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一作文

學者明星也瘋狂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學者明星也瘋狂
說起易中天來,他可真不容易,年近花甲,可稱“夕陽無限好”,但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是“如日中天”。一輩子默默無聞,馬上就要退休的他卻創造了奇蹟——突然間大紅大紫起來,紅得讓人不敢相信。請看相關報道:他在北京籤售《漢代風雲人物》時,不僅書店出動大批保安來維持秩序,警方也出動了15輛警車,幾千人的長隊把書店圍得水泄不通,他一口氣簽名簽了幾個小時還是沒有簽完;在上海簽名售書時,和他一起參加活動的衆多名人、明星完全被他壓住了風頭,他一枝獨秀,成了名人中的名人。易中天何以這般火,火得遭人嫉妒?
  其實,易中天的出名有其必然原因。伴隨着社會的進步,電視傳媒走入了千家萬戶。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崇拜過新聞節目主持人羅京,後來崇拜綜藝節目主持人楊瀾,再往後便是崇拜訪談節目主持人朱軍,緊接着便是崇拜一批軍事專家、國際專家,到現在“百家講壇”的學者又走入了我們的視野。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大衆的文化知識水平在日益提高,大家要求電視節目能夠提供更深邃、廣博的精神文化大餐,而“百家講壇”就是一個品位較高的欄目,易中天藉助“百家講壇”欄目使得自己成爲家喻戶曉的名人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易中天推出的系列節目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他的走紅其實折射出了大衆對專業知識和高品位文化的需求。
  當然,一個教歷史的老師,在臨近退休時能一飛沖天,成爲大紅大紫的學者明星,這其中也有着本人素質的原因。正如易中天自己所總結的那樣:一是要有哲學修養,二是要有人生閱歷,三是要有體驗能力,四是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這樣,所講的歷史人物才能是鮮活的,有血有肉的……簡單地說,就是要用現代觀念、立場、方法傳播傳統文化。易中天正實現了學術的大衆化、語言的時尚化和歷史的故事化。
  學術的大衆化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學術是高雅的,但它往往離普通民衆太遠。易中天的貢獻就在於拉近了學術與平民的距離,改變了學術居高臨下的地位和一本正經的面孔。《漢代風雲人物》也好,《品三國》也好,做的都是這樣一件事——把高深的學術變成了老百姓能聽懂且喜聞樂見的東西;把歷史人物還原爲普通人,變成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也會犯錯誤的人。
  語言的時尚化是媒介。歷史人物是死的,但描述他們的語言卻可以是活的。用現代社會流行的通俗語言來形容數千年前的古人,是易中天的又一成功嘗試,這要得益於他幾十年教學工作的歷練。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一來使得他了解年輕人的語言追求,二來也提高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周瑜帥不帥,孔明會K歌,關羽是愛神。”“劉備對諸葛亮好,好到讓關羽和張飛覺得,就像老鼠愛大米。”“魯肅找劉備要荊州,劉備裝哭,魯肅說:‘你不要哭嘛,不要哭,我這兒有餐巾紙。’”這樣“嬉皮”搞笑的現代語言,在易中天的講座中舉不勝舉,這就徹底將學術的呆板面孔轉爲可知可感、可親可近的面容了。
  歷史的故事化是傳統文化走向現代的途徑。這幾年,戲說、胡說、瞎說歷史的書籍、影視作品不少,但都被讀者和觀衆淘汰了,因爲這些東西太假,大家看後一笑了之,最多誇你想像力豐富。易中天卻在“正說”歷史中尋找通俗化的路子。他經常引經據典,卻又講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引人入勝,被稱爲“俗能俗得有品,精能精得出油”。易中天,從書齋走向電視,確實是由傳統文化傳播領域向大衆通俗文化領域的一次成功轉型。
  有人笑稱易中天是個門門沾邊、門門不精的“百搭”學者。我卻認爲“百搭”是一種能力,“百搭”是一種才能,一般人還沒有這種能力呢!“易中天熱”絕不是偶然的現象,他的學問涉及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城市文化學等近10個學術領域,他能夠獲得很高的社會知名度,受到大衆的追捧是很自然的現象。社會現象龐雜,沒有多學科知識做基礎,是不能輕易對之發表見解的。不懂裝懂,或者淺薄平庸,豈不貽笑大方?更重要的是,“百搭”學者往往不甘於苦守書齋,而是關注時事,目光敏銳,善於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於對實際問題的思考,尤其是他們對許多公共話題敢於及時發表自己的觀點,具有較強的思想敏銳性。儘管他們的思考和見解不一定系統,有時還顯得有些零碎,但卻體現出了一種社會責任感和知識的綜合優勢。
  大家需要明確的是,純而又純是一種學問,邊緣交叉也是一種學問;獨守書齋是一種治學方式,啓迪民智也是一種治學態度;寧靜致遠是一種方略,走向大衆也是一種選擇。“易中天熱”的出現,至少讓我們知道,原來學問還可以這樣做,大學教授也可以這樣當,學者也是可以當明星過把癮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條條大路通羅馬,何苦一棵樹上吊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