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二語文《山民》教案

本文已影響 3.24W人 

自讀導言

高二語文《山民》教案

同學們,有一部古書叫《列子》,其中的《湯問》裏有一個故事叫《愚公移山》,誰能背一背這個故事的關鍵的幾句話?誰能創造性地講一講這個故事?有所依託地借鑑,在借鑑的基礎上出新,是創造的一種方法。許多科學發明,許多新穎設計,許多藝術作品,就是運用這種方法創造出來的。當代詩人韓東的《山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家讀一讀這首詩,弄清下面幾個問題:

1.這首詩中出現了哪些意象?表現了怎樣的感情世界和人生感悟?聯繫你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有哪些感悟。

2.這首詩與前面學過的兩首詩在表現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3.你看這首詩可能從哪些地方借鑑了《愚公移山》?創新的地方在哪裏?想一想,詩人爲什麼能有這樣的創造?

4.你認爲這首詩的美表現在哪裏?

(解說:前邊的談話暗示學生要學會聯想,對知識能夠遷移,能融會貫通。中間兩問,是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並且暗示學習要抓關鍵,學習創造性地思考。後面3個問題,是引導學生自讀這首詩的步驟和目標。第3問是一種推測,可以訓練學生活用知識,遷移思維,培養創新出異的習慣。)

自讀程序

1.朗讀,達到朗朗上口。

2.默讀,思考第1問。

3.交流,談談理解感受。

4.比較,體會這首詩與前兩首詩表現手法的不同。

5.聯想,暢談詩人的借鑑和創造。

6.昇華,總結詩的美學意義。

(解說:根據詩歌欣賞的一般程序安排這6個步驟,目的在於學會欣賞詩歌,先整體感受詩歌文本,熟悉整體內容,奠定鑑賞基礎;然後,把自己放進去,用心去體會,進入詩人的世界,形成感情共鳴;再從詩中走出來,理性地分析詩人創作的經驗和創造的美學效果。)

自讀點撥

1.如何理解詩中的“山”和“海”這兩個意象?詩人筆下的這兩個意象在表達詩人思想感情上起什麼作用?

點撥:詩中的“山”在這裏已經不僅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徵意義,它引起讀者的聯想將是多方面的。這“山”可以讓人想到艱苦的環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難,想到前進中遇到的艱難險阻,想到人類進化中的漫長曆程……這“海”則讓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標,想到期望的事業,想到豐碩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頂……通過這一系列的聯想,我們不難發現,這其中蘊涵了詩人積極昂揚的人生追求態度和啓迪人生的哲理思索。他對現實不滿足,說明他是清醒的;他因爲清醒,所以在思索;這個思索過程是曲折,四節詩就反映了這個曲折的歷程;他對美好的未來有着熱烈的嚮往和追求,他對人生進程有着深刻而睿智的反思。這正反映了才從動亂年代走出來的一代年輕人在人生問題上的深刻思考,在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方面的積極探索。詩人借用“山”和“海”這兩個意象藝術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歷程。聯繫我們的祖輩、我們自己的情況,我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共鳴。

(解說:這個步驟的意義,一在於引導學生找意象,二在於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三在於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詩意。)

2.怎樣理解詩中第一節的父子對話和“他不做聲了,看着遠處/山第一次使他這樣疲倦”?

點撥:“他”的連問,看似重複,但含義深刻,表現了他思索更遠,追求更遠,對現實開始反思。父親的回答,也已經顯出了不耐煩,對兒子的發問是不屑呢,還是使他難堪?“他”“不做聲了”,是父親的冷淡回答使他的情緒受到挫傷,還是他的思索更趨於深刻?

(解說: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把學生引向深刻品味。點撥也只提問,引思路,意在打開思索之門,答案可能是多樣的,不宜扣得太死。)

3.第四節“他只是遺憾”讓你想到了哪些事情?這“遺憾”只是對父輩的抱怨嗎?這裏面是否包含了某種哲理?

點撥:想到的事情可能會很多,如:今天,“他”在“遺憾”祖先沒有像他一樣想過“,如果我們這一代還不努力,下一代將要對我們的作爲表示遺憾了。爲了不使後人遺憾,我們應該立即行動,做出無愧的努力呀!可見,這遺憾,不僅僅是抱怨,而更重要的是深層思索和多層的啓迪。詩句讓人想到的哲理也是豐富的,如:人一生到這個世上,他就不是隻屬於自己的了,他就該擔負起不該忘卻的對他人的責任。

(解說:這也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意在引導學生會在詩裏找問題,會跳出詩外找問題,開發思路,引發聯想。點撥只是舉例性的,意在啓發學生作多向思考,答案不求惟一,言之成理即可,訓練了思維即是目的。

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提出許多問題,如這首詩的美學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形象美、哲理美、意境美等),這首詩的創新意義在哪裏(意境的開掘深化,思索的寬廣深入)等。師生都可以開發,能夠提出有水平的問題了,就證明學習進到了一個較高層次。這個訓練的餘地應該留給學生。)

自讀思考

閱讀下面的詩句,比較它與《山民》的異同。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

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

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解說: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運用比較思維,開拓欣賞途徑,加深對《山民》的理解。思路要點:相同點,都涉及到理想問題;不同點,思考層面不同,思考角度不同,表現手法不同,表現側重不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