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子部儒家

《家範》家範卷八 妻上

本文已影響 1.19W人 

女子柔順方纔可愛

《家範》家範卷八 妻上

【原文】太史公曰:“夏之興也以塗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嫄及大任,而幽王之擒也,淫於褒姒。故《易》基乾坤,《詩》始關雎。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禮之用,唯婚姻爲兢兢。夫樂調而四時和,陰陽之變,萬物之統也,可不慎歟?”爲人妻者,其德有六:一曰柔順,二曰清潔,三曰不妒,四曰儉約,五曰恭謹,六曰勤勞。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陽也,妻陰也。天尊而處上,地卑而處下。日無盈虧,月有圓缺。陽唱而生物,陰和而成物。故婦人專以柔順爲德,不以強辯爲美也。漢曹大家作《女戒》,其首章曰:“古者生女三日,臥之牀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

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

又曰:“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爲德,陰以柔爲用。男以強爲貴,女以柔爲美。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生女如鼠,猶恐其虎。’然則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順。故曰: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又曰:“婦人之得意於夫主,由舅姑之愛己也。舅姑之愛己,由叔妹之譽己也。”由此言之,我臧否譽毀,一由叔妹。叔妹之心,誠不可失也。皆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親,其蔽也哉!自非聖人,鮮能無過,雖以賢女之行、聰哲之性,其能備乎!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離則惡揚,此必然之勢也。夫叔妹者,體敵而名尊,恩疏而義親,若淑媛謙順之人,則能依義以篤好,崇恩以結援,使徽美顯章,而瑕過隱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聲譽曜於邑鄰,休光延於父母。若夫蠢愚之人,於叔則託名以自高,於妹則因寵以驕盈。驕盈既施,何和之有?恩義既乖,何譽之臻?是以美隱而過宣,姑忿而夫慍,毀訾佈於中外,恥辱集於厥身,進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乃榮辱之本,而顯否之基也,可不慎哉!然則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謙順矣。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兼斯二者,足以和矣!若此,可謂能柔順矣!妻者,齊也。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忠臣不事二主,貞女不事二夫。《易》曰:“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又曰:“用六,利永貞。”晏子曰:“妻柔而正。”

言婦人雖主於柔,而不可失正也。故后妃逾國,必乘安車輜軿;下堂,必從傅母保阿;進退則鳴玉環珮,內飾則結紉綢繆;野處則帷裳壅蔽,所以正心一意,自斂制也。《詩》雲:“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沭,誰適爲容。”故婦人,夫不在,不爲容飾,禮也。

【譯述】司馬遷說:“夏朝的興盛,是因爲有了塗山,而夏桀最終被流放,罪在妹喜;商朝的興起,功歸於有娀,商紂王殘酷殺戮朝臣,是因爲他寵愛妲己;周代的興起是因爲有姜嫄及大任,而幽王最終被擒,是因爲有褒姒的荒淫。因此,《周易》以乾坤爲基礎,《詩經》以關雎爲開始。夫妻之間的道德關係,是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的重大原則。禮法用於婚姻,是因爲對待婚姻要小心謹慎。樂調節,則四時和,陰陽的變化,是萬物變化的依據,能不慎重嗎?”爲人妻子,其品德共有六種:一是柔順,二是清潔,三是不嫉妒,四是儉約,五是恭謹,六是勤勞。丈夫如天空,妻子像大地;丈夫像太陽,妻子像月亮;丈夫陽剛,妻子陰柔。

天位尊而居上,地卑下而處下,太陽沒有盈虧變化,月亮卻有圓缺。陽唱而能生物,陰和而能成物。所以妻子以溫柔順從爲美德,而不以強詞奪理爲美。

漢代的曹大家作《女戒》,在第一章裏說:“古代生了女孩子,三天之後就將他放在牀下,意思是說女孩子天生卑微體弱,屬於下賤者。

女孩子長大後,應該處處謙讓恭敬,先人後己,做了好事不要去張揚,做了錯事不要推卸責任。女人要忍受屈辱,經常表現出戰戰兢兢的樣子來。”

《女戒》又說:“陰陽性質不同,男女行爲上有區別。陽以剛強爲德,陰以柔順爲用。男子以強健爲貴,女子以柔順爲美。因此有句諺語說:‘生個男孩像豺狼,還害怕他軟弱如蛇;生個女孩像老鼠,仍害怕她成爲老虎。’修養自身莫如恭敬,躲避強暴莫若溫順。所以說:恭敬柔順之道,是爲人妻子的最重要的禮義。”又說:“妻子受到丈夫的寵愛,是因爲得到了公婆的喜愛。公婆喜歡自己,又是因爲小叔小姑稱讚自己。”由此可以看出,妻子的榮辱譽毀,完全在於小叔小姑對你怎麼評價。對小叔小姑的愛心,確實不能失去。每個妻子都知道不能失去小叔小姑的愛心,但又不能溫和地對待他們,豈不是大錯特錯嗎?妻子並不是聖人,怎麼能沒有過錯呢?即使有賢女的品行和聰慧,也難以成爲沒有缺點的完人。因此妻子只要得到家人的愛護,她的缺點過錯就不會外傳。倘若得不到家人的喜愛,她的過錯就會傳揚出去,這是必然的。

小叔小姑對嫂子來說,本來就不好相處,但他們的名份又很尊貴;互相之間本來就沒有什麼恩情,但道義上必須表現爲和睦相處。若是賢淑、謙順的妻子,和小叔小姑和睦相處,崇恩結援,使自己的美德得以遠揚,錯誤得以遮掩,以致於公婆誇獎自己,丈夫讚揚自己,賢婦的聲譽傳播鄉鄰,近而爲父母帶來榮耀。若是愚蠢的妻子,在小叔面前自高自大;在小姑面前因寵而驕悍。既然如此,又怎能談得上和平相處呢?既然背恩棄義,又怎能獲取小姑小叔的讚譽?結果自己的美德被遮掩,過錯被遠揚,最後公婆憤恨,丈夫惱怒,惡名傳遍內外,而恥辱都集於一身,留在夫家就會增添父母的恥辱,回到孃家又會增加丈夫的憂慮。對待小叔小姑的態度是爲人之妻榮辱的關鍵,能不慎重對待嗎?要博得小叔小姑的好感,最好的辦法就是謙恭溫順。謙恭,是美好品德的根本,溫順是妻子應有的品行,二者兼備,就能和小叔小姑和睦相處。妻子像這樣,才能稱之爲柔順。妻子要對丈夫恭敬,一旦與丈夫結婚,就要終身不再改嫁。因此忠誠的大臣不能侍奉兩個君主,貞節的女子不能侍奉兩個丈夫。《周易》說:“妻子柔順,有利於貞守婦道,丈夫才能遠行。”又說:“用六:有利於永遠恪守婦道。”晏嬰說:“妻子如果性情柔順,作風就會正派。”說的是妻子以溫柔爲主,此外還要作風正派。因此皇帝的后妃要出行,必須乘坐有帷幕的安車;走到堂下,要聽從傅母和保姆的意見,進門出門都要佩帶鳴玉,在家梳妝打扮,就要自結綢繆組紐;在野外居住要穿着帷裳,爲的是能夠一心一意,做到自我約束。《詩經》說:“自從君子遠征東邊,我在家裏披頭散髮。難道是沒有潤髮油嗎?

不是,可我又爲誰打扮呢?”所以妻子在丈夫外出的時候不打扮自己,這是合乎禮法的。

【原文】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姜氏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不許,作《柏舟》之詩以見志。

【譯述】衛國太子共伯死得早,他的妻子姜氏堅守爲人妻子的禮義。姜氏的父母想讓她改嫁,她發誓不再嫁人,還寫了一首詩《柏舟》,以此來表達自己堅強的意志。

【原文】宋共公夫人伯姬,魯人也。寡居三十五年。至景公時,伯姬之宮夜失火,左右曰:“夫人少避火。”伯姬曰:“婦人之義,保傅不具,夜不下堂。待保傅之來也。”保母至矣,傅母未至也。左右又曰:“夫人少避火。”

伯姬不從,遂逮於火而死。

【譯述】宋共公的夫人伯姬是魯國人,他一直守寡長達三十五年。到景公的時候,伯姬住的宮中在夜裏失了火,她跟前的人對她說:“夫人趕快出來避火。”伯姬說:“婦人應該遵守的禮義是,如果保母和傅母不在跟前,晚上就不能下堂。我要等待保、傅來了纔出去。”一會兒,保姆來了,但傅母還沒來,跟前的人又勸:“夫人趕快出來避火。”伯姬不從,於是被火燒死了。

【原文】楚昭夫人貞姜,齊女也。王出遊,留夫人漸臺之上而去。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使者至,請夫人出。夫人曰:“王與宮人約令,召宮人必持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從。”使曰:“今水方大至,還而取符,則恐後矣!”夫人不從。於是使者反取符,未還,則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

【譯述】楚昭王的夫人貞姜,是齊國的女子。一次,楚昭王出遊,將貞姜夫人留在了漸臺之上。走在半道,楚昭王突然聽說江水暴漲,便立即派使者去漸臺上接夫人。可是使者在匆忙之中忘了拿符。使者到了夫人那裏,請夫人趕快走。夫人說:“大王與宮中的人有約令,召宮人一定要拿大王的符。現在使者不拿符,我不敢離開。”使者說:“可眼下洪水馬上就要到來,等我回去取了符,恐怕就遲了!”夫人仍然不走。於是,使者只好返回去取符。他還沒有返回來,洪水就涌來了,漸臺坍塌,貞姜夫人被洪水淹沒而死。

【原文】蔡人妻,宋人之女也。既嫁,而夫有惡疾,其母將再嫁之。女曰:“夫人之不幸也,奈何去之?適人之道,一與之醮,終身不改,不幸遇惡疾,彼無大故,又不遣妾,何以得去?”終不聽。

【譯述】有一個蔡人娶了宋人的女兒作妻子。宋女出嫁不久,丈夫便患了重病,她的母親想讓她改嫁。宋女說:“丈夫遭遇了不幸,我怎能離開他?嫁給他人就要堅守道義,一旦與他結婚,就得廝守終身,不再改嫁。丈夫雖然不幸得了重病,但他並沒有大的變故,而且他又沒有趕我走,我爲什麼要離開他呢?”她最終沒有聽從母親的話。

【原文】樑寡婦高行,榮於色而美於行。早寡不嫁,樑貴人多爭欲娶之者,不能得。樑王聞之,使相聘焉。高行曰:“妾夫不幸早死,妾守養其幼孤,貴人多求妾者,幸而得免。今王又重之。妾聞婦人之義,一往而不改,以全貞信之節。今慕貴而忘賤,棄義而從利,無以爲人。”乃援鏡持刀以割其鼻,曰:“妾已刑矣,所以不死者,不忍幼弱之重孤也。王之求妾,以其色也,今刑餘之人,殆可釋矣!”於是相以報王。王大其義而高其行,乃復其身,尊其號曰:“高行。”

【譯述】樑國有一個寡婦叫高行,她容貌漂亮,又有好名聲,年輕守寡,沒有改嫁。樑國的達官顯貴都爭着想娶她爲妻,但不能得到她。樑國國王聽說後,便派丞相去禮聘。高行說:“我的夫君不幸早死,我撫育他的孩子,有許多達官顯貴來娶我,我都拒絕了。不想現在大王又來禮聘。

我聽說婦人應該遵守的禮義是從一而終,以成全貞潔和守信用的節操。

如果我現在羨慕富貴,忘掉貧賤之先夫,丟棄信義而去追逐利益,那我還怎麼做人呢?”於是他照着鏡子,用刀割下了自己的鼻子,然後說:“我已經毀了容,我之所以沒有去死,是因爲丟不下幼弱的孩子。大王想要得到我,無非是爲了我的美色,現在我已經是個毀了容的人了,大概可以放過我了吧!”丞相將這一情況報告給樑王,樑王嘉獎她的品行德義,於是聽其自便,並賜給她一個封號叫“高行”。

【原文】漢陳孝婦,年十六而嫁,未有子。其夫當行戍,夫且行時,屬孝婦曰:“我生死來可知,幸有老母,無他兄弟備養,吾不還,汝肯養吾母乎?”婦應曰:“諾。”夫果死不還。婦乃養姑不衰,慈愛愈固,紡績織紝以爲家業,終無嫁意。居喪三年,父母哀其年少無子而早寡也,將取而嫁之。孝婦曰:“夫行時屬妾以其老母,妾既許諾之,夫養人老母而不能卒,許人以諾而不能信,將何以立於世?”欲自殺。其父母懼而不敢嫁也,遂使養其姑二十八年。姑八十餘,以天年終,盡賣其田宅財物以葬之,終奉祭祀。淮陽太守以聞,孝文皇帝使使者賜黃金四十斤,復之終身無所與,號曰“孝婦”。

【譯述】漢代陳孝婦,年僅十六歲就出嫁了,沒生孩子。她的丈夫要去戍守邊疆,臨走的時候,囑咐她說:“我這一走,生死未卜,家裏還有老母親,又沒有其他弟兄能夠贍養,如果我回不來,你願意贍養我的母親嗎?”孝婦回答說:“願意。”丈夫果然死在戰場上沒有回來。孝婦就贍養婆婆,婆媳相依爲命,互相疼愛,孝婦靠紡紗織布來維持生活,始終沒有改嫁的想法。她爲丈夫居喪三年後,父母可憐她年輕守寡又沒有孩子,就想讓她改嫁。她說:“丈夫走的時候把他的老母託付給我,我既然許下諾言就應該守信用,贍養他人老母卻不能堅持到最後,許諾於人卻不能守信運,我還怎麼活在世界上呢?”她想用自殺來反抗父母,她的父母害怕她尋死就不敢強迫她改嫁,讓她繼續贍養婆婆。二十八年後,婆婆八十多歲,壽終正寢。孝婦將房屋、田地等家產全部賣掉來安葬婆婆。而且爲婆婆守喪、祭祀。淮陽太守將她的事蹟稟報皇帝,孝文皇帝派遣使者賜給她黃金四十斤,免除她終身的賦役,並尊稱她爲“孝婦”。

【原文】吳許升妻呂榮,郡遭寇賊,榮逾垣走。賊持刀追之。賊曰:“從我則生,不從我則死。”榮曰:“義不以身受辱寇虜也。”遂殺之。是日疾風暴雨,雷電晦冥,賊惶恐,叩頭謝罪,乃殯葬之。

【譯述】吳許升的妻子呂榮,爲躲避賊寇追趕,跳牆而逃。那些賊寇持刀追她。賊喊:“跟我們走你就可以活命,不跟我們走就殺死你。”呂榮回答說:“我決不受辱於賊寇!”於是自殺而死。這天疾風暴雨,電閃雷鳴,賊寇爲自己傷天害理感到恐懼,便叩頭謝罪,並安葬了呂榮。

【原文】沛劉長卿妻,五更桓榮之孫也。生男五歲而長卿率。妻防遠嫌疑,不肯歸寧。兒年十五,晚又夭歿。妻慮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宗婦相與愍之,共謂曰:“若家殊無他意,假令有之,猶可因姑姊妹以表其誠,何貴義輕身之甚哉!”對曰:“昔我先君五更,學爲儒宗,尊爲帝師。五更以來,歷代不替。男以忠孝顯,女以貞順稱。《詩》雲:‘無忝爾祖,聿修厥德。’是以豫自刑剪,以明我情。”沛相王吉上奏高行,顯其門閭,號曰“行義桓嫠”。縣邑有祀必膰焉。

【譯述】沛劉長卿的妻子是五更桓榮的孫女。他們結婚後生了一個男孩,但孩子五歲時劉長卿就死了。妻子怕孃家讓她改嫁,便不回孃家。她的兒子長到十五歲的時候,又不幸死掉。劉妻考慮孃家早晚要讓她改嫁,便預先割掉自己的耳朵,發誓不嫁。同宗族的女人們很憐憫她,一起對她說:“其實你孃家並沒有讓你改嫁的意思,即便有,我們還可以替你說情,表白你的誠意,爲什麼貴義輕身竟到如此的地步呢?”她回答說:“從前我先夫活着的時候,學問上乘,被尊爲帝師。打他之後,沒有能超過他的。男人就應該以忠誠和孝順來求得顯達,女人就應該以貞潔和溫順來贏得好名聲。《詩經》說:‘不要羞辱你的祖先,應當修養你的德行。’因此我預先自己毀容,以向世人表明我的心志。”沛相王吉向皇上奏明她的高行義舉,對她進行表彰,並稱她爲“行義桓嫠”。她死之後,縣裏只要有祭祀活動,就肯定要祭拜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