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九年級試題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基礎測試題

本文已影響 1.45W人 

  一、積累運用(24分)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基礎測試題

1.讀拼音,寫漢字。(6分)

時 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 又陰huì( )了,冷風吹進船cāng( )中,嗚嗚的響,從蓬xì( )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xiāo( )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2.依次填寫詞語運用最恰當的一項是( )(6分)

長城的城牆是黑灰色的,濃重中透着一種( );故宮的宮牆是硃砂色的,深沉中顯出一種( )。它們畢竟都已成爲歷史。我更喜歡的是近幾年來並肩崛起的新樓宇和那些縱橫飛揚的立交橋,它們的色彩趨於明快、( )、奔放,因而也更使人感到( )。

A. 冷靜 威力 熱忱親密 B. 冷峻 威嚴 熱烈 親近

C. 冷清 威勢 粗獷親熱 D. 冷寂 威風 絢麗 親切

3.下列成語運用不當的是( ) (3分)

A、我一直盯着父親,看他鄭重其事地帶着兩個女 兒和女婿向那個人走去。

B、當這個衣衫襤褸的老水手出現在他眼前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C、班會上,大家一致推選德高望衆的小華擔任班長。

D、電子計算機使人們獲得了事半功 倍的效果。

4.對《故鄉》中“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一句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害怕“希望”實現時,自己受到衝擊。

B、害怕實現“希望”要付出巨大、艱苦的代價。

C、害怕閏土等人反對我的“希望”。

D、害怕宏兒、水生不願爲“希望”奮鬥。

5.關於《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這篇小說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來表現的,所以沒有主人公。

B、小說的標題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人物。

C、“菲利普夫婦”是小說的主人公,作者是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反覆無常的態度來揭示主題的。

D、“我”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說自始至終是寫“我”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想。

6.關於小說的知識,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小說中 塑造的典型人物一般不是真有其人,但人們通過這些藝術典型的鏡子,可以看到、理解許多人的面目。

B、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是豐富多樣的`,有概括介紹 ,也有形象描繪;有外貌和心理描寫,也有行動和對話描寫;有正面描寫 ,也有側面描寫。

C、小說中故事情節的安排必須忠於現實生活,要按照現實生活中事件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來寫,不可以省略某些部分,更不能顛倒或交錯。

D、小說中故事情節如何安排,情節怎樣發展,必須遵循有利於塑造人物的原則。

  二、閱讀理解(26分)

[美]朱易絲安瑞森

初春某個假日的下午,我在儲物間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歲的女兒安娜饒有興致地伏在不遠的窗臺上向外張望,不時地告訴我院子裏又有什麼花開了。

這時,我無意中在安娜羊絨大衣兩側的口袋裏各發現一副手套,兩副一模一樣。我有些不解地問:“安娜,這個手套要兩副疊起來用纔夠保暖嗎?”安娜扭過頭來看了看手套,明媚的陽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臉蛋上,異常生動。

“不是的,媽媽。它暖和極了。 ”“那爲什麼要兩雙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了抿小嘴,然後認真地說:“其實是這樣的,我的同桌翠絲買不起手套,可是她寧願長凍瘡,也不願意去救助站領那種難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時她就敏感極了,從來不接受同學無緣無故贈送的禮物。媽媽買給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絲也有一雙就不會長凍瘡了。所以,我就再買了一模一樣的一副放在身邊。如果裝作因爲糊塗而多帶了一副手套,翠絲就能夠欣然戴我的手套了。”

孩子清澈的雙眸像陽光下粼粼的湖水,“媽媽,今年翠絲的手上就沒有凍瘡。”

我欣慰地走到窗邊擁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叢叢蘭花安靜地盛開着,又香,又暖。

7.安娜爲什麼要有兩副一模一樣的手套?(5分)

8.文末寫蘭花有什麼用意?( 10分)

9.“我欣慰地走到窗邊擁抱我的小天使”,怎樣理解“我”的“擁抱”動作?(5分)

10.讀了這個故事後,你能對安娜和翠絲這兩個孩子分別作個評價嗎?(6分)

  三、寫作表達(50分)

11.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不是所有的鳥都能飛越太平洋,而有一種小鳥,卻能飛越。它需要的僅是一小截樹枝。它把樹枝銜在嘴裏,累了,就把那截樹枝扔到水面上,然後落在樹枝上休息。餓了,它就站在樹枝上捕魚。困了,它就站在樹枝上睡覺。就這樣小鳥越過了太平洋。

其實,對每個人來說,在生活中都有自己“那截樹枝”。那麼,什麼是我們心底的“那截樹枝”呢?是追求?是自信?是責任?是習慣?是信任?還是……

請以“那截樹枝”爲話題,寫一篇不少於 600字的文章。立 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試題所給材料,可用也可不用,但所寫內容必須是話題範圍內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