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關於月子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3.54W人 

在我的故鄉,有一條貫穿縣境的河叫縣河,從我們村子前邊緩緩流過。河邊有一塊大約四十畝地大小的草甸,人們叫她月子。爲什麼叫月子,沒有人說得明白,反正世世代代就這樣叫下來了。

關於月子的散文

這裏沒有其他樹木,只長着一種草,人們叫絆根草。這種草的莖像藤一樣貼着地長,盤根錯節,把地面鋪蓋得嚴嚴實實;它的生命力特別的強,不怕牛啃,不怕踐踏,只要它那細細的根鬚一息尚存,轉眼又是一片綠。月子是我們宗族的公共墓地。舊時,月子北邊是我們宗族的祠堂,裏面供奉着祖宗的牌位。每年冬至,全族男丁不分長幼,在這裏齊聚一堂,祭奠祖先。鳴炮奏樂、焚香燃蠟、磕頭作揖之後就是吃會(聚餐),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醉不休。土改後,祠堂改成了小學,孩子們在那裏接受啓蒙,跟着昨日的農民今天的老師高喊“人,一個人,一個人有兩隻手”,以及“一加一,等於二!”放學後,孩子們像一羣出籠的小鳥,在地毯一樣的草地上互相追着,拚命跑着,爬着滾着。

假日是他們最最愜意的時光。一是釣魚。他們用自制的'魚竿,到“月子腦上”釣一種叫旁皮的小魚。這種魚個頭始終長不大,長不肥,又特別的貪吃,所以極容易上鉤,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釣它一碗,成就一頓豐美的晚餐。再就是做遊戲。他們把牛拴在木樁上,任它在繩索牽制的半徑內美餐,他們則到一旁玩“躲貓貓”啦,“趕羊”啦,“穿雞籠”啦,“陰梅花狗”啦等等。

再就是模仿大人請菩薩:一個“馬腳”站在中間,其餘的人則圍着他“念告”,念着念着,那“馬腳”就噓地一聲“下馬”了,於是他就不是他了,而成了或是崑崙山來的,或是五臺山來的,或是峨嵋山來的“菩薩”了。那“菩薩”口唱“神歌”,胡言亂語,要求快快奉上供品。孩子們就立即跪着將各種各樣的“供品”遞給他,有遞炒蠶豆的,有遞炒麪的,有遞紙菸盒的,還有的實在拿不出什麼,乾脆就地撿一塊幹牛屎遞上去,那“菩薩”竟也毫不嫌棄,照收不誤!瘋累了,他們就仰臥在草地上,望着藍天上慢慢飄動的白雲胡思亂想。

每年除夕夜,孩子們挑着燈籠,十一二歲的挑方燈籠,八九歲的挑園柱形的“石滾燈籠”,五六歲的則挑小園形的“果果燈籠”,到月子旁邊的石碼頭一字形排開,與河對岸的孩子們“對山歌”。這當然不是劉三姐的對山歌,而是互相叫罵,一直罵到沒詞兒了,沒力氣了,手中的燈籠也不知啥時候燒的只剩下架架了,纔算罷休。

可是,這片逝去親人的安息之地,孩子們的一片樂土,後來慘遭厄運。1970年,區裏的武裝部長來我們大隊蹲點,開展農業學大寨,下令將幾百座墳塋全部剷平,開闢成一座桃園。幾年後又鏟去桃樹,改種蔬菜。連年折騰,月子裏的絆根草絕跡了,一塊天然的綠色地毯變成了一個雜草叢生,荒冢連迭的亂葬崗子,直到今天。從月子旁邊靜靜流淌的縣河,也由清凌如帶變得渾濁和惡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