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元代詩詞

作文:從元曲裏讀生活

本文已影響 2.54W人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不知道,這樣的規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到了一個年歲,總歸是,自己的故鄉只有冬天,少了春夏秋。走着走着,樹梢結了藤蔓,繞着樹幹蜿蜒坐上了山腰,站成了一種它獨有的姿態。雨也靜默了,什麼時候,編織了水簾洞,看見了隨水流遷挪的家?馬也累了,忘記從哪年起,與一個動物結伴同行。走過披星戴月的人羣,走過靜謐寧和的廟宇,走過水花掀起的地方,踩在了一道沁涼的還途路上。生活之所以有波瀾,正如日落月升,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不很平靜的作息,少年時,多迫切展露自己萌芽的光芒,於是做了朝陽,蓬勃生氣,散發力量。後來正午東方正旺,火紅浸染了霞光。再接着拼着拼着,光暗了,下山了,還鄉了,經歷過了。未老莫還鄉,還鄉需斷腸。馬致遠的秋,是思考琢磨的秋天,半緣思鄉,半緣尋覓。

作文:從元曲裏讀生活

“黃蘆岸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不定是什麼時候,發覺厭倦了奢酒魚肉,有了欲要尋得摯友的心思,或許換了了起點,便可遇見,又或者一次聚會,倒也還落入萍水的一面緣。這就是連聖賢人之所以也不可稱爲神通廣大的緣由了吧。總預料不得,一樹一樹何時花開,有花可真堪折?又何時碎在房樑上,睡在衚衕角那,再低頭,它做了鞋子上的.裝點。酒肉朋友,不若言語知己言語知己,不若志趣神交,志趣神交,亦不若心絃共鳴。如果等倦了轎車,不如給自己一段時刻,站河邊,等一叟船劃過。或許,那裏有一場我們錯過的故事,拾到了,也便找到真正的你。可能就是一艘船的啓迪。有了生活的意趣,自然,不會時常鬆懈,乏味。如果等不來豪華酒店,與一位紳士的,一個很有品味的人舉杯共餐,不如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聽聽一個守過春花,秋月,蟬夏與冬雪的人,他的心聲,他的經歷,他的體會,他的樸質常言,有時候,或者,經過老話一提點,便可豁然許多,終究是不錯的,還是能擦亮了心,變通了去往。白樸所受一掉叟漁翁的啓迪。咱們還應學着,簡單常樂。

“綠葉陰濃,遍池塘閣,遍趁涼多。海榴初綻,妖豔噴香羅。老燕攜雛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珍珠亂糝,打遍新荷。人生有幾,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尊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如果想得真夠了豁達,真貼近了寬闊,不如真的,讓生活,盡次歡愉,豈捨得金樽空對明月?有時候,不妨信一信天意,信一信定數。別煞費了思量,只還會望眼欲穿,給自己下了定義,爲自己精心做好每一步的計劃。元好問心裏的生活,是淡而珍貴,平和也悠揚,是隨遇而安的!

生活實是一本厚重的書,需要自己慢慢鑽研品讀。參透了一頁,再往下一頁翻去,想想呢,在還未領悟當下一頁的精髓,它所教道理,所講其事,後頁終還是有點空洞,不是理不好,而是還不太懂。聽了一首符合今天心情的好歌,還能哼出旋律,是一種參品悟;曬了被子,夜裏睡得舒服踏實,是種充實。如此,日月按着它們的規律,穿梭往來,織起他們的生活。行走地上的我們,隨心而來,隨緣而聚,散後重遇,這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生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