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1.16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5篇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寫作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教學難點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課前收集自己滿意的習作,爲整理個人習作集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個性備課

一談話導入

成長是我們生命的永恆的主題,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匯成了我們豐富的生活軌跡,帶給了我們快樂、醉人、難忘、憂傷等不同的生活體驗,這些體驗令我們的童年散發着迷人的氣息,今天讓我們將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流於筆端,共同分享吧!學生讀書,明確習作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使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更充分的瞭解習作要求,並進行資料收集。

二分組準備

讀了作文提示,相信你的頭腦中一定會浮現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請選擇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你與同桌交流的同時是不是又想起另外的一些事情呢?趕緊拿起筆來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來吧。

同桌交流

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意識

三生習作

師巡視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修改習作,評價賞析

1.學生自改

請將你的習作朗讀兩至三遍,對照習作要求自己進行修改。

2.小組內同學互評互改

①畫出值得欣賞的地方,並說說好在哪裏。

②對文章中的哪些地方還有好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來。

3.根據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潤色作文。

4.精彩賞析

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賞析,說說好在哪裏(着重注意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能夠打動別人)。

五、謄抄作文,彙編成冊

1.賞析後再次修改作文,謄抄作文

2.彙編成冊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2

難忘的啓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閱讀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品質和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

教學重難點:

理解啓蒙老師的優秀品質,喚起學生對美好的小學生活的回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我的老師》。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檢查預習

1、板書:知識做人

看到這兩個詞,讓你想到了什麼?

2、板書:難忘的啓蒙

啓蒙是什麼意思?老師的啓蒙爲什麼令作者難忘呢?

3、作者在文中寫與了哪些令他難忘的事情?

板書:抗日演講兩次批評寬容逃課

二、學習課文、體會內容

(一)抗日演講

1、哪些段落寫了抗日演講?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3-5自然段,可以用心讀讀,可以拿筆圈畫,也可以小聲地與同桌交流,想想這部分寫了老師啓蒙我什麼?你從哪裏體會到?

2、指名交流板書:愛國

引導:那時我還小,不大懂得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後果,老師們知道嗎?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3、爲了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老師們顯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這是何等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勇氣,怎麼不令學生敬佩?

齊聲朗讀第五自然段

(二)兩次批評

1、批評是老師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好同學也不例外,作者在小學時有兩個強項――作文和寫字,爲什麼在這兩個強項會受到批評?

2、指名交流

“棠下離這兒有三里路,那裏的桂花香你們也聞得見,難道鼻子有這麼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老師在告誡我什麼?板書:正直誠實

爲什麼老師說“對我來說,丙就是不及格”?這句話告誡我什麼?

板書:勤勉

3、對我的過錯老師絲毫不放過,表現了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指名朗讀老師對我的批評

4、豐富插圖內容:觀察畫面人物的動作、表情,根據課本描述,想象一下老師對我某次批評的具體情況,還可以說說受到批評後,我對老師說了些什麼?

5、雖然隔多年,但這樣的批評作者還是刻骨銘心。同學們,你在的小學中有類似的情景嗎?

回憶、交流

(三)寬容逃課

1、對學生的教育,老師一向很嚴格,但在作者印象中,老師對我們上日語課特別寬容,爲什麼?

2、聯繫課文討論,體會老師愛國情感。

(四)首尾段落

1、引讀:正因爲啓蒙老師的言傳身教感染着作者,因此作者一直嚮往教師這份神聖的職業。後來,作者沙健孫也走上了啓蒙老師走過的路,成了北京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當我站在講臺上――――

2、理解重點句:既然我的老師……開花結果呢?

老師播下的種子是什麼?這些種子開花結果是什麼意思?由這句話你想到了什麼?齊讀這句話

3、這一段與哪一段相互呼應?

指名朗讀第一段,你體會到了什麼?

4、齊讀第一段,體會作者的滿懷深情。

三、欣賞歌曲、昇華感情

1、的確,兒童純潔的心靈就像一塊未開墾的土地,啓蒙老師播下怎樣的種子,就會獲得怎樣的收穫。錢老師今天之所以站在講臺上跟你們上課,也深受我的啓蒙老師――楊老師的影響。我也經常想起一首歌――《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今天我把它帶來與大家一起欣賞,讓我們把這首歌獻給天下所有的啓蒙老師。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三、四段抓住前後照應的句子。

(二)通過重點句的學習,體會李大釗的精神。

(三)體會開頭、結尾呼應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讀三、四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通過重點句的學習體會李大釗的精神。

(二)認識開頭結尾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讀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寫李大釗在敵人的法庭上,表現堅定、沉着、毫不畏懼。

(二)教師指名讀第三段,找出與下面這句話照應的句子來。

“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氣衝衝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從這兩句話中,看出什麼?(討論)看出敵人在審訊中理屈詞窮,只能使勁地敲着驚堂木,爲自己壯膽。

(三)分析重點句:

1.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着。(偉大的力量指什麼?)

指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

2.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麼?

體會出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

3.比較三組句子,哪個好,爲什麼?

(1)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2)我看到了他那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3)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臉。

從李大釗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釗在獄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幾天頭髮就亂蓬蓬的,可見敵人多麼兇狠毒辣。但李大釗的神情仍舊平靜而慈祥,說明他對革命事業有必勝的堅定信念,不畏懼敵人,不怕犧牲的從容態度。

4.帶着這種感情讀這一段。大家評一評誰讀得最好?好在什麼地方?

(四)學習第四段:

1.默讀最後一段,講了什麼意思?

全家人得知李大釗同志被害後,心情無比的悲痛。

2.指導朗讀。

(1)指名讀,說優點、缺點。

(2)老師範讀。

(3)跟讀,體會感情。

(4)再指名讀,評一評,議一議。

3.思考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麼聯繫?你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體會到了什麼?

(1)讀開頭和後三個自然段。

(2)討論問題。

(3)發言總結。

內容上首尾連貫、前後照應,使文章結構謹嚴,表達清楚;表現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的沉痛心情。

(五)練習設計:

1.找出與下面句子相照應的句子來?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換上了新衣,母親帶她去散步了。

答案:

(1)母親醒過來了,她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磚牆圍起來的警察廳的院子裏,我看見母親和妹妹也都被帶來了。

2.課文圍繞李大釗講了哪幾件事情?

講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釗在局勢十分危急時刻,仍然在北京堅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釗被捕經過;第三,李大釗在法庭上所表現的堅定與沉着的意志品質;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釗被害消息後,無比悲痛的情形。

3.李大釗的表現怎樣?

李大釗堅貞不屈、臨危不懼、忠於革命事業的崇高精神。

(六)作業:

有感情地讀課文。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4

1、學生試讀課文,標出難讀或不會讀的字,劃出不會停頓的句子。

2、教師範讀課文,並重點指導:

①正確讀寫加點詞語:

學奕( ) 鴻鵠( ) 弓繳( ) 弗若( )

②正確停頓下列句子:

思/援弓繳/而射之

二、自由練讀,讀通讀順。

1、根據試讀,師生一起歸納朗讀文言文的要點:

①讀準字音;②停頓適當;③語速稍慢。

2、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覆朗讀)

3、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4、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後註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

”在不同句子裏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相同;弗若,不如;爲是其智弗

若與,在這句話裏,“爲”應讀第四聲;然,這樣。

3、學生對照註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4、同桌互講故事內容。

四、再讀課文,體會道理。

1、兩個人各是怎樣學下棋的?

“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

,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着,可是他心裏總以爲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

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2、學得結果怎麼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後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3、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聯繫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麼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聯繫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聯繫生活、學習中的經歷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六、複述故事,背誦課文。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5

單元複習課要怎麼講?需要準備什麼內容?下面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複習課教案設計,爲大家提供參考。

複習內容:

第一單元及單元測試

複習目標:

1、複習鞏固第一單元的生字詞,靈活運用詞語。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的部分段落,並能背誦。

3、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4、複習背誦“日積月累”安排的格言,讓學生積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勵自己。

5、第一單元測試題。

複習重難點:

1、掌握第一單元的生字詞,靈活運用詞語。

2、按要求背誦課文,積累詞句。

3、第一單元測試題

  第一課時

複習過程:

一、讀課文

學生共同閱讀課文。師生共同強化個別難點字的認讀與組詞。

二、複習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1、讀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桌互批,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五、背誦課文。

1、採用齊讀、自讀、開火車讀、小組檢查背誦等多種方式複習第一單元要求背誦的課文。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第一課。

4、同桌互批,各自改正。

六、填空

1、《學奕》選自______,課文記敘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__________,一個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小兒辯日》選自__,故事體現了兩小兒_ 和孔子___

3、《匆匆》

(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_____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___裏過去;默默時,便從_____前過去。

在_____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_____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_____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__,如_____,被_____;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_____________?

這兩段話選自課文_____,作者_____,我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兩個),整篇文章文字清秀雋永,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文中首尾呼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照樣子寫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_______,有_______的時候;________,有________的時候;_________,有_______的時候。

(3)讀下面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寫下來。

a.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把時間的流比作________,請你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日歌》作者___明日復明日,_______。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世人苦被明日累,________。朝看水東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君聽我明日歌。

4、《桃花心木》

(1)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纔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選自______,作者_____,這句話寫了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於樹來說,“不確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對於人來說,“不確定”指的是___________。樹要學會在“不確定”中__________;而人則要在“不確定”中___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的寫法。

(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桃花心木爲什麼不會枯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頂碗少年》在以後的歲月裏,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說說你從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這句話選自______作者________我們還學過他寫的文章_______,這篇文章全文采用了_____的表達方法,語言________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______

7、本組課文在表達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點:《桃花心木》《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匆匆》《頂碗少年》______ ___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6

一、目標:

1、積累詞語,學以致用。

2、體會句子,說明事物時,明白要注意用語準確,選擇恰當的句式。

3、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讓學生在思想和認識上受到啓迪。

4、瞭解學習毛筆書法的意義,瞭解習字姿勢要領和選帖、臨帖的注意事項。

二、重難點:

積累詞語,學以致用。

三、課時數:

一課時

(一)第一題

1、學生反覆讀,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感知詞語並說說自己的發現。

2、想想什麼情況下會用到這些詞語。

(二)第二題。

1、學生反覆讀。

2、比較兩句話的區別。

3、教師歸納小結。

(三)讀一讀,記一記。

1、讓學生把兩句話讀通讀順。

2、讓學生對照註釋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3、熟讀成誦。

(四)第四題

1、讓學生熟讀短文,瞭解短文每一段講了什麼,。

2、學生交流讀了短文後瞭解到哪些知識。

3、建議學生在課餘練練毛筆書法,培養興趣特長。

口語交際“與校長對話”

目標要求:1留心生活,善於發現的主人翁精神。

2鍛鍊學生直面校長,直陳感受,直述問題和建議的自信和勇氣,提高與人對話的能力。

課時數:一課時

課前準備:以班級名義給校長寫一封言辭懇切的邀請函。學生整理歸類對學校的建議。

1、小主持人隆重介紹校長,致歡迎辭。

2、校長講話。

3、學生就自己在校學習生活的感受、學校在教育教學安全衛生,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4、校長回覆學生提問。

5、評價小結

6、主持人總結,歡送校長。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7

 設計意圖

本設計將“悟詞情,品畫意”作爲研讀目標,教學中努力體現“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思想。

1、將音樂引入語文課堂,藉助音樂,形象解讀《卜算子?詠梅》一詞。

2、將繪畫引入語文課堂,藉助畫面,再現梅之風姿,梅之品格。

3、通過對比閱讀,解讀梅花的兩種形象,詩人的兩種境界。

4、引導學生查找、蒐集、拓展閱讀毛澤東其他詩詞,通過組織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促使學生積累語言,積澱情感。

教學過程

一、背誦導入

我們已經讀過幾首詞了,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詞讀或背給大家聽。

二、自-閱讀

今天我們要學習毛澤東的一首詠梅詞。請同學們自己反覆地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麼特點,讚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三、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對毛澤東詞中的梅花產生讚歎之情。

1、從“飛雪”“百丈冰”等詞可以讀出,梅花綻放於最寒冷的時節。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梅花卻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讚頌,讓我們再來聽一首讚頌梅花的歌曲(播放《紅梅贊》)。

2、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讚頌梅花吧(學生放聲練習朗讀)。

3、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引導學生根據課件呈現的音樂和畫面的變化,滿含激昂之情、讚歎之情地誦讀,教師相機引導示範。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朗讀給予鼓勵,對學生動情的朗讀給以表揚。)

五、對比閱讀,感悟詩人的情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作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職位。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遊。作品裏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後心境的寫照。)

毛澤東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後,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的詞後也和詞一首,寫道“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首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着畫一畫,並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獨放、寒梅鬥雪、一枝獨秀)。

3、配樂欣賞畫家爲毛澤東的詠梅詞所配的畫;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拓展閱讀

1、課外閱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

2、用一週時間進行準備,然後組織一次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爲什麼認爲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收集關於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故事、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導入新課

在前幾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攻關、善於發現、極具科學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讀課文,想一想:

①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②作者爲什麼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劃出課文的中心句。(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三、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說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劃、議)

四、迴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於發現問題並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於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中敢於挑戰權威的伽利略等。)

2.結合本單元前三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又有了哪些認識?

五、拓展閱讀,遷移延伸

1.閱讀《嗅蘋果》,讀後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後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着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臺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過三次“嗅一嗅”之後,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於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和略寫的好處。

重點難點:

1、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2、難點:學習作者爲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師準備老北京過春節的有關圖片,資料等

2、學生蒐集、整理並熟悉春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圖片,資料

3、生認真預習並完成好本課的導學稿

4、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難忘的寒假生活

二、學習“單元導讀”,導入新課

1、組織學習“單元導讀”,瞭解本組主題、學習目標。

2、師談話導入:“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隆重最傳統的節日,相信大家對它再熟悉不過了。那麼,關於春節的來歷、傳說、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3、生交流自己蒐集到的有關春節的資料。

4、師小結學生髮言導入、揭示並板書課題。

三、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文中重難點詞語(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重點引導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理解新詞的方法。)

2、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並說說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北京的春節的“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四、合作探究,品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生默讀課文,完善導學稿,做好小組內交流的準備。

(自學內容以導學稿爲藍本,要求學生課前充分自學完成)

2、小組內討論、交流,確定中心發言人和彙報形式。

3、小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寫老北京過春節的?重點寫了哪些日子人們的活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引導歸納:點面結合,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2)、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描寫,展示朗讀。

(重在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五、拓展對比,感受寫作特點

1、認真閱讀文後“閱讀鏈接”,思考在寫法上與《北京的春節》與何不同。

2、小組內交流後全班彙報,相機點撥學生從文章的結構、表達的情感、語言的特色等方面來體會。

3、師小結並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

課堂小練筆:運用自己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寫自己過春節的情景。

(若時間充足可展示部分學生已完成的練筆作業)

佈置作業:

1、繼續完成小練筆的作業

2、讀《理想的風箏》中第51到65頁文章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獨特的民俗文化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點面結合 重點突出 詳略得當 主次分明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0

學習目標

1、識“虐、踞、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輝”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蹟,說說青山不老的含義,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課前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出示圖畫,激情導入

1、出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林圖。

師:瞧,同學們,參天的楊柳,如臂如股,勁挺山腰;綠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綠風盪漾。多麼如詩如畫的景色呀。在這令人如癡如醉的林海背後,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畢生的心血和執著的追求。他爲青山披綠衣,青山爲他獻鍾情。同學們,想認識他嗎?

2、板書課題:青山不老。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圈出自己認爲最關鍵的詞語。

教師出示重點詞,學生進行練習。

自由選擇下列詞語中的五個,把它們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扛上肆虐盤踞綠洲歸宿奇蹟宏偉價值命運

以文入情,感受奇蹟

1、抓“奇蹟”。

師:青山爲證,綠樹爲憑。老人綠化造林,執著地堅守着大山。從他的事蹟中,哪個詞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蹟)

N出示: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

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蹟呀?引導學生想象,然後齊讀。

2、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這一奇蹟?找出來進行交流。(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這一奇蹟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學生讀課文,概括。

預設:

(1)出示: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境。

聯繫課文,結合註釋,學習第2自然段,瞭解惡劣的自然環境。

(2)我還知道這個院子裏的小環境。(學習第3自然段)

Q用自己的話,概括老人創造的奇蹟,再說說自己對老人的看法。

R作者對老人是什麼看法呢?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爲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把這句話多讀幾遍,聯繫課文內容邊讀邊想,並背誦下來。

再讀全文,積累句段

讀課文,摘抄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1

學習目標:

1、學習並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準備有關戲曲種類的錄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觀看錄象,感受豐富多樣的戲曲種類。聽一聽,看一看,你能說出這些戲曲的名稱嗎?

2、上節課,我們隨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樂的春節,我們的祖國不僅有豐富多彩的節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黑格爾曾經說過:“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誌着這個民族走向成熟戲劇是一個民族開化的民族生活的產物。”生活在我國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個古文化十分發達,堪稱相當成熟的民族。她所創造的舉世矚目的藏戲藝術之神奇獨特、燦爛輝煌,正好印證了世界智者有關民族成熟與否的論述。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它有着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最久遠的戲劇之一。藏戲藝術,劇種流派衆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諾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薩雯蚌》《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蘇吉尼瑪》八大劇目已成經典,音樂唱腔韻味雋永,面具服飾五彩繽紛、瑰奇神異,名角新秀不斷涌現。所有這些,無不昭示着藏戲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領略有着悠久歷史,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

二、整體閱讀,初步感知

1、閱讀課前導語,明確自讀要求。

2、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讀後劃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的詞語。

4、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

讀後交流、梳理:4-7段講的是藏戲的形成,8-19段講的是藏戲的藝術特色。

三、自主研讀4-7段,感受藏戲形成的神奇。

1、自由讀4-7段,思考藏戲是怎麼形成的,試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指名說藏戲的形成,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後提出需要補充的內容。

3、這個傳奇故事最打動你的是什麼?學生自由表達,如唐東傑布爲民造福的美好心願,七位姑娘的義舉,

4、把你的感受帶入文中,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小結:這個傳奇的故事深深紮根在藏民的心中,唐東傑布不愧被譽爲藏戲的開山鼻祖,時至今日,在每一個藏戲劇團,都會供奉有他的畫像,接受着一代代藝人的膜拜,也讓我們頓生出幾分神聖和肅穆感。

四、自主研讀8-19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

1、出示研讀主題:①()的面具;②()的舞臺;③()的演唱風格;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讀內容,反覆閱讀相關段落,把藏戲的主要特點用一句話或一個詞概括出來。

2、集體交流研讀結果,說說你是從哪知道的。

①面具:多樣、誇張、形象鮮明。

②舞臺: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爲一體。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

3、補充閱讀短文,感受藏戲的地域文化特點。

閱讀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說,一聽到藏戲,尤其是身在他鄉,就彷彿又回到在遼闊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藍天白雲。這話並不誇張。藏戲的聲音悠遠而鏗鏘,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勁的疾風,它是唱者全身氣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豐富,曲調跳動而激越,帶點悲傷,帶點憂鬱,更包含滄桑;藏戲是高原的藝術,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氣魄與雄渾。它那類似西洋詠歎調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緊緊抓住,一頓一揚,忽高忽低之間,貫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因此聽藏戲實際也是在感悟和體會,一曲一調,一章一節也許正應和了你心靈深處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聽時便邊舞邊合,這便是藏戲唱功的神奇了。

藏戲的形式也大有可說之處,僅面具就多樣而且表意豐富,這有點象京劇,藉助臉譜能夠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過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臉上,藏戲佩帶的面具造型粗獷、抽象。從形狀上分,藏戲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體的,而質地則多爲皮革、絨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於顏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陰險,紅色代表權力,黃色代表智慧傳統悠久,博大精深,這就是藏戲得以傳世的根本所在了。

儘管短暫的接觸,使得我至今還沒有完整的欣賞過一場藏戲。但是以採訪爲機緣,在視聽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戲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經注入了額外的意義,它也將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讀後交流:藏戲獨特的地域特點體現在哪?

4、對照開頭,體會寫法。

①再讀8-19段,請你試着用幾句話概括藏戲的特色。②指名讀1-3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概括的?③評一評這樣開頭的好處。

5、總結:有着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後,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紮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實中的假、惡、醜。可以說,她是藏族羣衆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造的一個藝術奇珍。

教學反思: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一)瞭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內容和插敘部分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當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文章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表現凡卡的悲慘生活的?

(以聖誕節前凡卡給爺爺寫信這個方法來表現的。)

(二)學習第2段課文中寫信部分的內容。

1·想一想,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是什麼?

(凡卡在莫斯科的學徒生活很悲慘,他實在無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寫了很多話,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裏,回到爺爺身邊。)

2·找出第2段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寫信的內容?畫在書上。

(第3、8、10、11、12、15這六個自然段是凡卡寫的信的內容。)

3·信的內容共有六個自然段,用一個詞組成短句來進行概括,寫出每一段的小標題。(①只有一個親人;②告訴爺爺自己在學徒中受盡折磨;③求爺爺把他帶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窮人的;⑤求爺爺給他摘一顆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

4·指名根據小標題有條理地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

(三)學習課文中插敘部分。凡卡在寫信時有許多內心活動,作者是用插敘的手法來表現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敘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寫信過程中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是文章的插敘部分。)

2·導讀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內容?

(讓學生先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插敘凡卡回憶爺爺在鄉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當凡卡寫到“只有一個親人了”時,想到些什麼?

(3)爺爺在凡卡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年老、困苦、勞累,但很樂觀、風趣、慈祥,跟爺爺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樂。)

(4)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4、5自然段。

(提醒學生用思念親人的心情來朗讀。)

(5)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家鄉節前美麗的夜景。)

(6)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

(是“美”的。)

(7)說說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美?

(寧靜、優美、柔和、藍藍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個林子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之中。)

(8)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用讚美的心情來朗讀。)

小結:

這一部分關於爺爺守夜的回憶和家鄉節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寫凡卡內心活動的。從這兩段插敘中,反映出凡卡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心情。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3

新來的王老師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自主閱讀,體會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本文教學,培養學生善於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質。

難點:寫讀後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相遇相識的老師有很多,老師給予的關心、幫助、鼓勵都是我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回憶一下,哪位老師令你印象最深刻?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關切之情,走進第三課《新來的王老師》的學習。

二、初讀,學習生字詞。

打開書本P129頁,大聲的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詞語

撇撇嘴(piě)摺疊(zhé dié)自顧自搖搖頭

齊刷刷(shuā)大踏(tà)步哄(hōng)堂大笑

工工整整前仰後合資質平庸差生(chà)

①齊讀

②學生點讀鞏固

③釋詞促解(資質平庸)

④運用詞語造句

⑤齊讀鞏固

三、再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請大家仔細認真的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寫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提問差生蔡林引起鬨堂大笑,放學後王老師送給蔡林一份差生檔案,鼓勵蔡林好好學習的事】

四、精讀,把握人物形象

(一)解讀蔡林

1、出示課文最後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感悟“這是一個的學生”。

①學生舉手回答②齊讀③理解加着重號的詞語

④想一想“這是一個的學生”

⑤有感情的齊讀

2、導讀3-14自然段,瞭解以前的蔡林是個怎樣的孩子。

①分角色來模擬對話。

②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語句,說說原來的蔡林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③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讀讀句子

(二)解讀王老師

1、談話:蔡琳如此大的轉變,都要歸功於誰?

2、面對蔡琳,王老師都做了些什麼呢?

再次走進3--14自然段,請大家速讀,找出相關語句,從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而老師?

這是一個的老師。

學生根據相關語句進行彙報,教師相機引導。

3、出示差生檔案

①齊讀差生檔案

②此時無聲勝有聲,王老師是通過差生檔案想告訴蔡林什麼?

③蔡林讀懂王老師的信了嗎?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④蔡林在王老師的鼓勵下找回了自信。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的老師?根據回答,板書。

五、拓展延伸

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一定有很多老師給過我們支持、幫助與鼓勵。在即將離開恩師的時刻,我們最想對他們說些什麼?拿起筆,寫下你內心最真摯的話語。

老師,我想對您說

六、總結

親愛的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小小的鼓勵,往往能給人無窮的力量。六年的學習生活裏,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關心和幫助我們的老師吧。因爲有老師的循循善誘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我們更自信的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來。努力學習吧,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感恩生活,善待他人。

七、佈置作業。

將課堂上交流的資料整理成文章。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4

《手指》課文原文

我們每個人,都隨時隨地隨身帶着十根手指,永不離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人家有兩個關節,他只有一個。但在五指中,卻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總由其他四指按弦,卻由他相幫扶住琴身;水要噴出來,叫他力死抵住;血要流出來,叫他拼命按住;重東西翻倒去,叫他用勁扳住。討好生活的事,卻輪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向前點頭,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給人搔癢,人舒服後,感謝的是其他四指。

常與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態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他的工作雖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拿筆的時候,全靠他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的機會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沒有的“機敏”,打電話、扳槍機必須請他,打算盤、擰螺絲、解鈕釦等,雖有在拇指相助,終是以他爲主。

五指中地位最優、相貌最堂皇的,無如中指。他居於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無名指、食指貼身左右,像關公左右的關平、周倉,一文一武,片刻不離。他永遠不受外物衝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着養尊處優。每逢做事,名義上他是參加的,實際並不出力。他因爲身體啊長,取物時,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這物是他一人的功勞,其實他碰到之後就退在一旁,讓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爲扶襯而已。

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然而,能力薄弱也無過於他們了。無名指本身的用處多用於研脂粉、蘸藥末、戴戒指。小指的用處則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們也有被重用的時候,在絲竹管絃上,他們的能力不讓於其他手指。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除了這等享樂的風光事以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覺得姿態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卻無愛憎在其中。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六年級語文《手指》教案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啓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着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啓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後分別具體寫( ),最後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⑴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⑶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⑷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爲什麼?

《手指》教學反思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啓示,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後,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瞭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特點──不美。具體表現爲: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後用關聯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瞭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爲了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這個道理,我設計了表演“五指爭論”這個環節。四人小組各人分別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小指,爭一爭誰的優點多,一番爭論下來,請學生談談體會。讓他們感受到,只看到自己優點是不行的。在讓學生互相找找對方的優點,讚一讚,懂得每個人都有優點。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⒈讓學生了解兩首詞的-要內容。

⒉能有感情地朗讀者兩首詞。

情感態度:

⒈體會到由於詞人所處的時代、經歷的遭遇、當時的心境等等不同,詞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⒉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過程方法:

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詞的-要內容,並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板書)

介紹毛澤東創作詞的背景

1961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持中共中央會議。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際上的反華勢力也十分猖獗,我國面臨着嚴峻的考驗。

“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纔是這首詞的題目。詠:這裏有讚美的意思。

〖揭示課題,很乾脆。解題也利落。“詠”,是古詩詞的一種題材,不都是讚美的意思。〗

二、讀一讀

1、初讀感知:

(1)讀着這首詞,你有什麼感覺?你感到是振奮激動,還是哀愁無奈?從詞中你聽到是哀嘆還是笑聲?你從中看到的生機熱烈,還是衰敗冷清?(要求用這樣的句式回答:“讀着這首詞,我感覺到……我彷彿看到……我彷彿聽到……”)

(2)齊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2、精讀感悟

(1)再讀詞文,理解下面的內容。

問題:①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1、2兩句詞的意思。

明確:嚴寒的冬天,漫天飛雪。但是,在毛澤東的眼裏,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已是懸崖百丈冰”,是什麼意思?“花枝俏”,是什麼意思?學生交流後,板書:“花枝俏”。“俏”,是什麼意思?梅花開得怎麼樣?請你用恰當的詞語,形容梅花的“俏麗”。

③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開放。但是等到山花爛漫的春天來了,她卻怎麼樣了?想象“山花爛漫”的情景。梅花在“叢中笑”,又是怎樣的情景?梅花笑了,爲什麼?

明確並板書: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3、賞析方法歸納

一首好的詩詞就是一曲曼妙的音樂,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評,細細去欣賞,下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七嘴八舌評詩詞,可以從個別的字上,也可以從某個句子上,也可以從整首詞上去賞析。

三、學習詞的內容

1、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歌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想象空

間,不信請看這一句:“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讀着這句話,你腦海裏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提示:冰天雪地、懸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風陣陣、大雪紛飛,梅花傲霜鬥雪,綻放枝頭……

2、“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們報告着春天的信息,

如她是怎麼向人們報告的呢?春天終於來了,這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提示:百花盛開、異彩紛呈、滿山遍野、萬紫千紅

3、這時梅花的心情怎樣?這是一種怎樣的笑?

提示:她和百花在一起,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

四、比一比,想一想

1、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介紹陸游的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官職。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遊。作品裏那在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默默地經受着風雨的打擊,正是陸游遭遇不幸後悽苦心境的寫照。既有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傷感,也表現了受到挫折而不屈節的品質。

2、請大家想一想,陸游詞中所寫的梅花是怎麼樣的?

明確:“獨自愁”“香如故”

3、引導比較。想一想,毛澤東在詞中所讚美的“梅花”與陸游詞中的“梅花”有什麼不一樣?

明確:在陸游的詞中,梅花在“獨自愁”“香如故”,而毛澤東詞中是“花技俏”。

4、同學們,毛澤東是在讀了陸游的詞,才寫“卜算子詠梅”這首詞的。毛澤東在自己詞的前面,有一句說明的話: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要求:學生說說“反其意”的意思。

〖讓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後,再討論“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歸納,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

5、大家來談談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引導學生體會陸詞很悲傷、壓抑,而毛詞卻充滿樂觀、積極的態度。不必比較兩首詞的高下。)

五、小結:

毛澤東和陸游寫的詞,都是“詠梅”。但是由於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對梅花的認識也不一樣。可知,不同時代,人們賦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質,但不變的是人們梅花的喜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願梅花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開放。讓我們在這段激昂歡快的樂曲聲中再次朗讀毛詞《卜算子·詠梅》

六、佈置作業:

背誦並默寫

七、板書設計:

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毛詞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樂觀、積極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陸詞“獨自愁”悲傷、壓抑

“香如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