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關於孔子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3.5W人 

孔子身爲我國乃至世界永垂不朽的一代聖人,在世界上影響深遠。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關於孔子的散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孔子的散文

  關於孔子的散文1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我們從他那裏得到了很多啓發。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一天,孔子和學生子路遇到兩個小孩,小孩在激烈地爭論,孔子見了想上去爲他們解開疑團,問:“你們在爭論什麼呀?我是孔丘,能幫你們嗎?”小孩聽了,問:“你就是那個魯國的孔丘嗎?”孔子點點頭,兩個小孩聽了,十分高興,其中一個小孩說:“我們在爭論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另一個小孩說:“我覺得中午的太陽離我們近,因爲早上的太陽涼颼颼的,可中午的太陽就不同了,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您是不是覺得熱的比涼的近呢?”第一個小孩連忙否定:“不對,不對,早上的太陽看起來又大又圓,而中午的太陽看起來好小您是不是覺得小的比大的遠呢?”孔子覺得兩邊都有理,就說了聲:“不知道。”小孩聽了,諷刺他:“原來孔子也不過如此啊。”子路十分不解,問:“老師,您就隨便說點什麼,就能把他們騙過去,您爲什麼要說不知道呢?”孔子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在學習上,我們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連孔子都這樣,更何況我們呢?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不要不懂裝懂。

孔子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淺。

  關於孔子的散文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華夏文明,至今不至全然暗喑,多半是因孔子爲普天之下的皇土留下一脈異音,點化了民族。

應運而生的孔子是野合而來,他的出身並非高貴,再者那天生的首上圩頂,使他的人生不爲他人看好。只是這令衆異之的“普通人”卻用他的思想精神狠狠驚豔了一把,對於後世:雕鏤山河,鐫刻人心,永不漫漶。

回憶起幾年前赴山東曲阜——孔子故里遊玩,年少無知哪想細細領略祠堂、學舍遺風,晃晃蕩蕩了幾圈便算是飽了眼福,幸而拍了幾張照片,至今翻出來再看,在爲自己惋惜的同時又敬佩起孔子的智慧。那“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便是有力的'佐證。

《史記》中的孔子曾經向弟子提出有關自己信仰的問題,子路、子貢、顏回三人分別作了回答,孔子一一深入剖析,藉此成功引導了三弟子的價值觀。在我們看來,孔子完美的詮釋了一個極具智慧的教師形象,循循善調、溫和恭敬透過慳吝的文字溫暖了衆人的心。“萬世師表”之稱在滾滾歷史紅塵中尋定了孔子。

在極端的蔑視裏有極端細緻的體察與回憶,在極端的憐惜裏有極端的失望與無奈。莊子會,孔子又何嘗不會?

春秋時期,社會熔鑄着兩種聲音、兩番容貌:仁愛與爭霸,細水長流與豪邁壯闊,對人性美的朝覲與對山河主宰權的爭逐。此時的華夏河山,可以是一派祥和的樂土,也可以是屍橫遍野的戰場,歷史最終選擇了後者,戰亂紛紜之際,統治當權者自然是運籌帷幄,縱觀金戈鐵馬,嗜血爭奪來向天下宣示自己的存在。自然而然,孔子的學說被擱置,這是莫大的打擊,意味着孔子被時代拋棄了,他的滿腹經綸被車輪馬蹄搗碎,自古不得志的人在世上註定要以悲劇終結。值得慶幸的是,孔子改寫了人生:他從中變得清醒,“仁義”知道渾然構成張力,生氣勃勃,蔚然成方圓。在此間,孔子的思想在極端的壓榨下探尋極致的光明,即便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的在焚燒着脆薄的精神紙頁,無邊的愚昧更是在時時吞噬着易碎的智慧,這樣的孔子更像是一棵孤獨的樹,卻在不斷生長、加固……

千年前,孔子的精神早已溶於時代的血液奔騰不息,千年後,我亦願仰望孔子的靈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