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畫展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1.89W人 

通過這次畫展,我樹立了學畫的信心,更增添了學畫的興趣,你呢?你看了畫展有什麼感受呢?本文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畫展觀後感範文,歡迎參考借鑑。

畫展觀後感範文

  畫展觀後感範文一

12月18日,我一天參觀了兩個畫展。因爲是本市非名流畫家羣作品展,也就是每年年終照例舉行的文化政績展示。所以我就不邀請朋友同行,只是自己一人隨便走走看看。

我先去南溪山看市美術館的《首屆桂林市十二縣美術作品聯展》,然後出來南溪山公園門口乘11路公交車到終點站,在七星公園門口的桂林市展覽館看《桂林女子書畫研究會書畫作品展》。觀展的人不多,每一個展覽場地,走一圈也不過半個鐘頭。

《首屆桂林市十二縣美術作品聯展》獲得金獎的作品是一幅油畫《古鎮》,畫面是古民居和石板巷道。畫面的色調有舊居情調。但是,色彩的明度、純度缺乏豐富區別,只是在筆觸大小和明暗上下了功夫,所以整幅畫面就感覺不到縱深和色彩透視的對比。作者用筆畫出的石板路也沒有用油畫刀畫的那種堅硬質感,缺少響亮強烈的虛實對比。當然,這只是技術層面的觀感。至於畫面氛圍蘊涵的作者人文歷史心態,那將是更高一個層面的內涵了。對此只能偶遇而不可期待,更不能迷信權威專家的應時高論。

我曾經在一位愛好攝影博友的博文中發過一貼評論:寧願相信感覺,而不要迷信權威。因爲,權威常常陷於自己的感覺之中,而不能寬容並難以理解另類感覺。

這一帖評論的意思就是:學攝影(其實學什麼都一樣)只能跟老師學技術技巧的基本功夫,一但到了藝術處理和創作的層面和領域,就絕不能再迷信老師(特別是自我感覺永遠良好而又好爲人師的所謂權威專家)的指手劃腳。老師的指導和建言,只能作爲自己終生學習的參考意見之一。

一定始終要保持自己獨立的感覺,才能走好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路。這就像我們對待家中的父母一樣,父母雖然是我們的至親至愛,但我們要想獲得比父母更成功地自立,那就既要深藏並尊重父母的愛,又要修正甚至背離父母教導的人生經驗,才能獲得比父輩更大的成功。如果人生永遠停留在嚴父、慈母和恩師的襁褓中,那自己天賦獨立的生命就會永無成熟之日。

學藝、爲文、做人,其成長、成熟、獨立之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畫展觀後感範文二

四月五日,春暖花開的季節,我也帶着一份興奮的心情,在菏澤市博物館參觀了中國人民大學畫院馬碩山師生畫展,說實話對於我這種平時沒什麼藝術細胞的人來說,這真是一種獨特的享受,更是一次難得的增加藝術修養的機會。這次畫展集結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畫家的作品成此畫展,他們的繪畫語言和風格給我們的帶來了一次視覺上的盛宴。

這次展出的都是大幅的國畫,畫作中透出一種寧靜的美,迴歸大自然的美。景物中有自然風光,有農家樂,有花鳥……剛進入畫展就給人一種既輕鬆又厚重的感覺,馬碩山教授的畫運用了樸素、簡潔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現代構成的理念,用筆勁健有力、含蒼帶潤,墨韻平和淳厚,欲露還藏。以清幽古雅的品性,傳遞出一股濃郁純正的文化氣息和盎然的古意情懷。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我們九三學社社員楊文彬(菏澤市博物館館長)的畫,展出的十餘幅作品大氣恢弘,顏色豔麗,無論從風格還是意境上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感覺一幅作品是否引起觀者的矚目,除了畫者的繪畫藝術水平外,也與觀者的審美情趣和內心體驗分不開。觀者的感受和畫家的旨趣.可以不盡相同,仁智之見,或可互補;二者若能一致,倒是應了一句古語:“會心處,不必在遠”。

總之,非常感謝博物館和九三學社給了我這麼好的機會能體驗到這麼美妙的畫展,也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能加入到其中體驗不同的樂趣,更多更深地領會藝術的魅力。

  畫展觀後感範文三

作爲美術欣賞課活動的一部分,上週四我隨着我們系的師生一同來到江西藝術中心參觀陳丹青畫展。在幾個小時裏,每一個同學都認真地欣賞了自己喜歡的畫作,也收穫了許多。

舍斯托夫說:“人就是向現實轉變而尚未完成轉變的可能性”。時間、友誼、藝術,是本次展覽的主題,由三位畫家相識四十年來的故事與作品,作爲主線,敘述青年時代的理想,油畫實踐的軌跡,圍繞藝術的友誼。四十年來,三位上海老朋友的故事充滿戲劇性的起伏與變化:林旭東由油畫轉向版畫,繼而轉向電影,又回到油畫;陳丹青的繪畫與書寫生涯,已爲公衆熟知;韓辛從上海、美國、北京的藝術遊歷,則是一個文革少年成長爲自由畫家的典型。在四十年故事中,陳逸飛、劉小東、賈樟柯,是這三位畫家長期友誼的見證人。而三位老友的各自陳述,使我們有機會進入時光隧道,目擊文革時期自學一代如何成才,爲今天的藝術教育提供了生動鮮明的對比與反思。

展廳入口的大幅黑白照片,是2011年三位老友騎着自行車穿越上海的弄堂,笑得非常開心,一如他們的年輕時代。那是動亂的年代,歲月荒荒,他們躲在角落偷聽蘇聯錄製的歐洲古典音樂,自學繪畫,彼此玩笑,八九十年代,三個人各走各的路,到了新世紀,又湊到一起畫畫,聆聽當年的曲目,依然彼此玩笑。

在展廳中,四十年的光陰轉化爲物質與文字,在展館的牆上交錯並置,燈光下顯得很靜很亮。門首兩側的牆上是三位老友的三篇自述,作品由左右兩端展牆掛開,按年代順序,依次分段,向展廳深處延伸:啓始於70年代三個自學少年的自畫像,以及歐洲各名作的臨摹,終結於2011年各自的寫作和創作,每一展室印在牆上的解說文字,關於畫,關於人。陳丹青與韓辛各寫了十餘段,林旭東寡言字僅寫了三段。此外,半數以上的畫配有圖說,韓辛與陳丹青各佔一半,這是兩個話多的人,一個愛聽表揚,一個樂於誇獎。

林旭東寫道:一天上街,在淮海路上迎頭就遇見了病後的丹青和他爸爸。以後就開始你來我往地時常見面。有時他會和爸爸或者弟弟一起來。他爸爸和弟弟的形象俊朗,常常成爲丹青習作的對象,後來丹青畫的康巴漢子,骨相結構中也有他們的影子。他這幾年的畫中,我比較有感於他的印刷品寫生,形式上是他在美后期圖像並置的延續,但已不只遊戲概念,娓娓道來的是他的衷腸(比他的文字懇切,或許更私密),歲月蒼桑,世事難料,畫家能守住的也只有這幾本舊畫冊,在無人喝彩中自有一種從容與淡定,波瀾不驚中題材已被超越:在一筆一劃的把玩中,他營造着安放性命的處所。韓辛畫得很多,水粉畫,畫的多是風景和靜物。

在畫展中找他們的“進步”與“退步”,或者比照誰畫得更好,都是無趣的,都是觀看與認知的障礙,因展覽所能呈示的意涵,是三個獨立的人如何與境遇周旋,如何與自己的愛與才能糾葛,如何在不同的時代“畫什麼”,“怎麼畫”而他們頑強信守了自己對藝術的熱愛,雖然這份愛遭遇了不斷改頭換面的時代。提醒是必要的,即:此展本身是一件完整的,難以分割的作品,單獨看一件作品,一個人的作品,一個年代的作品,便沒有看見這個展覽。

繪畫,是畫家的終身自我教育,眼界,是基本的條件,而眼界,通常指向別人的作品。其實,自己的作品也在教育自己,並賦予對繪畫的認知,這是一個使作者成爲觀衆的畫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