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有關發現六年級作文八篇

本文已影響 1.62W人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發現六年級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發現六年級作文八篇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1

有一天,我在刷牙時看見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當奶奶把洗衣粉撒進水盆裏時洗衣粉不見了。

我心想,洗衣粉一定是沉到水底了。於是我挽起袖子把手伸進盆底摸了摸,可是摸了半天一點兒也沒摸到。我十分好奇連忙問奶奶:“奶奶,你剛纔放進水裏的洗衣粉到哪兒去了?”奶奶說:“洗衣粉被水溶解了。”

我有些疑惑,於是找來一隻透明的水杯,往裏倒了一杯水,接着往水裏加入了一點洗衣粉,起初水似乎沒什麼變化,但過了一會兒水漸漸變白了,洗衣粉也不見了。看來洗衣粉真的被水溶解了。咦,食鹽會不會也能被水溶解?我急忙衝進廚房把食鹽倒進水杯裏,食鹽和洗衣粉十分相似也能被水溶解。

既然食鹽和洗衣粉都可以被水溶解,那我們常用的洗髮露也能被水溶解嗎?我匆匆忙忙地跑進了衛生間,將洗髮露倒進水裏,過來大約十秒,洗髮露還是沒有溶解,我急得團團轉,又過了一會兒,洗髮露不見了,水也變得有些渾有些稠了,看來洗髮露也可以溶解於水。我伸進我的兩個指頭在水裏撈了撈,發現手指滑滑的。當我準備去洗手時,我發現固體的肥皂塗到我帶水的手心時立刻變成了液體,難道肥皂也能溶解於水?我急忙切下一小塊肥皂放進水裏,果然過了一會兒肥皂也不見了。

因此我推斷出與洗衣粉和食鹽相似的白糖和麪粉應該也可以被水溶解,與洗髮露類似的洗手液,洗面奶,沐浴露都能溶解於水。

通過今天的試驗我明白了原來生活中原來有這麼多的東西都可以被水溶解,水真是好神奇啊!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2

“阿…啊嚏!”我揉了揉鼻子,打了個大大的噴嚏。“感冒了?來,吃顆“阿莫西林”膠囊消炎吧!”說着,壞奶奶在藥盒裏翻了又翻,拿出一板膠囊。

我看着眼前花花綠綠的膠囊,心裏冒出了許許多多的問號:藥爲什麼要用膠囊裝着?膠囊苦不苦?怎麼吃下去?我好奇地接過一板,把錫箔紙打開後,取出了一顆膠囊。

我把小小的膠囊的膠囊託在手心觀察起來,發現外面是黃紅相間的殼,裏面是白色的粉末。我還試着舔了一口,覺得沒什麼味道。“管它是什麼味兒呢,吃了再說。”我心想。

於是,我把膠囊放進嘴裏,端起一杯水喝了一口,然後把膠囊和水都吞了下去。

吃完後,我產生了更多的疑惑——一般的藥都是苦的,而我吞下去時,除了一種嚥下去時的感覺,根本就沒有味道。而且,一個更大的問題產生了:“膠囊殼能消化嗎?”

這些問題把我的頭都想大了,於是,我決定做一個小實驗來真證明:首先,我拿來了一個紙杯,在裏面裝上清水,然後把一個沒有藥粉的膠囊空殼放在杯子裏。十分鐘後,當我再次來看的時候,發現膠囊殼褪去了顏色,變成了乳白色,而清水也被染成了黃紅色。我把白膠囊殼捏在手裏,感覺像果凍,且很容易破。“膠囊到底是什麼做的啊?”我絞盡腦汁地想。

直到有一天,我在看《我們愛科學》這本書時,發現有一段話:“膠殼主要是明膠做的,另外加入一些增塑劑,如甘油等。膠囊殼爲了美觀和便於識別,加入食用色素,非常安全。顆粒粉末等本來就會對咽喉造成一定刺激,另外一些藥物會有特殊的苦味,有些藥物本來就有導致嘔吐的副作用,膠殼就是能隔離這些藥物的刺激作用,方便吞服的。膠囊還可以幫助藥物通過身體的層層關卡,順利到達目的地,就好像飛機定點投放,可以更好的發揮藥效。”

原來平時我們吃的一顆顆小小的膠囊還有這麼多的奧祕!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只看你細不細心,能不能發現,是否發現它其中的祕密。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3

八月三十一日下午,我輔導兒子做四年級語文第一課《綠葉的夢》的預習作業。孩子預習作業做完後,我讓他提前把第五自然段背會。兒子很聽話,坐在凳子上背起書來。

《綠葉的夢》文筆優美,第五段寫得最好,運用了很多動詞與表示形狀的詞。兒子把第五自然段分爲四部分背誦。前三部分很快背會了。第四部分貌似很難背誦,一下子羅列了七個表示葉子形狀的詞語你們看:“那許許多多留做標本的葉子,成了我們的珍寶:圓形的、條狀的、桃形的、針狀的、蛋形的、元寶狀的、葉面帶茸毛的。一一陳列開來。”兒子一看便說:“這一部分不好背呀!”我隨口接道:“有方法的,可以做動作,你看,這樣做動作,我說着照書比劃着圓、條等,正待我要比劃桃形。”兒子突然高興地對着我嚷:“媽媽,真的有規律,你看‘一個形一個狀,一個形一個狀。真有意思’”我一看,可不是,這個規律的.發現絕對有助於快速背會本部分。大家看:“圓形的、條狀的、桃形的、針狀的、蛋形的、元寶狀的、葉面帶茸毛的。”兒子發現規律以後,讀了兩遍,便一字不差的把這一個長句子背會了。我不由得驚歎規律的神奇。

後來,兒子獨自乘車上英語課去了。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已經教過四年級兩次了,卻從沒有發現這個規律,一直處於迷惑之中。每逢學生背誦第五自然段,背到這一部分就參差不齊。當然,聰明的孩子會背,但大多數同學被一連串的形狀所迷惑了。我看到七個表示形狀的也頭疼。想不到今天,這個問題在兒子這裏迎刃而解。兒子的發現比我的什麼做動作背誦法好多了。兒子真不簡單!我再細細琢磨,發現被葛翠琳作者說成“形”的三種葉子都接近圓形,說成“狀”的三種葉子都接近長形。看來作者在寫這一部分時是動了一番腦子的,一是避免重複,二是有所區別。雖然我現在教的是六年級。但兒子的發現給予我啓發。凡是要求背誦的段落,先分部分背,然後合併背是一種方法。發現長句的規律或所背段落的規律,更是一種高超的背誦祕籍!感謝兒子的發現,感謝神奇的規律!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4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家種了一盆一摸香,它非常神奇非常堅強,在它的身上我還有許許多多的發現。

這一摸香是我姥姥偶然之間發現的,我姥姥很喜歡養植物,買了一小包月季花的種子,種在了小花盆裏,結果就長出了一摸香,我姥姥當時不知道一摸香到底是什麼東西,差一點就把一摸香當成雜草給扔掉了,我姥姥的這一舉動被鄰居家的老奶奶看見了,還告訴了姥姥他扔掉的植物是一摸香後姥姥也開始養一摸香了。

我們家非常奇怪,不管是什麼植物到了我家就都養不活,不過,我們家卻總想養一養植物,所以就從姥姥家搬來一盆一摸香來養一養。

一摸香搬到我們家以後,我就拿起放大鏡,開始對這一盆一摸香進行觀察。後來進過我反覆的觀察我發現:一摸香是一種草,而且在它的每一片小葉子上都有很多的小毛毛,你如果不去碰一下一摸香就不會發出味道,但如果你碰了一摸香,就會發出一種香味,這種味道剛開始聞,味道十分刺鼻,不過一小會兒,就會味道蘋果的香味,所以人們叫它“一摸香”。

有一次,因爲媽媽把營養液滴的太多了,把下面的一小節給燒壞了。

結果,沒幾天,一摸香長得更加旺盛了,葉子也越來越多,還長出了不少的枝條。

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後來,我將壞掉的那一部分拿出來看了看,又進過了幾天的觀察我知道,它只是外表被燒傷了,其實中間還連在一起,所以,一摸香還長得十分茂盛。

觀察總會有與衆不同的發現!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5

紹興,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2500多年的歷史,它美得自然,美得和諧,美得溫馨,美得寧靜。天空瓦藍瓦藍的,陽光普照大地,毫不吝嗇地給予人們光和熱,徐徐的微風吹過,又帶給人們一絲金秋的涼爽。如今政府推行文明城市選舉,使我們紹興古城更加美麗:晴空萬里,河水清清,垃圾分類,井然有序。

我們來到了環城河邊。金色的陽光照耀河面,河水泛起一陣陣漣漪,閃閃發光,彷彿一塊塊珠片在河中蠕動。調皮的微風打起了波浪,拍在岸邊的大石頭上,好像嬉戲了起來。如今的河水早已不像從前,它變得清澈見底,魚兒們在水中玩鬧;如今的河水早已不像從前,它變得那麼的藍,蔚藍的天空早已和它融爲一體,擡頭望去,也有“水天一色”的感覺;如今的河水早已不像從前,它是那麼的令人賞心悅目,彷彿是一位高水平畫家的作品,這也或許是市民素質提高了吧。環城河美得和諧,美得自然。我發現了美,發現了紹興古城的美!

我又去了府山之巔。站在山頂上,我彷彿感覺到自己立身雲層之中。俯身下望,一隻只小甲殼蟲正在小徑上爬行,一隻只小螞蟻正在散步。此時此刻,我真像一個巨人。環顧四周,眼前的美景好似一副畫卷,掩映在藍天白雲之下:樹木鬱鬱蔥蔥,幾條藍絲帶環繞着城市,遠處山巒起伏,蒼翠欲滴,還有川流不息的人羣……這是多麼美得一副畫卷啊!紹興美得溫馨,美得寧靜。我發現了美,發現了紹興古城的美!

美在河邊,美在山上,美還在我們校園裏。

漫步校園,夕陽西下,晚霞染紅了半邊天,夕陽的餘輝照耀在校園的一草一木上,顯得格外靜美。花兒在微風中搖曳,跳起了屬於自己的舞蹈,綠葉則成了花兒的舞伴兒,真是印了“紅花雖花,卻要綠葉相襯”。一陣微風吹過,校園裏就像開了一場大型舞會,都在翩翩起舞,一切顯得生機勃勃,富有情趣,讓人陶醉。這時的校園美得令人窒息。我發現了美,發現了紹興古城的美!

我高興,因爲我生活在一座美得城市;我驕傲,因爲我也是生活在紹興古城的一份子;我自豪,因爲我們大家的努力纔有了紹興古城美麗的今天。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6

人們說,大愛無言,如沉默的父親。我卻不以爲然。我一直以爲,木訥的父親永遠不會表達那在我眼中笨拙的愛。直到那個秋後我不經意地回眸,帶給我偶然的,卻又是永恆的發現。

我像往常一樣背書包出門,簡單地向父親道別:“爸,我走了。”

父親正在忙什麼,頭也不擡地“哦”了一聲。每次都是這樣,我簡單地道別,他簡單地應答,再沒有多餘的語言和動作,哪怕是一個眼神。小說裏德深情款款,在我們身上蹤影全無。

我走在小巷的石子路上,巷口那株銀杏樹不知何時已經滿樹金華,片片黃葉宣告着秋天的來臨。我仰頭望一眼高大的樹冠,下意識的回頭看了一眼。

那一轉身一回眸,便定格了整個畫面。

拐角處一個淡淡的人影,正遙遙地看着我,悠長的目光彷彿能一直追隨我到天邊。而那人影,是我11年來最熟悉的輪廓——父親,我的父親。

那是一個怎樣的午後啊,傻傻的我停在一樹金黃下,回望的臉上寫着滿滿的不可思議,隔着一條小巷,巷尾拐角處的父親悠長而深沉的目光靜靜地落在我的身上,充滿愛意。

父親發現了我在看他,剎那間,他有些手足無措,慌亂中收起目光,羞澀而窘迫的神情是我從未見過的,摻雜着孩童一樣的惶恐,他立刻轉身回了家。

我卻在那裏久久的停滯。父親應該有很多次這樣的注視吧,我卻是第一次於偶然之中驚覺。金黃的銀杏搖醒了秋日的天空,而父親的目光搖醒了我,搖醒了他無知的女兒。

父親那沉默的愛正等着我用一次次偶然的發現去將它們竄成奪目的珍珠,照亮我的一生。

偶然的發現,卻在那一刻燦爛成永恆的美麗!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7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時,我們能從生活現象中發現大自然的奧祕;有時,我們能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真諦。當然,我們也能從親身經歷中領悟做人的道理。

那一次,我和好朋友外出遊玩,回來時帶來一盆綠色的植物。它全身碧綠碧綠的,就好像湖水裏蹦出的綠精靈。在它的“裙襬”上,還有一層毛茸茸的毛。湊近植物一聞,還能嗅到一陣清香。這小傢伙還真惹人喜愛!對於沒養過植物的我來說,可是一次有趣新奇的發現。

自那以後,我天天爲她澆水,保證土壤夠溼潤。。每天早上,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起來讓寶貝多曬曬日光浴。每天晚上,我的最後一件事就是觀察寶貝睡得香不香。一旦花盆沾上一點灰塵,我就會用溼毛巾輕輕擦去灰塵。就連媽媽,也說我快成了這盆植物的全職保姆呢!

但新鮮勁兒一過,一切事情都顯得那麼無趣。我開始減少照顧寶貝的次數,每次澆水、施肥我都是漫不經心的。我甚至想:養植物有什麼好玩的?就只是澆澆水、曬曬陽光而已,多沒意思啊!寶貝受了我的冷落,葉子開始泛黃,背也彎了下來,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雖然加入了媽媽的照顧,但它還是耷拉着腦袋。畢竟媽媽沒有那麼多時間啊!一天,媽媽皺着眉頭,對我說:“這是你的植物,你應該細心照顧它!”“沒事的,它又不會枯萎!”我滿不在乎地說。媽媽聽了,坐在我身邊,意味深長地說:“既然你要養植物,就得堅持到底,生活上也是一樣。‘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現在你半途而廢,又算什麼呢?”我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於是,我又來到寶貝身邊,一邊澆水,一邊輕輕撫摸着它的葉子,說:“對不起,從現在開始,我做什麼事都會持之以恆的!”

經過養植物這件事,我發現並明白了許多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三分鐘熱度。“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我們要具有水珠一樣堅持不懈的品質,不放棄,持之以恆,這樣,纔會登上成功的寶座!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8

馬路的盡頭有一家小書店,格局獨特,放置了幾把供人休息的靠椅,牆壁上掛着一幅幅字畫。在如此優雅、安閒的氛圍中,讀書是一種享受。

視線的正前方,掛着一幅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油畫——《印象:日出》,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伴着悅耳的音樂和撲鼻的花香,我的心靈彷彿被帶人畫中——天空灰濛濛的,空氣中的霧氣越聚越濃,與天相接,遠遠望去分不清天和地。印象派大師用豐富的色彩描繪出一幅悲涼、冷落的景色。天空中有一層淡黃色,把人們的視線帶人美麗的火雲上。水波的層次感也很鮮明,明暗的變化,似乎有着樂曲的節奏,使我想起了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波光粼粼,閃爍着微微的金光,船槳拍打着水面,打破了寧靜。望着那條流向遠方漸漸消失的小河,我知道莫奈想表達什麼,並以此引導我們去發現。那小河消失在霧氣中,消失在廢墟後,變成神祕的泡影。給人帶來思索,體會畫面中生命的衝動。

我想莫奈用強調色調明暗度的手法,是要揭露一個黑暗的社會。那些廢墟在日出的映照下顯得更蕭條、更破敗。小河上一兩隻小木船向港口划動,渲染悲涼的氣氛,把情感發揮到極致。尤其是畫上的日出,其實是在預示光明正在前方,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船上的船員都站起來,他們激動地歡呼着,因爲他們堅信太陽會升起的,會升起的……

不一會兒,書店的燈滅了,那幅畫也漸漸離我遠去,變得模糊。然而,那陽光在霧氣和水汽中微微顫動的景象,那陽光即將穿透晨霧的境界,比畫面更真實、更生動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其實,對於智慧、情感幾乎完美的生物——人類來說,用心靈去欣賞並不難,難的是去欣賞心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