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工作報告

2016年英語觀課報告範例

本文已影響 3.05W人 

  2016年英語觀課報告【1】

2016年英語觀課報告範例

2016年11月,我先後來到七處學校進行了英語學科“效率課堂”觀課評價工作,共觀課20節,並分別與講課教師進行了課後互動式報告交流。一路走來,收穫滿滿,對“效率課堂觀課標準”的理解與認識也越來越深入。現把觀課及報告交流過程中的收穫與體會總結如下。

一、基本成績

1、價值取向

課堂呈現自如的對話狀態:很多教師的課堂給置身其中的我一種很享受的感覺:能看到師生開心的笑臉,交流中以重點知識爲載體,寓知識傳遞於談話之中。一大部分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調和生動豐富的神態中,學生表現出強烈的表達交流慾望,我口述我心的輸出表達給人水到渠成的感覺。一位老師在B4U6L1一課中讓學生描述同學的相貌特徵,有個孩子這樣描述他的同桌:Thisis …,He has short has big eyes and smalleyes.聽到這裏,同學們哈哈大笑起來,此時老師並沒有置之不理,而是反問:big eyes and small eyes?It’s veryinteresting.此時,那個被描述的同學主動解釋說:老師,我真的一個眼大,一個眼小。教師做恍然狀:Oh,I has a big eyeand a small eye.另一位老師在B1U6L1的課上,讓孩子拿自己的物品介紹顏色,並做示範:This pencil isblue.孩子們心領神會,有一位孩子在介紹自己的鋼筆時是這樣說的:This is my ’s red.老師給予了高度稱讚。

2、內涵深厚:大部分教師重難點把握準確,解讀教材全面得當。主要表現在:

1) 用舊知喚醒新知。如用“What day is today?”句型引出新詞“tomorrow”.

2)文本處理以生爲本。如B5U5L1文中Danny的“Oops”的處理,教師引導學生說出:Danny can’t play footballwell,he ‘s he says“Oops”。

3)各知識點的協同使用。例如三年級課堂上把字母製作成不同色的卡片,作爲禮物送給學生時,讓他們說出顏色。

4)瞭解學情,學習過程真實。很多教師都在備課時注意到了學生易錯、易混或模糊的地方,並在課堂上做了重點強化。如重點強調He gets theball.句型中的gets.有意識地讓學生感受is ,has用法的不同,what ,what’s音、義的區別等。

3、習性關照:英語課堂上,從一雙雙期待的眼神和高高舉起的小手中,都能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興趣。好的英語課堂習性更是一貫深厚:靜聽細看的習性、傾聽的習性、模仿的習性、小組合作問答完成馬上交換的習性等。有一個五年級班的學生口語流暢自然,語音語調語速都與錄音相近,在後面的座談中得知,這批孩子自三年級開始便定期回家聽音模仿後錄音,老師或小組內進行檢查,長此以往,學生的口語越來越流利地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師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性,學習“It’ssnowing.”句子時,教師做了這樣的引導:(指圖)It’s …(作冷的動作),學生說出:It’s cold.教師緊接着說:Yes,it’s cold,soit’s snowing.再如“parent”單詞,幾乎所有的教師都能用英語解釋:Parent is father or nts arefather and mother.另有一位教師在B5U5L2文本處理時提問:Who win?並換了另一種問法:Who is the first?

4、程式展示:

1)各環節之間由易到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如學習了club,引出clubs,再到sports clubs。

2)知識呈現富有智趣。如B1U7L1一課,教師先和學生一起看小丑身上有幾種顏色,學習了單詞five之後,與學生邊擊掌邊說單詞,然後出示()+()=5,問學生Whatand what is five?再引出數字一至四的學習。

3)環節不爲預設所累,不搞花架子。有位老師的課上,學生一直把“What clour”說成“What’scolour”,意識到這點後,就在教師糾正的基礎上,讓學生互聽糾正。

5、方式配置

1)學生互教、互評在課堂中的展現。很多教師意識到外語學習中夥伴互助的益處,一生出錯就找其他學生糾正,一部分學生展示完後徵求其他人的意見“good?”

2)有效運用媒體。如在用圖片引出句子It’sred.後,要求學生劃出其它顏色詞,這時,多媒體上適時呈現出單詞red下面的橫線,教師一指,學生馬上心領神會,即使三年級聽不懂課堂用語,也不必翻譯。

3)學習策略的體現:聽課過程中發現不少老師採用了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導引:raincoat單詞,教師從中間一折,讓學生分別讀,然後拼出整個單詞的讀音。簡單的單詞如club讓學生自己嘗試去讀,讀不上來時,指出字母C和U的音,再讓學生拼讀。

6、時間分配

1)有讓學生說話的意識。大部分教師在讀課文、操練環節都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開口。

2)強化重難點突破的時間。例如單詞has/is易混,有的教師就有意識地讓學生以選擇的形式說句子,體會其用法,爲後面的綜合輸出打好基礎。

7、素養展現

有很多教師的口語地道流暢,很有韻味,書寫美觀,肢體豐富,給人美的享受。有的教師的課堂中展現出了有價值的話輪:s1:I likeswimming.T:Can you swim?S1:Yes.T:So I can’t I can’t join theswimming club.I like basketball.I’d like to join the basketballclub.(引出club)有的教師的智慧在課堂中得以展現:學習了顏色詞後指着學生的衣物問What colour isit?體現學了就用。還有的教師與學生有個性化的約定:表現好的同學將獲得一個英文名字,彰顯特別的“師愛”。

二、存在的問題

1、價值取向

1)、整節課都沒有綜合語言輸出的機會。有的教師一直到課堂的綜合運用環節都在讓學生抽卡片問答“What’sthis/that?”。還有的教師有綜合語言運用的培養意識,但束縛得太死,如B1U6L2一課,讓學生描述身邊物品的顏色,並出示句型提示:What coloutis it?It’s and.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只能被禁錮在這個“框框”裏,還是不能綜合已有知識自如地輸出,其實我們完全不必給出句型提示,完全可以啓發學生用上已學的句型如:I havea …Look,this is my…等。

2)、師生思維互動體現少,教師總是迫不及待地說出“正確答案”。大多數教師還是喜歡“我說你聽,我教你學”的傳統知識傳遞,不顧及學生的探究、獲取過程。如處理B5U5L2“Whowin?”這一問題,幾乎所有班的學生都會回答“Peter.”此時,老師們都會直接告訴學生是他們的籃球隊獲得了勝利,然後逐幅圖講解。其實教師大可不必那麼急於公佈答案,可以進一步問:“OnlyPeter?”讓他們帶着問題去研讀文本與插圖,得出結論。

2、內涵底蘊

1)文本處理不到位。有很多學生會感到疑惑的地方教師沒有點出來,也沒有給學生質疑的機會。如L1U5L3前兩幅圖用的是“What’sthis?”,後兩幅改成了“What’sthat?”,教師只關注讓學生回答和學習物品名稱,對提問上的變化沒有說明,這勢必給學生後面的輸出造成困難。如B5U5L1中出現的be good at句型沒有處理,再如B1U6L1文本中出現的“What colour is the pencil?”與“What colour isit?”兩種問法等,都應該給學生講清楚。

2)故事情節與知識內容分別進行。在B1U7L1的文本處理上,有位教師先是教會學生“Howmany?”數字的問答,然後讓學生聽音跟讀、角色朗讀後再看插圖上的中國結、熊貓等圖片,進行了大量的文化滲透,出示大段的漢語讓學生讀,感覺人爲地把故事情節與英語知識人爲割裂,且文化滲透過多。

3)情景圖沒有好好利用。例如B3U6L1一課中的“parents”單詞,有位老師出示劉星一家照片來學習,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我們更應該讓學生找出Tom的父母,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對故事情節瞭然於胸。另外,一個文本的情景圖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例如B5U5L2,大多教師都能關注第二、三圖李明和Peter在運動場上的表現,也能讓學生用英語複述出來。而隱含在圖片裏的情節卻沒有得到關注:李明得到球后傳給LiuLei,Liu Lei把球給了Peter,纔得到了關鍵的兩分,球隊獲得勝利。

4)Let’stalk的處理過於機械甚至降低難度。有的教師只限於讓學生跟讀活動2裏的句型,甚至有的怕學生“不會讀”,降低難度,只讓學生說出一句話,如B5U5L2,只讓學生用進行時態說一句話就可以。

5)文化滲透不當。有的教師的文化意識滲透過多,如B3U6L1,給學生播放一段漢語視頻,大意是要孝敬父母,佔用了寶貴的時間,脫離英語語境。

6)複習課的着力點有問題。有的教師大膽提供了複習課,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重點內容,但忽略了複習課最重要的訓練應該是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輸出,不能一味地讓學生機械做題。

3、習性關照

1)學生習性。大部分教師在這項指標中都做得很好,體現習性養成的一貫深厚,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讀單詞帶尾音、小組活動用漢語、開放性的問題不敢舉手、不知道書寫單詞的具體要求等。

2)教師習性。大多教師具備關注學生學習習慣、規範書寫的習性,但在模仿錄音、用英語思維等方面還不夠。

4、程式展示

1)環節之間不能秩序漸進。例如學了顏色設置了“What colour isit?”問答的操練活動,到拓展時還是僅用這個問答描述身邊的顏色,對學生來說已經毫無難度,滿足不了學生的“挑戰心理”。

2)環節之間轉接突然。如做完“What’s missing?”遊戲教師就宣佈“Now point and say”學生思維跟進不上,不知所措。

3)活動前沒有交待明白活動規則。要求學生做什麼事情,教師說了大段英語,學生不知所云,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做示範,讓學生看明白以後再做。

5、方式配置

1)示範與要求不協同。如讓學生描述自己同學的相貌特徵並猜測,有的教師示範時卻讓學生猜姚明。

2)爲媒體所累。同樣是讓學生描述自己班的同學,硬要把該生的照片呈現在投影儀上,實在是多此一舉。

3)評價隨意。學生僅是模仿讀出一個單詞,教師就誇大其辭地表揚,學生並不能感覺到成就感。

4)沒有培養學習策略的意識。如呈現新單詞後教師馬上就讀出來,再教給學生其中一些字母音,學生只能跟讀,不需要動腦。其實可以反過來,讓學生自主嘗試讀出單詞。

5)問題設置與學生知識經驗不協同。如B5U6L1一課,教師讓學生聽音說出哪一天是聖誕節,並提示可用漢語回答。其實即使不聽學生也可以回答的,我認爲可以讓學生聽關鍵詞,根據前面已有的知識經驗,嘗試說出12月25日的英語。一來是聽力訓練,二來可培養自主學習策略。

6、時間分配

1)多媒體操作不熟練浪費時間。有的教師課件太複雜,轉換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錯誤或卡住,耽誤課堂的正常進行。

2)時間分配不合理,缺少內化的時間。大多教師的課堂都是輸入時間多,輸出時間少,往往到鞏固拓展環節了,時間也所剩無幾了,知識得不到內化和運用。

7、素養展現

1)部分教師課件或板書有誤,課堂口語隨意或過多,還有的知識點出現錯誤,如They’re jumping high.等。

2)課堂生成沒有得到好的利用。一位老師在B1U6L1學完顏色後設置了“Shapeeyes”環節,屏幕上由紅、綠、黃、藍四種顏色變成一個白條,一位學生猜測“white”,教師糾正學生應該從四種顏色中猜一個。其實此時教師丟掉了一個很好的表揚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契機,若能表揚她“Youknow white!A super girl!”等之後再引導她重新猜測效果會更好。

3)綜合語言支撐的設計和活動效果預設的能力。有部分教師不明白設置什麼樣的活動爲載體才能讓學生有綜合語言輸出的環境。還有的活動本身有趣味性,效果卻不盡人意,如玩色盤,兩層色盤讓學生猜中的概率是很小的,總是猜不中往往讓學生喪失興趣,也違背猜測遊戲的初衷,我們完全可以讓一層不轉,轉動另一層,給學生成功的機會。

三、基本建議

更多熱門觀課報告:

1.2016觀課報告範文

2.2016小學語文觀課報告

3.初中英語觀課報告

4.2016小學觀課報告

5.2016英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

6.201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觀課報告

7.魯迅《故鄉》觀課報告

8.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

9.2016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

10.乘法的初步認識觀課報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