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1.2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5篇)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廣廈、伐木、綜合、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感受大興安嶺景物的美,認識大興安嶺在祖國建設中的作用。

4、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和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片、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解題

1、導入課文。

2、解題。

二、初讀課文

提出閱讀要求:

1、把不理解的詞語抄出來。

2、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把它們寫在課文旁邊。

3、瞭解課文寫作的順序。

讀後請同學們討論課文內容,教師小結:本課主要寫大興安嶺的嶺、林、花,目睹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作者聯想到木材和社會主義建設關係,聯想到林場對興國安邦的意義。

三、學習第一小節

1、齊讀,思考:“我”一走進原始森林有什麼感覺?這種感覺是怎樣產生的?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小節,讀出感情的變化。

四、總結

五、作業

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跟你們一起學習了林海。

(板書:林海)

2、師:通過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課文寫了作者剛進森林、深入林中,以及作者的聯想等幾個內容。並且學習了第1小節。第1小節寫了什麼內容呢?

(板書:大興安嶺親切、舒服)

3、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作者深入林中和聯想的部分。首先,我們來學習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

(板書:景色、聯想)

二、學習第二小節

1、生快速地閱讀第2小節,問:作者看到了什麼景色?(板書:嶺)

2、生默讀第2小節,問:哪一句寫了作者看到“嶺”?

3、理解“多少條嶺啊,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句子。

⑴ “疾駛”什麼意思?“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說明什麼?

⑵找出“看不完”的句子,“看不厭”的句子。並理解“孤峯突起”“盛氣凌人”等詞語。(板書:多、溫柔)

4、指導朗讀“多”“溫柔”的句子。(板書;喜愛)

5、過渡:課文第2小節,作者描述了嶺“多”“溫柔”的特點,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我們是這樣學習的:

⑴找出第2小節景物(嶺)及其(多)(溫柔)特點的句子。

⑵品讀(多)(溫柔)特點的句子。

⑶體會文中(喜愛)的感情。

出示幻燈片:

學法:①找出重點詞句;

②品讀重點句子;

③體會文中感情。

三、學習第3~5小節

師:出示圖片,配樂範讀第3~5節,生看圖欣賞。

師:生輕聲讀第3~5小節,把句、段讀通順、流利,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

1、學習第3、4小節。

⑴默讀第3、4小節,問:看到了什麼景色?(板書:林)

⑵品讀第3小節:

①理解“目之所及”的意思。(板書:綠)

②理解第3句,弄清兩對反義詞的用法。

③指導朗讀。(指名讀──指導讀──自由讀──比賽讀)

⑶品讀第4小節:

①寫了哪些林?(板書:如海)

②把反問句改成肯定句,並體會2個反問句的用法。

③指導朗讀。(指名讀──指導讀──自由讀──引讀)

⑷過渡:課文第3、4小節,作者描述了林之大──“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林中有波浪──“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林中有浪花──“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可見,林之大之美,只有“海”才能與之相比。我們是運用這種方法學習的:找出重點詞句,品讀重點句子體會文中感情。

2、自學第5小節:

⑴品讀“多”“美麗”的句子。

⑵理解句子:

出示幻燈片:

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爲裙,還穿着花鞋。

這個句子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⑶指導朗讀。(指名讀──指導讀──自由讀──女生讀)

⑷過渡:這裏,我們和作者主要欣賞了興安嶺“林”“花”的特點,作者寫的非常美!下面請同學們再有感情讀一讀3~5小節。並根據老師提示選擇一小節背一背。

3、指導背誦:

⑴學生練背。

⑵指名背誦。

⑶作者深入林中欣賞了嶺、林、花,這麼誘人的景色怎麼不令作者浮想聯翩呢?

四、學習6、7小節

師:快速閱讀6、7小節,用橫線畫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1、學習第6小節:

⑴指名生說。

⑵理解句子:

出示幻燈片:

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爲一體,美得並不空洞。

“空洞”什麼意思?“並不空洞”呢?爲什麼說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爲一體”?(板書:建設)

2、學習第七小節:

⑴指名生說。

⑵理解句子:

出示幻燈片:

我不曉得當初爲什麼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興國安邦”“邦”什麼意思?“興國安邦”呢?爲什麼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板書:興國安邦)

⑶過渡:同學們,作者描述興安嶺真美!下面就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聽,感受感受大興安嶺的美!

五、學生練說,體會感情

六、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主要運用“找出重點詞句、品讀重點句子、體會文中感情”的方法,理解了興安嶺景物特點和作者聯想的內容。仔細的觀察,加上豐富的想象,作者把滿腔喜愛之情蘊含在文字的字裏行間,寫得生動、形象。我們應該學習作者這種方法。

板書設計

林海

嶺溫柔

林綠

花美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2

學習目標:

★學會“籮、杭”2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準備“搖花樂”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讀提示明要求

◆師生談話:說說在兒時曾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教師導語:童年曾發生過的趣事令我們難忘,只要一想起它,我們仍會感受到一種快樂。今天我們要讀的課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筆把童年趣事記錄了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共同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板書課題:桂花雨)

◆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桂花的資料後,針對課題說說想了解哪些內容。

二、初讀課文知大意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夥伴之間互相讀課文,糾正字音,再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語句悟情感

◆讀課文,看“搖花樂”的掛圖,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

a.“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

b.“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

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分小組讀所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語句所描繪的情景,再說一說此刻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感受到了什麼。(有感情朗讀“搖花樂”這一段。)

◆教師導語:多麼令人難忘的搖花樂,它同樣也把童年的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僅僅爲了寫搖落的陣陣桂花雨嗎?聯繫上下文,讀讀有關語句,再說說你的感受。

a.“我喜歡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c.“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d.“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學生邊讀有關語句,邊談自己的體會。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通過這幾句話,聯繫上下文,如與“梅花、梅樹”的對比,體會出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體會母親對故鄉的懷念。

a.找出有關描寫母親的語句。

b.讀母親的話“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說說自己的感受。

試着用“這裏的——再——,也比不上——”這樣的句式說說母親還可能會說些什麼。

c.與同學交流:母親的話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聽着母親的話,“我”不禁又想起了“搖花樂”,你能通過朗讀向同學們表達出“我”的思鄉之情嗎?(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難忘童年的畫面,難忘母親的話語,更難忘故鄉的桂花,讀讀課文中的語句,想一想,課文中是否還有讓你回味無窮的句子?找出來並有感情地讀一讀,再交流爲什麼要這樣讀。

四、積累語言求發展

◆讀了這篇課文,你的內心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在課外閱讀中,在你的生活實際中,你有沒有感受到人們對家鄉的懷念呢?說一說。

◆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3

學習目標:

★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課前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蒐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自學生字新詞。

★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二、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彙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着”,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着皺起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爲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三、深悟“竊讀”,迴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纔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裏,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爲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痠腳木,爲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纔看完一本書,爲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麼原因鼓勵“我”竊讀。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蒐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彙報交流。

3.總結: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三、迴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裏,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3、感受父母之愛的偉大無私。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感受父愛的偉大。

教學準備:

蒐集相關資料、製作課件等。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看完了剛纔的短片,大家一定學到了很多防震自救知識,假如有一天,災難真的發生,但願你們能把這些知識活學活用,保護自己。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和地震有關。請同

學們打開語文課本,翻到第十七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這是一場什麼樣的地震,地震中的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請同學們認真聽課文朗讀錄音,並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1、交流:這是一場什麼樣的地震?

“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師:這確實是一場大地震。他發生在1994年美國洛杉磯。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地震中,曾經宏偉壯麗的高樓大廈被夷爲了平地,昔日繁華的商業大街傾刻間化爲烏有,豪華的小轎車被攔腰截斷,人們驚惶無措,四處奔逃。在災難面前,人類顯得多麼渺小,生命在轉瞬間灰飛煙滅。就在這場地震中,有一對父子卻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2、地震中的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主要內容) 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一個叫阿曼達的孩子被埋在了廢墟底下,他的父親憑着堅定的信念,徒手堅持挖掘38小時,終於救出了兒子和其他被埋的同學。

3、課文中說這是一對什麼樣的父子?(板書:了不起 父 子)

三、並列行進,研讀“了不起’

爲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的了不起?快速默讀課文,請男生找出體現父親了不起的語句,女同學找出體現兒子了不起的語句,邊讀邊作上批註,還可以與別的同學交流你的感受。

1、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閱讀體會,品讀重點句,體會“了不起”。

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關鍵句子找得也很準,正是這些語句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老師對其中幾個句子感受頗深,讓我們一起分享。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

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什麼?你是從哪個詞語體會到的? “衝”體現了父親在地震中焦急、擔心,希望兒子平安的迫切心情。

(2)、課文第5到9自然段中有一組對話,其中對父親的語言刻畫,深深打動了我。

“太晚了,沒有希望了。”

“誰願意幫助我?”

“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好心人來勸,父親多麼希望有人能幫助他,可是,沒有,當*長和警察前來勸阻,卻依然沒有人來幫他。人們爲什麼不肯幫助這位父親?(因爲這裏已經成了一片廢墟,他們都認爲孩子生還的希望太渺茫了,而且這裏還隨時可能發生餘震、大爆炸等險情。)父親覺得呢?(堅信自己的孩子還活着,所以誰勸他也不肯離開,所以懇求別人的幫助)一想到兒子生死未卜,父親心都碎了,他簡直快要崩潰了!我們應該怎樣讀這組句子?帶着焦急,帶着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我們再讀這組對話。

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你就是這位父親,你爲什麼不走?是什麼支撐着你苦苦挖掘?父親曾對兒子有過什麼諾言?

四、情感昇華,迴歸主題

1、38小時的苦苦挖掘,38小時的耐心等待,這對父子在經歷了巨大磨難之後,才換來這幸福相擁的感人一幕。是什麼創造了這奇蹟?是,是信任,是愛創造了奇蹟!

2、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與寬廣。是父愛的力量教我們堅強,也是父愛的力量教我們從容面對挫折和一切災難。其實,我們每一天都浸潤在父母的愛中。父母的愛不是亮閃閃的水晶,不是甜津津的蜜糖,它只是我們在悲傷的時候一句簡單的安慰,只是我們在寒冷時一個溫暖的懷抱,我記得有人說過:父母的愛像是那一片大海,而我們則是那小小的帆,永遠也走不出那片海。讓我們每一位同學都珍惜這份愛,並努力去回報這份愛。

六、課外延伸,佈置作業

我們雖然沒有過這樣轟轟烈烈的經歷,但浸潤在平凡生活中的愛,一樣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挖掘生活中那份深沉的父母之愛,感受這份愛吧!學完了課文,你會怎樣表達這種感情?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5

學習目標:

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

有感情讀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蒐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蒐集關於“花山”的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一、自由讀課文,認清生字生詞。

讓學生自主提出不懂的問題。

比如:

a.毛主席爲什麼要請羣衆回來碾米?還給羣衆沏茶喝?

b.毛主席說服警衛員的那段話怎麼理解?

c.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一句話?

d.這篇課文表現了毛主席怎樣的優良作風?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a.課文主要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是按什麼順序寫的?(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板書:請羣衆回來碾米,給羣衆沏茶喝,幫母女倆推碾子。)

b.再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比較深刻的句子。

(建議:畫出毛主席對警衛員說的一段話和課文結尾的那一句話,留待再讀時深入理解;其餘語句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體會理解。)

c.進一步自學課文,並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挑選課文中的某一部分練習朗讀。解決問題麓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從毛主席讓警衛員請羣衆回來碾米和給羣衆沏茶,替母女倆推碾子這三件事中可以看出來,他不願意爲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耽誤全村羣衆吃飯,還給羣衆沏茶喝,幫他們推碾子,充分表現出毛主席關心羣衆、把自己視爲羣衆中普通一員的好作風。)

(毛主席教育警衛員的那一段話講了三層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爲了全國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衛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這也說明毛主席充分認識到人民羣衆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願意和羣衆打成一片。)

(理解最後一句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說老人爲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d.讓學生把自己蒐集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寫一篇讀後感。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字詞,並正確理解 “垂蔓、幽深、信賴”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積累文中描寫珍珠鳥外貌、神態、動作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珍珠鳥逐步信賴“我”的過程,並能簡單複述。

4、理解“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的含義,領悟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與信任的美好境界。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珍珠鳥逐步信賴“我”的過程。 理解“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的含義,領悟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與信任的美好境界。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鳥兒朋友。

2、出示圖片和簡介(指名朗讀)

3、師:瞧,這隻鳥兒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後背生着珍珠似的小白點。這是一種觀賞鳥,但它十分怕人。(要強調怕人的鳥),這種鳥的名字叫——珍珠鳥。(板書課題,齊讀)

4、 介紹作者:

(1)師:這篇課文的作者是馮驥才,他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作家和畫家。

(2)他非常喜歡小動物。因此,當朋友送他一對珍珠鳥時,馮驥才說——“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

(3)出示第一節第一句話。

①這裏有個感嘆號,誰能讀好這句話?

②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到作者是非常喜歡珍珠鳥的——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課前,同學們已經做了預習,誰能說說課文寫了幾隻珍珠鳥?其中重點描寫了哪一隻呢?

2、這篇課文講的就是“我”和珍珠鳥相處的情景。(板書:鳥——“我”)

3、作者着重描寫的是珍珠鳥,因此課文要以“珍珠鳥”爲題。

4、打開課本,快速閱讀,找一找,哪幾小節寫了我照顧大鳥?哪幾小節寫了我和小鳥共處?

1——2節:“我”照顧大鳥

3——6節:“我”與小年共處。

三、學習課文第1-2節

1、師:下面老師請你們輕聲讀讀課文的1-2節。看看我是怎樣照顧大珍珠鳥的?

(板書:照顧)

2.學生交流句子(媒體三)

(1)“垂蔓”正音(出示另一個多音字,讀一讀)

(2)出示圖片,理解“幽深”,感受作者對小鳥的精心照顧。

①如果你是珍珠鳥,住在這樣的環境中,會有什麼感覺?

②誰能通過朗讀讓我們來感受一下。(指名朗讀。)

課後小結

三、複習鞏固

1、教師總結:要知道珍珠鳥是一種很怕人的鳥,因此作者爲它們創設了一個綠色的環境、自由的空間,讓它們住在這裏能感覺舒適、溫暖和安全!

2、抽學號輪讀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多音字組詞

幹( )( )

( )( )

蔓( )( )

( )( )

4、給“深”字組詞填入相應的句子裏

(1)張教授有着( )的知識底蘊,受到了學生們的尊敬。

(2)悠揚的笛聲時而清脆激揚,時而( )委婉。

(3)媽媽( )地望着搖籃裏熟睡的兒子,久久不願離去。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7

1.古詩導入:出示孟郊讚美母愛的古詩《遊子吟》。

全班交流感受。

2.師小結:無論嚴寒酷暑,無論貧窮與苦難,總有一個人支撐着我們,這個人就是母親;總有一種愛讓我們感動,這種愛就是母愛。今天,讓我們再次去體會母親濃濃的深情,一起來欣賞作家樑曉聲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

板書,齊讀課題。

3.初讀課文,請同學們快速瀏覽18課,瞭解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交流)

4.檢查預習,出示小黑板,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於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裏噪聲(),我發現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想要錢買書,母親用()的手將錢塞給我,立刻又陷入了(),我鼻子一酸,()着錢跑了出去。

1、交流讀《遊子吟》的感受。

2、自由讀課文。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導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

2、通過課文內容填空,完成教學目標1。

3.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抓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統領全文,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1.同桌交流

2.指名填空。

3.教學重點字詞

⑴括號裏有一個字很難讀:龜jun裂,理解詞語,讀詞,想像一下龜裂情形。

誰看到過龜裂的什麼?請具體描述一下。

⑵括號裏有一個生字特別難寫,哪一個?“攥”,我數過了整整23劃,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寫一遍。寫完的請舉手,牢牢記住的請把左手緊緊攥起來。

⑶聯繫上下文理解“失魂落魄”。作者真的很喜歡《青年近衛軍》,他每天想這本書都失魂落魄的。什麼樣叫失魂落魄?見過別人失魂落魄過嗎?那是什麼樣子的?(心不在焉。心裏老想着其他的事,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走路的時候沒有勁。)

練習說話。

4、齊讀

1、理解詞語並運用。

2、全班同學讀句子。1.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目標的設置當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本課的教學更立足於學生的學習需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讓學生由讀到悟到說,爲他們搭建的是一個鍛鍊語言、表情達意的平臺。

請生從課文中畫出描寫母親工作環境的一句話。

交流出示:“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1、七八十臺破縫紉機會發出怎樣的聲音?

理解詞語“震耳欲聾”。“欲”呢?

多麼可怕的嗓聲!帶着這種感覺再讀讀這個句子!

(1)耳朵都要震聾了!這樣的聲音,迎面撲來,你身在此環境中,會有什麼感覺?

但是我的母親呢?她在怎樣的環境下工作?她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呀,讀——

(2)同學們,這樣的聲音停止過嗎?瀏覽全文,去找找哪些地方說明這震耳欲聾的聲音一刻也沒停止過呢?

“大聲說出了母親的名字”

“母親大聲問”

“向母親探身,喊”

這樣的地方比比皆是,還有嗎?

“接着又對我喊”

“大聲對那個女人說”

(3)這七八十臺縫紉機一刻也沒停止過,母親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齊讀——從我進入工廠,到我離開工廠,這震耳欲聾的聲音一刻也沒停過。讀——

(4)小結:當你第一次發現母親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你有什麼感受?

這些感受交雜在一起,怎能不讓“我”鼻子一酸呢?

還有哪些地方令你鼻子一酸?

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氣。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並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愛讀書”,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一直在和書進行着有趣地對話。《竊讀記》生動、細緻地刻畫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通過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對閱讀的交流,使我們得到讀書的有益見解;《走遍天下書爲侶》則在假定和選擇中,告訴我們要與書爲伴,以書爲侶,其樂無窮;提出善於讀書,要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關於讀書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我的“長生果”是什麼?爲什麼把書叫做我的“長生果”?)

2.作者寫了少年時代讀書和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看香菸人小畫片;看連環畫;

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思與寫作的經歷。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衆不同的“鮮味”纔好。

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嘗試背誦)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但它是第一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它的寫作特點可以說是對整個單元的回顧和總結。

它的寫作特色1、大量的四字詞語、好詞佳句的運用,。文辭優美,善用比喻,用詞準確。(板書)

1、出示本課的四字詞語

2、按課文內容填空

3、師:好的詞語組合成一個個優美的語句,老師從課文中選取了兩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例一:課文第2自然段:象蜂蝶飛過花叢,象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悅之情。這裏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形象地表達了作者讀書的那種愉悅之情。

例2:象一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這個比喻用的妙,“嵌”字用的好!一個嵌字,將月亮與天空融爲一體,給人一種寧靜恬美的感覺 。

(指導方法:劃一劃,寫一寫,讀一讀。)

3、那麼你們覺得課文中還有哪些詞句優美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爲優美的語句圈畫出來,並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4、生默讀課文,師巡視。

5、生彙報交流

生:我喜歡第9自然段。朗誦:(我把秋天比作一個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着風寒,卻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人間。你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秋天,使農民的笑容格外燦爛。)這段採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秋天寫的非常美。

師:僅僅如此嗎?

生:作者還非常善於遣詞用句。如:這一系列動詞用的十分生動:拂 撒 擋 捧 等等 。作者還善於運用排比短句,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這些細緻入微的描寫個我們展示了一個十分美麗的秋天。

師:你真會讀書。還有沒有 別的同學談談自己的閱讀感悟?

生:我喜歡第5自然段。朗讀 (後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連環畫。一位愛好美術的小學教師,他有幾套連環畫,我看得如醉如癡:《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聯翩,《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後來,哥哥的朋友們送了我幾冊小書:《劉得蘭小傳》《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師:請你談談理由。

生:這段作者用了很多四個字的詞語,使得句子非常生動。如:如醉如癡 浮想聯翩 淚落如珠…..此外,本段採用了列舉法,使得句子變得翔實而生動。

師:說的真好。請同學們齊讀這段。

生:我還喜歡第7自然段。朗讀:(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飢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着一面花紋駁雜的石牆,我會呆上半天,構種種神話傳說;躍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我喜歡這段是因爲我覺得作者善於引用名言使自己的文章生輝。還善於舉例子讓文章增色不少。

師:真好。你真會讀書。課文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只要你留心細細揣摩,一定會品出更醇香的滋味。

師:醉心閱讀使作者悟出了什麼?(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衆不同的“鮮味”纔好;2、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師:本文除了在遣詞用句上 頗具特色外,在佈局謀篇上也是我們學習的典範。譬如本文多次使用過渡段和具有過渡意義的詞語,使得文章行文流暢,渾然一體。同學們找找,看看哪裏是過渡段?板書(寫作特色2:善於使用過渡詞,過渡段)

生:第7自然段。朗讀(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飢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着一面花紋駁雜的石牆,我會呆上半天,構種種神話傳說;躍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生:還有第4,第12自然段。

師:第4自然段(開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長日久,就感到不過癮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是一個總結段,而不是一個過渡段。此外作者還用了一些明顯具有提示的詞:如最早 後來 漸漸地 這些詞語它和過渡段一樣也起着轉承的作用。

師:那麼從這些提示詞上看,你可以看出文章是按什麼順序組織材料的?

生:按時間先後順序組織材料

師:說的很好。那麼哪些事情寫的詳細,哪些事情寫的簡單?

生:看“香菸人” ,看連環畫寫的簡略,到圖書館看書寫的詳細。

師:詳略得當也是我們要掌握的寫作技巧之一。(板書:寫作特色3:時間先後順序組材,詳略得當)除本課的寫作特色之外,我們在第一、三兩課還相應的學了人物的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這些我們都應該巧妙的用到我們今後的作文中。

四、佈置作業

1.抄寫文中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在讀書中的收穫寫成一個小片段。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9

學習目標

1、提高同學表達、應對、傾聽、提問等語言能力、

2、運用本單元學習的說明方法,學習寫一篇說明性的文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

今天同學們帶來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讓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他人的喜愛,讓他人心甘情願地把他買下來嗎?那俺們今天就試着做一名“小小推銷員”、

精心準備

熟悉“商品”、對你的“商品”進行全面瞭解、從外觀、規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價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數、

找出產品最能打動人的地方,準備做精彩的描述、

面對“顧客”,你用怎樣的表情、怎樣的語氣、怎樣的語言推銷你的商品,請做好充沛的準備、

考慮“顧客”針對產品會提出那些質疑?你將如何解答、

小組試買

在小組中試着推銷你的商品,讓同學們針對你推銷產品的內容、語言、語氣、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議、

認真聆聽同學們的建議,合理採用、

班級特賣場

每組選出最優秀的“推銷員”,推銷自身的產品、

“顧客”認真聆聽“推銷員”的介紹,對產品提出質疑、

耐心、機智地回答“顧客”的問題,抱着既對消費者負責,又對產品負責的態度、

總結

評出最佳“推銷員”

你認爲怎樣才幹夠做一名優秀的推銷員?(優秀推銷員的規範是什麼?)

第二、三課時習作

確定習作內容

默讀本次習作的要求,和同學交流一下、

確定習作內容、

作文指導,怎樣寫說明文

回憶一下說明文和一般的記敘性文章有什麼不同、

寫說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準備從哪些方面介紹物品,用上哪些說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點?如:外形、質量、用途、價格等,抓住突出的特點,用數字、舉例、對比、打比如、生動描寫等方法,具體描述物品的特點、)

可以適當運用一些資料,但不要大量抄錄、

自主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相互修改,完善習作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0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4.欣賞課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理解.

2.學生蒐集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

3.老師準備古詩文《天淨沙》.

教學過程

讀詩,瞭解課題出處

談話:(板書課題:小橋流水人家)讀一讀課題,說一說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法?(或想說點什麼?)

出示古詩文《天淨沙》,全班齊讀.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請讀過這首詩的同學試着說說對這首詩的理解.

導題:這篇以古詩句爲題的文章寫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翻開書讀一讀.

初讀,把握課文主旨

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輪讀課文,相互正音,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說說課文表達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達方式

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註.

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以小組爲單位派出中心發言人彙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

根據學生髮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着,發出悅耳的聲音.”(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景物的喜愛與讚美.)

b.“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採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溼……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農家臥室與書房的不同特點,讓人感到家的親切,引發美好回憶.)

d.“大家過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配樂朗讀: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讓我們一起隨着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摘抄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說一說.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1

學習目標:

★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朗讀課文,瞭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課前準備:

★蒐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麼瞭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麼更深的瞭解。

二、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1◆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市”,右半邊的筆順是一、廣、斤、市。

◆認識生字後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麼?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三、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瞭解?

四、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後讀一讀。指名彙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

自己試着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着用舉數字的方法說明一事物。

  【第二課時】

一、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彙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後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並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快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彙報,你是從哪裏瞭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鯨生活在海洋裏,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麼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鯨分爲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麼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鬚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後在小組內交流。

◆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麼?

◆鯨在睡覺時是什麼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並把它畫下來。

二、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三、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着同學們去探索。佈置同學蒐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爲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2

一、聽寫詞語,複習導入

1.聽寫生字、新詞。

2.複習內容: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品讀感悟,深入情境

1.出示課件,學生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2.爲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父親了不起表現在哪兒?兒子了不起表現在哪兒?

3.感悟:父親的了不起。讀課文2—23自然段,用“~~~”線畫出描寫父親的語句,並說說父親爲什麼了不起?

4.全班交流,體會父親救助兒子過程中心理變化。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說明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衝”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爲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①從這裏可以看出父親見到廢墟以爲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②該怎樣讀呢?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後,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①從這兒可以看出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當父親堅信兒子在等他時,就疾步走到那裏,可見父親救兒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兒子。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着,是因爲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②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後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①課文爲什麼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②是什麼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麼偉大的父愛!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③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麼?有些父母看到廢墟後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④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着。⑤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兒子在等我。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着。⑥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於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5.感悟:兒子的了不起。

快速默讀課文12—23自然段,用“——”線畫出描寫兒子了不起的語句,並說說兒子爲什麼了不起?

(1)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不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着......,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①從這兒可以看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②兒子深深地信任父親也正是由於那句話──生說③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於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麼?驚喜,自信,激動。)

(2)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生說)。(①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着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後,這對--引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投影:圖片、音樂。)

三、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3

《鯨》是一篇說明文,講了鯨的形體、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根據說明文的特點,可採用如下方法進行教學。

一、填一填

課文寫到了鯨很大,爲了把這個特點說清楚,作者列舉了箐多數字來說明。教師可指導學生讀書,畫出描寫鯨很大的有關數字,然後完成如下填空練習:

鯨是一種很大的動物,最大的有( )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 )公斤。我國捕獲一頭( )公斤重的鯨,有( )米長,舌頭就有( )頭大肥豬重。( )個人圍着桌子坐在它的嘴裏看書,還顯得寬敞。長鬚鯨剛生下來就有( )長,( )公斤重,一天能長( )公斤到( )公斤。兩三年就可以長成大鯨。

通過讀、畫、填讓學生體會到鯨確實很大。

二、說一說

課文第二自然段爲了講清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這個問題,主要寫了鯨的進化過程。學生對這段不太容易理解。根據這一情況,我讓學生仔細讀書,然後把自己當作是鯨魚,將這一段話轉述給同學聽,這樣學生興致盎然,效果頗佳。

三、比一比

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按鯨的種類寫了它的生活習性,可引導學生讀書並找出描寫鬚鯨和齒鯨生活習性的語句,並比較它們的不同,然後填寫下列表格: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介紹了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黃河象的骨架的形態及這具大象化石的發掘過程,並從科學家假想的角度說明了黃河想化石的來歷。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2個生字、新詞,通過朗讀課文,瞭解大象化石的來歷,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想象能力。並能複述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黃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及形成原因,理解科學家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來歷的經過,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理解科學家假想的根據。

教學構想

教學本課,教師在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藉助課前蒐集的資料,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學生自學、自悟、討論、交流,並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內容,提高想象能力,增長科學知識。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去過北京自然博物館嗎?那裏有一具古代黃河象的骨骼化石。那麼這具象化石是在什麼地方發現的?它的來歷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學習《黃河象》。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拿不準的可查字典或請教同學和老師。

(2)畫出帶有生字的生詞;反覆讀一讀並試着理解。

(3)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什麼?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1)拿不準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詞可由學生提出,其他學生幫助,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2)課文的主要內容可先由一小組回答,其他小組作補充。

(這篇課文講的是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大廳裏的一具古代黃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肅省發現的。科學家依據象化石假想了它的來歷。)

三、練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

1、合作學習第1自然段。

(1)靜靜地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些語言中你體會出這具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麼特點?把使你產生這種感受的詞句標出來。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討論的重點句子:

a、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長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長的大象牙,接着是頭骨和下頜,甚至連很難發現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釐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

d、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現是很少見的。

(4)出示投影,進一步體會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

(5)朗讀體會特點。

(6)小結並被書。這樣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爲科學家假想它的來歷提供了依據。

板書:完整(特點)

2、以瀏覽方式學習第2-6自然段。

(1)採取瀏覽方式閱讀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的?閱讀思考之後,自己可以小聲地說一說。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動交流,彙報學習收穫,相機進行板書朗讀指導。

板書:一羣黃河象來到河邊→老象陷進淤泥→變成化石(來歷)

指導朗讀時可以讓學生先自由練讀,然後以行或組分段讀,舉行朗讀比賽,然後讓學生評議。

3、學習第7、8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具象化石是如何發現並挖掘的?科學家想象了它的來歷,他們這樣假想的根據有哪些?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交流,其他小組補充,教師適時點撥並相機板書。

板書:1973年甘肅(發現挖掘)

關於假想的根據,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着重肯定兩點:一是從它站立的姿勢,推斷是失足落水;二是從骨頭關聯的情況,推斷它死後一直沒被移動過。

(4)指導朗讀。

四、總結全文。

作業設計

熟讀課文,準備複述。

板書設計

黃河象

完整(特點)

一羣黃河象來到河邊

老象陷進淤泥 來歷

變成化石

1973年 甘肅(發現、挖掘)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複習課文,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並按要求複述課文。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

這篇課文從哪幾方面描寫了黃河象的骨骼化石?

2、指名回答。

3、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的?他們這樣假想有什麼依據?

4、黃河象骨骼化石有什麼特點?爲什麼?

二、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瀏覽全文,想一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複述

1、教師講清複述方法。

2、學生對照板書,抓重點內容默記練說。

3、同組相互複述。

4、各組推薦人選在班上覆述,鼓勵學生評議。

5、還可以按什麼順序複述?

(1)黃河象骨骼化石的發現和挖掘——黃河象骨骼化石的樣子——科學家假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

(2)科學家假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黃河象骨骼化石的發現和挖掘——黃河象骨骼化石的樣子

五、暢談收穫

可以談寫法,可以談啓發,只要談得合理,教師都應給予鼓勵。

作業設計

複述課文。

板書設計

黃河象

推想 發現 發掘 命名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應放在品位詩句,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設景激情:

1.師導:同學們,課前老師做了一項小調查,發現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XX同學,現在已經能背?首古詩,能背幾首以上的同學有?個。古人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相信大家只要堅持下去,也會成爲一個個小詩人的。

2.(過渡)今天老師要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3.解題:誰能來說說“泊船瓜洲”是什麼意思?(注意:泊是什麼意思)。

4.介紹作者:師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課前老師已經佈置大家收集有關資料,現在誰來簡單介紹一下王安石?

(師過渡)看來同學們都準備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詩,據說是詩人被罷官後回到故鄉鐘山,應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學士,途徑瓜洲泊船時而作。

5.同桌互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讀給同桌聽,注意讀準多音字、詩句讀通順。

6.指名讀:誰願意來讀一讀這首詩?

(你預習得真充分。詩中的多音字,你都讀對了。第一句詩中“一水間”的“間”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多音字注音)

7.真好,誰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其他同學聽,特別注意聽詞句的中間,她是怎麼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節奏聽清楚嗎?好,開始。(教師適當講評)

8.!同學們,讀詩,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奏、而且還要儘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當然要讀得好,必須要先理解古詩的意思、蘊含的感情。

二、合作彙報: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註釋及你們查找的有關的資料,小組內互相交流,說說詩句的意思。(生交流,師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學習一、二句

1.師總結過渡:剛纔同學們討論得都很熱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研讀這首詩。

2.先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句詩;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鐘山在什麼地方?教師板書:(師標畫瓜洲和鐘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燈片8、9、10)

3.提問:王安石的故鄉是?

4.看板書理解: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長江的南岸,他們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a.“一水間”一水指?間什麼意思?誰能用“間”組詞。(練習:用間組詞。)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與京口隔着什麼?

“數重山”什麼意思?表示路途近還是遠?從哪裏知道?(摳住“只”補充介紹。)

一道長江水,數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遙遠。爲什麼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書:只隔。)

5.感情朗讀指導:讀一讀,讀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讀。)

(二)學習三、四句:

(過渡: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路經瓜洲,發現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這樣靜寂的夜晚,他輾轉難眠,獨自一人走出船艙,仰望夜空中的一輪圓月,那時作者有何感慨呢?)

1.請讀第三、四句:提問:這兩句詩那句寫景?那個字寫出景物特點?“綠”什麼意思?

師導:是啊!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閉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麼樣的美景?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用上“我彷彿看到……”

(生說話訓練,教師激情點評)。

2.體味“綠”字。說話訓練。

師總結導: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綠了,田野綠了,綠滿了山崗,綠遍了江河兩岸,到處是綠的----?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剛寫這首詩時,不是用綠字,曾用過十幾個字,經過反覆推敲,最終定爲“綠”。看課文插圖,你能猜猜他用過那些字嗎?(激情研論)

討論用那個字好?指名談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對你有什麼啓發?

教師小結:是啊!一個“綠”字,使王安石煉字成了千古佳話。同時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的道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3.詩導:其實,這句詩精彩是“綠”字,重點卻是“又”字,大家想想,這句詩中的“又”字是什麼意思,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在草長鶯飛的春天,五十多歲的王安石又要再次離開家鄉,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詩人赴京城再次爲官,什麼時候能回來呢?)。

請大家讀·: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句詩什麼意思,那個詞表現出作者的心情?什麼意思?表現出作者什麼思想感情?(板書:何時。)

4.(師設景讀):詩人王安石被列寧譽爲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主張變法,卻屢遭保守派的反對,被免除宰相職務後回到家鄉,第二年皇帝又啓用他,在赴京路上,思鄉情節更濃。想想我們應該怎麼讀這句詩?

此時詩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遠離家鄉了,再讀:

詩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幾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思鄉的期盼,再讀:

詩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幾十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心靈的遺憾,再讀:

詩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精神的痛苦,再讀:

5.說說兩句詩的意思。

6.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通讀全詩

1.配樂朗讀:(過渡)同學們,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詩人剛剛離開家鄉、就想着回來的那種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請大家一起隨着音樂有感情朗讀這首詩。

此時你就是詩人,站立船頭,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詩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請同學們帶着這種感情再來讀一下這首詩。(生讀)

2.背誦全詩。

師:通過課堂的多次朗讀,同學們都會背誦了嗎?(會)誰願意背給大家聽呢?

3.齊背古詩:配樂感情背誦。

五、音樂欣賞:

過渡:古詩是中華文明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講究平仄押韻,言語精練,意境深遠。學習古詩,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上,還可以將古詩與音樂結合起來,用唱的辦法來學習。大家想試一試嗎?(課件)

六、拓展延伸

(過渡)同學們,其實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思鄉詩。課前,老師收集了十首有關思鄉的古詩,送給同學們。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們學習《泊船瓜洲》的方法,讀讀、議議、背背、唱唱,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一起來賞讀。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