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九年級語文下冊《我愛這土地》賞析

本文已影響 1.27W人 

 憂鬱的詩緒 深沉的愛國主義

九年級語文下冊《我愛這土地》賞析

  ——《我愛這土地》賞析

每一個具有獨創性的詩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意象,在這意象中凝聚着他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觀察和認識,以及詩人獨特的思想和感情。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陽,而主題則是愛國主義。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對祖國和人民的最深沉的愛,愛國主義是艾青作品中永遠唱不盡的主題,這種感情在近代中國人民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我愛這土地》這首詩創作於1938年,是他著名的代表作。

作品分析:

主題:艾青是一個吃農婦的奶長大的、深深感染了農民式的憂鬱的人,這種來自土地耕植者的憂鬱又強化了他對土地懷有着的永恆的憂患感。他的詩關注的始終是和土地合二爲一的普通農民的命運,詩集《北方》中的詩篇真實而生動地寫出了中國農村現實的靈魂,和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農民和士兵的生活和鬥爭,顯示了他從土地系列意象所延伸出來的象徵義。《我愛這土地》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詩人把自己比成一隻鳥,表示要不倦地爲祖國的土地、河流、風和黎明而深情地歌唱,即便是死了,也要整個融進祖國的土地中,“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一往情深地抒發了對祖國、民族、土地的真摯深沉的熱愛,像誓詞一樣嚴肅,像熱血一樣莊嚴。發表後,立即對詩壇對讀者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藝術特色:

首先,具有憂鬱的詩緒。“憂鬱”是構成艾青詩歌藝術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憂鬱”,顯示了其抒情個性的獨特。艾青的憂鬱一方面來自個人的經歷和性格、一方面來自於留學法國時期所感受到的“漂泊的情愫”和西方象徵派、印象派文學思潮的影響,另一方面也來自於特殊的時代。在抗日戰爭的炮火中,艾青輾轉在北方,親眼見識了載負着土地的痛苦重壓的北方農民的現實苦難,與我國古老民族的感時憤世、憂國憂民的傳統產生了心靈的契合。因此,這種憂鬱裏,浸透了詩人對祖國、人民的極其深沉的愛,更表現了詩人對生活的忠實和深刻的思索。詩中那隻自喻的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着,一直到死的意象,那“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的神聖誓言,都浸染着憂鬱的情感色調,把詩人甘爲祖國奉獻一切的決心抒寫得淋漓盡致,深婉動人。“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深沉的憂鬱情感使這樸實平易的詩句,流瀉出驚天動地的撼人力量,鼓動起人們對祖國民族土地的熱愛之情。縱觀艾青憂鬱的形成過程,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憂鬱來自於時代情緒、民族傳統、西方文化影響和艾青個人氣質的一種契合,艾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正賴於這種天然渾成的契合,是他的特色、他的魅力和他的力量的所在。艾青的憂鬱並不是消極的,它所給予讀者的是一種“深沉”的力量,表現的是他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和堅強的信念。其次,強調從感覺出發,捕捉瞬間的感覺和主觀情感對感覺的滲入,善於將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艾青像印象派作家那樣非常重視感覺和感受,但是反對像攝影師那樣僅僅將感覺還原於感覺,而是強調主觀情感對感覺的滲入,追求二者的融合,從中展開聯想,創造出具有廣闊象徵意義的視覺形象,這就是艾青最常用的藝術方法。在這首詩中,他運用暗示、象徵、移情等手法,在土地、河流、風、黎明等自然景物和現象中,融進了深厚的感情,注入了廣闊的社會性內涵,將多災多難的祖國表現得形象鮮明、內涵深廣,啓發人們產生了無限的聯想。詩中的抒情主體“鳥”,既是詩人的自我形象,又是千百萬愛國知識分子的象徵,採用以人擬物的手法,把“我”比成一隻不停歌唱得鳥,以鳥歌唱得各種物象的轉換爲抒情線索,深婉動人地表達出對祖國、土地、人民的摯愛與忠貞。強調瞬間印象、感覺的捕捉、主觀情感的滲入,正是西方印象主義繪畫、西方象徵主義詩歌與中國古代詩歌美學相通的地方,這樣,艾青的詩,就通過西方印象主義繪畫這個中間環節,和東西方詩學取得了內在的聯繫,通過自己獨特的途徑,走着中西詩學結合的道路。第三,體現出了詩的散文美,文字樸實平易飽蘊情感。艾青是自由詩體的自覺提倡者,專門提倡詩的散文美。這首詩共兩節10行,形式上沒有拘泥於外形的束縛,也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一,第一節8行,第二節2行,一行最少5個字,最多14個字,卻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了一種變化中的統一,如第一節的三、四、五句,連用了四個排比句強化了“鳥”想要歌唱的內容,情感真摯動人。總而言之,艾青的詩正體現了抗日戰爭時期主流派的自由詩體所達到的歷史高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