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少年王勃》語文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47W人 

發展性評價就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爲根本目的的評價。在課程改革實驗中,我們非常驚喜地看到,教師過去那種冷麪孔少了,那種簡單、粗暴、挖苦的評價語言少了;更多的是給予學生人文關懷,關注學生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己、擁有自信、挖掘潛能,最大可能性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案例1中的現象,教師試圖用鼓勵性的語言和激勵性的獎品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展。但從實踐來看,效果並不理想,原因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少年王勃》語文教學反思

一是激勵性的獎品過多,鼓勵性語言過於單調。這樣很容易使教育走向另一個誤區,這種發展性評價變成了一種物質誘惑,學生注重的只是教師的獎品,而不是關注學習的內容。語文課堂表面上雖熱熱鬧鬧,但只是一種“泡沫”而已。獎品過多過濫,學生也變得無所謂、不稀罕。從案例1中,我們發現教師的評價語言除了“真好!”“你真棒!”“真了不起!”,似乎就再也沒有別的語言了。爲了讓課堂氣氛活躍,再加上小朋友整齊劃一的動作、口號,顯得機械單調,小朋友對同伴的鼓勵已不是發自內心的,而只是應付一下,甚至是極不情願的。那麼,學生到底好在哪兒,棒在何處,誰也弄不明白,只能是“霧裏看花”了。發展性評價更加註重喚醒學生的生命態度,激發對知識的渴求,釋放學生內在的潛能。事實上,教師那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慈愛的眼神、一個溫柔的撫摸,教師那發自內心的欣賞,那充滿人文關懷的語言,甚至獎勵學生一項學習任務都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二是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沒有起到提升的作用。教師的評價只是簡單的肯定與否定,僅限於知識層面上的對與錯。如案例1中,“你說得很正確!”、“說得還不錯!”、“非常有道理!”、“這是你的發現!”等等,教師極少對學生的回答說“不”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沒錯,但學生的這種“體驗”真的都是完美的嗎?否定學生的回答就是不“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嗎?筆者認爲,教師對學生錯誤的或者不完全正確的回答的糾正恰恰是非常“尊重”的表現。教師可以讓其他同學討論,反覆修改,這樣可以使學生不斷地深入思考,“體驗”纔會更深刻,纔會更“獨特”,這是不是比那些簡單地處理學生的回答更“尊重”學生呢?作爲語文教師,在貫徹新課程理念時,如果只是從概念上理解、從形式上改變那是非常膚淺的,我們應着眼於語文教學的本質,從文本的實際、學生的實際出發,只有這樣,新課程理念纔有可能真正落實,才能達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的。

三是對學生的評價沒有關注到學生髮展的全面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個方面都是發展性評價的內容,並且受到同等的重視。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與能力的評價,所有的評價方法、內容都是爲了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而對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如何去學習、如何去讀書、如何去解決問題並不關注,因爲他們要的只是“葫蘆”。案例1中,如果我們把“說得還不錯!”變成“你解釋得非常精彩,比老師說得更有道理!”對學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讀、獨到的想法給予發自內心的讚賞,可能對學生是一次終身難忘的鼓勵。如果我們把“哪位同學比他讀得更好?”變成“這一遍比前一遍好多了,再讀一遍會更棒!”這種評價無疑更能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鼓起自我挑戰的勇氣。我們從案例2中可以看到,教師更關注到過程與方法方面的評價,“我很高興!你們已經學會讀書了。”讓學生懂得讀書的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真不簡單!”對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你已經完全進入這種境界了,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對學生全身心地溶入課堂、溶入文本的學習態度給予充分的讚揚。“那你就是了不起的畫家了!”“你很有音樂天賦,唱得也很有味道!”……這種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爲優秀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