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2.43W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5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

一、理清思路

課文以空行爲標誌,分爲五大段。

二、學習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從哪些地方你讀懂了什麼?

通過學生自己讀文,悟出字裏行間的意思,爲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學生會回答:第1自然段從“黑色的碎瓦”、“空曠的花園”、“燒焦的樹”可以看出戰鬥緊張激烈,剛剛結束。沒有人會在這裏停留。

從軍官陰沉的臉上閃出一種冷笑的光,“誰教你這樣吹哨子的?”可以看出這麼好聽的夜鶯的叫聲,引起敵人的懷疑。

“怎麼會就剩下我一個?這裏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着呢。夜鶯倒是隻有我一個!”從這個感嘆號中看出孩子機智巧妙地戲弄敵人。

這一段講了德國兵發現了學夜鶯叫的孩子,並叫他帶路。

2、這一段中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他們研究語言文字的潛力,提高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有人會問:“爲什麼這個孩子在離敵人很近很近的地方?他不害怕嗎?”有人會問:“德國人是侵略者,小男孩幹嗎還用快活的藍眼睛望着他呢?”有人會問:“‘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這句話什麼意思?

3、大家討論這些問題。

發散大家思維,活躍課堂氣氛。

小結:孩子是主動和敵人接近的,此時已做好誘敵入埋伏圈的準備啦!孩子在敵人面前裝着什麼都不懂也不怕的樣子,來掩護自己,麻痹敵人。孩子對敵人的憎恨,把德國鬼子稱之爲野獸。

4、默讀這一段思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機智、勇敢、沉着、自然。

5、他憑着機智勇敢,引着德國鬼子一步步地朝伏擊圈走去,敵人還認爲他是“蠢東西”呢?其實呢?

三、學習第二段

1、第二段應該讀出什麼語氣呢?

孩子故意麻痹敵人,使他們覺得這只不過是個頑皮的小孩。什麼也不放在心上,挺聽話的一副沒什麼心眼無憂無慮的樣子。要讀出輕鬆、幽默的語氣。

2、指名讀第二段,大家評議,老師指導。

3、其中“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要讀得輕鬆,語調上揚些,顯得歡快。

“你們這裏有游擊隊嗎?”是敵人故意問的,說明敵人心存戒心,語氣要低沉一些。

“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裏沒有這種蘑菇。”孩子不正面回答,用話岔開,說明他機智,語氣應似疑惑不解的。

四、學習第三大段

1、讓學生小聲自讀第三大段。找出小男孩是如何配合游擊隊員殲滅敵人的句子來。然後指名回答。

2、抓重點語句、深入理解。

投影出示重點句,指名朗讀後,大家分成四人學習小組討論。

⑴ “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這句話中的“夜鶯的歌聲”指什麼?這時教師可以出示兩種解釋,讓學生判斷。

① “真的夜鶯鳥的叫聲”。

②小男孩的口哨聲。

讓學生在選擇答案後,說明理由。使學生從中體會出游擊隊員埋伏在樹林深處。他們是通過小男孩學夜鶯的口哨得知情報的。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語句中蘊含着人物間的活動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以下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讓學生換詞。把“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換成:“夜鶯的歌聲由遠及近了。”行不行?爲什麼?討論,認識到換成“由遠及近”不行。因爲“越來越響”有提醒和暗示的作用,讓游擊隊員快點準備好。這說明孩子和游擊隊之間保持着密切的聯繫。

第二步在這一段中去掉這句話行不行,爲什麼呢?不行。因爲這句話說明小男孩發送情報十分及時,鎮靜、自然,能麻痹敵人。同時體現出配合十分默契。游擊隊員同小男孩之間巧妙地織成天羅地網,只等德國鬼子來鑽啦!而此時德國鬼子還全然不知是怎麼回事呢?

⑵體會下一個重點句,投影打出:“32個鬼子……”那個人說。“兩挺機關槍。”

體會出原來夜鶯和杜鵑已不是鳥叫聲了,而是暗號。一聲夜鶯叫代表一個敵人,一聲杜鵑叫代表一挺機槍。可以想到,孩子同遊擊隊用這種方式聯繫已經不止一次了,他曾多次協助游擊隊消滅敵人。

五、學習第五段

讀讀倒數第1、2自然段。想一想這兩個自然段和開頭三個自然段之間有什麼關係?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你知道了什麼?

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後兩個自然段的關係,是首尾照應。這樣的寫法使文章結構嚴謹,渾然一體。從而更有力地表達了小男孩發出夜鶯的叫聲,是爲了配合游擊隊殲滅敵人的主題。

六、小結

小男孩用夜鶯的歌聲在村口引誘來德國鬼子;又用夜鶯的歌聲向游擊隊傳遞情報。他巧妙地幫助游擊隊消滅敵人。讓我們永遠記住他這位小夜鶯,永遠記住他的歌聲吧!

七、作業

1、蒐集有關衛國戰爭的故事。

2、看小說《卓婭與舒拉的故事》一書。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0內容第4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點.

3、體會課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根據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語言的美感.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課件)美麗的原野,美麗的桃花水.試着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己讀,再指名讀.

3、交流:同學們在預習時通過查字典解決了哪個詞語?

4、默讀課文,讀完後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三、嘗試精讀感悟情感

同學們真棒,兩次讀課文之後,三月桃花水那悅耳的流淌聲和清澈的身影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你們讀書所得.讓我們再用心讀讀課文,圈一圈、畫一畫有關的語句.

(一)水聲如什麼?(音樂)

1、學生交流畫出的語句.

2、(學習第4自然段)請大家先想一想這一段該怎樣讀,再自由練讀.通過朗讀體現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讀,男女生進行朗讀比賽.

4、教師引讀第3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

5、這樣動聽的流水聲,你想用一個什麼句子來誇誇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學習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

(二)水清如什麼?(明鏡)

1、由學生交流畫出的語句.

2、(學習第6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麼能說明“水清如明鏡”呢?(倒影.)

3、讓我們也做一次大飽眼福的桃花水,盡覽水中美景——學生自由練讀.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請大家閉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麼.指一名學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閉目想象.(播放音樂)

5、說一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四、總結全文

1、三月桃花水,聲如豎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鏡,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連——全班齊讀第7自然段.

2、讀到這兒,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3、全班配樂朗讀全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3

《清貧》

教學目標:

1、學甘於清貧的革命精神,正確理解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的關係。

2、學簡明生動地敘述一件事,在敘述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學甘於清貧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對同志產生初步瞭解,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學生班級範圍內交流,互相補充。

2、教師補充,強調同志的爲人品質,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1、提問:是一個怎樣的人?

2、板書課題。

3、自由交流。

4、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突出“清貧”。

三、再讀課文,深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1、學生帶着問題大聲朗讀課文

(1)什麼是清貧?

(2)文中哪些內容最能凸顯同志的這一可貴品質。

2、集體反饋交流。

3、畫出富有表現力的句子,圈畫關鍵詞語,在旁邊作恰當的批註。

4、集體交流,教師作適當點撥,注意學慣的培養。

5、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你讀了這些文字有什麼感想?你覺得清貧這一可貴的品質對當時的革命有什麼意義?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質。

1、找出“我”與“士兵”的對話內容,同桌分角色朗讀

2、指導同桌朗讀。點評:讀得怎樣?該怎樣讀?爲什麼要這樣讀?

3、再次朗讀。

五、質疑,培養思維能力

1、學生交流課前和課中產生的問題。

2、互相探討,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質疑精神。

3、教師質疑,落實課文選材教學。

(1)想一想:課文第8小節對“家底”的補敘有什麼表達作用?

(2)志敏爲什麼要堅持一種“清貧”的生活態度?

六、拓展,辯一辯。

1、辯一辯: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時代,清貧還需要嗎?

2、學生充分思考,辯論,教師最後做正確的引導。

七、作業

1、把文中的一樁趣事說給家長聽。

2、有人說烈士“清”而不“貧”,你同意嗎?請寫一寫。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語句並積累。

3.情感目標

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感受優美語句: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媒體:

掛圖;畫有導遊線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二、學生自學

帶着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着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遊覽路線)

教師指導:隨着導遊線路觀看圖像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三、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縈繞等。

“藍天襯着高聳的巨大的雪峯……”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四、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裏?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峯、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的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五、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5

【教案背景】

《觸摸春天》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我們的孩子對盲童的生活缺乏體驗,對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經歷。所以最好用需要的課件來輔助教學,增加直觀性,能幫助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切實地落實本課的重難點。

【教材分析】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簡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文章文筆細膩,用詞豐富、優美。選編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

生命的關愛;二是學習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1.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2)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主發現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行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語句的含義,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昇華自己的認識。

(3)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詞句的含義,教學難點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具準備】

幻燈片、《千手觀音》的舞蹈片段、《觸摸春天》朗讀媒體文件、《觸摸春天》朗讀3

【教學方法】

本課採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品味語言觸發感悟──朗讀課文抒發情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對語言的品讀感悟中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薰陶和感染。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課文。

1.欣賞舞蹈《千手觀音》片段

2.觀後談感受:知道這是什麼節目嗎?有什麼感受?

(學生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對節目的讚美,教師要適時提醒學生這是一羣殘疾人表演的。)

3.引入課文:一羣殘疾人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個奇蹟。有個盲女孩也創造了一個奇蹟,讓我們跟隨着她一起去觸摸春天吧!

板書課題 17 觸摸春天

二、朗讀欣賞,體驗春天。(播放《觸摸春天》朗讀媒體文件)

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討論交流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四、品讀課文,探究體悟。

1.課件出示“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

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幾乎要喊出聲來了,因爲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隻花蝴蝶。”

(1)安靜來到哪兒散步?我爲什麼要喊出聲來?

(2)安靜創造了一個什麼奇蹟?

(3)爲什麼你認爲這是奇蹟?有什麼感受?讀讀,希望你讀得流暢!

2.比較句子:

(1)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2)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讀一讀,體會這兩句有什麼不同,哪句更好,爲什麼?誰能讀出這兩句不同的感覺?

3.出示“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正停着一隻花蝴蝶。”

指名學生讀後,問:“我”喊出聲來了嗎?爲什麼不喊出聲?請懷着作者同樣的心情讀一讀。

4.出示“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1)自由讀讀這個句子。

(2)“竟然”什麼意思,安靜本想攏住什麼?“竟然”可以換成什麼詞?可以用“竟然”說一句話嗎?

(3)現在大家都是安靜,請閉上眼睛,伸出雙手,跟着老師的聲音來做動作,想象。“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沒有體驗過的地方。”(停頓片刻)你體會到了什麼?“神奇的靈性”指什麼?

再來一次,這一次要邊做邊想邊跟老師一起說。

5.出示“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讓學生齊讀。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提醒學生聯繫課題進行想象。)

6.出示“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學生自由讀這句話,讀後談感受。

五、總結收穫,昇華情感。

1.播放《觸摸春天》課文朗讀

讓我們隨着課文朗讀輕聲讀一讀課文,再次享受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想一想,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幻燈片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千手觀音》劇照、海倫·凱勒相片,教師隨機旁白: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一羣殘疾人用她們美妙絕倫的舞姿征服了觀衆,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你從中受到什麼啓發或感悟?請隨着輕鬆的音樂,打開心靈之窗,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悟。

3.出示語句:“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齊讀。

六、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抄寫和背誦下來。

2.按照課後學習夥伴的提示,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爲主題的板報。

【板書設計】

17 觸摸春天

盲童安靜 放飛 蝴蝶

攏住 驚訝

創造奇蹟 熱愛生活 權利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6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種、噴射、火焰、驅趕、領袖、懲罰、敬佩、造福、違抗、狠心、雙膝、啄食、肝臟、驅寒問暖、氣急敗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學習複述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感悟普羅米修斯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從有關語段的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情,學習複述故事。

課前準備:

課件;預習課文;讀有關的古希臘神話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美麗傳奇的神話故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等)

爲了人類的幸福,女媧歷盡辛苦,煉石補天。在燦爛的人類歷史文化寶庫中,古希臘和我們中國一樣,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古代文明。

在古希臘神話中也有這樣一位帶給人類幸福和光明的神,他就是普羅米修斯(出示課件)

讓我們一起來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下面老師要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指讀詞語,齊讀

2、預習課文時,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3、默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表現了普羅米修斯的偉大,讓我們深深地感動?找出最令你佩服和感動的部分,自己讀一讀。

三、交流:

師:哪些地方表現了普羅米修斯的偉大,讓我們深深感動?(鏈接3處,隨機應變)

1.指名說:“就在這時候,有一位名叫普羅米修斯的天神來到人間,看到人類沒有火的悲慘景象,決心冒着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裏去拿取火種。”出示課件

讀這句話時,我們讀懂了什麼?

①盜火的願望是多麼強烈,義無返顧,一心想着人類。

②天火是不容許被帶到人間的,這是天規,不能觸犯。

③盜取天火絕非易事,也許會面臨重重困難,也許將會受到主神宙斯嚴厲的懲罰。

看到人類的不幸與痛苦,沒有一笑而過,本來與己無關的事,卻要冒着生命危險去做。儘管危險重重,但他沒有害怕,更沒有退縮,他下定了——決心。你感悟到什麼?

板書:善良、勇敢、捨己爲人

多麼偉大的普羅米修斯呀,讓我們滿懷敬意地朗讀這句話。

自從有了火,人類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指名說一說,齊讀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

出示課件:火使人類(指名說)

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寒冷走向——(溫暖)從痛苦走向——(幸福)

從疾病走向——(健康)從野蠻走向——(文明)

總之,有了火,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普羅米修斯的偉大就在於造福人類!他爲人間作出了多大的貢獻啊!

讓我們再帶着全人類的感激之情朗讀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話。

2、請同學繼續說說普羅米修斯的偉大。

指名說“爲人類造福,有什麼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出示課件。

聯繫上文想一想,這句話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火神勸他歸還火種。)

(爲他塑一個他正高舉着火把)

師:你們知道嗎,其實,現在我們全世界都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在紀念着這位給人類帶來火的英雄,什麼活動之前都要點燃聖火?

(奧運會。)對,這就是奧運“聖火”的由來和意義。火是文明的象徵,

火是希望的象徵,火是普羅米修斯精神的象徵。讓我們用普羅米修斯的精神之火,點燃我們的智慧之火,創造之火,生命之火,愛心之火……我們期待着2008的奧運“聖火”在我們北京熊熊燃燒!

師:還有誰有不同的塑像嗎?

(可以塑普羅米修斯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正在承受痛苦的折磨的樣子。讓大家記住普羅米修斯爲盜火所受的懲罰,讓大家時刻珍惜火種。)

師:世界著名的作家埃斯庫羅斯有一部名著就是用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這個題目。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7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爲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

3、學習本文的寫法,感受青銅的純樸善良和懂事。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爲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

學習本文的寫法,感受青銅的純樸善良和懂事。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小學課件資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個好故事就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值得你回味一生。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蘆花鞋》這個好故事吧!

二、介紹作者

曹文軒,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作家。主要作品:《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青銅葵花》等。

三、初讀課文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會認生字。

搓(cuō)

葵(kuí)

祈(qí)

遺(yí)

憾(hàn)

污(wū)

屑(xiè)

4、理解詞語的意思。

冬閒:指冬季農事較少的時節。亮堂堂:形容很亮。

尋覓:尋找。

祈求:懇切地希望或請求。

四、品讀釋疑

(一)品讀第一部分

1、青銅一家是怎麼做蘆花鞋的?從全家人編蘆花鞋去賣,賣的錢是“一筆很重要的收入”可以看出青銅家是什麼經濟狀況?

預設:先將上等的蘆花采回來,然後將它們均勻地搓進草繩裏,再編織成鞋。青銅家很窮。

2、作者描寫青銅和葵花采蘆花的內容用意何在?

預設:是爲了讓讀者從青銅和葵花采蘆花的內容中看出兄妹二人做事認真以及二人的兄妹之情。

3、蘆花鞋是什麼樣子的?

預設:那柔軟的蘆花,竟像是長在上面的一般。被風一吹,那花都往一個方向傾覆而去,露出金黃的稻草來。讓人想到落在樹上的鳥,風吹起時,細軟的絨毛被吹開,露出身子來。兩雙鞋,既像四隻鳥窩,又像兩對鳥。

(二)品讀第二部分

1、讀第二部分,你覺得青銅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

預設:青銅是個能吃苦且懂事的孩子。從“天下了一夜大雪,積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門都很難推開。雪還在下”可以看出天氣的惡劣,與後文青銅的賣鞋熱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用天氣的惡劣,雪的大來襯托人物冒雪賣鞋的艱辛,體現了青銅的能吃苦且懂事的特點。

2、你怎麼看待媽媽提出的同意青銅冒雪賣鞋子的條件?

預設:“媽媽說:‘那你選一雙穿上,不然就別去了。’”媽媽明知青銅已經下定了冒雪賣鞋子的決心,就讓他先挑選一雙蘆花鞋穿上,這體現了媽媽對青銅的關愛。

(三)品讀第三部分

1、城裏人是怎麼看這些蘆花鞋的?找出關鍵詞句進行賞析。

預設:“他們忘記了它們的用途,只是覺得它們好看——不是一般地好看,而是特別地好看。”“特別地好看”比“一般地好看”程度更深,這反映了城裏人對蘆花鞋的喜愛。“他們一個個走上前來,用手撫摸着它們——這一撫摸,使他們對這些鞋更加喜歡。還有幾個人將它們拿到鼻子底下聞了聞,一股稻草香,在這清新的空氣裏,格外分明。”句中對城裏人“走、撫摸、拿、聞”的動作描寫,表現了他們對蘆花鞋的喜愛。

2、從青銅賣鞋給城裏人的過程中,你又看出青銅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預設:從“他沒有因爲他們的眼神裏閃現出來的那份欣喜而漲價,還是報了他本來想賣的價”可以看出青銅並沒有因爲城裏人非常喜歡他的鞋子而漲價,這表明青銅是一個誠信善良的孩子。

(四)品讀第四部分

1、“走着走着,青銅放慢了腳步。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腳上的那雙蘆花鞋上。雪在蘆花鞋下咯吱咯吱地響着。他越走越慢,後來停下了。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後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腳上的蘆花鞋上。”本段中表示“看”的詞語有哪些?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預設:表示看的詞語:兩個“目光落在”,兩個“看看”。這四次看分別是看鞋,看天空,看雪地,又一次看鞋。青銅反覆看鞋表明他在思考到底是賣掉鞋子還是留下鞋子,這反映了青銅內心的掙扎和對鞋子的不捨。最終青銅選擇脫掉鞋子,雪天赤腳追向買鞋人,這反映出青銅的善良。

2、“他彎下腰,撿起了那雙蘆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爲一路上都是雪,那雙鞋竟然沒有一絲污跡,看上去完全是一雙新鞋。”這兩句話與前文的什麼內容相照應?預設:這兩句話與前文青銅在穿鞋前把腳洗得乾乾淨淨相照應,反映出青銅很喜歡和珍惜自己的新鞋子。

五、課文主旨

本文講述了青銅一家編織蘆花鞋,青銅冒雪堅持賣蘆花鞋,最後因爲一個人沒有買到他的蘆花鞋,他把自己腳上的鞋子脫下來,雪天赤腳追向買鞋人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青銅純樸善良的品質的讚美之情。

六、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蘆花鞋》,我們感受到了青銅身上純樸善良的美好品質。

板書

蘆花鞋

第一部分:全家人一起編織了一百零一雙蘆花鞋。

第二部分:青銅堅持在下雪天去賣蘆花鞋。

第三部分:幾個城裏人爭搶着把剩下的十雙純樸善良蘆花鞋買了。

第四部分:青銅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脫下來,雪天赤腳追向買鞋人。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本課的重難點是通過對重點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爲主,讓學生獨立閱讀和思考,並嘗試着用自己的話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不足之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要求學生擬寫小標題,從而更好地把握故事情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情。教學中還要注意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純樸善良。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8

教學目標:

1、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 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3、 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以老師小時候的事情導入。

2、引出課題《生命生命》

3、指導對課題的朗讀,請生讀,師範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讀準生字、新詞,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理解課文中詞的意思。

2、找一找課文寫了哪幾個事例。

板書: 1、飛蛾

2、瓜苗

3、自己的心跳

三、快速地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覆地讀一讀。

交流:

1、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解決:

震驚,什麼讓我震驚?

飛蛾那求生的慾望指什麼?

掙扎什麼意思?我們什麼時候會掙扎?

飛蛾一開始“極力鼓動”,後來怎麼又變成“躍動”了呢?

2、那小小的種子裏,包含着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解決:

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但它卻可以在……你感受到了什麼?

有一個字很好地寫出來了,“竟”表示不可思議,出乎意料之外。

3、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解決:

好好地使用,指什麼?

白白地糟蹋指什麼?

4、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解決:

有限的生命,你怎麼理解?

無限的價值你怎麼理解?

怎樣的生活纔是有價值的?

四、師總結,出示關於生命的名言。

五、小練筆

學了這篇課文,我的感受是……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能正確拼讀“裝飾”、“雞冠花”“歸巢”等詞語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教學重點:

學生品讀重點句段,積累優美語言,感受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

教學難點:

從平凡的事物中展現鄉村生活的畫面,讓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從而產生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題

1、出示圖片,指導看圖

(1)通過看圖,你知道這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的景色嗎?

(2)從圖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導入

這樣自然親切,優美恬靜的鄉下風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我們一齊來學習第21課鄉下人家(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新詞,並對照讀音把他們讀準。

2、找找課文“圍繞哪一小節展開描寫”?用筆作上記號

三、彙報交流,瞭解自學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生詞,教師相機指正,提醒注意“雞冠花”一詞中“冠”應讀“guān”不讀“guàn”;“搗衣”中“搗”應讀“dǎo”不讀“dāo”

學生齊讀生字、詞語

2、交流讀書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後一節)

學生齊讀最後一節

師提示:這一節中寫了什麼樣的景色?

獨特、迷人(教師相機板書)

四、精讀感悟

教師導語: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我真想再去看看這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同學們想不想看?

好吧,我們就帶着這種心情,先到鄉下人家那小小的房屋前看看吧

1、(課件)播放第一自然段的朗讀,學生對照課文認真聆聽

2、指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其它學生評讀(他讀得怎麼樣?好在哪裏?不足在哪裏?)你還能比他讀得更好嗎?

3、同學們讀了第一自然段,不僅讀得正確,流利,還讀出了情味,老師有幾個問題要考考你,怎麼樣?

(1)這段寫了鄉下人家屋前的什麼?是怎樣寫的呢?

(2)在這一段中“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麼呢?

(請學生讀一讀相關描寫)

(3)“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一般是什麼地方看到的?

(學生回答)

4、老師朗讀第一自然段,同學們閉上眼睛

來感覺“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的城市景象和課本屋前的景象,說說你的感覺。

(通過比較,感受到鄉下人家的淳樸、可愛)

過渡:剛纔我們感受了鄉下人家屋前這一獨特迷人的.風景,鄉下人家不僅屋前的裝飾獨特、迷人,而且門前、屋後也別有風味,我們來感受一下吧。

1、自由讀課文,劃出喜歡的句子,說理由,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

(指名學生說喜歡的句子及理由,教師點拔補充)

以兩個教學點爲例:

生: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裏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羣地從土裏探出頭來。

喜歡理由:(1)用擬人的手法(2)一個“探”字用得非常好

師補充:“探”字讓我們想到了活潑的孩子從土裏鑽出來,探頭探腦的和我們捉迷藏,真是俏皮活潑啊!誰願意活潑的讀一讀這個句子(出示關於筍的圖文)女同學來試試,全班同學一起來輕快活潑地讀讀。

師補充:關於這個句子其它的知識,如:筍在春天的雨後,長得多,長得快(從詞語“許多”、“成羣”可以看得出來),顯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生: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着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着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喜歡理由:(1)寫出了花的樸素又不失華麗

(2)“樸素”一詞用的非常好

師相機補充

師補充:“着時令,順序開放”的意思。

五、總結梳理

鄉下人家不僅屋前瓜藤滿架,門前鮮花盛開,屋後翠竹成陰,春天雨後春筍生機勃勃,還有許多獨特迷人的景象,我們下節課一起來交流。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生字,詞語,學習了鄉下人家房前、屋後的獨特迷人景象,感受了鄉下人家的淳樸、可愛。

板書設計:

獨特迷人

屋前瓜藤

門前花

屋後竹、筍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

《鄉下人家》文章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下面,我來談談教學體會。

一、根據我的瞭解,我們的學生95%以上從小生活在城市裏,對鄉村生活缺乏瞭解。學習本文,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於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鬱“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已喜歡的段落。能複述“雙龍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3、領悟按遊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感受溶洞的奇觀,學習按遊覽順序的記敘方式和運用恰當的詞語描繪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以學生的“春遊”創設情境。

師:“老師當導遊,帶你們到金華的雙龍洞遊玩,好嗎?汽車開動着,看看那裏的景色怎麼樣。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學們現在下車,我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這優美的景色吧!

(這一創設的春遊情境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學生興趣盎然。)

二、整體感知,擬定郊遊

1、播放遊覽雙龍洞的情境錄象。(看錄象後,雙龍洞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學生通讀全文,邊讀邊圈出生字新詞,並在課堂練習本上擬出遊蹤,請一生到黑板前畫出導遊圖,教師和其餘學生一起協助修正、定圖。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擬出遊覽路線,學生頭腦中有清晰思路,爲下面的分景點學習打好基礎。

3、檢查自學情況

(1)列火車檢查生字新詞,指導寫好“蜿蜒、臀部、稍微、孔隙”等詞語。

(2)最後修訂遊覽線路:

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遊覽景點,挖掘特點

緊緊扣住每個景點不同特點,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學習遊記的寫作方法。

(一)領悟美,感受情──學習“路上”

1.課文中哪些是寫路上的?

2.把描寫路上美的句子找出來,想想美在哪裏?全班齊讀這些美句。(教師把剪貼畫“路上”放在導遊圖中路上位置)

3.“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豔”這句話寫作順序怎樣?這麼多顏色,你感覺怎麼樣?這麼美的句子值得我們好好品讀。(學生比賽回答、比賽讀)板:明豔

4.爲什麼“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哪位同學能讀出溪流變化?(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動變化的聲音)

5.閉上眼睛,聽老師把前三個自然段朗讀一遍,邊聽邊欣賞路上的美景。

6、學生配樂朗誦。

小結:路上鳳光明豔,我們和葉聖陶一樣,遊興很濃,雙龍洞又是怎樣的呢,

(二)扣詞句,抓特點──學習“洞口”、“外洞”

師過渡:路上景色如畫,但我們目的不在這裏,我們目的在雙龍洞。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把剪貼畫“外洞”放在導遊圖中的外洞位置)

2.“突兀森鬱”什麼意思?從這個詞可看出洞口什麼特點?

3.“走進去,彷彿到了個大會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說明外洞什麼特徵?(教師點學生回答,師生概括)

小結:這節課,我們隨着葉老先生從風光明豔的山路上,進入像大會堂一樣的外洞,再走進去,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遊覽。

第二課時

師導入:上節課,我們隨着葉老先生從風光明豔的山路上,進入像大會堂一樣的外洞,參觀完了外洞,順着泉源,我們來到了孔隙。孔隙是怎樣的呢?

(一)入情境,悟特點──學習“孔隙”

1.請兩位同學前去探探路。這兩位同學合適嗎?這兩位同學不合適可看出孔隙什麼特點?(教師點兩位較胖的學生上講臺)

2.船怎樣進出孔隙呢?(師生齊讀“船兩頭繫着繩子……船就出來”)請看錄象,船是怎樣進出孔隙的。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進孔隙,你的心情怎樣?(教師放錄像,配錄音介紹)

3.請一同學上講臺,把黑板當小船,模擬作者是怎樣進孔隙的?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學生以黑板爲小船做動作,師生評價)

4.分組朗讀,讀出好奇、緊張心情,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教師點評朗讀)

(四)馳想象,析特點──學習“內洞”

過渡:仰臥小船進孔隙,行了兩三丈水程,我們就到了內洞。

1.“雙龍”其實是什麼?(教師點學生回答)

2.誰知道石鐘乳、石筍?能不能想象一下石鐘乳、石筍的形狀,願想什麼就想什麼。(教師出示千奇百怪、顏色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的圖片,學生暢所欲言)

3.默讀,找內洞特點。(教師把剪貼畫“內洞”放在導遊圖中內洞位置)

四、着眼泉水,總結全文

(一)一路遊玩過來,哪幾處見到泉水?

(二)我們就是沿着溪流參觀雙龍洞的。雙龍洞遊覽完了,我們可以坐車回去了,請大家回味一下我們的遊覽路線怎樣?

(三)學完課文後,我們知道作者是用什麼順序組織全文的?(師生概括寫作特點)

五、暢談感想,學寫遊記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1

一、看圖揭題

1.(出示蝙蝠圖片)認識它嗎?關於它你們知道些什麼?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飛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溼的洞裏,是哺乳動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達圖片)這是什麼?知道雷達有什麼作用嗎?

(雷達可以使飛機安全航行;雷達可以搜索敵機;雷達可以觀測天氣情況……)

過渡: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貼蝙蝠圖片)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貼雷達圖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爲什麼用“和”(板書“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2.交流後展示並齊讀一遍。

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3.小結並質疑。

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圍繞這個主要內容,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可能提出: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麼啓示?蝙蝠是怎樣探路的?爲什麼裝上雷達飛機就能安全飛行了呢?……)

4.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這些問題老師都明白,那麼是老師告訴你們呢?還是——

(自己讀書自己解決。)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你們對蝙蝠有什麼認識?(了不起、本領大、飛行靈巧……)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夜間”“還能”“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極細”等)。

3.指導朗讀。

①從我們剛纔找到的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領可真夠大的!我們讀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點詞語朗讀時要加重語氣。

過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麼來探路的呢?爲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也來當回科學家,做一做試驗。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閱讀4、5兩個自然段,看看需做幾次試驗(三次)

2.分組試驗。

第一組:負責試驗場地的佈置莫

第二組:負責第一次試驗

第三組:負責第二次試驗

第四組:負責第三次試驗

各組都要填寫好試驗報告

附試驗報告:

試驗次數 試驗方法 試驗結果 試驗證明

1矇眼睛

鈴鐺一個也沒響

不靠眼睛

2塞耳朵

鈴鐺響個不停

靠耳朵

3封嘴巴

鈴鐺響個不停

靠嘴巴

(楷體字由學生填)

3.學生讀書、討論、填寫報告。

4.每組選一個代表上臺介紹試驗情況,同時展示試驗報告所要填寫的內容。

5.理解“配合起來”。

第二次試驗證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試驗證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還是靠嘴巴呢?小結:對!這就是我們三次試驗所得出的結論。

6.屏示、齊讀。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質疑過渡:對這個結論你們滿意了嗎?產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疑問。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2.讀懂了嗎?誰能把這四張卡片:嘴巴、耳朵、發出超聲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指名貼卡片。

4.能看着這個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嗎?

5.拓寬知識。

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銳。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信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麼神奇呀!

6.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六、自學第七自然段

1.自讀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張卡片“天線、熒光屏、發出無線電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比較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麼相似之處。

①指名進行比較。

②師生評議、補充。

③各自進行比較。

七、編演童話故事

1.創設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飛出來找吃的,突然它,發現了一架飛機在空中飛翔,非常奇怪,仔細觀察原來是雷達幫助飛機夜間飛行。他是如何幫助飛機安全飛行的呢?蝙蝠決定去拜訪雷達。見面時,他們倆會說些什麼呢?(討論準備)

2.學生表演。

八、總結

其實,人類在生物的啓示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你們還知道些什麼?

(飛機——鳥,潛水艇——魚,降落傘——松鼠尾巴……)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生物界的不斷認識,還有更多的東西等着我們去發明、去創造。希望同學們從小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將來成爲一名真正的科學家。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2

一、複習導入

1、出示字詞,指名學生認讀。

2、回顧課文內容,指名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讀了課文,你對小夜鶯有什麼評價?

4、過渡:是呀!讀罷課文,一個機智、勇敢的小夜鶯形象便清晰地躍入我們的腦海。那麼,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呢?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研究一下這些地方。

二、精讀課文第一部分,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默讀,找出你認爲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從哪裏可以看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2、同桌交流討論。

3、集體交流,重點討論。

指名讀句子——→談感受——→補充交流——→朗讀感悟

(1)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發現,思考,誘敵——機智、冷靜]

(2)孩子從嘴裏掏出一個小玩意兒,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着他。[鎮靜、坦然、勇敢]

(3)“怎麼會剩下我一個?這裏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着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

(4)“人呢?戰爭一開始這裏就沒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剛剛一開戰,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一語雙關——機智、勇敢,對敵人的憎恨]

(5)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記了。[遊戲——麻痹敵人,放鬆警惕;暗號——襲擊準備]

(6)“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裏沒有這種蘑菇。這裏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答非所問——迷惑敵人]

4、看課文插圖,討論:一個孩子面對32個兇惡的敵人,難道他不怕嗎?爲什麼還能應變自如,毫無懼色呢?

(衛國戰爭中,全國人民都投入到保衛家園的鬥爭中,全國人民懷着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進行不屈的鬥爭,小孩就是由於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憎恨,才能臨危不懼,坦然自若。)

5、小結:這部分寫了小夜鶯引誘德國兵,並主動和敵人接近,巧妙地回答德國軍官的盤問,取得敵人對他的信任,讓他帶路。

6、朗讀昇華:分角色朗讀。

三、略讀課文其餘部分。

1、自由讀第二部分,嘗試破譯夜鶯歌聲的密碼。

2、指名讀第三部分,體會戰鬥的順利、迅速。

3、自主讀第四部分,體會小夜鶯又投入到新的戰鬥中。

四、寫作指導

1、出示結尾兩個自然段。指名學生讀。

2、讀完後,你有什麼發現?(似曾相識)在哪裏讀過?

3、出示開頭三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4、感悟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五、點題昇華

1、回顧課文:

小夜鶯用歌聲引誘敵人

小夜鶯用歌聲傳遞情報

小夜鶯用歌聲繼續誘敵

2、爲什麼作者用“夜鶯的歌聲”作題目?

六、拓展延伸

你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談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怎樣熱愛自己的祖國呢?

(如:鍛鍊身體、努力學習、遵紀守法……)

板書設計:

1、夜鶯的歌聲

機智

小夜鶯,勇敢,愛國小英雄

冷靜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3

第七單元作文教學(寫敬佩的一個人)

一、習作要求:

1.本次習作,安排了寫“我敬佩的一個人”的內容,要求我們進行習作指導。

2.可以寫的人物的範圍沒有限定

3.通過具體事例誇誇人物的精神品質。要把事情說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二、教學目標

1.深刻體會寫人物要抓住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徵,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進行描寫。

2.學會在描寫時體現人物的思想情感,加入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

3.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認真修改。學會評改寫人的作文。

三、習作備課準備

1.關於習作知識點的瞭解:

·描寫人物的方法·生活細節描寫·什麼是人物特點

2.關於口語交際課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每天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外語的媽媽,也可能是苦練書法的小夥伴;可能是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潔工人,也可能是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選擇其中一位,通過具體事例,誇誇他們執著追求的精神。如果你覺得他的其他品質令你敬佩,也可以說一說。要把事情說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3.關於習作素材的蒐集

1.拜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進行觀察或記錄,爲習作做好準備。

2.蒐集相關的作文,閱讀體會寫作方法

4、本次習作指導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第一,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把事情說具體,表達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分組,每個同學都說一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並進行組內評比;第三,教師要引導全班同學就所寫的人物的品質和事例是否具體進行評價。通過具體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風貌寫出來。

讓學生明確:

第一要通過具體事情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

第二,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

第三,寫完後要認真修改。一、前作文:未成曲調先有情

(一)話題交流,真情融匯:吹面不寒楊柳風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家庭、學校、社會這個大千世界裏,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人,在這些人中有你的親人、老師、同學,有默默奉獻的清潔工……你認爲誰最值得尊敬、佩服,爲什麼讓你敬佩?這次,咱們比一比,看看那個同學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蹟是不是也能讓其他同學們都佩服呢?

2.同學們交流自己敬佩的人是誰。他有什麼特點值得敬佩。

3.同學們敬佩的人真多,我相信大家經過學習和練習,一定能完整今天的寫作人物。寫的好的同學將獲得小作家獎。同學們想不想當小作家?

設計意圖:激發學習的習作慾望,讓學生產生“我要寫”的思想,這就是學生習作的快樂之本。

(二)成語點睛,詩句引趣:嘈嘈切切錯雜彈

1.老師請大家讀一讀下面的詩句,幫助大家蒐集了一些寫人的成語,讀一讀,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注意說出爲什麼喜歡。

亭亭玉立風華正茂文質彬彬儀表堂堂格外健壯外貌醜陋舉止文雅汗流浹背前俯後仰昂首挺立攥拳擊掌揎拳擼袖捲袖摩拳揚手拍掌搓手呵氣拍手打拳攥緊拳頭揮手致意招手示意握手言歡低頭沉吟點頭微笑搖頭晃腦埋頭苦幹垂頭喪氣渾身顫粟渾身亂顫體如篩糠戰戰兢兢瑟瑟發抖輕移腳步大步匆匆大步流星大步飛奔大步騰騰歡天喜地賞心悅目心神振奮春風滿面心曠神怡談笑風聲開懷暢笑心花怒放大快人心歡欣鼓舞興趣盎然樂不可支放聲大笑嫣然一笑熱情洋溢心滿意足歡欣鼓舞春風得意

4.師:同學們,“敬佩”一個人,說明這個人有很多好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的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重點地去寫,寫你最敬佩的那一方面,並且要用一二件事突出表現他(她)的好品質。比如,你要讚美的人物的特點是拾金不昧,你要鑽則意見拾金不昧的事例來寫。這種方法就是:人物特點→具體事例(先概括後具體寫人)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5.師:對於一個人來說,在他身上還有許多許多是不僅需要我們用眼睛看,更應用心去體會。比如我們要寫人是一個同學,你佩服他能歌善舞,你應該通過具體的事兒,讓別人讀了特別感動,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纔是好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具體事例呢?或者說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具體描述呢?請大家聯繫學過的課文說一說。

6.學生交流,老師總結: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來細緻地描述,突出人物的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總是通過對具體事件的記敘,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等來展示和表現出來的。只有寫好人物的語言和行動,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質,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7.具體事例指導。教師表演(一母親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孩子放學,她走來走去,時常看錶,孩子出來後,媽媽把自己的衣服給孩子穿上。)

師:從這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談感受。(媽媽很焦急,而且她很愛自己的孩子。)

師:那你能把剛纔看到的一幕細緻生動的描述出來嗎?平時你注意過這樣的動作舉止嗎?注意好詞佳句的運用來表現出這種焦急和愛。

8.學生討論後,老師小結:從具體的動作、語言、心理、神態方面來具體描寫一個人。

9.組織學生討論,以“我敬佩的一個人”爲題作文,要重點寫好幾部分,怎樣突出人物的品質等,互相啓發。在心裏想好寫作提綱,小組內交流體會。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根據特點選生活素材,指導選材,要讓學生寫出富有個性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張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選擇,感受與衆不同的快樂。引導學生擇取最能反映這個人讓人敬佩的事例來敘述,形成生命的律動和個性的張揚。

(二)佳作引路,章法導寫:要把金針度與人

1.爲了寫好這篇作文,老師特意寫了一篇下水作文,請大家欣賞。請大家讀一讀下面的一段文章,說一說您的理解。展示下水作文:

可愛的小虎子

我的鄰居家有一個孫孫,名叫小虎子。聽,多帥的名字呀!小虎子不但名字帥,長相也帥。圓圓的臉龐上嵌着一對虎裏虎氣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樣有神,他那烏黑的眼珠在眼眶裏骨碌碌地轉着,是那樣的機靈。高高的鼻樑下面長着一張肉嘟嘟的小嘴,兩個深深的小酒窩,印在那活潑可愛的小面孔上。

我佩服小虎子的頑皮。每當見了我,他總要摟着我的腰,大聲說:“好爺爺,親爺爺,還有那個老爺爺。”惹得我們全家人哈哈大笑,別人說他有多動症,“不會走路,只會跑”,我覺得也是。

我還佩服小虎子很愛好畫畫。每次我到他家,他總纏着我,要我教他畫畫。他備好顏料,拿起毛筆,揮筆作畫,還真有小畫家的氣派呀!小虎子一筆一畫地畫完一隻小鹿,興致勃勃地拿給我看。“哈哈,這哪兒像鹿,簡直是一頭驢。”被我這一取笑,小虎子的臉刷的一下子紅了,我本以爲他會扔掉毛筆,跑到一邊去。可是沒想到小虎子又換了一張紙,重新作畫,我趕忙湊過去,像老師一樣指導他,看他那酷愛學習的樣子,真像個小學生。

我更佩服小虎子會作打油詩。自從小虎子上學以後,每學一首古詩,他總改成自己寫的詩。就拿《春曉》這首詩來說吧,學了《春曉》這首詩,他就在家裏左思右想,最後終於想出來了──《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打上敵敵畏,不知死多少。”聽,多有趣呀,調皮的虎子又增添了幾分幽默色彩!

小虎子實在太天真了,太活潑可愛了,虎頭虎腦的,怪不得小名叫虎子呢!

2.學生讀後討論。引導學生從寫作方法和內容(特點和事例)兩方面探討。

設計意圖:老師的“下水作文”自然算不上“典範”,卻給了學生很大的鼓勵。“下水作文”的設計和寫作,首先能增強老師作文教學的信心,增加老師的寫作體驗,在指導、批改、講評作文時,就可能避免“公式化”、“雷同化”。其次,能鍛鍊和培養老師具有穩定的創新品格。最重要的是,學生從中能夠獲得感性啓發,並受到老師的人格鼓舞。另外,這樣的教學過程始終能貫穿民主活躍的氣氛。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4

教學簡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講述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後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爲尊敬。

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着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讀自悟和理解感受方面的學習能力,本文內容淺顯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再加上語言風格上的獨特魅力,學生會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容。只是在揣摩寫作特點時會感覺比較難,需要教師加以適當點撥、引導。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爲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體會母愛的偉大,並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教法學法

教法:“情景設置法”、“質疑引讀法、”、“朗讀感悟法”、“提問法”、“點撥法”等。

學法:“圈點標註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朗讀法”、“質疑法”。

課前準備:學生蒐集相關資料。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上一篇課文我們到認識了性格古怪而又淘氣可愛的貓。其實老舍先生家還有一隻動物——母雞。他是不是也像喜歡那隻貓那樣喜歡它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老舍先生家的《母雞》。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序,勾畫出生字並讀一讀。

2.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再讀給全班聽一聽。

3.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

三、閱讀質疑

1.通讀課文,找出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句子讀一讀。

2.學生彙報,教師相機板書:一向討厭→母雞←不敢再討厭

過渡:是什麼原因使作者態度發生如此變化呢?

四、自主探究

(一)指導探究一至三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1——3自然段,思考,是什麼原因使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呢?劃出相關語句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彙報

(1)討厭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母雞的無病、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

重點語句解析: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

(這是作者誇張的寫法,諷刺了母雞的炫耀。聾子本來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討厭母雞的情緒。)

(2)學生回答後,教師引讀: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它那嘎嘎的叫聲總是——(沒結沒完)特別是到下蛋的時候,母雞差不多是——(發了狂)

3.揭示總分的寫作方法。

請同學們看板書:作者先總說討厭母雞,再分別敘述了討厭母雞的理由,你知道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方法嗎?(總分)

4.請用討厭的語氣齊讀課文1、2、3自然段。

5.老舍先生對待母雞的情感,前後是怎樣變化的?

(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爲尊敬。)

(二)指導探究四至十自然段。

1.討論:是什麼讓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又是什麼讓作者“不敢討厭母雞”?

2.交流重點語句:

(1)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爲它有了一羣雞雛。它偉大,因爲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這三句話都是在寫母親,對母親的讚頌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爲母雞身上所表現出的母愛所震撼,認識到天地間所有的母親都是英雄。這是對普天下所有母親的讚頌。)

(2)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作者用“不敢”來表明自己對母雞情感的變化。他此時已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聖的尊敬,是情感的升)

(三)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的寫法特點

1.兩篇文章的結構都非常清晰。

《貓》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由兩部分構成,並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爲過渡句,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母雞》可以明顯分爲母雞孵雞雛以前和孵出雞雛以後兩部分,以過渡段使文章渾然一體。

2.在敘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於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在表現小動物的特點時,作者用事實說話,通過對點滴小事生動具體的描寫,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的表達上,《貓》通篇都在寫貓的可愛,無論是貓的古怪,還是貓的淘氣,從始至終都是一種喜愛之情;而《母雞》則寫了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後的強烈對比,加深了對母愛的讚頌。

5.在語言的運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貫的無雕飾的生活化的語言風格。在《母雞》中,運用的幾乎都是羣衆口語,有着濃郁的“京味”,如,“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並且沒有什麼理由,討厭!”“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咬下一撮兒毛來”,“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讀這些文字時,使人感覺不是在讀,而是在聽街坊鄰居說,是那樣的生動鮮明而又通俗易懂。

6.總結:同樣是寫小動物,用的方法不同,給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學們在自己的寫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達方法。

五、作業佈置

1.熟練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板書設計

貓──古怪、可愛(圍繞中心句寫)突出特點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不同的認識)/

附:相關鏈接

1.詞語

如怨如訴:形容沒完沒了地抱怨、訴說。本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形容母雞拉長音的叫聲影響人的情緒,令人討厭。

趁其不備:趁人不防備的時候。文中指母雞在欺負自己的同類時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兇狠,讓人厭惡。

警戒:戒備。文中指母雞爲了保護小雞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並不畏任何強敵,隨時準備作戰,表現了這位雞母親的負責、慈愛、勇敢與辛苦,也表達了作者的敬意。

雞雛:幼小的雞。

顫顫巍巍:抖動搖晃的樣子(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

欺侮:欺負。

反抗:用行動反對;抵抗。

消瘦:形容身體極瘦。

悽慘:淒涼悲慘。

慈愛:(年長者對年幼者)仁慈而充滿憐愛之心情。

2.多音字

似:shì(似的);sì(相似、似乎);

惡:è(兇惡、惡劣);ě(噁心);wù(可惡、厭惡);

差:chā(差別、差距);chà(差不多、差生);cāi(出差、差使);cī(參差、參差不齊)。

四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5

蝙蝠和雷達

一、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使飛 機能夠安全夜航。

三、教學難點

蝙蝠飛行與飛機夜航之間的內在聯繫。

四、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等詞語。

2.初步瞭解課文大意,劃分段落。

二、重點、難點

1.領會科學家解開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祕的過程。

2.領會蝙蝠的特異本領與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關係。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課前從書、詞典辭海、網絡等各種途徑查閱、收集有關蝙蝠、雷達的信息資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板書:蝙蝠

(1)同學們,對於蝙蝠大家都見過,那麼你對它瞭解多少呢?

(2)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瞭解的有關蝙蝠資料。

2.板書:雷達

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瞭解的有關雷達資料。

課文題目用“和”把蝙蝠、雷達聯繫在了一起,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學習了課文你就明白了。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通過查字典等方法自學。

(3)同桌或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3.重點講解形似字。

三、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和雷達的內容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四、根據提出的要求進行討論。

(一)(3—6)講蝙蝠飛行祕密。

(二)(8)雷達怎樣幫助飛機在黑夜裏安全飛行的。

(三)歸納兩者關係。

五、齊讀課文,回顧本節所講內容。

六、課後作業

1.抄寫生字並組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開火車讀詞語,回顧課文大概內容。

(二)按要求,讀課文

1.蝙蝠飛行有什麼特點?課文有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蝙蝠飛行的這個特點?

2.科學家爲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是怎麼做的?

3.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麼?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三次試驗爲什麼能證明這一點?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二、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爲什麼說給飛機裝上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聯繫全文,說說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雷達的。

先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說,再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條理地完整地說一說。

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啓示爲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四、拓展思維

聯繫世界生活,想想生活中還有什麼發明是學習動物而來的?

五、作業佈置

1.練習用“終於”“清楚”造句。

2.如果你是發明家,你還想學習哪種動物,製造什麼?

板書設計

11蝙蝠和雷達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學習科學家善於發現、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啓示爲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