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19W人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一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孫中山破陋習》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講述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後,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在教學的時候,我是這麼處理的:

教學第一自然段,我緊緊圍繞第一句話設計一個總問題:孫中山爲什麼喜歡自己的姐姐?讓學生從“洗衣、燒飯、插秧、挑柴,樣樣活兒都幹”體會姐姐的能幹,從“空閒時,姐姐就陪孫中山一起玩”、“孫中山最愛聽姐姐唱歌,姐姐也經常唱給他聽”體會姐姐的活潑,從而明白姐姐是那樣能幹、活潑,所以孫中山喜歡自己的姐姐。

教學第二至第七自然段,重點引領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想想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於改變了姐姐的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後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麼害人。在教學這一環節中我重點使用了句子的比較法,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同時,對學生也進行了如何把句子寫具體的訓練。如:“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與“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兩句話的比較,問學生哪一句話最能反映此時孫中山的內心。讓學生體會到“深深地”、“幼小的”兩詞說明他雖然年紀小,但永遠不會忘記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把句子寫具體,可以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一舉兩得。我也很注重標點符號在文中的作用,如何讓學生體會一個省略號。在教學姐姐被媽媽纏足的過程中,出示了幾張圖片和資料。如看當時封建社會婦女穿的小鞋,女人被纏足後的畸形的小腳,我聲情並茂的解說,真的讓人感到纏足這種陋習對中國婦女的殘害實在是太深了。

教學第八自然段,重點抓住“首先”和“上千年”體會纏足這件事迫害了中國婦女上千年,所以孫中山首先廢除的就是纏足陋習。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二

《孫中山破陋習》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敘述了孫中山親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纏足的痛苦和母親的疼愛而又無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後他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故事中的孫中山、姐姐、媽媽這三個人物個性鮮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

姐姐是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兄妹的感情、姐姐的受害是孫中山引發破陋習的主要原因。學生只有去認識姐姐,瞭解姐姐,才能真正的感受姐姐的快樂,撫摸姐姐被刺痛的心,纔是有效的閱讀。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去認識姐姐,通過上堂課的學習,知道了纏足前的姐姐是個活潑又能幹的姐姐,而纏足後,姐姐變成了怎樣的女孩子了呢?讓學生通過閱讀、交流去體會。

課文中介紹給姐姐纏足的是媽媽,媽媽的角色很重要,作者對媽媽的描寫很精彩,塑造一個軟弱、無奈的中國封建婦女形象。童年的孫中山和學生們不理解媽媽爲什麼要給姐姐纏足,媽媽又是怎樣一個人?所以教學中,我儘量引導孩子去認識媽媽,走進媽媽的內心世界。從媽媽的神態、語言、動作中去理解媽媽到底爲什麼要給姐姐纏足?

孫中山是本篇課文的主要人物,走近孫中山,認識孫中山,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在教學時,我主要是讓孩子閱讀課文和有關孫中山的補充材料,使孩子們對孫中山有一個比較全面地瞭解。

《孫中山破陋習》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敘述了孫中山親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纏足的痛苦和母親的疼愛而又無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後他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故事中的孫中山、姐姐、媽媽人物個性鮮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

我在指導學生感悟文本中人物個性和對語言的積累的教學時,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個人物並板書在黑板上,然後抓住關鍵詞語來理解,再指導學生讀書,尤其是讀好人物的對話。

一、與姐姐對話姐姐是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兄妹的感情、姐姐的受害是孫中山引發破陋習的念頭的主要原因。學生只有去認識姐姐,瞭解姐姐,學生只有真正的感受着姐姐的快樂,撫摸姐姐被刺痛的心,纔是有效的閱讀。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去認識姐姐,與姐姐“對話”。

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孫中山的姐姐,請同學們找出關於寫姐姐的段落或句子仔細閱讀,儘可能獲得姐姐的更多信息。

二、與媽媽的交流

課文中介紹給姐姐纏足的是媽媽,媽媽的角色很重要,作者對媽媽的描寫很精彩,塑造一個軟弱、無奈的中國封建婦女形象。童年的孫中山和學生們不理解媽媽爲什麼要給姐姐纏足,媽媽又是怎樣一個人?所以教學的第二板塊是引導孩子去認識媽媽,走進媽媽的內心世界,與媽媽交流。

三、走近孫中山。

孫中山是本篇課文的主要人物,走近孫中山,認識孫中山,是本課教學的第三版塊。在這一版塊中主要是讓孩子閱讀課文和有關孫中山的補充材料,使孩子們對孫中山有一個比較全面地瞭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