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馬齒莧散文

本文已影響 1.56W人 

剛上初一那會兒,在學校裏可以吃食堂。不但可以吃食堂,而且還受到了優待:從家裏帶來山芋乾和大豆,比例是七三開,可以換飯票,定額是每天一斤,每頓三兩三,也就是一個大饅頭,不過,饅頭都是精面做的,也就是小麥面做的,當時叫“拿粗糧換細糧”。這在當時可是莫大的優待,儘管每一頓的定額都吃不飽。

馬齒莧散文

到了初二,不知怎的,這種優待被取消了,我們只好從家裏帶乾糧。週日下午,帶着母親做的一大籃子山芋幹饃饃到學校去,母親還會給炒一大罐頭瓶醬豆,這也是對上學兒子的優待,平日家裏的醬豆是不炒的,連點油星都見不着的——這就是我一個星期的伙食。這個時候,學校的食堂還開,專門給我們這些學生蒸餾那些剩饃,提供餾饃後的開水——就這也還好,畢竟不需要我們這些學生娃親自動手去做飯。

到了初三,學校連食堂也不開了。週日,我們依然要從家裏帶到學校一大籃子山芋饃饃,作爲一個星期的伙食,只不過要想吃熱的饃饃,喝口熱水,就必須我們學生娃親自動手了。

就因爲這,很多人紛紛退學了,我也有退學的想法,父親不讓。父親還解勸了我的堂弟和堂侄,又跑到幾十里路外的親戚家,給我們借來了煤油爐,親自跑到學校的宿舍,給我們三個安頓好。從此,我與堂弟、堂侄就成了一個鍋裏撈勺子搭夥過日子的人,一日三餐,都要我們三個十二三歲的孩子親自打理才能吃口熱飯。

這在秋、冬、春三季,問題還都不大,帶來一週的山芋面饃還不會出問題。到了暮春,特別是到了夏天,山芋面饃到週三就不行了,開始黴爛變質。最明顯的特徵是把饃掰開後,中間出現粘絲,像蜘蛛網。即使如此,我們依然要把它吃下去,不然就要餓肚子。不知道我們怎麼有那麼強的.抵抗力,好像我們沒有拉過肚子,也沒有爲此生過病。

那時,煤油也很緊缺,家裏帶來的煤油常常不夠一週用的,到了週四、週五就沒有煤油了,煤油爐點不上火。怎麼辦?想吃熱飯、喝熱水就必須想辦法。我帶領他們兩個找來幾塊石頭,把鍋給支起來,到校園找柴火,用燒地鍋的辦法把飯弄熟。一段時間後,校園的柴火都被我們揀完了,我就指揮他們倆爬樹,把樹上那些已經乾枯了樹枝弄下來當柴火燒。又過了一段時間,樹上的枯枝也被我們燒完了,我們就趁着夜間,爬到學校一處廢棄了的房屋上拆瓦椽子拿來當柴火燒。這事被我們的寢室長給偷偷地告到了班主任那裏,我被狠狠地尅了一通,氣得我到畢業都沒搭理過寢室長。

等到了夏季,家裏就再也沒有醬豆可以提供給我們了。在大蒜收穫後,每週家裏會給我們一大串蒜頭,每天吃蒜瓣就山芋面饃。那時候,我們一天到晚渾身都是蒜味,不過聞不出來,因爲大家都一樣。要想改變一下,就必須想其他辦法。

一次我到校園外去,發現校園外的小河邊長着很多很多馬齒莧,一棵棵水靈靈地鋪在地上。根據在家母親把馬齒莧變爲一道菜的經驗,我挖了好多回去,依照母親的辦法,先用開水燙一下,再在清涼水裏淘一下,拌上蒜泥,真是好吃。那天,我們每個人都多吃了一個饃,代價是週六的早上我們沒有吃上飯。那時,每週要上5天半的課,週六上午上完課才能回家,那個週六,直到中午回到家才吃上飯。

第一次發現馬齒莧做成菜就饃,比只是蒜瓣就饃要好吃得多之後,我們每天趁着課餘時間,就去校外小河邊挖馬齒莧,回來做成菜就饃。吃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胖了。回到家跟母親說,我吃馬齒莧吃胖了。母親彎下腰,在我的腿上狠狠地按了一下,一個很深的窩好長時間起不來。母親說:“傻孩子,你這哪裏是胖了,這是腫了。馬齒莧不能長時間吃,吃多了,人會浮腫的。”

哦,自此又長了一個見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