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我愛這土地教案》 (語文版七年級下冊)

本文已影響 3.53W人 
《我愛這土地教案》 (語文版七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熟讀並背誦,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奏。
2. 把握詩歌的意象,領會其象徵意義。
能力目標
1.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體會詩歌中的意境,感受涌動着的激情。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誦讀。理解詩歌意象,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
教學難點
感受詩歌中涌動着的激情,把握詩歌主題。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佈置預習:掃清文字障礙;查閱作者相關的資料;查閱有關抗日戰爭的史料;初步判斷全詩的朗讀節奏。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誰不愛自己的母親.誰不愛自己的祖國?穿越時空,只有一種感情能將民族的心聯繫起來,那就是對祖國深深的愛戀。早在1938年,著名詩人艾青就眼含熱淚對祖國母親唱了一首深情的讚歌——《我愛這土地》。今天,我們——起去感受詩人澎湃着的靈魂。(板書文題、作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作者簡介:艾青和《我愛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他生長在農村,自幼爲貧苦農婦哺養,對我們民族的主體——農民有着兒子般的深情。長大後的曲折經歷、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長爲—個革命者。1929年赴法國留學,並開始詩歌創作。1932年回國,在獄中寫成詩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詩壇的地位。他的早期詩作多詛咒黑暗,風格渾厚質樸,調子沉重憂鬱,但對生活充滿希望與憧憬。他的抗戰時期的詩作,爲覺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調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陽》《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詩作還有抒情長詩《光的讚歌》《古羅馬的大斗技場》等。
2、寫作背景:《我愛這土地》寫於抗日戰爭開始後的1938年,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 起抵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三、研習詩歌
1、初步感知,把握感情基調。
(1 )放錄音配樂範讀全詩,要求學生感受詩歌的內在節奏,把握感情基調。
明確:詩歌是講究節奏的,節奏是詩人根據內容的需要對語言所作的精心組合,也是詩人思想感情發展變化在詩中的體現。要體味詩歌的節奏,首先須對詩歌進行準確的斷句,如“這永遠洶涌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該如何斷句呢?應該斷爲:“這永遠洶涌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2)學生齊讀,感知全詩。
2、具體研習,欣賞品味。
(1) 輕聲讀,邊讀邊思考。(小組交流)詩人對土地是怎樣的一種感情? 詩歌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明確:由“愛”字可知,詩人對土地是一種熱愛和眷戀之情。
詩歌的第一節以一隻鳥兒眷戀土地作比,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摯愛。第二節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裏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了他那顆真摯的心:“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3)學生互讀全詩互相評價,注意體會詩中蘊涵的情感。
(4)瞭解意象,思考:第一節詩歌當中,鳥兒除了歌唱土地,還歌唱了那些事物? “意象”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思想的客觀事物,這些客觀物象,但入得詩來,注入了作者的感情,則爲詩中的意象了, 明確:還歌唱了“河流”“風”“黎明”。這些是詩的意象。
(5)瞭解象徵的手法,這裏的“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意象又分別象徵了什麼呢?請簡述理由。
明確: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暗示另一事物或較爲普遍的意義,這種表現手法叫象徵。分析時要緊緊咬住“暴風雨”“悲憤”“激怒”“溫柔”等詞語加以分析。“河流”“風”可以理解爲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的象徵,“黎明”可以看作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的象徵,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行。通過對這些意象的象徵意義的理解,我們就體味到了詩人的深沉的愛國之情。也看到了一個充滿深沉熾熱的愛國之情的詩人形象。
(6)自由體的新詩,不同於舊體詩,字數、停頓沒有嚴格的限制,聲音的強弱主要表現在重讀的安排上。鳥兒歌唱的這四句詩中,你認爲哪些該重讀呢?爲什麼?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詞語的重讀與否,主要是由詩歌的情感所決定的。一般來講,能鮮明地表達出詩人情感的詞語,包括中心語、修飾語,就應該重讀;但對詩句的處理又可以不乏個性色彩。這個問題要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對話,並要及時追問“爲什麼”,從而進一步加強對詩意的理解。這四句中,“暴風雨”“土地”“永遠”“悲憤”“河流”“無止息”“激怒”“無比溫柔”等詞語應該重讀。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一句中的“也”“嘶啞”“歌唱”等詞可以重讀,它們能突出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也是“悲哀的詩人”(詩人自稱)所具有的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即使詩人化爲鳥兒,也不會改變對祖國執著的愛,哪怕喉嚨“嘶啞”,也念茲在茲,至死不渝。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一句中“死”“羽毛”“土地”等詞可重讀,詩歌化“羽毛腐爛”這種被動的結局爲主動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現了詩人的獻身精神,使詩的境界更爲深邃博大,感情逐步深化。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句中“爲什麼”“淚水”“愛得深沉”等詞語可重讀,詩人在作了必要的間歇和停頓之後,開始轉換角度,由比而賦,由細緻生動的描繪轉變爲質樸遒勁的直抒胸臆,就像一個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樂譜最後一個休止符的意義。重讀上述詞語,能渲染出國難當頭、山河淪亡時詩人歌唱“土地”的悲憤之情。
3、深入體味,誦讀演繹。
學生自己再自由讀全詩,爲個人朗誦做好準備。個人朗誦。配樂全班齊讀。
4、小結。
三分詩七分讀,掌握節奏、感情基調、重音、語速、語調等。把握意象及其象徵意義,從而理解詩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與練習”第四題。閱讀劉湛秋《中國的土地》一詩,試與課文相比較,說說這兩首詩抒發的感情有什麼異同。
明確:設計此題,意在通過比較進一步理解課文,同時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詩歌閱讀能力。完成本題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比較,答案不必追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下面提供的內容供參考:
兩首詩的背景不同:前者是充滿硝煙的抗戰時期,後者是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寫法不同:前者借用鳥的歌唱作比抒情言緒,後者是直抒胸臆。但主題相近:前者抒發詩人面對遭受苦難的大地,要爲此而獻身的強烈願望;後者是面對這塊神奇的土地,表達永遠思戀的感情。兩首詩都注重形象創造;如果說艾青是藉助“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這永遠洶涌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來描繪出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中國人民的無比悲憤以及解放區的勃勃生機,讓人們看到抗戰勝利的光明和希望,那麼劉湛秋則是把對中國土地的謳歌,對中國人民的禮讚寄寓在了典型新穎的形象當中。如“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既寫出了祖國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再如“微風下的湖水”和“一瀉千里”的“長江”形象地概括出了中國人民敦厚而頑強的性格特徵。那“堅硬的核裏已綻開復興的契機”“掛霜的葡萄”,更表明中國人民已擺脫了幼稚和愚昧,開始走向成熟。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探究性學習:閱讀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火把》等詩歌,初步瞭解他詩歌創作的風格特色。
板書設計
       內容                表現手法
我愛這土地  第一節鳥兒生死眷戀土地   詩
       第二節“我”對土地深沉的愛  意    象徵
                     遞   直抒胸臆
                     進

李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