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竇娥冤》教學材料

本文已影響 8.21K人 

  《竇娥冤》教學的生成

《竇娥冤》教學材料

關漢卿的《竇娥冤》,在編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4》時,比編入傳統教科書時增加了許多內容,原戲四折一楔子,課文節選是楔子和前三折。全劇主要劇情是,竇娥之父竇天章要進京應考,因欠蔡婆債,被迫把竇娥賣給蔡婆當童養媳。竇娥婚後不久丈夫死去,她和婆婆一起過活。蔡婆因索債被賽盧醫騙至郊外,險被賽盧醫勒死,救了蔡婆的張驢兒逼着蔡婆和竇娥嫁給他們父子。蔡婆答應了,竇娥卻堅決拒絕。張驢兒爲了威逼竇娥嫁給他,想毒死蔡婆,卻毒死了自己父親。張驢兒又以此事威脅竇娥,竇娥仍不屈從,他以毒死他父親之罪名誣告竇娥。竇娥被屈判死罪。(課文節選內容到此,此後情節是)後來,竇天章一舉及弟,做了提刑肅政廉訪使,才使竇娥的冤案得以昭雪。

我在《竇娥冤》的教學中,學生和教師共同生成以下問題:

1、張驢兒父子救蔡婆是否是見義勇爲?

2、張驢兒毒蔡婆不成,卻毒死自已的父親。是否是“因果報應”?

3、張驢兒父子(均單身)逼着竇娥、蔡婆(均爲寡婦)嫁給他們父子,是否有合情因素?

4、竇娥堅守貞節,是否是維護封建思想?蔡婆願再嫁,是否具有反封建思想?

5、“受人滴水之恩,必以誦泉相報。”蔡婆受人救命之恩,卻以身嫁相報。你如認識?

6、蔡婆60歲還想嫁人,是否有超前的思想意識?是否有時代意義?

7、有人說:竇娥是“神”,蔡婆是凡人。你怎樣理解?

8、《竇娥冤》是悲劇嗎?如何理解?

“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萊特。”但“一百個哈姆萊特”中不可能有像林黛玉的,學生生成的問題也許是很幼稚的,但能提一些問題,說明讀了書,有了思考。新課程與傳統課程相比,新課程是一個共生共建的課程。

  《竇娥冤》問題探究

1、關漢卿的作品有何獨特的藝術風格?

關漢卿號己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爲一時之冠”(《析津志·名宦傳》),他多才多藝,且不滿元朝黑暗現實,終身帶仕,一生從事戲劇活動,流傳較廣的作品還有《救風塵人《望江亭》、《單刀會》等b他的劇作具有強烈的社會內容。他同情弱小,憎惡強權。在他的筆下,被壓迫、受損害的人們總是那樣勇敢正直而又充滿智慧,而上層統治者又總是那樣卑以低下和貪婪。他的劇作既深刻地反映社會現實,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輝,深受廣大人民羣衆喜愛。他善於塑造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刻畫出人物複雜深邃的內心世界。其戲劇語言不事雕琢鏤飾,呈其自然樸實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氣息,又具有強烈的藝術韻味,被稱道爲“字字本色”,尊爲“本色派”之首。

2、在押赴刑場的路上,竇娥要求劊子手走後街不走前街,這一細節刻畫對塑造竇娥形象有什麼作用?

縱觀全劇,作家在刻畫竇娥反抗性格的同時,也注意逐一展現人物性格中溫順善良的一側面:大堂之上,酷刑之下,爲使婆婆免遭毒打,她甘願犧牲自己,屈招了藥殺公公的死罪;這折戲中寫她赴刑場時,求劊子手走後街不走前街的細節,可見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還是如何不使年邁孤寂的婆婆傷心,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劇作家越是刻畫她的善良,也就越發顯出其冤屈,她的抗爭與反抗也就越發令人同情。試想一個乎時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斷爲殺人的兇手,可見當時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個素來性格溫順的女子最終也作出瞭如此強烈的反抗,可見當時的社會對勞動人民,特別是勞動婦女的壓迫是何等的深重。困此,這一細節的描寫不僅使竇娥這個形象更其豐滿動人,也使劇作對封建社會的批判更爲有力和深刻。

3、劇作家爲什麼要在這折戲的結尾安排“三大奇願”這樣的情節呢?

竇娥臨刑時發下三樁奇願,從內容上看,,一願比一願深刻而強烈。這不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動地,讓人們都知道“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難言”。這三願充分揭露了當時社會官吏昏聵,法制腐敗,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無門的真實情況。它着力表現主人公與社會惡勢力“爭到頭,競到底”的至死不屈的鬥爭精神,這種精神甚至產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動天地的力量。三樁奇願也是作家社會、政治觀點和美好理想的形象體現。作者運用浪漫主義藝術創作手法,通過奇特的構思,藉助於想象,藉助於天地震驚、人神共怒的藝術處理,使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乃至實現的事在藝術舞臺上發生並得以應驗。這樣的安排和處理,雖違背事物的常見原理,卻又合乎人情,從而有力地體現了廣大人民伸張人間正義,殺卻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與願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