事。

學習後請幼兒搶答: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太平洋)

世界上最高的是什麼山?(喜馬拉雅山)

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什麼廣場?(天安門廣場)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萬里長城大牆下的一棵小草旁)

㈢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隨背景音樂完整講述故事。

㈣學習講述故事。

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邊看圖邊講故事。

㈤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問:蒲公英的家在中國,你們的家在哪兒呢?那兒有些什麼美麗的景物呢?你們喜歡她嗎?(教師引導幼兒從名勝古蹟和其發展變化來自由結伴討論,師生共同小結,共同感受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結束部分:以舞蹈“劃小船”離開活動室

師:讓我們坐上“月亮船”到我們美麗的家鄉去遊玩吧!

附:月亮船

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風吹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風停了,蒲公英睜開眼睛一看,啊!這是什麼地方?陌生的樹,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好心的蟋蟀説:“別哭,別哭,聽我唱歌。”蒲公英説:“不,我不聽,我要回家。”

善良的螳螂説:“別哭,別哭,聽我唱歌。”蒲公英説:“不,我不聽,我要回家。”

天黑了,月亮升起來了,像只彎彎的小船。船上有個仙女和小白兔。仙女看見蒲公英在傷心地哭,便問:“可憐的孩子,你怎麼了?”蒲公英説:“我迷路了,我要回家。”仙女和氣地問:“你的家在哪兒?”蒲公英説:“媽媽告訴我,我的家在世界的東方,那兒有世界最大的海洋,那兒有最高的山,那兒有最大的廣場,那兒有最長的城牆。”仙女微笑着説:“我明白了,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變越長,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着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月亮船在雲海裏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訴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訴他,那是喜馬拉雅山。突然,地面上出現了一片光芒。月亮船來到了萬里長城,蒲公英激動地喊了起來:“停一停,停一停,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長城下的一棵小草旁。”蒲公英下了船説:“再見,仙女。”“再見,孩子記住你的家叫中國……”仙女説着,駕着月亮船走了。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專注地傾聽同伴談話,學習別人的談話經驗。

2.使幼兒積極參與交談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在天空中飛翔

2.課件-動畫片:你能飛嗎

3.課件-音樂:在天空中飛翔

動畫片

動畫片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動畫片,引出談話話題。

1.老師先請小朋友看一個非常好看的動畫片,你們喜歡看嗎?

2.動畫片中有誰?小鳥有什麼本領?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讓幼兒自由交談,要求圍繞鳥兒的本領來談,啟發幼兒回憶見過或聽過的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2.教師傾聽幼兒談話,提醒幼兒專心聽同伴談話,瞭解別人説了什麼,還有什麼沒説,自己可以説得與別人不一樣。

3.引導幼兒發揮想象

談論:小鳥為什麼能在天空中飛翔?

(1)小鳥為什麼會飛?

(小鳥有一對翅膀)

(2)還有誰有翅膀?有了翅膀它們能幹些什麼?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4.圍繞:如果你會飛,進行談論

(1)如果你有了翅膀,你會做些什麼?

(2)你會做些特別的事嗎?

(3)你想為別人做些什麼事?做些別人做不到的事?

(4)你還希望誰也會飛,為什麼?

(5)教師引起話題幫助幼兒發揮想像,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5..播放動畫片:你能飛嗎

圍繞動畫片,激發幼兒思考興趣

公雞也有翅膀,為什麼飛不到天空中?

三、結束

音樂:在天空中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整個活動我抓住理解歌詞、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及體驗歌曲情緒變化這三方面進行欣賞。所以在目標的安排上我也遵循了以上三點進行制定:

(1)欣賞歌曲《娃娃》,體驗抒情優美的三拍子旋律。

(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大膽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3)激勵幼兒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做一個快樂的娃娃。

二、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及難點都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去體驗歌曲的情緒變化。

針對此重難點,我採取的策略是在活動室中營造歌曲中的氛圍讓幼兒加以體驗。霧來了,天色暗了,我事先給整個活動室掛上窗簾,關上燈,營造一種天色暗了感覺,讓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體驗“娃娃”在森林裏迷路了的害怕、恐慌心情;霧散了,天色亮了時,請配班老師開燈,讓幼兒體驗“娃娃”看到天亮了,感受有希望了的快樂心情。

三、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多次感受過三拍子旋律的歌曲,會聽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歌曲並能自己打節拍。

2、物質準備:整個活動室掛上窗簾;韓版《大長今》主題曲、中文版歌曲《娃娃》及《娃娃》的Flash動畫;背景音樂《娃娃》的鋼琴曲。

四、教學過程

(一)聽韓版《大長今》主題曲進活動室,激發幼兒回憶原有經驗。

韓劇《大長今》在各電視台熱播後,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其主題曲,電腦、手機鈴聲到處都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意無意感受到了曲子的旋律。我班的電子琴示範曲中也有這首曲子的旋律,平時我們還把它作為整理玩具的信號曲,孩子們也能哼唱一二,所以我讓孩子們在進入活動室時傾聽這首曲子,激發其回憶已有的經驗。

(二)聽配樂故事《娃娃》,幫助幼兒感知、理解歌曲內容。

(三)欣賞《娃娃》的Flash動畫,進一步引導幼兒通過畫面來理解歌詞。

在這兩個環節中,我讓幼兒通過語言、畫面去理解歌詞,讓幼兒通過聽覺、視覺等不同感官去理解和欣賞,為下面欣賞曲子的拍子的情緒作好鋪墊。

(四)再次欣賞歌曲,幼兒用哼唱及身體動作,感受三拍子旋律的特點。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進行感知三拍子的抒情旋律。三拍子的曲子幼兒在中班時就已經有過感受並掌握了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所以在此環節中幼兒感受起來比較輕鬆。有的幼兒在傾聽曲子的過程中還不由自主地拿起手嘗試畫出曲子到底是二拍子、三拍子還是四拍子的旋律,有的幼兒還説出自己在欣賞曲子的時候有想睡覺的感覺,這證明幼兒已經感受到了曲子抒情的特點。最後通過討論,大家一起在哼唱和身體動作的伴奏形式中輕鬆地感受到了曲子的三拍子特點。

(五)欣賞教師演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緒,鼓勵幼兒用不同表情、情緒、動作進行表現。

這個環節對於幼兒及教師來説都是一個重難點,教師該如何引導幼兒去體驗不同的情緒,幼兒又如何能更深層地去體驗?這都是較難把握的。此環節我採取的是製造歌曲中的氛圍讓幼兒去感受,整個環節幼兒情緒較高,但體驗得不夠深入。

(六)教育幼兒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

此環節是針對第三個目標而設計,希望孩子通過欣賞這首歌曲後懂得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做個快樂的娃娃,幼兒基本都能體會,並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堅持就是勝利”、“活者就是快樂的”等等精彩的語句,讓老師大吃一驚。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一、 欣賞和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貪吃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二、 注意傾聽故事,能按故事情節順序,粘貼相應的水果圖卡。

活動準備:

自制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水果記錄表與水果圖卡(包括名稱與文字相應的水果圖卡兩項)

小蛇多多與小螞蟻。

活動過程:

介紹小蛇多多。

(出示小蛇)誰知道,這是什麼動物?

這條小蛇的名字叫多多,為什麼叫它多多呢,聽了故事你就知道了。

一、 欣賞故事前半部分――小蛇多多吃水果

(一)欣賞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二)欣賞後理解

1.多多到外面去玩,為什麼後來既不能向前走,也不能回家呢?

2.水果吃得太多,小蛇回有什麼感覺呢?

(三)聽故事,按情節順序粘水果圖。

1.小蛇吃了這麼多水果難受極了。它到底吃了哪些水果,我們一邊聽故事一邊把小蛇吃的水果找出來,按照先後次序,由上到下粘在記錄表的格子上。

2.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幼兒操作粘貼於故事情節相符的水果圖。

3.展示粘貼記錄,與鄰座交流――多多先後吃了哪些水果。

4.現在你們明白,小蛇的媽媽為什麼給小蛇取了個多多的名字?

5.多多貪吃水果,會有什麼感覺?不能回家了,怎麼辦?

二、 欣賞故事的後半部分――多多和螞蟻

(一)教師操作教具並繼續講故事的後半部分

(二)故事後理解

1.多多已經把水果吃進肚子裏,怎麼會把吃下去的水果送螞蟻呢?

2.為什麼多多把水果送給螞蟻,就能輕輕鬆鬆地回家呢?

3.如果你是多多的媽媽,你會告訴多多以後該怎麼做,身體才健康呢?

三、 延伸活動

(一)提供小蛇、螞蟻、水果等大圖,讓幼兒按情節粘貼製作多頁圖書。

(二)與老師、同伴交流自己製作的圖書故事。

附故事 小蛇多多

有一天,小蛇多多要到外面去玩,媽媽叮囑它不要亂吃東西。小蛇多多回答説:“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走着走着,小蛇多多看見了一根香蕉。它想:香蕉軟軟了,吃了一定很舒服!於是多多吃了一根香蕉。走着走着,多多看見一串葡萄。它想: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於是,多多吃下了一串葡萄。走着走着,多多看見一個蘋果。它想:蘋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於是多多又吃下一個蘋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經飽飽了,可是,不一會兒,多多又看見了一塊西瓜,它費勁地把西瓜也嚥了下去。哎呀呀!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不能動了。肚子漲漲的,真難受呀!既不能向前走,也不能回家。

這時,一隻小螞蟻爬到了多多的鼻尖上。螞蟻在多多的鼻尖上爬來爬去,多多覺得鼻子癢癢的、癢癢的,它實在忍不住了,打了一個大大的、大大的、噴嚏――“啊嚏”咚咚!肚子裏的水果都飛了出來。多多把水果送給了小螞蟻,輕輕鬆鬆地回家了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觀察蝸牛,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觀察。

2、敢於探索,發展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每組觀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 談話:春天的小動物

——讓孩子們講講自己對春天的動物的認識

2、户外:找蝸牛

3、觀察蝸牛

A:引導孩子們觀察蝸牛。

——讓孩子們用眼睛看,用各種工具來觀察,並把自己的發現及時的記錄。

B: 分享個自的經驗

3、介紹“我知道的關於蝸牛的知識”

4、講講“我對蝸牛一些的問題”

5、小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一、理解故事內容,能用簡短的語句進行表述。

二、感受故事情節的有趣。

三、能區分物品和食物,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吃,什麼東西不可以吃。

活動準備:

動畫視頻《啊嗚啊嗚》;魔術袋"內裝有食物,包括一個麪包,一小袋大米,一盒糖果";畫有各種物品和食物的卡片若干張;黑板上貼有"能吃和不能吃"的分類表;閲讀材料1《啊嗚啊嗚》。

活動過程:

1、遊戲"變變變",教師從魔術袋中變出各種物品,幼兒猜測。

(1)聞一聞:什麼東西這麼香?根據幼兒根據自己聞到的氣味進行推測。

(2)摸一摸:這一粒粒的是什麼東西呢?

教師介紹大米名稱,讓幼兒知道大米煮熟了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米飯。

(3)搖一搖:聽聽這裏裝的是什麼東西呢?

引導幼兒觀察瓶中五顏六色的糖果,通過觀察糖果的顏色,説説它可能是什麼味道的糖果?

2、播放動畫視頻《啊嗚啊嗚》,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並用簡短的句子講述故事內容。

(1)組織幼兒討論交流,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吃。

(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幼兒進行食物和食品的分類操作。請小朋友告訴小老鼠還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吃的?什麼東西是不可以吃的?並對這些物品和食物的卡片,進行分類粘貼到黑板上。

(1)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講有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可以吃。

(2)出示黑板上的能吃和不能吃的分類表,教師示範講解,分類表的使用方法,再請一名幼兒將卡片粘貼到分類表上。

(3)根據分類表的內容,引導幼兒進行:桃子:、棒棒糖、麪包等食物可以吃,玩具、衣服、椅子、氣球等物品不能吃。

4、 活動今天小老鼠知道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咬、可以吃的,小老鼠很感謝你們。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五首動物謎語兒歌的內容,學會念謎語,並能根據描述的特點猜出謎底。

2、根據謎語中2的遞減規律線索進行推導,並根據事物的主要特徵仿編謎語。

3、讓缺乏信心、反應較慢的幼兒敢於發言,獲得機會,獲得信心。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5張。

2、會唱歌曲《小青蛙》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教師開門見山,直接引出故事。

教師:今天要給你們講一個有趣的故事--《五個矮兒子》。

教師講故事至"橫着爬上又爬下",提問:你們猜一猜大兒子養的是什麼動物?幼兒猜結果。

用同樣的方法,讓幼兒猜一猜二兒子樣的是什麼動物。

啟發幼兒想一想:三兒子養的動物可能是幾條腿。教師繼續説三兒子樣的動物的謎面,幼兒猜結果。

讓幼兒猜一猜四兒子養的動物可能是幾條腿。教師繼續説四兒子樣的動物的謎面,幼兒猜結果。

猜五兒子養的動物可能是幾條腿。然後,教師繼續説謎面,幼兒猜結果。

故事結束後,教師提問:你們覺得五個矮兒子勤勞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分析謎語。

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故事。教師提問:你覺得五個矮兒子聰明嗎?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啟發幼兒找一找:五個矮兒子讓大家猜的謎語的第一句説的是什麼?使幼兒知道第一句謎語都是關於幾條腿的問題,後面幾句説的都是動物的特徵。

3、引導幼兒嘗試仿編謎語兒歌。

教師:五個矮兒子真聰明,編的謎語真有趣,你會像五個矮兒子那樣編謎語嗎?提醒幼兒第一句要説出腿的數量,接下來説出動物的特徵。先讓幼兒與旁邊的同伴交流自編的謎語,然後請個別幼兒到台上來念謎語,其他幼兒猜謎底。

4、音樂活動:《小青蛙》

教師念仿編的謎語兒歌。

幼兒表演唱《小青蛙》一遍。

教師提問:兩隻(三隻、四隻)青蛙有幾條腿?幼兒回答後,師生唱出相應的歌。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徵、爬行方式,瞭解蝸牛的生活環境與習性。

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和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良好習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放大鏡、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種食物等。

活動過程:

一、捉蝸牛

雨過天晴,帶領幼兒到野外捉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蝸牛喜歡住在什麼地方。提問:你是在哪兒捉到蝸牛的?捉了幾個?

二、採用多種方法觀察蝸牛

1、用放大鏡觀察蝸牛的外形,説出其特徵。

2、用手觸摸蝸牛的身體和殼,輕觸蝸牛的“角”,看有何反應。

3、將蝸牛分別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觀察留下了什麼,從玻璃板的背面觀察蝸牛的身體。

4、遊戲:蝸牛賽跑。每個幼兒選取自己的“最佳選手”參賽,看哪個蝸牛獲得冠軍,從而觀察蝸牛的爬行方式。

5、讓蝸牛相互揹負着爬行。觀察大蝸牛馱着小蝸牛、小蝸牛馱着大蝸牛爬行有什麼不同,小蝸牛馱闐大蝸牛是怎樣爬行的。

6、讓蝸牛在豎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斷調轉木棍的方蝸牛(大班科學)向,看看蝸牛會怎樣,蝸牛為什麼掉不下來?

7、幼兒自由觀察,引導幼兒創造更多的觀察方法。

三、喂蝸牛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食物喂蝸牛,觀察一下它們愛吃什麼。

四、養蝸牛

和幼兒一起討論飼養蝸牛的條件。

創設下列不同條件,讓幼兒觀察,動腦思考:你想將你的蝸牛放在哪個“家”裏飼養?為什麼?

1、將蝸牛放入空瓶中,瓶中蓋上玻璃。

2、將蝸牛放入有水的瓶子中,瓶口蓋上紗布。

3、將蝸牛放入有幹沙的瓶子裏,瓶口蓋上紗布。

4、將蝸牛放入有濕沙的瓶子裏,瓶口蓋上紗布。

鼓勵幼兒想辦法為蝸牛創設更好的“家”。

幼兒在歡快的“蝸牛與黃鸝鳥”的樂曲中,模仿蝸牛爬行的動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一)、準確把握教材本課是觀察蝸牛這樣的小動物,在活動中,我從動物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入手,在環境佈置和材料選擇上有的放矢,考慮較為周詳。由於蝸牛具有膽小、怕受驚擾、喜歡黑暗潮濕的環境等生活習性,在環境佈置上,我利用窗簾遮擋光線,要求學生較為安靜,不能驚嚇我們的動物朋友,營造了一個適宜蝸牛出來爬行的物理環境,課堂上的蝸牛表現得很活躍。在材料選擇上,蝸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張明膠片,底下襯一張白紙。白紙是為了防止桌子與蝸牛相近的顏色混淆學生的觀察判斷,明膠片的利用有兩大作用,第一是減少磨擦,利於蝸牛的爬行;其二是讓學生能多角度地對蝸牛進行觀察。在材料中還用到了紙杯,一方面是蝸牛會亂爬,會影響到課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的特點,把蝸牛套入紙杯中,減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學生就會集中注意力傾聽同學的發言。

(二)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科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要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核心。本課在教學中力求體現這樣的理念。課堂中第一個活動,學生小組觀察研究蝸牛用時13分,彙報交流6到7分鐘。第二個活動學生小組觀察蝸牛殼用時6分,彙報交流9分。從時間上來説,保證了學生探究的時間,把課堂交給了學生,使探究的理念較好地落實在了課堂上。從學生的反映來看,學生對蝸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每個小組觀察描述的方法並不雷同,學生有了自己的觀察和思想。學生對蝸牛的觀察也不侷限於課堂,通過教師送給學生的蝸牛食物,學生對蝸牛食物的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課外,通過課外對學生的觀察,我發現學生對蝸牛依然是興趣盎然、氣氛熱烈,令我頗為欣慰。

(三)對本課以及科學教學的一些探討

1、對教學重點的把握過去的教學是一個個知識點的連接,而現在的科學教學強調的是一個個活動的連接,讓學生在活動中去經歷,去體驗,從而獲得兒童成長所需要的經驗。因此他關注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活動以及活動的價值。在本課中如果我把觀察的重點放在學生對蝸牛殼的觀察上,對學生的發展會更有利。因為學生對蝸牛柔軟部分的觀察是他們平時就會注意的內容,沒有必要在課堂上重點展開。而對蝸牛殼的觀察是學生原來忽略的,如果在課堂上作為重點觀察對象的話,會在學生心中產生對動物身體細節觀察的經歷,進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細節的觀察,產生更多的發現,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去發現,去尋找對兒童來説價值更大的活動。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在科學教學中,不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師都會感覺時間不夠。要讓學生活動,沒有時間的保證,活動是不會有效的。但要給學生時間,我們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就產生了問題。如何解決這對矛盾呢?唯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提高效率可從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活動結束了,該停就得及時停下,不然一等一兩分鐘就過去了,幾次活動下來,僅40分鐘的課堂已浪費了好幾分鐘了。在培養習慣方面還應包括記錄的有效性,組內分工的快速,活動開始的及時等。二是對觀察活動的組織。組織觀察活動時,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能無視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把學生當成白紙,什麼都去指導,時間自然不夠用。當然也不能高估學生的已有知識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學生的實際,讓我們的教學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裏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3、如何引導學生生成新問題來源於學生內部的問題更能促進學生主動地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產生學習的內驅力。科學教學中學生如果能不斷地發現,在新發現中也許新問題就會不斷地產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良好情境,讓學生不斷有新的發現,並在發現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比如,在一個觀察活動結束時,有意識地提問:“在觀察過程中,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儘管只是一句話,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經常這樣的教學,學生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活動,從而得到更多的問題,從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決問題,開展後續活動, 不再是教師要求學生去做,學生的主體性就能得到真正的發揮和發展。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