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素材

淺談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發掘論文示例

本文已影響 2.28W人 

“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是小學生作文難的重要原因。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同樣的道理,要想寫出一篇好文章,大腦這個“倉庫”裏必須有充足的“米”。“米”從何而來,“米”來源於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經驗告訴我們:要讓小學生喜歡作文,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發掘作文素材。

淺談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發掘論文

  一、在觀察中發掘作文素材

結合當前作文教學實際,《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這就是要求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爲作文教學的首要環節來抓。培養學生對周圍事物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他們的作文才能有具體而真實的內容。現在小學生的生活,從表面上看,不能說不豐富,學校中、社會上、家庭裏,到處是他們活動的天地,也到處有他們的生活,但是,這些豐富多彩的生活怎樣才能變成他們寫作的內容呢?這就需要藉助於對周圍事物認真仔細的觀察,反之,他們便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生活中的素材也就不可能變成他們寫作的內容。一學生寫了一篇題爲《我家的小金魚》的作文,文章大概介紹了小金魚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但內容寫得很空洞,我指導他回家再認真觀察小金魚是怎樣吃食、怎樣活動、怎樣玩耍的。第二次作文時,這位學生便將“小金魚吃食”、“小金魚吃飽以後”、“小金魚在珊瑚下玩耍”的細節加了進去,如“小金魚飛快地遊過去搶着吃”、“吃飽後,小金魚就擺動着大尾巴自由自在地玩耍”,“在珊瑚叢中串來串去”,這樣在這位學生認真細緻的觀察下,作文內容也就充實豐富了,文章也顯得生動多了。顯然,沒有平時生活的積累,不認真觀察,不善於從生活的細微處發現材料,而是憑空想象,甚至編造,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

 二、在學習中尋找作文素材

葉聖陶先生曾經講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所以,教師在閱讀課上就要注意指導學生從課文這些例子中學習,積累語言及作文基本功,使其內化爲學生的知識能力,並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學生每學習一篇課文,都能讀得進——記得住——用得上,“從文中來,到文中去”。例如《課間十分鐘》一課,主要寫了同學們在課間參加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了促使學生對這一課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我隨機設計了一個片斷練習《我喜愛的課間活動》,大部份同學都能做到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清楚,收到較好效果。再如學了課文《爬山虎的腳》後能模仿課文寫出自己喜愛的一種植物特點,在字裏行間流露出自己對這種植物的喜愛。其次,同學間的相互學習也能發掘作文素材。如我每天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前3分鐘”說話練習,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課文的主要內容、精彩片斷、作者的'寫作目的等都生動地敘說出來。開展講故事比賽,召開演講會、辯論會、訓練學生上臺主持中隊活動等,都可能成爲學生的作文素材。

三、在活動中發現作文素材

普列漢諾夫在《沒有地址的信》裏提到,“人類的文藝創作活動是從遊戲開始的”。如果教師能將一系列活動,包括少先隊活動、小製作、小發明、觀察自然景物活動、參觀遊覽活動、公益活動、自我服務勞動等與作文結合起來,既能豐富學生的生活,擴展學生的生活面,又能促使學生在愉快中開啓心扉,獲取素材。爲此,我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有計劃地設計遊戲、編小品、外出參觀、打掃公共場所等。學生親自參加的實踐活動,談起來往往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驗和感受自然興趣盎然。由於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生活,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認識能力,因而寫出的文章比較有條理,語言比較活潑,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寫出了《有趣的聯歡會》、《參觀兒童福利院》、《巧猜字謎》等作文,反映了小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而這些文章的素材,完全出於學生自己的創造。

  四、在想象中獲取作文素材

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想象開始的。教師可通過一幅簡單的畫、一段文字(或開頭或結尾)、一系列動作讓學生進行想象。這一方法的特點是:教師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迎合學生心理需要,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使他們在大膽的想象中獲取寫作材料。

總之,作文素材就在學生身邊,只要我們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勤于思考,平時注意積累,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難事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