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

本文已影響 2.63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的28 個生字, 會寫11 個生字。

2、能力目標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3、情感目標

體會人與動物的美好情誼。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人與動物的美好情誼。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動物園中的大象我們都見過、可是你們知道大象也曾在戰場上衝殺嗎?《最後一頭戰象》就向我們講了戰象的最後一天。

二、初讀課文, 學習生字

1、讀課文, 每個字都讀準, 句子讀通(不能一個詞一個詞讀)。

2、指名分段讀、提出認真聽的要求、評讀。

3、請5 位同學比賽讀、評議。

4、學習生字:課文讀好了, 看課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認識了、出示生字卡認讀、讀生字卡背後的詞語、齊讀、開火車讀、看看生字回到課文中還會不會讀。

三、抓住重點句, 品讀課文。

1、找出使你感動的句子, 帶着感情朗讀。

2、說一說, 這些句子爲什麼使你感動?

第二課時

一、回顧前文, 拓展延伸。

二、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整體感知

1、課文寫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在這最後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預感死亡、尋找象鞍、繞寨三圈、懷念戰友、自掘象冢)

2、嘎羧爲什麼要尋找象鞍?

3、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樣的?

4、請你閉上眼睛, 在腦海裏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懷念戰友的場景。

三、深入分析課文、(集體討論)

1、課文中對嘎羧的行爲進行了具體的描寫, 從文中找一找, 說一說對嘎羧的行爲進行具體描寫有什麼好處?

2、嘎羧爲什麼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戰友們躺在了一起?

3、你對大象這種動物有什麼新的認識?

四、作業

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 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 都十分感人、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 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 並寫下來。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2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穫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彙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學生讀教材中的內容,談理解。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層意思,卻暗含着更深的意義。那麼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麼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2)學生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繫上下文。

聯繫生活實際。

結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想。

……

: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繼續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日積月累

過渡: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衆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蒐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語文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生過許多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學生自讀。指名讀。

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裏?他爲什麼對得好?

文人巧對對聯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後蒐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3

定向觀察,蒐集素材:讓學生帶一張自己學藝、參加藝術欣賞活動的照片,或者帶一件自己喜歡的藝術品學生帶一張自己學藝、參加藝術欣賞活動的照片,或者帶一件自己喜歡的藝術品蒐集素材,爲習作做好準備。

(一)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激情引入

教師引導:隨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藝術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糧食。我們班的孩子個個多才多藝,見多識廣,這是平時生活中我們留下的精彩畫面。我提議讓照片的主人來做畫面配音吧!

2、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帶照片或藝術品的內容,將學生分成學藝組、藝術品欣賞組、藝術欣賞活動組等。

(二)放膽試寫,自主修改

教師巡迴指導,教師注意提醒學生應用好詞佳句。

課前展示學生收集的學藝畫面,並提出配音的要求,爲這次習作主要內容做鋪墊。

1、上臺介紹

教師請1到2名學生上臺介紹照片內容,細說發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教師將學生述說過程中引用的好詞佳句一一板書,特別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覆強調。讓學生知道在敘事的時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聯想,能使情節展開,內容豐富,更加生動、感人。)

2、小組交流

(1)組內交流,互相提出優點,指出不足,幫助改進。

(2)每組推薦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議。

(二)

1、學生自由撰寫習作。

2、修改習作。

(一)

1、課前展示學生收集的學藝畫面,並提出配音的要求,爲這次習作主要內容做鋪墊。

2、介紹發生故事和親身感受,練習口頭表達能力。

3、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取長補短,將藝術加工製作和鑑賞融合,交流不同的體驗感受。

(二)培養學生自由修改習作

1、回扣要求,交流習作。

教師引導學生賞識他人習作的成功之處,審視自己習作中的不足,取長補短,”

2、佳作欣賞,借鑑提高。

教師選擇少量習作展示、點評。1、小組內交流,可以讀一讀自己習作中最滿意的段落,請其他同學進行賞析。

2、小組內選出優秀習作。1、教師積極的引導,便於學生更好地交流。給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取長補短。

2、讓學生學會欣賞習作,學會修改習作,從而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4

學習目標

1、瞭解和認識辯論,對辯論產生一定的興趣,能積極嘗試,參與辯論。

2、寫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事情,要有真情實感,注意環境描寫與心理活動的刻畫。

A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讀題引入

1、讀課本“口語交際”,理解辯題。

2、確定觀點,準備辯論

先確定自己是持反對還是贊成的觀點,再選擇支持自己觀點的事例,準備5分鐘。

小組辯論

(1)八人爲一組,進行辯論,每組推薦一人準備參加全班辯論。

(2)辯手根據同伴的提示,對自己的發言進行補充修改。

班級辯論

(1)說明要求:在辯論中要做到態度誠懇,語言得體,闡述觀點要言之有理等。

(2)分組:根據所持觀點將全班分爲兩組。

二、辯論

師生點評辯論情況。

三、課堂小結

肯定雙方說得對的地方,以使對問題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明確要求

1、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體現人們相互關心的事。出示習作要求:

2、事情發生在怎樣的環境裏?是怎樣發生、發展、變化的?

3、習作時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

二、要表達真情實感

舉例啓發

(1)結合習作要求,從課文中找出適合的內容,作爲示例。引導學生體會、交流。

(2)教師總結、點撥。

三、搜索題材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請打開你記憶的閘門,搜索那些令你感動的故事。

啓發學生從時間(懂事的時候、上學前、去年、今年、上個月、上星期、最近……)、地點(家裏、學校、鄰居家、外婆家、公車上、郊外……)、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老師同學……)等角度去搜索題材。

四、佈置習作

根據習作要求,完成習作。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發修改興趣。

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魯迅

我把《永別了武器》的最後一頁修改了三十幾遍,然後才滿意。我把《老人與海》的手稿讀過將近兩百遍才最後付印。

──海明威

2、交流習作

大聲朗讀習作,根據教師的批閱內容,同桌間交流,互相討論、評點。

二、佳作共賞

這次習作要求大家寫生活中相互關心令人感動之事,寫出真情實感,並且注意動作、語言、心理等細節描寫。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斷的同學請舉手,或者自薦。

1、請寫得好的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或習作片斷,其他學生認真聽,適當做筆記。學生自評。

2、聽了這篇作文,你最欣賞的是什麼?有沒有寫出真情實感?哪些情節描寫得比較具體?是怎樣寫具體的?學生評點,教師總結。

3、教師推薦好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指點迷津

1、教師提出批閱中發現的問題,師生討論如何修改。

2、動手修改

3、學生根據受到的啓發,分頭修改自己的習作。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王宏萍)

B案

課前準備

教師

準備大學生電視辯論大賽的實況錄像片斷。準備獎品。

學生

蒐集與“誠信”或“善意的謊言”有關的事例、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確立辯論雙方

1、讀教材中的提示,確立個人辯論觀點

2、根據觀點異同分組

正方:人人要講誠信,不能撒謊。反方:生活中可以說些善意的謊言。

二、觀摩錄像,瞭解辯論特點

1、導語:大家各有各的觀點,也各有各的根據。那該怎麼辯論呢?是不是像平時爭吵那樣呢?請看錄像《大學生電視辯論大賽》。

2、總結辯論方法,辯論程序,明確注意事項。

三、推薦人選,全班辯論

1、全班推選出6人,舉行辯論,其他人和教師一起作評委。

2、點評辯論情況,評出優勝方。

3、師生共同總結辯論情況。教師提示小組辯論要求。

四、分組辯論,人人蔘與

1、八個人爲一組,三三合作,另外兩人作評委,小組內展開辯論。

2、各組評委評出優勝方,並給出理由。

五、師生總結,明確認識

通過這次辯論,你對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有什麼新的認識?

第二、三課時 習作指導與講評

一、明確要求

請自讀“習作”部分的內容,想想本次習作的要求。

二、交流習作要求:

(1)體現相互關愛的事;

(2)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3)注意環境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

(4)要表達真情實感。

三、回顧課文,體會關愛

1、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寫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事情,請靜靜地回憶,細細地品味。

2、學生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我”對這位殘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進一步領會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我”對青年的深深感激之情。教學難點:

學會自覺地在字裏行間體會文章的真意。

教學準備:

h動畫課件

2.《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第七條

3.短文《媽媽喜歡吃魚頭》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個故事,同學們想聽嗎?

提出要求:同學聽了故事後要告訴我,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和聽了故事後有何感受?

2.聽故事

出示圖畫、聲音並茂的flash動畫《別餓壞了那匹馬》故事式課件。

3.引出課文題目

故事講完了,大家知道事故事的名字嗎?

板書課題:10別餓壞了那匹馬

4.讓學生說說聽了故事後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和聽了故事後有何感受?

二、師生展開辯論,體會人物品質

1.讀課文,蒐集辯論資料

(1)聽了同學們談的感受都是覺得殘疾青年等人物做得對,但老師聽了這個故事覺得好氣憤,因爲老師發現故事中的人在撒謊,看來同學和老師有不同的看法,不如我們來一場師生辯論比賽,好嗎?老師先讓同學們讀課文一遍,找出能表現課文人物品質的句子。

課件出示:撒謊是錯的善意的謊言是對的

(2)讓學生分小組交流表現人物品質的語句。

2.師生展開辯論

(1)課件出示:《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第七條說:“誠實,不說謊話,……”

老師也不明白同學們爲何覺得課文中的人物說了謊,還說他們做得對呢?首先我覺得最多謊言的是殘疾青年,本來就沒有馬,又說買“我”的馬草,你們同意嗎?誰來辯駁我呢?

板書:殘疾青年

熱心、善良

(2)繼續與學生展開激烈的辯論,分別體會碧雲、爸爸和“我”的優秀品質。

板書:“我”

誠實、愛讀書、有志氣

3.體會我的感激之情

那麼多人對“我”好,特別是殘疾青年對“我”的熱心幫助,“我”有何感受呢?

小結:我也同意殘疾青年、碧雲、爸爸無論是語言上說謊,還是行動上說謊,都是善意的。特別是殘疾青年說的:“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個善意的謊言,是爲了幫“我”,爲了“我”着想。這場師生辯論比賽是同學們贏了。

板書:善意的謊言

說幫

【讓學生明白:善意的謊言是出於善良的動機,以維護他人利益爲目的和出發點,是一種替人着想的品質的體現。】

三、小組比賽,理解含意

1.出示比賽題目,分組合作探究

同學們在剛纔的辯論中表現還不錯,把老師也打敗,現在我想開展一個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思考問題最快,好嗎?

(1)課文表現人物品質非常具體,主要抓住人物哪些方面來寫?從哪些句子可以知道?

(2)文章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是什麼?

2.進行搶答比賽,表揚優秀小組

四、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1.重溫課文內容,暢談感人事蹟

課文寫殘疾青年說謊是爲了成全“我”看書,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從這個角度來看,殘疾青年是一個熱心、善良的人,“我”也因此對殘疾青年充滿感激之情。聯繫生活實際,你身邊有這樣感人的事蹟嗎?

2.總結課文寫作方法,鼓勵學生積極運用

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我們在作文時要多些運用這些寫作方法。

【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讓學生用心去發現心,用心去點燃心,並學習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拓展延伸,動手練筆

1.課件出示小練筆

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萎焦黃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我扭頭衝了出來,,我突然間明白了。

現在看到了馬草,明白了真相,“我”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請同學們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續寫一個片段

2.讓學生動手寫小練筆。

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他們家根本就沒有馬,這是他希望我能多看一些書,才編出這樣的謊言。還記得當初經過他的書攤時,他看到了我的馬草,瞭解到我很想看書,就假裝仔細地看着我的馬草,爲了不讓我看出一絲破綻,還叫碧雲把馬草拿進去餵馬,而碧雲卻什麼都不知道。他怕碧雲說出來,就用命令的口吻讓她拿進去。原來,他家並沒有馬。他說他家有馬,是想讓我能安心地在他家看書!這一切,都是他編出來的!

我扭頭衝了出來,直想哭。“對不起,”他拍着我的肩膀,輕聲說道,“我知道,你希望有那麼一匹馬。沒事的,你看書吧!”我點了點頭,使勁忍着,沒讓眼淚掉下來。我說:“我一定好好看書,長大後我也要當你這樣的人!”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6

課時教學要求

1、學習寫景部分(第2至第5自然段),領略林海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按照作者剛進森林、深入林中和看到林場的順序理清了課文層次,並且學習了第1段。請大家回憶一下,第1段寫了什麼內容?

2、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到第5小節,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呢?(板書:嶺、花、林)

二、學習第2小節(“嶺”)

1、指句讀第2小節,引導思考:大興安嶺的“嶺”有什麼特點?

2、在學生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概括“嶺”的特點。(板書:多溫柔)

3、抓住重點詞語,初步體會“嶺”的特點。

師:你們是從哪裏看出“嶺”多?又從哪裏知道“嶺”溫柔的呢?

(1)學生讀寫“嶺”多的句子。

理解“疾馳”“看不完”等詞語的含義:突出嶺多,而且綿延數千裏,面積很廣,這正照應了課題中的“海”字。

(2)學生讀寫“溫柔”的句子。

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孤峯突起”“盛氣凌人”等詞語,體會嶺“柔”的特點。

4、指導朗讀,在讀中深入體會“嶺”的特點。

師:我們來讀這一段。你們看,怎樣才能把“嶺”多和溫柔的特點讀出來呢?

出示幻燈片:

“這裏的嶺的確很多,橫着的,順着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

師:讀一讀這句話,從“橫着的,順着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這些詞語中,你們能明白什麼?

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寫出“嶺”姿態很多,各不相同。

師:怎樣才能把“嶺”的“姿態多”讀出來暱?

(1)師生共同討論,達成共識:要讀出“姿態多”,應該通過朗讀把“嶺”的各種姿態表現出來:“高點兒的”聲音稍高一些,“矮點兒的”聲音稍低一些,“長點兒的”拉一點兒長音,“短點兒的”要讀得急促一些。 這樣借語調低長短的變化來表現“嶺”的千姿百態。

(2)反覆試讀,範讀,指導學生讀出“嶺”多的特點。

師:你們再讀一讀,從“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這些詞語中,還能明白什麼?

出示幻燈片:

“這裏的嶺的確很多,橫着的,順着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

“這裏的嶺的確很多,橫着的,順着的,高的,矮的,長的,短的……”

學生讀這兩句話,通過對比,進一步理解:“高點兒的,矮點兒的”等詞語中的“點兒”說明“嶺”與“嶺”之間差別都不大,毫無孤峯兀立之感。那裏山勢平緩,線條柔美,給人一種“柔”的感覺。

師:我們再來讀這句話,怎樣才能的把“嶺”的溫柔也讀出來呢?

指導讀好“點兒”,要讀出溫柔、親切的感受。

再讀“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一句。

師:你們試讀一下,怎樣讀纔是“溫柔”?——怎樣讀又是“那麼溫柔”呢?

5、明白作者表達的方法。

抓住“雲橫秦嶺”這一詞語,理解作者拿秦嶺的“險”來作對比,突出大興安嶺的“柔”。

6、總結學習方法。

(1)讀這一段,找出“嶺”的特點。(找特點)

(2)讀這一段,讀出“嶺”的特點。(讀特點)

(3)瞭解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明寫法)

三、學習第3、第4小節(“林”)

運用上述學習這一部分。

1、自由讀第3、第4小節,思考:“林”的什麼特點?

2、師生討論概括“林”的特點。(板書:廣 綠)

3、抓住重點詞句,初步體會“林”的特點 。

“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落葉松的海洋”等詞句寫出了“林”廣;“多少種綠顏色呀”“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那麼多的綠顏色呢”等語句寫了“林”綠。這些詞句突出了林的浩瀚與茂盛。

4、指導朗讀,深入體會“林”廣和綠的特點。

師:我們來讀這一段,誰能把這一大片森林讀成綠色的海洋,把大家帶到林海里去看一看呢?

(1)指導朗讀“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一句。

“目之所及”怎麼理解?——讀這句話,把“林”的廣讀出來!——你現在相象自己就站在大興安嶺,你的面前就是“波浪起伏”、浩瀚無邊的林海,這就是“目之所及”吧!讀!

(2)指導朗讀第4小節。

師逐一追問:林海中的浪花指什麼?——白樺的樹幹“泛着”……是什麼意思?(翻騰、涌動)——白樺樹真的是在涌動嗎?(不是)——白樺樹是靜止的,可作者爲什麼說它的樹幹像白色的浪花呢?

出示幻燈片:

“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學生聯繫上文,反覆研讀,仔細揣摩、體會,來讀懂這句話。

學生的理解有兩個層次:

①抓住關鍵詞語“在陽光下”“閃動”理解:白樺的樹幹是白色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閃,遠遠望去,像粼粼的波花,所以作者說它像浪花。

師:僅僅是白樺的樹幹在陽光下閃動就像浪花嗎?你們再讀一讀,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②抓住“大片青松的邊沿”,學生對此有了新的理解:青松在嶺上,像大海;白樺在山下,樹幹銀光閃閃。在青松的陪襯下,白樺的樹幹像泛着的浪花。

師:誰能用生動的語言把這一段寫的美景描繪出來呢?

學生組織語言,描述美景。

師: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把林海讀“活”,好嗎?

四、學習第5小節(“花”)

此段仍運用上述學法,學生自學並交流體會。

1、默讀,概括“花”的特點。(板書:多 美)

2、讀課文,讀出“花”多和美的特點。

師生討論交流學習體會:

(1)抓住“河岸上”“鬆影下”等詞語理解:“河岸上”說明山下有“花”,“鬆影下”說明山上有“花”。從山下到山上,漫山遍野都是“花”,“花”非常多。

(2)“不缺乏色彩”“招來小蝴蝶”等詞語說明“花”香、“花”美。

(3)“兩山之間往往流動着清可見底的小河”這句話,是寫什麼呢?爲什麼要寫這句話?

引導聯繫上文理解:大光安嶺的“嶺”多,因此兩山之間的河也多,河岸上“花”也多。這句間接寫“花”多。

(4)師讀“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爲裙,還穿着繡花鞋”一句,學生閉目想象: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

①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大興安嶺比作一位美麗少女,表達了喜愛之情。

②山上青松,山下白樺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肖像、悄然、矜持、難以捉摸、臉頰”等詞語。

2.對照畫面,重點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品讀感悟《蒙娜麗莎》的魅力,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和展開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3.朗讀課文中直接描寫畫作的部分,受到美的薰陶,積累語言。

4.結合課文內容和相關資料,介紹畫作。

教學重難點

對照畫面,重點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品讀,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學習作者展開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按照統一要求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達·芬奇及其畫作的資料;CIA課件、畫作。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談話導入。

2.檢查字音(多媒體出示):肖像、悄然、難以捉摸、矜持、臉頰

(1)指名讀詞語,教師相機正音。

(2)齊讀詞語。

【設計意圖:文中雖然沒有生字,但對於“悄、捉摸,頰”這幾個字,學生在朗讀中容易出現錯誤,教師有必要強調。“肖、矜、”等字是滲透性識字,學生只要藉助拼音認識即可。】

(二)明確任務、感受魅力,感悟寫法。

【設計意圖:對於略讀課文而言,教學要整體求略,部分求精,求精的部分必是文章的重點內容。本環節中,重點引導學生交流作者描寫畫作的部分,也就是文章 5、 6、7自然段。在體會畫作魅力的同時要注意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作者介紹畫作時的觀察順序和表達方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積累語言,內化語言。】

1.默讀連語接,找出學習要求。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按照要求自學。

多媒體出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哪些描寫中看出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標畫出相關語句,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這是文前連接語中的問題,以此問題爲突破口,引導學生整體理解課文,感受畫作的魅力。學習時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形成自己富於個性的理解。】

3.全班交流,感受畫作的魅力。

預設一:引導學生從參觀的人多等語句中感受這幅畫的魅力所在。

——“我們都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隊伍像一條長龍,大家都在靜靜地等着。”

——“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他才暫時離開巴黎的盧浮宮前來紐約。”

引導學生理解“排着長龍一樣的的隊伍”等語句,說明參觀的人多,從側面襯托出畫作的魅力。

預設二:交流第五自然段的相關語句,感受畫面的逼真。

(1)抓住關鍵語句體會畫面的栩栩如生。

“她的臉頰泛着紅光……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裏面流動”。

(2)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注意作者按照什麼順序進行觀察。

(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

(3)相機指導朗讀。

預設三:交流第六自然段介紹畫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部分,感受畫作魅力,感悟寫法。

(1)在學生交流的同時,讓學生結合插圖體會蒙娜麗莎神祕微笑背後蘊含豐富的情感。

“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2)讓學生反覆品讀描寫蒙娜麗莎微笑在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感受畫作的魅力和語言的魅力。

(3)作者採用什麼表達方式把蒙娜麗莎神祕的微笑描述出來的?(展開豐富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預設四:從第七自然段相關語句中感受畫作的魅力。

【設計意圖:重點指導學生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後的背景。從文章的語句中體會,畫面採擷了多種美的元素,集美、智慧、永恆三位爲一體,增加了畫面的藝術性和神祕感】

4.小組交流,全面感受畫作的魅力。

(1)四人小組交流:文中還有那些語句表現了畫作的魅力?

(2)師小結。

【設計意圖:文中有許多描寫反映了《蒙娜麗莎》這幅畫作的魅力,課堂時間有限,無法進行全員交流,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給學生更大的交流空間,鼓勵上課沒有機會交流的同學充分發言,在合作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取得更高的效率。】

5.以讀代講,體會作者欣賞畫作後的深刻感受。

引讀最後一段。

(三)揭示課題,總結寫法。

1.作者爲什麼以《蒙娜麗莎之約》爲課題?

2.教師根據板書總結文章表達、觀察方法。

(四)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美,積累文中語言。

1.自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直接描寫畫作的部分。(課文5、6、7自然段)

2.把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試着背一背。

【設計意圖:遵循“得意、得言、得法”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抽出時間讓學生自由誦讀直接描寫畫作的5、6、7自然段,把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

(五)創設情景,介紹畫作。

1.創設情景,讓學生以解說員的身份介紹畫作。

師:假如中法兩國經過多次交涉,這幅畫能在寧夏展出,在我們的上課現場展出,由你來擔任畫作解說員,把這幅畫作介紹給同學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

2.教師出示畫作,學生口頭練說。

提示學生介紹的方法——可以整體介紹畫作,可以介紹畫作的部分內容,還可以介紹關於畫作的創作背景及相關資料。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的教學要體現“一課一得”的教學思想,本堂課的教學把落腳點放在介紹畫作上,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準備時間,讓學生把課堂上積累的語言,學到的表達方法觀察方法進行運用。】

(六)拓展延伸。

多媒體出示達·芬奇其它畫作。

緊扣本單元“感受藝術的魅力”這一訓練重點,讓學生感受繪畫藝術魅力,受到藝術的薰陶。

(七)佈置作業(三選一)。

1.蒐集關於《最後的晚餐》的有關資料,欣賞畫作。

2.選擇一幅畫作進行介紹。

3.蒐集、欣賞其他藝術形式,感受藝術魅力,辦一期手抄報。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圍繞單元訓練重點,由易到難,學生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相應作業繼續感受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藝術的情操。】

板書設計

  傳神 側面、正面

  蒙娜麗莎之約 神祕 想象

  生命力 遠——近

  整體——局部

教後記

這是一篇介紹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傳世名作《蒙娜麗莎》的課文。文章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整篇文章文筆精練,文字淺顯流暢。

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對照圖畫,瞭解赴約的盛況,欣賞蒙娜麗莎神祕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似幻的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蒙娜麗莎神祕而迷人的微笑,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學習課文時,我還注重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關注多音字,關注比喻句的辨析,學習用“有時……有時……有時……”這樣的排比句式造句等等。

凡上過公開課的老師都有一個感覺,準備公開課是一件累人的事。 整個備課的過程就是不停地想,不斷地問,不時地改。雛形出來了,再想想又改改,然後再聽聽看看,綜合各方意見再改改,最後自己拿到大家面前獻醜!

上完了課,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同事善意地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和意見,讓我受益匪淺。比如課堂上缺少有層次的閱讀,因此學生讀的還不夠多,讀得還不夠生動,投入,由於老師的緊張,致使氛圍不夠,情感不能得到提升。這方面我要注意加強。當然本身完美的過程讓我學到很多,讓我明白了上語文課之前,應重視學生的反應,然後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探索。這樣,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等。 雖然追求完美的過程充滿艱辛,但會讓你收穫完美!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2、通過深入閱讀,體會不同人士對於故事的不同評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文作者用寓言的手法寫了一隻狼四天發生的故事——追捕羊、兔、松鼠的失敗與被老虎追捕的經歷,因爲狼的不留餘地,導致自己被送入虎口。作者用富有哲理的思維方式,對這隻狼的案例借各界不同人士的內在邏輯思維趨向,表露看法。故事雖短小,但這隻狼的不留餘地,卻給人留下了一個思考的餘地。人們指責着狼的愚蠢與不明智,因爲他們都在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看待事物都在奔赴一個自己認爲有益的目標。狼的遭遇,繁衍了各界人士的思考,對人生、對環境、對計劃等等。精闢的言論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2、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教學難點:

理解各界人士對故事的不同評價。

4、教學突破點:

通過引導學生結合活動提示,先弄清楚各界人士是什麼樣的人,然後結合他們的職業來理解他們的評價。

教法設計:

第一課時

(一)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新課,齊讀課題。並指生讀課文。

2、同學們評議讀得怎麼樣。

(二)讀課文,注意讀得文通字順。

(三)結合課前的預習,彙報自學的成果。

師:同學們之前已經預習過這篇文章,有哪些需要同學們的內容請大家充分交流。

關注字音、字型、詞義、等基礎知識部分。

(四)在把文章讀流利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觀察作者畫的這兩幅畫,談談你的看法。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結合書後習題,試着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2、根據時間順序可以給文章分爲兩段:

第一段:(1——5)講述狼的故事。

第二段:(6——12)不同人士對故事的不同評價。

第二課時

(一)鞏固複習,回顧上節課的內容。

請兩名同學分別來讀文章的兩個部分,試着概括其主要內容。

(二)精讀文章,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精讀文章進行學習,將其中你認爲最值得研究的語句找到,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其中的含義。

結合書後第二題所給出的重點句子。

2、含義深刻的句子:

不同人士對故事的評價。(幾個句子。)

3、在讀這個故事時,可以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討論交流自己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怎樣的啓示。

1、討論書後的“討論”題,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體會。

2、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人物形象、身份、特點,在讀到評論性的語言時要讀得沉穩、深刻。

3、體會這個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整篇文章又帶給我們什麼啓示呢?

板書設計:

不留餘地的狼

哲學家、唯心——唯物

宗教學家、善——惡

環境學家、生態平衡

經濟學家、盈——虧

軍事學家、強大——弱小

農民、種植——收穫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9

一、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藝術的魅力”這一主題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話,77個字。這篇課文語言精粹,簡潔流暢,適於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感受古文意蘊,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審美樂趣。

知音相逢,千載其一,伯牙絕弦,蕩氣迴腸。古人與學生雖相隔遙遠,但文字中所傳遞出的真摯情感卻跨越時空,叩擊着我們的心靈,值得我們在讀中體驗、讀中感受、讀中理解。峨峨羣山,仁者之樂,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爲流傳不衰的文化經典。“高山流水覓知音”所傳遞出的,不僅是摯友間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共鳴!這就需要我與學生一起,透過語言文字,去觸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潔的情懷;通過組合閱讀,感受文化經典在歷史長河中的恆久魅力。

學生在五年級時,對於“文言文”這種“古代書面語”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閱讀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於文言文特有的表達形式,使學生在走進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難。作爲第二課時教學,就需要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誦讀、感悟、對話、拓展中,含英咀華,披文入情,提升語感,感受意蘊。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在自讀自悟中,豐富對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通過組合閱讀①,形成對“知音”內涵的理解,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能根據註釋初步瞭解課文大意,觸摸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藉助課外資料瞭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義。

教師準備:相應課件,組合文本。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二)體會知音情深

1.閱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感受知音深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知音深情:

(1)學生自由讀。

(2)創設情境,感受知音深情。

(3)生生合作讀。

3.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知音”內涵。

(1)知志。

出示:

以伯牙之藝,而獨一子期能知其志。──《呂氏春秋》

(2)指導讀出伯牙、子期的志向。

(3)師生對讀,烘托情感:

當伯牙志在高山時,唯有子期會對他說──(生讀)

當伯牙志在流水時,唯有子期會對他說──(生讀)

(4)課文讀到這裏,你們有什麼發現?

(5)再次創設情景引讀,感受生命之交。

師讀:當伯牙“志在高山”時,已聽不到子期說──

生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師讀:當伯牙“志在流水”時,已聽不到──

生讀: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讀寫結合。

5.緊扣“絕”字,感受文言文的語言。

(1)交流對 “絕”字的理解。

(2)從“絕”字中發現文言文語言的特點。

(3)再讀課文,感受文言文語言魅力。

(三)組合閱讀,觸摸知音文化

1.出示詩文,表達感受。

2.自讀詩句,積累語言。

3.背誦課文。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一個善意的謊言背後的真情。

2、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通過自學、討論等學習形式來理解課文。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賞析,體會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對我這位殘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和我對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三、教學難點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四、教學準備:

小黑板

五、教學方法:

自主閱讀課文,通過自學、討論等學習形式來理解課文。老師巡視指導。

六、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讀

懂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

1、課文中真有這匹馬嗎?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看清要求,出示帶要求的小黑板:

(1)、大聲朗讀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

(2)、思考三個問題:

[1]、課文中真有這匹馬嗎?

[2]、出現了哪幾個人物?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讀後交流

課文中真有這樣的一匹馬嗎?它是從何而來的?(沒有,這匹馬是殘疾青年編出來的,騙“我”的。)

那殘疾青年爲什麼要騙“我”呢?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呢?

(三)、再讀課文

“別餓壞了那匹馬”,這是一個謊言,這個謊言、在被揭穿之前,課文的字裏行間就已經有很多破綻了,快速默讀,在文中畫出有關句子,把你自己的理解簡潔的寫在句子的旁邊。

討論交流

(1)他先是一愣,繼而眼睛一亮,對我笑道:“過來,讓我看看你的馬草。”他認真地看過馬草後,衝裏屋叫道:“碧雲,你出來一下!”---讀

你從哪裏看的破綻來了?(一愣一亮認真的看)

一愣是爲什麼,一亮表示了什麼?(讀出一靈機一動的感覺來)

有必要“認真的看”嗎?爲了什麼?(用心良苦)

從殘疾青年的神態、動作、語言中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殘疾青年?(愛心,機智等)(再讀)

(2)“碧雲,咱家的那匹馬正缺馬草,收下這孩子的.馬草。”他盯着姑娘

茫然的眼睛,命令道:“聽見沒有?快把馬草提進去!

“茫然”什麼意思?你明白了什麼?

“命令”的語氣是什麼樣的?

再讀

(3)“別別別??”他急了,“碧雲!碧雲!”他用雙手拼命地搖着輪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雲來提!”

注意看標點符號,看出了什麼?

除了語言上,還可以從哪裏看出來?——動作

從“拼命”中感受到的是什麼?

(4)“回來!”他在身後喊道:“那馬會踢傷你的!”

再看標點符號,再讀

注意殘疾青年的說話方式。體會到了什麼。

(四)、三讀課文

“別餓壞了那匹馬”字裏行間讓我們看出了這是個謊言,一個美麗的謊言“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句話成了一句多麼動聽的話呀。默讀課文,快速劃劃,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誰說的。

第一次:這天傍晚我離開書攤時,輪椅上的他叮囑我:“以後,馬草就賣給我。別餓壞了那匹馬,行嗎?”

1、“以後把馬草賣給我”,同學們想想,殘疾青年的這句話,爲“我”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啊?(不用再費力找買主等)

2、“別餓壞了那匹馬,行嗎?”在後面加上“行嗎”,來讀讀,你能讀出什麼來?(好象是殘疾青年在求着“我”在幫他的忙似的,

3、看出了殘疾青年是個怎樣的人?

第二次:以後每天,當我揹着馬草來到書攤時,他便衝裏屋叫道:“碧雲,快把馬草提進去,別餓壞了那匹馬。”

爲什麼每天還要再重複這句話?

第三次:“沒事,別餓壞了那匹馬。”我沒有聽他的勸阻,提着馬草推開了那扇吱呀作響的門。

這句話是“我”說的,從中也看出了我對這匹馬的什麼感情?爲什麼如此積極就是想自己將草送進去呢?

讀了這句話,能體會到“我”是一個怎麼樣的小男孩?可能想像一下,他在拔草時會怎麼做?來的路上會怎麼想?

(五)、拓展練筆提升感情

1、當“我”推開了這扇門,也就揭開了這個美麗的謊言,當我面對着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時,我直想哭,可是同時,我也明白了。同學們,你們覺得面對現實了,我到底明白了什麼?把它寫下來。

2、交流小練筆。

八、佈置作業

1、刻下完成小練筆。

2、完成配套練習冊

九、附板書設計

別餓壞了那匹馬

“我”——白看書感動

父親——打“我”要求我扯馬草換錢看書

殘疾青年——騙我有馬買了馬草

善意謊言真情體現

碧雲——合夥騙“我”

十、教學後記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理解“詛咒、珍藏、指點”等詞語的意思,積累描寫琴聲的語句。

2、聯繫“我”的感受,品讀描寫老婦人語言的語句,感受她的美好心靈。

3、感受老教授對“我”真誠無私的鼓勵和幫助令“我“終生受益。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複習引入

1、揭示課題

2、複習課文主要內容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課文講述了發生在我和一位老教授之間的感人故事,誰來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

3、複習對“我”和“唯一的聽衆”的瞭解

過渡:對於文中這兩位主要人物也已經有所瞭解,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

1)唯一的聽衆

◆交流

◆板書: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

樂團首席小提琴手

◆引讀體會老教授的身份之高

“聲望”就是——(名望),首席小提琴手則是一個樂團的靈魂人物。這位老人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而且還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可見她是多麼受人尊敬啊!

2)“我”

◆交流

◆板書:熱愛音樂

面對成百上千的觀衆演奏

◆理解“音樂白癡”

父親和妹妹一開始認爲“我”是一個——(詞卡:音樂白癡)說明他們覺得——(生:我在音樂方面沒有天分。)

4、理解“指點”並質疑

1)結合妹妹前後評價的的兩句話

2)理解“指點”

師:昨天我們已經查過字典,誰來說說“指點”是什麼意思?

(在技藝上進行指導、點撥。)

3)對照妹妹的話質疑

5、小結:

老教授究竟有沒有指點“我”?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這節課我們要了解的。一般我們會通過什麼指點別人?(語言傳授,動作示範)。今天課文主要描寫了老教授的語言,只要我們讀懂了她的語言,就能解開這個疑問,進而感受她美好的心靈。

二、深入學習老教授的話,體會對“我”的鼓勵和指點

1、初讀老教授的話,理清線索

1)默讀課文,用直線劃出老教授說的話,並大聲念出來

2)交流,出示:

◆我發現這四句大家都找到了,看看是不是?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裏坐一會兒。”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衆嗎?就在每天早晨。”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可是還有一句很多同學都漏掉了,有誰找到了?

出示:有一次,她竟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爲什麼你認爲這句也是老教授說的話?

3)自讀,讀通句子

4)引讀,理清線索

由於父親和妹妹說聽我拉琴是種折磨,於是,有一天清晨,我獨自躲在林中練琴,恰巧遇見了一位老人,在我準備溜走時她對我說了這麼幾句話——(男生讀)我被這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此後,每天清晨我都會去林中拉琴給她聽,而她也總不忘對我說——(女生讀)我的心裏洋溢着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漸漸地,我開始變了,有一次,她竟對我說——(齊讀,隨機改成直接對話)

2、細讀老教授的前3句話,體會“詩一般的語言”

過渡:初次見面時,“我“就被老教授那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因此纔會有以後的每天清晨都去拉琴給她聽的事情發生。

1)你覺得怎樣的語言稱得上是“詩一般的語言”

(節奏明快,語句優美)

2)自讀句子,你覺得這些句子讀起來感覺優美嗎?

3)指名讀讀2-7節,劃出老婦人看到和聽到的內容

師:這些話看上去很平淡,爲什麼會令我覺得像詩呢?老人是怎麼會想到說這些話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初次見面的那天她看見並聽見了什麼。

◆交流,出示:

我在一棵樹下站好,莊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

琴聲就像在鋸桌腿。

我不由得詛咒自己:“我真是一個白癡!”

我的臉頓時紅起來。

4)結合看到和聽到的內容,想像老教授說這番話時的心理活動

◆想像說話

師:現在你就是這位老教授,請聯繫看到和聽到的內容,說說此時你會怎麼想?

出示:老教授看到……聽到……,心想……

◆隨機理解“詛咒”,體會“我”的自卑

☆“詛咒”就是咒罵的意思。“我”爲什麼要“咒罵”自己?(懊惱、沮喪到了極點。)

☆指導讀句,讀出懊惱的語氣。

◆小結:

剛纔大家都說得很好,通過彼此之間的互相補充,明白了老教授對“我”說這些話的用意。

5)體會“每天早晨”,感受老人告訴“我”拉琴貴在堅持

老人最後還囑咐我——(就在每天早晨),從這句話中你有沒有聽出來,老人其實是在告訴我什麼?

6)再讀,體會“我”的內心感受

◆自讀,現在你就是“我”,聽了老教授的這3句話之後,分別會有哪些感受?(同桌配合讀讀、議議。)

◆師生配合讀,體會“我”的內心感受

7)體會“詩一般的語言”

現在你明白爲什麼這些話讀起來感覺並不優美,但卻令我覺得是詩一般的語言了嗎?

8)小結:

她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老人啊。

9)指導朗讀

◆自由讀句

這是一位老教授用心良苦的指點,自己試着讀好句子,要注意語氣、語調。

◆指名讀

3、理解第一個“祕密”

自從和老人初次相遇之後,我的心裏便珍藏了一個祕密,這個祕密是什麼?你知道了嗎?

4、細讀老人的後兩句話,體會對我的鼓勵

1)第一句

◆引讀:

我每天都會如約來到林中,面對着耳聾的聽衆拉起難聽的琴聲,而她總不忘說——

◆指導讀句

老人的這句話該怎麼讀,纔會讓聽的人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呢?

自己練、指名讀

2)第二句

◆引讀:在老人真誠的鼓勵下,我開始漸漸發生變化,有一天——

◆再來一次,要讓聽的人深受鼓舞。

三、學習第9節,感受“我”的巨大變化,進一步理解“指點”,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1、老教授的話有沒有令我發生變化呢?自由讀第9節,結合重點句子說說。

◆交流,出示:

我又在家裏練琴了,從我緊閉門窗的房間裏,常常傳出基本練習曲。……而現在,我已經不在乎了。

(充滿自信)

我不再坐在木椅上,而是站着練習。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溼透了襯衣。

(認真練習)

有一次,她竟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大長琴藝)

2、聯繫老教授的話進一步體會“指點”的方式

1)看來“我”的身上的確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現在你覺得老教授有沒有指點“我”?

2)聯繫老教授的話說說她是用什麼方式指點“我”的?

交流,板書:

耳聾讚美

3)深入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體會老教授裝聾的良苦用心

☆藉助提示練習說話

這樣的指點方式,給了“我”什麼?又令老教授失去了什麼呢?藉助提示說一說。

出示:

老教授______________,使“我”_____________,她卻失去了(必須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麼做)

☆小結:

老教授是爲“我”而“聾”啊!

(在“聾”上加上雙引號。)

◆師生配合練習說話,進一步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雖然老人是——(引讀板書:最有聲望的教授,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學生說話)

3、理解第二個“祕密”

4、聯繫下文體會珍藏的方式

◆讀讀第12節,你覺得我是用什麼方式把這個祕密珍藏在心裏?

(不道破,每天拉最好聽的曲子給老人聽。)

5、引讀第12節

於是,——,每天都這樣堅持着,我漸漸找到了音樂的感覺——(音樂起)我和老人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看到老人——(透過老人的這些動作和表情,猜猜她此刻是什麼心情?——而此時我的內心也充滿了對她的——)後來——

五、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1、引讀老人的5句話

我總會想她對我起用心良苦的指點,記得初次相遇時她曾對我說——,每天清晨,我拉完曲子停下來時,她總不忘對我說——,有一天,她竟對我說——,這些都成了我永遠無法抹去的、美好的回憶。

2、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一個美麗的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用自己博大的胸懷、美好的心靈呵護了“我”對音樂的熱情。生活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爲演奏家,但是每一個熱愛音樂的人都應該能從音樂中感受快樂、感受生活的美好。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位每天清晨裏“我”——(再讀課題)

板書: 指點

唯一的聽衆 “我”

美好的心靈 (裝耳“聾”讚美)

音樂學院最有聲望是教授 熱愛音樂

樂團首席小提琴手 面對成百上千觀衆演奏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儲備、乾脆、失蹤、不甘落後、千方百計、哭笑不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愛動物、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與我們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如何將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

教學準備:課前閱讀描寫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的資料,有條件的可觀察家中的小動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從題入手,瞭解大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提問: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預設:我家有隻松鼠;松鼠是自己跑來的;松鼠活潑可愛……)

3.預習後你一定有了更多收穫,現在分組交流,組長記錄要點,各組選一名同學彙報預習情況。

要求:不重複前面同學的發言,可以提出疑問。(彙報過程中,掃除字詞障礙,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脈絡。)

二、根據提示,擬訂提綱

1.讀自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麼?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指導學生擬訂自學提綱。(原則:儘量考慮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訓練。)

三、指導閱讀,體會情感

1.快速瀏覽課文,根據提綱自學課文。

2.分組交流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可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彙報,也可先彙報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談感受,也可夾敘夾議。

(預設:松鼠千方百計儲存冬糧,把糖、麪包皮什麼的叼到大櫃頂上;松鼠把我們採來的鮮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們的手套頭巾墊窩……從中體會到松鼠的可愛以及家人對松鼠的喜愛……)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四、朗讀深化,學習表達方法

1.快速閱讀,找出你認爲最能表達我們一家與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讀,想象作者怎樣把這種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

2.交流作者表達方法。

(要點:通過鬆鼠在“我”家的幾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愛,表達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這種喜愛之情是隱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話和作者的議論從側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對松鼠的喜愛。)

3.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及自己觀察的情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xx與xx的故事(可以是我與小動物也可以是別人與動物之間發生的真情故事)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13

【課前準備】

1、課前組織學生觀看電影《詹天佑》或查找詹天佑和京張鐵路的資料。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引入,揭示課題

1、我們偉大的祖國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英雄兒女一身正氣,威武不屈,他們熱愛祖國,用畢生精力報效祖國。今天我們將走近深懷赤子之心的愛國人士,去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2、學習本組課文有哪些任務?

(通過學習本組課文,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進行綜合性的學習)

3、揭示課題:詹天佑(簡介詹天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課文:

⑴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⑵交流哪些字詞的讀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

⑶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讀好,需提醒大家注意。

2、再讀課文:

⑴用“讀了課文,我知道詹天佑xxx。”交流讀課文後瞭解的內容。

⑵說說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事。)

3、圖文結合,簡介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南起北京豐臺,北至張家口,全長200千米。因爲它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國主義的垂涎,他們千方百計阻撓中國人自己建造京張鐵路。)

三、瞭解背景,研讀體會

1、帝國主義國家是怎麼阻撓和要挾的?請同學們自由讀2~3自然段,讀完後說說你的感受。交流時可參考以下句式:“當我讀到xxxxxx時,我感到xxxxxx。因爲xxxxxx。”

2、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⑴“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築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

①指名幾位學生交流感受:

(引導學生從“剛……就……”,“阻撓”等詞體會帝國主義的霸道、張狂。)

②師補充:

從1895年到1899年,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攫取了近1萬公里的鐵路修築權。帝國主義控制的鐵路修到哪裏,他們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裏。在鐵路附近,帝國主義國家競相設廠開礦,掠奪中國的資源。他們在中國投資修築鐵路,除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外,還附有種種條件,包括控制鐵路和沿線地區,以及運輸軍隊等。

③感情朗讀。

⑵“他們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爲這樣一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後還得求助於他們。”

①指名交流感受。(帝國主義狂妄自大。)

②“要挾”是什麼意思?

(利用對方的弱點,強迫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帝國主義者利用我們的什麼弱點,強迫我國答應他們的要求?(帝國主義這利用我國政府腐敗、經濟落後、技術薄弱的弱點,強迫我國答應由他們修築京張鐵路。)

⑶帝國主義者卻認爲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①指名交流,其他同學補充:

(帝國主義者看不起中國工程師,看不起所有的中國人。)

②引導學生扣住“笑話”“輕蔑”“還沒有出世”等詞理解。

⑷“原來,從南口以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爲,這樣艱鉅的工程,外國的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完成不了的。”

①指名交流感受。(由於環境太惡劣,修築鐵路非常困難。)

②出示地形地貌圖,指導感情朗讀。

3、剛纔交流的內容是對當時環境的描寫,都是詹天佑修築鐵路以前的事。能否刪去?爲什麼?

(不能;襯托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小結課文,激趣存疑

1、從某種意義上說,鐵路修築權關係到民族、國家的命運!面對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和嘲笑,面對十分惡劣的自然環境,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

2、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築鐵路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1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雨中和雨後山林的美景及其特點

課前準備

讀不同作家寫雨的作品。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上一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的腳步,訪問了“山裏的朋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這節課,就讓我們隨着下面這篇課文,一起去體味那山雨的無窮韻味吧!

2、揭示課題:山雨。指導有感情地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並理解這個詞。 啼(tí)囀(zhuàn)

(3)誰能簡單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這篇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板書:雨前、雨中、雨後)

思考:作者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觀察到了什麼?傾聽到了什麼?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三、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作者聽到了什麼?觀察到了什麼?請用課文裏的話回答。(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着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①讀讀寫山雨聲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 / 無字的歌謠,神奇地 / 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 / 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c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 / 岩石、每一片 / 樹葉、每一叢 / 綠草,都變成了 / 奇妙無比的琴鍵。

d飄飄灑灑的雨絲 / 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 / 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 / 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②小結。作者通過大膽而又奇特的想象,寫出了山雨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帶給我們一個廣大的想象空間,引起我們產生無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讀讀這些描寫山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①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②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4)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這場山雨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地、悄悄地來,於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隨着這優美動聽的聲音,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綠得耀眼,綠得透明。而後,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餘韻。

(5)課前大家也讀了不少寫雨的文章,比較一下,你有什麼感受呢?

(6)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

(2)向學生推薦相關寫雨的課外美文,豐富積累。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什麼是問訊處?用一個詞說出你親身實踐後,對問訊處的印象,這節課就讓我們起去傾聽一個來自西班牙的,也是有關問訊處的真實故事。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怎樣的聽是“傾聽”?

2、讀題後你想知道什麼?

(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故事,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再多讀一遍。

2、同桌輪流接讀故事,若有讀錯的地方請真誠地指正。讀後完成填空:《用心靈去傾聽》是一篇____文,是按照____寫的,先寫____,再寫____,接着寫____,最後寫____。課文的主人公是____和____,課文主要寫的是____。

3、簡單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三、研讀感悟

1、這是一個發生在西班牙的真實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內容感動了你?請默讀全文,用“——”畫出感動你的句子,並多讀幾遍。待會兒和大家一起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句子(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預設:

⑴ 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了傾訴的對象,感到安慰)

⑵ “你夠得着冰箱裏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悅耳?請用悅耳的聲音說這句話。蘇珊爲什麼要用悅耳的聲音問“我”?再讀句子。)

⑶ 我總是問她很多事情,比如,“怎麼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裏”“‘修理’這個詞怎麼拼寫”。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怎樣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當我聽不懂時,她總是“一遍遍”地解釋給我聽,雖然對成年人來說這些問題顯得如此的幼稚和簡單,你覺得蘇珊是個怎樣的人?有愛心。齊讀,讀出蘇珊的愛心來。)

⑷ 你知道嗎,這隻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是什麼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你怎麼知道“我”很傷心?

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一起讀“我”說的話。那蘇珊是怎麼知道的呢?

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麼?

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麼,蘇珊爲什麼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麼?

是的。讓我們學着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

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嗎?

請你讀讀8~11自然段。

⑸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請同學們想一想,“我”爲什麼會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作自己的第二個母親。

小練筆: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因爲________。

(要求:聯繫上下文進行合理想象,話儘量用文中的語言進行補白。)

3、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4、因爲蘇珊在電話線那頭用心傾聽,給“我”帶來的幫助和安慰,使“我”變得快樂和幸福。那麼,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麼?板書:人間真情冷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