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五年級下冊牧童的課件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教材解讀】

五年級下冊牧童的課件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第五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詩。本組教材是以童年爲專題來編排教學內容的。《牧童》是唐代詩人呂岩所作,呂岩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整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兒童晚歸休憩圖:草場、月夜、笛聲、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全詩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的表現了牧童悠閒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註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但有時,則對詩歌背後蘊含的詩人情感不能深刻的體會到。

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結合本單元教材分析、教學要求和本課教學要求,依據課程標準中的“三個維度”,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一下的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的意思。

3.結合圖畫和註釋瞭解詩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學習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通過反覆誦讀古詩,達到熟練成誦,讓學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學習準備】

學生:收集呂岩資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媒體與資源的選擇與應用】

多媒體課件,本課件組合了關於本課相關的jpg格式的圖片,flash《田園風光》音樂視頻,flash動畫展示詩句以及易讀、易寫錯的字詞。在品讀前兩句詩時運用flash展示出對“鋪、六七裏、弄、三四聲”的理解,之後播放牧童晚歸flash視頻,設置情景激起了學生對其天真可愛調皮的感知。在品讀最後兩句詩理解詞語和賞析理解詩句感悟情感時,運用flash展示字詞以及讀音和文本句子,增強學生的理解,爲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人的情感,運用flash展示詩人呂岩小傳,窺探詩人內心的情感。繼而增強了他學習的信心,使他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把“以學生爲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進《牧童》

1、播放樂曲《田園之歌》,學生欣賞音樂。

2、說說音樂帶個你什麼樣的心情?

師:其實,能帶給人快樂的事有很多,比如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就很快樂。見到久別的朋友,會很快樂。認識一位新朋友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現在,就讓我們帶着一顆快樂的心跟隨詩人呂岩去結識一位新朋友。由此導入古詩《牧童》,並板書:牧童 提醒“牧”的讀音和寫法。

【設計意圖:這樣的安排,我旨在“快樂”二字上展開教學,不但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又讓學生以快樂的心情走進課堂。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基調,課堂教學也因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初讀詩文

1、請同學們慢慢地,認真、仔細地將這首詩讀三遍以上。

2、在小組內讀一讀,讀得好的就誇誇他,讀得不好就幫幫他。

3、誰有勇氣單獨爲大家朗讀這首詩。(評價:讀的字字準確,句句通順)誰再讀?(強調七言絕句的節奏)誰能再加上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讀一讀?(板書:“蓑”強調字音分析字形。重點強調“鋪”多音字,相機滲透聯繫句子,分析字意,確定讀音,注意字音、形、義的內在聯繫。)

【設計意圖:詩情詩意是讀出來的。讀詩首先應該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字,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要善於引導學生學會辨析字音,尤其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4、交流古詩的大意。

小結過渡:我們初步的理解了這首詩。詩中那廣闊無垠的草地,悠揚的笛聲,皎潔的明月令人神往,讓我們禁不住穿越千年時空,去揭開塵封的古老故事,探究千年以前兒童的生活樂趣。

 三、細讀品味,研讀詩文

1、引導品讀“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感受原野的遼闊和牧童的天真可愛。

(1)、請大家再認真讀這第一句詩,邊讀邊想:從這句詩中你知道了什麼?(原野遼闊)

(2)、哦!你知道了原野遼闊,你是從詩句中哪些詞知道的?(六七裏,橫)

(3)、.這六七裏是不是指原野實際的長度?(不是)其實,古詩中像用到這類虛指的詩句很多。帶着自己的理解來讀一讀,感受一下原野的遼闊。(強調“六七裏”讀的長而緩。

(4)、如果你站在這遼闊的原野上,還會感受到什麼?(美,綠,平坦等)詩中哪一個字體現呢?(鋪)

(5)、.“鋪”字什麼意思?(鋪開,鋪展)

小結:這廣闊無垠的原野上,綠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張一張鋪開的巨大的綠地毯。這鋪字用得太好了!(齊讀第一句)

(6)、.師:置身於這綠地毯式的大原野中,怎能不讓人陶醉呢?此時此刻,原野上傳來了什麼聲音?(笛聲)

(7)、那是什麼樣的笛聲?(悠揚,優美,隱隱約約,斷斷續續)

(8)、.這詩句中的“弄”是什麼意思?(逗弄)從“弄”字可感受到牧童的?(天真,可愛,調皮)讀一讀。(強調“三四聲”讀的短而輕)

小結:.是啊!晚風中的牧童騎在牛背上,不停地逗弄着手中的笛子,伴隨着晚風吹來,笛聲時而高,時而低,時而長,時而短,時而快,時而慢,時而有,時而無。讓我們來欣賞一番。 播放視屏之後引導齊讀一二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抓住前兩句中的“鋪”和“弄”感知原野的遼闊,給人平緩舒服之感以及牧童逗弄笛子的頑皮可愛,再由播放的牧童騎牛晚歸弄笛的視屏,成功引導學生進入詩中,達到人文合一的效果。】

2、引導品讀“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感受牧童的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1)、幻燈出示圖片:誰來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什麼?

(2.)、相機教學“蓑衣”,你們知道什麼是蓑衣嗎?你能從圖上指出來嗎?蓑衣有什麼作用?(相機出示“蓑衣”圖片)

(3)、.對了,其實,蓑衣還有禦寒作用,它還能散發出一種氣味,防蚊蟲叮咬。

(4)、.誰再來說說你從圖上還看到了什麼?

(5)、師小結:牧童放牛回來,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後,他沒有脫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欣賞皎潔的明月,誰能美美的讀讀這兩句詩。

(6)、把“臥”改成“睡、坐、立”不好嗎?爲什麼?

師:.對啊!牧童選擇了這種最舒服的仰臥姿勢,欣賞着天上皎潔的明月,此時,他可能會想起什麼?把你的想法在小組裏和同學交流交流。

(7)、誰來說說,此時,牧童可能會想些什麼?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如果讓你用一個詞概括牧童的生活,你會用哪個?相機板書。

師引讀:牧童的生活多麼悠閒啊,讀----

牧童的生活多麼自由自在啊,讀----

牧童的生活多麼快樂啊,讀----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媒體之優勢,再現課文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中人和景物,再結合後兩句詩句的描述,知畫中人的愜意,再加上對牧童內心活動的猜測,填補詩文的空白,深知牧童生活是多麼悠閒、快樂、自由自在,最後老師的引讀,產生一詠三嘆的效果,激起學生對這種生活的讚美和嚮往。】

  四、悟詩境,感詩情

1詩中的牧童以地爲牀,以天爲帳,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這樣的生活真是--?(悠閒、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2.、快樂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僅令牧童陶醉,令我們大家陶醉,也令詩人呂岩陶醉。其實,呂岩寫這樣的牧童,還有另外的原因呢。(出示幻燈呂岩小傳)

呂岩相傳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他考過科舉,做過兩次縣令。正遇到農民起義,時局動盪,兵荒馬亂,呂洞賓就帶家人逃荒,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傳說後來躲入山中修道。最後不知去向。想象呂岩看到牧童生活後的感受和心情?

3、交流之後引讀,讀出呂岩對這種生活的渴望。

【設計意圖:出示幻燈呂岩小傳,這樣的引入,我旨在讓學生帶着好奇心與探究的慾望走進詩人的內心,用自己敏銳的目光去發現,去窺探詩人內心的情感。學生通過自己的發現獲取信息,得出結論,看到了詩人心靈深處的一種追求。瞭解到了詩人嚮往遠離喧囂、悠閒自樂生活。繼而增強了他學習的信心,使他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把“以學生爲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五、指導背誦

有人說童年是一支筆,描繪出美妙的圖畫;童年是一幅畫,開滿豔麗的花;我覺得童年是一首詩,一首白天以牛、笛爲友,晚上以明月清風爲伴的詩,這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令詩人呂岩會渴望,讓我們帶着對這種生活的嚮往,把它好好地背下來。

【設計意圖:學習古詩,就是要讓學生在欣賞古詩詞的同時愛上古詩,並積累。爲此我在學習即將結束時用一段激情的道白引導學生背誦此詩文。】

 板書設計:牧童

呂岩 鋪

快樂 悠閒 臥

教學評價與反思

進入了五年級,學生對於古詩的學習已經不再感到陌生,對於古詩的學習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澀,於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採取了,創設快樂的情景直接引入的學習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自學、彙報的方式進行學習。

課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音樂引入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自己童年時光的快樂,激發學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兒童是怎樣度過自己童年的興趣。進而引入本課的教學。在學生初讀古詩,互讀古詩,提示容易出現錯誤的字的讀音,並且落實重點生字“牧”“蓑”之後,我便引導學生複習古詩一般的學習方法。由於以往一直都在滲透古詩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生很自然就回憶起了: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這幾個學習古詩的一般過程。於是我放手讓學生按照方法進行自學。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的狀態,由讀到悟,在整個的自學過程中,學生不斷抓住相應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詩所傳達的意境。有的同學從“三四” “一二”上下行文中的關聯感悟到了,古詩的對仗關係。有的從“臥”字中體會了那種隨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在“月明”體會到了古時候生活的靜謐,兒童與自然的親近。還有的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他們的小腦瓜裏就涌現出了學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在彙報的過程中,更是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孩子們個性化閱讀背後的個性化理解。他們往往從古詩的一個字入手就能體會到其中深蘊的意味,很輕鬆就將古代兒童那種自由自在的兒童生活體會的淋漓盡致。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對於朗讀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讀得入情入靜。並且在當堂就完成了古詩默寫,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教學過後,我仔細反思了整個的教學過程,之所以取得了這樣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成功之處在於,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信任學生,學生也會充分地信任自己,從而產生課堂教學的朵朵美麗的火花。但是反思之於也發現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在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教師的主導性在課堂似乎反映的不夠。教學目標達成後,教師的深入挖掘仍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