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竇娥冤》(關漢卿)教案

本文已影響 9.94K人 

  一、學習目標

《竇娥冤》(關漢卿)教案

1. 知識目標:瞭解作家作品;瞭解元雜劇的特點以及有關知識

2. 能力目標:歸納竇娥的性格特點,認識竇娥的剛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體會戲曲的語言特點,理解想像、誇張的藝術手法

3. 情感目標:通過竇娥這一冤案,認識元代社會的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以及人們的反抗精神

 二、重點難點

1. 品味戲曲的語言

2.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手法的運用與理解

 三、預習點撥

1. 熟讀課文,初步瞭解文意

2. 查閱工具書或電子網絡瞭解作家作品及戲曲有關常識並解決重點字詞

  第一課時

  寫作背景:

故事發生在元朝,元代統治者是蒙古貴族和官僚,被統治者是勞苦大衆。元統治者不僅對勞動者殘酷盤剝,而且實行民族分化的種族歧視政策,以利於鞏固統治地位。他們將全國人口分爲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統治者和地主階級緊密勾結,共同壓迫各族人民,可以說,勞動人民與統治者的階級矛盾,是元朝社會的主要矛盾。雜劇《竇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會的黑暗現實。

  一、知識儲備

1. 關漢卿,號 , 戲曲作家,也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最偉大的戲劇作家。代表作品有 、 、 、 等。《竇娥冤》全名 ,共 ,是我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關漢卿的 和王實甫的 代表了元雜劇的最高成就

2. 元曲四大家爲“關”“馬”“鄭”“白”。其代表作是關漢卿的 ,馬致遠的

,白樸的 ,鄭光祖的 。

3.元雜劇:元代形成的一種把 、 、 等有機結合起來的戲劇形式。劇本結構一般分爲 ,有的還加一個 ,劇本由 、 、 三部分組成。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演唱,全用北方曲調,由 或 一人獨唱至終。

4.正音

劊子手( )、親眷( )、嗟怨( )、杳無音信( )、前合後偃( )、

屍骸( )、冤枉( )、荒阡( )、亢旱( )、鮑老兒( )、瀽( )、

5.課文出現 個曲牌,都屬於 宮調。

 二、理清結構(本折戲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問題探究

研讀第一層

1.【端正好】曲子表現了竇娥怎樣的思想感情?

2.在【滾繡球】曲中,竇娥質問了什麼?痛陳了什麼?否定了什麼?(用原文回答)

3.【滾繡球】這支曲子又表達了竇娥怎樣的思想感情?

研讀第二層

1. 課文在表現竇娥反抗精神的同時,又反映了她性格的另一面,是什麼?從哪些地方體現出來的?

2. 試分析竇娥與婆婆的一段對白,體會關劇的語言藝術。

3. 討論:如果竇娥不怕連累婆婆,不替婆婆認罪,冤案還會不會發生?

課外延伸:把討論內容寫成一段小文字,闡明自己觀點,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課時

 一、問題探究

研讀第三層

1. 竇娥臨刑時發出了哪三樁誓願?爲什麼要發這三樁誓願?

2. 這三樁誓願表現了竇娥什麼性格?

3. 作者設計三樁誓願,並寫兩樁誓願當場應驗,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起到了什麼樣的藝術效果?

 二、拓展延伸

思考討論:除了《竇娥冤》,文學史上還有很多作品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比如《孔雀東南飛》寫劉蘭芝和焦仲卿雙雙殉情,化爲雙飛鳥;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西遊記》這些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但是爲什麼文學作品中會這樣安排呢?(提示:可從作家、人物形象、藝術手法、社會現實等角度考慮)

 三、趣味探究

竇娥與哈姆雷特

關漢卿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作家之一,是中國戲曲的奠基人,在世界文學史中被譽爲“中國的莎士比亞”,因此關、莎二人的戲劇作品常被用於比較研究。竇娥與哈姆雷特,這兩個著名的悲劇形象分別誕生於13世紀的中國和17世紀初的歐洲,在反封建的鬥爭精神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但二者又有很大不同。

竇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在【滾繡球】一曲中指責天地鬼神,發下三大奇願,要感天動地來顯示冤情。竇娥對神權的大膽譴責,實質上是對封建統治的強烈控訴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漿迸射如山洪決堤般的憤激之詞,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覺醒意識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當時廣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哈姆雷特是丹麥王子。他的叔父克勞迪斯毒死了他的父親,篡奪了王位。老國王的鬼魂顯現,把自己被害的經過,告訴兒子哈姆雷特,要他報仇。他弄清真相後,決心殺死奸王,但又顧慮重重。就在下決心動手時,不幸錯殺了戀人的父親。奸王把他送往英國,在去英國途中他逃回丹麥,在一場由克勞迪斯安排的比劍中死去。他在臨死前總算刺死了克勞迪斯,但他改變現實的重大理想並未實現。

哈姆雷特的主要對手是克勞迪斯,克勞迪斯身上集中了封建、資本主義社會的許多惡德。從這一點看,竇娥與哈姆雷特悲劇的根源都在社會。

但竇娥的命運從一開始就不能選擇,哈姆雷特則不同。他是個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義者,因苦苦思考“生存還是毀滅”這個問題而遲遲不能採取積極行動,最後只能憑一時衝動,抱着宿命論觀點行動起來,以至於最終和所愛的、所恨的人同歸於盡。他的悲劇不僅僅在社會,還在人性本身。

 課外延伸:

通過這段文字的閱讀,或許會使你對剛纔討論的問題的理解有了很大啓發,那麼,把你自己的想法和剛纔各組討論的結果求同存異進行歸納整理,寫成一篇小論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