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人教版初一第7課《最後一課》教案

本文已影響 1.29W人 

教學目標:

人教版初一第7課《最後一課》教案

1、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2、體會本文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對漢語的熱愛。

教學重點:1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

3、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此文的背景和對熱愛祖國語言是一種愛國的理解。

教學設想:

首先熟悉小說的故事情節,把握人物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正確區分故事情節的層次和人物思想感情發展的階段,從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分析人物在情節發展中的表現,最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質,個性特徵以及人物的社會意義。

教學課時:3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字詞、理清小說的基本情節、訓練複述能力、小說的結構及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由奧運會引入愛國主義短篇小說《最後一課》

——(愛國主義包含着榮譽感、自豪感、捍衛民族尊嚴,領土完整等情感)

二、簡介背景及作者。(見書43頁)

——這篇小說是以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割地賠款這一歷史事件爲背景的。選材別出心裁,既沒揭露敵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寫法國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的最後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反映淪陷人民對祖國的眷戀、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都傾注在這“最後一課”中,使小說更具社會意義。都德,法國19世紀下半期的小說家,其小說多以反映普法戰爭爲主。

三、正字音

祈禱哽咽郝叟懊悔喧鬧慘白

四、小說常識

——1屬於敘事性文學體裁,以人物形象刻畫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敘事作品。

2分類:按篇幅、容量分長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說。按內容特點分歷史、科幻、愛情、諷刺小說。

3小說要素:

人物(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細節描寫來塑造人物)

環境(社會環境:交待時代背景

自然環境:交待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性格、感情

情節(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五、分析

1解題:

——最後一課,是指在普法戰爭法國失敗後,淪陷區阿爾薩斯一所小學上的最後一節法語課。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和一名小學生小弗郎士。

2本文線索:“我”的見聞感受。

3學生複述故事情節,劃分結構。(練習一)

一、(1-6)上學路上(開端)表現小弗郎士貪玩,幼稚。

二、(7-23)認真上課(發展)表現小弗郎士的吃驚,詫異,到恍然大悟,心裏萬分難受,感情發生變化

三、(24-末)宣佈散學(高潮、結局)師生心相通,忠於祖國,絕不屈服。

4分析第一部分:朗讀、劃出環境描寫,分析其作用。

自然環境描寫“天氣”“畫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貪玩、無憂無慮的幼稚心態。

社會環境描寫“普魯士兵操練”“布告牌”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普法戰爭中法國淪陷,並設置了懸念,布告牌上到底寫了些什麼,爲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作好鋪墊。

5分析第二部分:對課堂氣氛的描寫的作用。

課堂氣氛與往日的不同

課堂氣氛:(往日)喧鬧——(今日)偏安安靜靜的老師態度:罵——態度溫和

老師衣着:穿禮服,衣着隆重。

人們:神色憂慮,少見的人也都來了。

渲染了一種嚴肅、莊嚴、悲憤的氣氛。

四、作業:將本文縮寫成一篇兩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第二課時

要點:

1、分析小弗郎士,通過理解小說對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一、複述基本情節,要求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胳。

二、閱讀前10段

1、小弗郎士上課途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麼?文中爲什麼不直接從上課寫起?

獨白式的心理描寫,寫出小弗郎士天真好玩、不愛學習、的稚氣性格,但他還能管住自己,戰勝了想逃學的念頭,突出他還有一定的意志力,爲下文的轉變埋下伏筆。同時也展現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一切壞消息”“又出了什麼事了”,看來稚氣,內心愛憎分明,對敵人還是有一點恨。鐵匠開玩笑,他以爲是諷刺自己,所以氣急敗壞地跑進先生的院子裏,說明他有很強的自尊心。

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同時,看布告牌的細節,也巧妙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種和平、明朗、輕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使人們的心情反而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學生、壓抑的感覺。

2、這最後一課的上課前與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最後一課有什麼特別含義?

通過先生的話點明這最後一課的含義,普魯士統治者禁止阿爾薩斯大林、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妄圖用這種陰險毒辣的方式奴役法國人民,韓麥爾先生在這種情況下,連連強調這一課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裝來說,都是“最後一課”,這樣,“最後一課”本身就是抗議侵略者奴役法國人民的愛國舉動。在悲劇命運的打擊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愛國情、亡國恨一齊迸發出來。“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獨立成段,是爲了突出老師的話,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鳴和反響。

3、聽到韓麥爾先生說“今天是最後一堂法語課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麼?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變化?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剛纔迷惑不解的現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來是很貪玩幼稚,現在對再也不能學法語感到惋惜,爲貪玩面悔恨,討厭的書變成老友。本來是害怕老師,現在老師的責罰也忘了,對老師充滿憐憫、尊敬、愛戴之情。本來還覺得好玩的操練,現在也從心底裏憎恨起來,“這些壞傢伙”。這段心理活動,表明老師真摯深切的愛國熱情,也通過小弗郎士對老師的感情變化——從害怕到,表明了孩子心靈上愛國意識正在成長。

4、爲什麼小弗郎士這一節課特別用心聽?而且都能聽明白?

法國侵略者強行剝奪法國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和自由,激起了所有人的悲憤和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爲同義詞不達意,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統治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後一課,小弗郎士珍視這最後一課,並把學好祖國語言作爲愛國的神聖職責,因面產生了高度的學習熱情。當老師提問時不會,而感到難受,說明有了羞恥感。學習文法易懂,說明學習態端正了。他特別用心去聽,老師也特別用心教,因而能聽懂。。

5、小弗郎士以怎樣的心情觀察老師,聯想到了什麼?

小弗郎士對老師充滿憐憫、尊敬、愛戴之情,因爲熱愛法語的老師將不能再教法語了。他由字帖想到國旗,表明了他對祖國及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由鴿子想到普魯士兵該不會也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語唱歌吧,寫出了他心中的愛國情感正在萌發,對侵略者的禁教法語的卑鄙行爲的輕蔑和仇恨正在迸發。

6、爲什麼小弗郎士永遠忘不了“這最後一課”?(總結)

1、小弗郎士本質不壞,

2、受到老師的影響,

3、亡國慘痛的震撼,激發了他心中的愛國情感。。

三作業:

小弗郎士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請就此發表你的意見,寫一段話。注意要從文章中找根據。

第三課時

要點:分析韓麥爾先生形象。

一、複習簡述小弗郎士的感情變化

二、分析:

韓麥爾先生不僅是一們法語教師,更是一們對祖國充滿熱愛的愛國志士,請找出具體表現。

1、韓麥爾先生穿上禮服上課,體現了他對這節課的重視與紀念,來表現他對將要失去國土的敬意。

2小弗郎士沒能答出分詞的用法,老師說了什麼?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他出於民族責任感,沉痛地總結了教訓:1學生不努力2父母不關心3教師不盡責。總結過去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珍視這最後一課。說學生可憐,是說老師沒教好,學生沒學好,快要做亡國奴時,還學不好祖國語言,只會給敵人輕蔑。失去民族尊嚴。

3、老師講到法語是對法語有什麼評價?用了什麼比喻?這個比喻的深刻意義是什麼?

高度讚美法國語言,強調掌握法語的重要意義。用監獄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與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含義是: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敗敵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4、上習字課時,老師是怎樣安排的?有什麼用意,產生什麼效果?

忍受着離開服務了40多年的本鄉的痛苦,用心教學,寫“法蘭西”“阿爾薩斯”等別出心裁的字帖,象徵着阿爾薩斯大林和法蘭西祖國永遠在一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5、重點分析最後一部分:這段文字對韓麥爾先生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寫?爲什麼他聽到鐘聲,臉色慘白?我又爲什麼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有神態、語言、動作描寫。鐘聲宣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的結束的時間已經到了,從此將和祖國的語言告別;而我從先生的臉色中感到他對祖國的愛,對失去祖國的痛苦心情。他的愛國精神,使我覺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認識到他不僅僅是一位教師,更是一位愛國志士。“慘白”不能換“蒼白”,因爲慘白帶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厲害,可怕,而蒼白多指病容。

6、文中有哪些動詞很好地表現了他的思想感情?

轉、拿、使、寫,一連串的動作表現了他的痛苦心理,傾注了他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7出表現他內心極度悲痛的詞語,簡要分析它的表達作用?

“寫大字”“呆住”“做手勢”,“臉色慘白”、“他哽住了”。寫出了他對侵略者的強烈的憤恨和喪失國土給他的沉重的打擊,表明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感情。一方面表現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心,另一方面表現他面對祖國被佔領的殘酷現實,陷入了極大痛苦之中。因爲內心激動,悲痛欲絕,泣不成聲,因而“哽住了”。

7“使出全身力量”這句話,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法蘭西萬歲”幾個光彩大字,表達了韓麥爾先生的心聲,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早日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也是法國人民愛國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體現,這樣收尾,深化了主題,同時意境深遠,給讀者以豐富想象的餘地。

8、小結人物形象:

韓麥爾先生既是一位嚴師,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學經驗的循循善誘、受人尊敬的老師,是一位把自己的.職業和祖國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愛國者,他熱愛祖國語言,有崇高的愛國情,高度的民族責任感,有戰勝敵人的執着信念。

9、小結寫人的幾種方法

(1)把人物放在一個大環境裏寫,表現出特定的環境下人物特有的感情。

(2)把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使所見所聞所感融爲一體。把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把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

(3)注意細節描寫(極細微的動作,表情,衣飾,等叫細節),本文如小黑絲帽,郝叟的書和大眼鏡,操練軍號聲,金龜子,(用來烘托氣氛,刻畫人物性格,提示主題)

(4)注意場景描寫

三、板書

最後一課(短篇小說)法國都德

線索:“我”的見聞感受。

故事情節:一、(1-6)上學路上(開端)

二(7-23)認真上課(發展)

三(24-末)宣佈散學(高潮、結局)

小說環境:自然環境:風和日麗

社會環境:普法戰爭,法國淪陷

課堂氣氛:嚴肅、莊嚴、悲憤

人物形象:

小弗郎士:貪玩、不愛學習、→→熱愛學習,認真聽課,懊悔過去

幼稚不懂事→→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痛恨敵人

怕老師→→、同情、理解、敬愛老師。

(抓住心理變化過程來描寫)

韓麥爾先生:有40年教學經驗的循循善誘、受人尊敬的老師,

關心祖國命運的愛國者,有崇高的愛國感情。

(穿禮服,批評自責、讚美法語、必勝信念、悲憤散學)

(抓住語言、神態、行動描寫)

教學設想

領會以韓麥爾老師和小弗郎士爲代表的阿爾薩斯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習從情節入手分析人物思想情感這一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表情朗讀課文,提示學生邊聽邊看,頭腦中出現形象,要求學生記住故事情節。

2.請一位同學到臺前複述故事情節(不許看書,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都可以。),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看他是否有遺漏的地方,然後加以補充或更正。

3.請同學說說韓麥爾老師是個怎樣的老師。包括對他外部形象的想象。參考答案:韓麥爾老師大概四五十歲,平時穿着隨便,上最後一節法語課時,他穿上漂亮的綠色禮服,繫上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繡邊的小黑絲帽。這位老師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常常讓學生丟下功課替他澆花,他去釣魚的時候,乾脆就放學生一天假。但是他有很強的愛國主義情感,也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他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給學生,而且很講究教學方法,他帶着深沉的愛國情感用最形象、最有力的語言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成爲學生最難忘的一課。

4.再說說小弗郎士是個怎樣的學生。參考答案:小弗郎士不是個很用功的孩子,他平時貪玩、幼稚,不大懂事,上課也不能專心聽講。可是最後的法語課他卻上得特別認真、專心,而且對老師的教導領悟得很好,說明他很聰明,在幼小的心靈中也有難得的愛國情感。他在小說中是個變化、成長中的兒童形象。

二、從情節人手,分析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

知識先導:同學們都知道記敘文的六要素。小說也有三要素:情節、環境、人物。情節一般分爲: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情節是故事發生、發展、結束的過程,可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所以,閱讀小說一般從情節人手分析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

1.《最後一課》的情節分析,可按照地點、時間的變化來進行分段。可從下表看出: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上學路上上課之前上課之中宣佈下課

2.上學路上主要是小弗郎士的活動。討論:從小弗朗士的表現,我們分析一下他的特徵是什麼?(貪玩:不想上學;幼稚:普魯士兵在操練,他覺得有趣,沒有意識到侵略軍佔領了阿爾薩斯。對布告欄裏的壞消息不太關注;對老師只是“怕”,缺乏對老師的理解。但他還能管住自己,說明有辨別是非能力,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上課之前,小弗郎士發現了教室許多不同平常的情況,有哪些呢?(①教室裏一切安安靜靜的;②老師的態度很溫和讓他快坐好;③老師的穿戴比平時鄭重;④教室裏不平常的嚴肅氣氛;⑤教室後邊坐着好多鎮上的人。)

4.上課之中,主要分析韓麥爾老師的表現和他對小弗郎士的影響。注意小弗郎士的感情變化。再把這一層細分幾個小層次進行研讀:

(1)老師宣佈上課,提出希望。

①韓麥爾老師說話又柔和又嚴肅,心情是沉重的。

②小弗郎士萬分難過。他知道了布告牌上的內容是不許法國人學習法語。他理解了教室裏的異常氣氛,理解了老師的心情。

(2)老師上法語課。韓麥爾老師叫小弗郎士背書,小弗郎士背不出來心裏挺難受。韓麥爾老師從學習法語和熱愛祖國的關係上指出學不好法語的不幸,同時責備了家長,更責備了自己。又用十分形象、貼切的語言讚美了法國語言及學好法語和擺脫奴役的關係。對比喻句的理解:被侵略就喪失了自由,猶如關進監獄;記住本民族語言,不忘本民族文化,用本民族語言把人民組織起來反抗侵略者,法語就像一根團結敵佔區人民的紐帶,韓麥爾老師把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與語言教學結合得如此巧妙,使小弗郎士全聽懂了。

(3)老師上習字課。韓麥爾老師精心設計了習字的字帖,使學生產生聯想: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裏飄揚。小弗郎士很聰明,不僅理解了學習法語,掌握法文書寫的重要,還對侵略者的文化侵略——讓法國孩子學德語,產生了反感(“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韓麥爾老師對舊地的留戀之情也被小弗郎士察覺並加以理解。

(4)老師上歷史課又給初級班上語言課。老師非常珍惜、留戀着最後一課。不僅影響了小弗郎士也影響了赫叟老頭和初級班的孩子,使小弗郎士對這感人的最後一課永遠忘不了!

5.宣佈下課。(是情節的高潮和結局,因爲情節發展到高潮戛然而止。)着重描寫韓麥爾老師動作、表情、語言。他聽到教堂的鐘聲,意味着這最後一課的結束,他將離開40年來他苦心經營的學校和他熟悉的孩子、村民。他懷着留戀、遺憾和痛恨侵略者的複雜心情,把這節課推向了高潮——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寫出了“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凝結了他的愛國深情,表達了法國人民必勝的信念。這也是法國人民的心聲!

[課型特點]

以指導朗讀爲途徑,理解小說的含義,並學習小說朗讀的一般方法。

[朗讀知識]

朗讀小說,非常重要的是在朗讀時,頭腦中要有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後一課》這篇小說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他的所見所聞所感來敘述故事情節的,所以對小弗郎士這個人物形象的準確把握是朗讀成功的關鍵。

此外,要掌握住人物思想感情變化和發展的脈絡。把握每一部分的感情基調,來確定語氣的基調。在朗讀句子的時候,又要注意重音和停頓,把句意的着重點突出出來,語句還需連貫、自然。這就需要思維活動像流水一樣連貫流暢。

[朗讀方法]

一、讓學生熟讀課文,記住故事情節,做到能不看書,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把故事完整地述說出來。

二、以第—一段爲例,體會朗讀語句的重音和停頓。教師可採用提問的方式,請同學讀課文中的語句回答問題,就比較自然地掌握了朗讀的重音和停頓。

教師問:那天早晨,你是按時到校的嗎?

學生讀:那天早晨,我去得很晚,

教師問:你去晚了,不怕韓麥爾先生罵你嗎?

學生讀:心裏很怕韓麥爾先生罵我,

教師問:你只是怕去晚了先生罵你嗎?

學生讀:況且他說過要問我們分詞,

教師問:問你分詞有什麼可怕的呢?

學生讀:可是我連一個字也說不上來。

教師問:那你該怎麼辦呀?

學生讀: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教師發現哪些地方學生朗讀時重音和停頓處理得不當,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去調整。

三、模仿其他人物的語言。如模仿鐵匠華希特對小弗郎士喊:“用不着那麼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校的!”第一要了解人物的性別、年齡、職業;第二要理解人物說話的意圖和心理,以及說話的口氣。比如:華希特是個男性的鐵匠,他喊住小弗郎士是他看到了布告欄上公佈的命令:學校不許教學生法語。模仿韓麥爾老師自責的一段,就必須分析韓麥爾先生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說話時的思想感情。

四、對人物內心獨白的朗讀。聲音不必過大,要把握住當時的心情。如:只在心裏思量:“又出了什麼事啦?”心裏有一種不祥的預兆。

[分析指導]

一、故事的開端:上學路上。

1.小弗郎士和往常一樣,怕老師提問而想逃學。但是又覺得逃了學還會遭先生罵,在猶豫之後,還是向學校跑去。

2.他看到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根據經驗,使他產生不祥的預兆。

這一層要表現小弗郎士的貪玩、幼稚及對先生的懼怕。也要表現出他內心的矛盾。

二、故事的發展:上課之前。

小弗郎士一到先生的小院子就感到了異樣:

1.教室格外安靜。他走進教室時心非常慌,怕受到責備和懲罰。

2.韓麥爾先生說話很溫和,讓他快坐好。心稍微平靜了,注意觀察什麼地方不同往常。

3.韓麥爾先生的穿戴是那麼莊重。教室裏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使小弗郎士有些吃驚。

4.教室後排坐着好些鎮上的人,個個都很憂愁,小弗郎士更加吃驚了。

三、故事進一步發展:上課之中。

1.韓麥爾老師說今天是最後一堂法語課,希望同學用心學習。小弗郎士聽了心裏萬分難過。

2.小弗郎士對過去沒有好好學習感到懊悔,捨不得和課本分手,捨不得要離開的韓麥爾先生。

3.小弗郎士沒背出分詞的用法,心裏挺難受。

4.韓麥爾先生自責,感情深沉、痛悔。模仿先生的口吻,要把握這一情感基調。

5.韓麥爾先生對法國語言的生動講解,使小弗郎士對學好法語有了深刻的認識,理解了老師的意圖。

6.小弗郎士習字練習時對教室氣氛的描繪,朗讀時,頭腦中要有具體的形象。對學習

德語反感。

7.小弗郎士觀察韓麥爾先生“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對先生此時的情感有了具體的理解。從老師的角度,體察老師的心情。說明小弗郎士很聰明。要用理解老師的心情朗讀。

8.小弗郎士觀察郝叟老頭和孩子一起讀拼音時感情是那麼激動,他更理解了爲什麼今天鎮上的人也來聽課,他心情很難過。注意把握感情的基調。

三、故事的高潮、結局:宣佈下課。

對這部分的朗讀尤爲重要。

1.當看到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時,他覺得老師非常高大。說明小弗郎土此時不僅理解了老師的心情,而且對老師極爲崇敬。

2.韓麥爾老師哽咽了,“我一我——”老師沒說出來的心裏話到底是什麼,也就是戲劇演員的潛臺詞,是值得探討的。這裏的朗讀,絕不是感情蒼白的聲音延長。而是心情極爲激動說不下去了。他可能會說:“我今天就要離開大家了”之類的話,但當他一想到要離開在這裏生活了40年的小院子,離開這些可愛的孩子和可敬的村民時,他的情感是極爲複雜的。然而,他又堅信他還會回來的,阿爾薩斯還會回到祖國的懷抱,於是他把最複雜的情感凝結成一句話,使出全身力量寫出的:“法蘭西萬歲!”朗讀時,感情激動,語句有力,充滿信心!

[幾點說明]

一、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分析討論一部分,接着練習朗讀,以讀鞏固理解,表達更深層的含義。有的地方需要老師帶着感情講解,啓發學生進入角色,引發他們的情感。

二、也可以把整篇小說分析完,對思想內容有了確切的理解之後,再練習朗讀。在朗讀中發現某處表達得不準確時,再進一步分析、理解。

三、一定要防止對內容還不理解或理解不準確,不深入時,就急於單純從聲音上去表達。這樣往往朗讀不好,也無助於對內容的理解。

四、至於什麼方式去理解,是老師講解,還是學生討論,都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五、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先放專業人員的朗讀錄音,讓學生聽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後進一步分析理解。但要防止單純的聲音模仿。

六、還可以配上幻燈圖片,引發學生的形象思維,也可以看着某個圖像,讓學生朗讀這部分的內容。

七、總之,理解內容是目的,指導朗讀是手段,這是教學目的所決定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