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三作文

【必備】高三作文集合九篇

本文已影響 1.31W人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高三作文集合九篇

高三作文 篇1

他們說,黑色六月,因爲千萬人要擠高考這獨木橋。於是年少的我曾惶恐新生的到來,不可置否地將我們擠兌成高二,又一步步走向地獄——黑色高三。

可真正看着師兄師姐走進考場,我竟平靜而又自覺地改稱自己高三學子。因爲我的高三,是一堆彩色泡泡,飛舞在我的腦海。

七月開始,我高聲宣告:從明天起,擁有志遠的寧靜,明志的淡泊;從明天起,蔑視但不輕視我的學業敵人;從明天起,吟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指點科學,激揚文字;從明天起,播種良好習慣,收穫無悔高三。這是我的藍色七月,藍是平靜,冰寂夏日的燥熱,藍是藍圖,規劃高三的征途。

十月綠意盎然。別說十月碩果累累,低垂了一野金黃,那是對今春綠色的回報;別到十月葉落歸根,飛舞了一地枯黃,那是對來年綠色的膜拜。我在十月感恩,感恩綠色的自然、生命,我在十月思考,探索綠色的人生、歸途。於是感恩紮下深根,思想伸展新葉,濃綠生機,永不褪色。

走到春節,翻開紅色一月。去看孩子們的大紅新衣,去誦各家門楣的紅紙對聯,去拾街巷殘留的紅衣炮仗,去拽着十幾歲的尾巴,孩子氣得過最後一個春節。那點滴感動中,家人的關愛,親友的歡樂,是火,點燃我奮鬥的激情,又冷卻成紅色石頭,佑我走完高三。

停在五月,開始傷感。那些花兒,枯成幹黃藏入字典;那些人兒,在泛黃的記憶裏定格成照片;那些事兒,從筆尖緩緩流出,在我的心坎上滴成淡藍色字河。那些過去,摔落滿地,那些未來,奔向天南地北泛黃的五月,被淚水打溼,暈成溫情一片。

又一季蟬聲鳴起,又一度六月來臨。我不慌、不悔、亦不憂,我要一個金色六月,把夢想變成現實。匆匆高三,悠悠高三,就此落幕。

這會我的高三嗎,色彩斑斕?這就是我的高三啊!在煉獄中也要凃滿色彩。它們是這堆彩色泡泡,卻非同尋常;它們更柔韌,壓不扁,刺不破,堅實地挑戰高三。

高三作文 篇2

我想告訴你,我愛你,你知道嗎?我不知道還能對你做些什麼?我什麼都不能爲你做。什麼都做不好。唯一能做的就是生你的氣。你知道不~?每當看到你那滿不在乎的樣子,我的心真的好痛。好難受。我不想惹你生氣。但我沒辦法。我只能用這表達我的愛。是的我在傷害你,在不停的傷害你。每當你不理我我比死都難受。我對你說過的“請讓我像親人一樣對你”。我不知道我說出這句話用了多少勇氣。我開玩笑說老婆也是親人啊?可你又對我瞪眼。你知道嗎?你的眼神讓我心痛。或許你會說,你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我只知道我在乎你。雖然我和你在一個青澀的季節相遇,我知道那樣做最多隻能結一枚青橄欖。那樣酸,那樣澀,還帶有一絲淡淡的甜。那種果實不是你想要的。那種淡淡的甜你不會接受。

你我都知道我們之間有花無果。但我確信我是愛上你了。那樣離不開你。那樣依賴你。在一個錯誤的時候,愛上一個錯誤的你。我是常人不是菩薩。我只知道我心裏的感覺。你知道嗎?那感覺就是愛你。你說過你只會往前走。我不能說什麼。前面是你的希望與夢想。而我在你前進的路上與你相遇註定只是一個過客~~~~~~~~。

高三作文 篇3

內容摘要:高三作文教學應圍繞社會、人生問題,依據當代學生應具備的非智力因素,充分發揮自己積極因素、閃光點,形成學生成功的“自我作文形象”。一要體現社會發展對人提出的要求,二要體現中學生思想、心理現狀的要求,三要體現高考作文命題的要求。

關鍵詞:作文 形象 要求

美國著名的文化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指出:“在當今的時代,情感智商的重要性絕不遜於智商,它是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器。徒有智能而心靈貧乏,則無法適應這個紛繁多變的社會。歸根到底,心靈與頭腦是缺一不可的。”

高三作文教學應圍繞社會、人生問題,依據當代學生應具備的26種非智力因素,充分發揮作文的“獎賞”和“糾弊”職能。對待學生身上存在的積極因素、閃光點,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並讓他們通過書信、日記、片斷訓練充分地表現出來,熱情地幫助和鼓勵,增強寫作自信心,求得學生“一發而不可收”的良好態勢;對待學生身上的不足和缺陷,應相機誘導,從善意地批評、暗示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講述危害,使他們頓然醒悟,慷慨陳詞。形成學生成功的“自我作文形象”。

一、社會發展對人提出的要求

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來我國講學時指出:“自古至今最重大的革命馬上就會發生,這次革命的核心就是知識。”“創新成爲知識經濟時代取得競爭力的核心。技術的引進吸收不再能創造增長的奇蹟,只有通過創新,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才能實現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紛繁多變而一日千里的社會發展對人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具體體現在對人的素質要求上。(一)要求人進取、開拓、創新;(二)要求人具有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三)要求人具有開創意識、競爭意識、效益意識、法律意識;社會的發展必然推動人的全面發展,人的主體性愈來愈占主導地位;(四)要求人有較高的道德和理性; (五)要求人們有全球意識。

作爲人文載體的作文,不能無視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爲了給即將步入高校和邁進社會大門的學生以良好的“精神底子”,就必須以社會發展爲參照,特別注意培養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爲核心的各種現代意識和能力:競爭、公平、創新、堅韌、自信、質量、效益、法制、全球、機遇意識、創造能力、競爭能力、社交能力、應變能力、合作能力、自學能力、判斷能力、反思能力、組織能力、決策能力等。在具體訓練中要緊扣思維品質,着力於求異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的訓練。

二、中學生思想、心理現狀的要求

在一篇貨真價實的作文中,其“體現”的內容可信度自然就高。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以學生的思想、心理現狀爲參照,仔細研究他們的思想、心理實際,對症下藥。

當今絕大多數中學生是獨生子女,由於受特殊生活環境的制約影響以及升學考試的迫壓,他們的思想、心理現狀堪憂。

他們有抱負,但是缺乏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他們積極向上,但是缺乏與困難作鬥爭的意志和毅力;他們渴望更多的愛、但是往往不注意關心別人、缺乏同情心;他們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往往不願爲之付出更多的勞動;他們智力發展比較快,知識面也比較廣,但是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比較差;他們成人感確立得比較早,但依賴心理仍然強。歸結起來有三條:一是生存能力弱,二是責任感不強,三是承受力差。

據權威資料透露:中小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率,爲25、20%,並指出家長採取“以壓爲主”、“支配”、“溺愛”、“經常打”的教育方法,過重的學業負擔、父母的高期待是導致青少年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重要原因。還由於受到社會某些消極現象的影響,他們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東西,這些東西已成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奉獻精神、進取意識的大敵。

三、高考作文命題的要求

近幾年來,高考作文采用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分別評分的評分方法,我個人認爲,其目的在於強化寫作的基礎,同時引導考生追求“發展”,從整體上提高高中畢業生的寫作水平。可是,有人盲目鼓吹髮展等極,一味引導考生追求發展等級,這對高三同學有某種程度的誤導。我們認爲首先應重視發展等級。

首先,基礎等級是50分,發展等級只有10分,孰輕輕重,不言自明。

其次,基礎等級達不到應有的要求,是否就能拿到發展分?雖然在具體的評分上各省市有所不同,有的省就明確規定,基礎等級得不到相當的分數,就不給發展分。

第三,就多數高中畢業生的寫作實際來說,“基礎等級”的要求並沒有真正達到,或者說寫作基礎並沒有過關。

面對以上情況,在高三作文訓練中要抓學生薄弱點,採用大、小作文配合的方法,尋找足以動人的訓練內容,嚴格遵守“梯級”訓練步驟,積極誘導學生關心身邊瑣事,寫“生活作文”,注重基本功的訓練,扼制虛假文風的盛行,將作文與做人緊密結合,以“求誠”爲核心,有什麼說什麼,怎麼想就怎麼寫,不片面強調“立意要高”、“主題要深”,要顧及學生的生活環境、思想實際。不單純爲寫而寫,要將閱讀與寫作精巧地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使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真正讓學生形成“自我作文形象”,實現高考作文的飛躍。

高三作文 篇4

洛一高的糖炒栗子不是最有名的,但卻是最經吃的。全校四千多人,吃了十幾年。最早的時候只是一個小攤兒,孤零零的立在學校門口,每天早上支起輪子,炒栗子的大叔和門崗大爺打招呼,扯閒天兒;後來生意火了,一攤變兩攤,兩攤變四攤,一條新修的大馬路,被一個個小吃攤架成了一條小吃街。場面雖不及上海市場,但十里飄香,連北面一公里遠的體育場都能聞得見。

生意最好的,還是炒河粉,兄弟倆,胖胖的招攬客人。如果說栗子和麪筋都是閒時的零嘴的話,那麼炒河粉絕對算得上一份正經的盒飯了。每到下午五六點鐘,從學校門口一眼望去,人山人海看不見炒河粉的攤子,但仔細瞧,人最多的一定是河粉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踏着時候趕來,爭先恐後,來晚了一車子的河粉就都賣完了。

“好嘞!”

“誰的一份河粉?不要辣?”

出鍋,涮鍋,再來下一份。

其中也有過賣蛋撻的小攤,賣紅豆餅的,章魚小丸子,飯糰夾饃掉渣燒餅,男女老少,都在這做過生意,賣過小吃。不是每家都能長久,也不是每家都是因爲生意慘淡入不敷出才離開的。之前有個賣烤冷麪的夫婦,正宗的東北人,後來一家子回東北了,也再不曾回來過。

高三快畢業時,學校圍牆上加高了鐵絲網,大門管得嚴,還在門口設立了隔離的路障,小攤的生意冷清甚至荒涼,後來不斷喊話喊警察、喊城管,早上門崗的大爺也不出來聊閒天兒了,小吃街漸漸散了。那些曾經“名噪一時”“聞名一高”的攤主們,像是在華山頂上被武林忘記的世外高手,望去無人再與之爭鋒,捲起鋪蓋背槍拿劍,悄悄下山另尋謀生別處去了。

高三作文 篇5

每年六月七八號,高三學子都要在高考的獨木橋上作無聲無實戰對抗的角逐與較量。也許就在八號那一晚,太多筋疲力竭的孩子就開始回望,自己一路走過的高三,究竟是一道怎樣的風景?

衆說紛紓而“高山”恐怕是對高三風景最好的詮釋。每個中國學生,都有一座陡峭的高山,高三充滿挑戰;高三的學習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挫折在所難免,高三是一座讓人經常覺得失意的高山。

可是,高三更是一座風景壯麗的高山!雖然枯燥至極,除了做題還是做題,然而,在休息之餘吟幾句唐詩,背幾首宋詞,不也像置身於雲霧繚繞、鳥鳴其間的山中,讓人倍感心曠神怡?況且山中亦有好多奇花異果等你採摘,那是寒窗前十一年你可能疏於採摘的!古人登高而望遠,今人臨危而攀高,都在爲了心中的目標而戰鬥,都在尋求視野的更開闊!針對而執著,高效而多智,這是高山才能激發的榮耀。

一雜誌雲:“少年自有少年狂,渺崑崙,笑呂梁,磨劍數年,今將試鋒芒。烈火再煉三百日,化莫邪,斷金剛!”唯有高三,才能磨鍊我們稚嫩的雙肩。唯有站在今日之高山,才能一眼笑對昨日之丘陵,豪情應對明日深溝或淺灘。

自信,可讓宇宙瘋狂地改變。實力,鑄就自信的雙翼。而實力,正基於高山之顛痛苦的採擷。猶記得,六月六號,是當年二戰盟軍諾曼底成功登陸之夜,想着這點,或許你七八號的戰鬥就能處處告捷!

加油吧,天下苦難而堅韌的中國孩子們!

高三作文 篇6

三月的風伴着花草和泥土的氣息,暖暖的,吹得人的心情也美好起來。我微笑着面對這樣一個明媚的春天,因爲我知道,其實你一直都在。西聯教室外的板報換成了你熟悉的笑臉,你好像一直都在這樣微笑着,用溫暖的眼神看着這世界,這注定又是一個美好的三月。

圖書館前,約定好一起去幫忙整理書籍的同伴已經在等待,我們相視一笑。安靜的做着手裏的工作,整理書籍、擦拭書架、打掃地面,不亦樂乎。他幫着學弟找需要的書,她細心地向第一次來圖書館的`同學介紹,她找書的時候幫忙整理着……他們臉上都帶着微笑,他們的笑都是那樣的溫暖與熟悉。其實,並不是在這個特殊的三月裏纔想起你。只是認真觀察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學會了你的笑容,我們都一樣的喜歡那些有你在的日子,原來,你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從未離開。

敬老院的老人用親切的目光迎接我們,那份目光在這三月的暖陽裏似乎格外舒服,暖暖的,融化掉了冬天的那份寒冷。老人是社會上的弱勢羣體,他們爲小家爲大家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揮灑着自己的汗水。撫摸着他們瘦弱的手臂,近乎乾枯卻有力量。喜歡看老人們的目光,雖然它已經不再清澈,但那是經歷世事滄桑後的沉澱,是看盡一切風雲變幻後的淡然。他們在敬老院裏安度晚年,可能是兒女不孝他們無路可走,可能是兒女太忙沒時間照顧他們,但是我更願意相信是他們自己選擇了敬老院,因爲在這裏他們有人陪伴。和他們一塊聊天,那經歷滄桑後的話語讓我從心底感到溫暖,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做飯,小小的舉動卻能給他們帶來快樂和溫暖。另一批志願者也和我們不期而遇,他們似乎是常來的,對於這裏的工作明顯比我們熟練地多,可是我們都擁有一樣溫暖的笑容,和你一樣,溫暖着周圍的人。

誰說這個社會越來越冷漠?我在大家眼中看到的分明是人性最初的善良。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像是一道陽光,可以驅逐內心的陰鬱和寒冷,讓我們的天空永遠都可以像今天一樣晴朗。有一個問題一直存在: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我想我的回答是前者。改變世界不是幾個偉人做了一些大事,而是每個小人物都做了很多的小事。

說這社會變得越來越冷漠,其實這是我們自己的過錯。如果我們都學會信任,學會不計回報伸出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那麼這個世界何曾冷過?就像在你的臉上,我們從未曾發現過失落的目光,永遠都是溫暖的笑容一樣。那是因爲你的內心好像永遠都有燃燒不完的熱情,永遠都是簡簡單單的想法,從不計較什麼,也從沒有想過會得到什麼。

感動中國,每一年都會讓我們流淚,那是因爲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同樣熟悉而親切的光芒,我們感受到了溫暖人心的力量。畢竟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平凡人,沒機會經歷感天動地的大事,可是在每一個需要伸出手的瞬間我們都毫不猶豫的去傳遞一份溫暖這不也是一份簡單的感動嗎?我們不苛求感動世界,也不期望感動別人,只是希望在這大好的青春年華里,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滿着奉獻的快樂。其實你的笑容不僅僅屬於三月,那份溫暖一直在我們身邊,向我們傳遞着一份向上的力量。

回學校的路上,聽到一個小女孩在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艱苦樸素永不忘。願做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或許她還不懂這歌詞的意思,或許只是因爲今天老師教了這首歌。但這種青春向上的正能量已經遍地開花。一直在我們身邊的雷鋒,你看到了嗎?

高三作文 篇7

隆冬之期,灕江側畔,陰霾兼雨。

餘於幾近一九之日(公曆十二月三十日之午後)徜徉其間,隨意攝得小景一幀。回覽之時,初覺其蕭索蒼涼且凌亂駁雜不堪,拍攝之技藝亦甚粗糙,幾不忍入目。方欲刪之,忽感小景中蒼虯屈曲之烏桕樹上,有殘敗之越冬紅葉於北風之中明滅可見。雖寥寥星點,且摧殘於霜雪,存留於枝條之末梢尤爲不易;又紅得剔透,細觀之,似有其珊珊可愛之處。何況,以烏桕樹之生態推之,貌似溫婉之灕江,於其亙古莫測之汛期之時,對烏桕之屬屢屢摧殘當未曾或免,以致生長於斯之烏桕,且曲且撓,幾不聊生,於今水患之痕跡猶歷歷在目矣。而烏桕樹未曾拔根而消逝者,似有一種“精神”與其虯曲傾斜之狀態同在,形與神相伴而生於灕江之側,存活於風颳水淹浪摧之餘,立於天地之間,且於隆冬之際,殘留於枝條末梢之寥寥紅葉,仍煥發出歲替之際的最後豔麗,尤爲動人。

餘得其感染,因以恭敬之心態觀照良久,並題而志之。

高三作文 篇8

輕輕地揮揮手,作別昨天的喜與憂,不去計較曾經的推動與擁有。擡起頭,望着通向成功的路,興奮,畏懼,急切,躊躕,心中百味雜陳。

走進高三,走進了青春的單行道,除了勇往直前,我別無選擇;走進高三,走上了夢想的跳板,我將聚集全身力量,完成好一個最美的動作。走進高三,我成了一名人生戰艦的舵手,在這巨浪濤天中,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爲了前方的港灣,只有把正航向,勇往直前。

有人說,高三是一段在刀尖上起舞的日子,稍不留神就可能弄得皮開肉綻;有人說,高三是一段推着巨石上山的歷程,不管你有多麼旺盛的精力,稍有懈怠就可能跌入深淵。然而,在我的內心,高三有着特別的定義,它只有緊張的代名詞,或許它更是充實的詮釋;它是汗水的堆積,或許它更是幸福的奠基。自然,它必定是一程在長滿荊棘之路的跋涉,是一首奮鬥者的青春之歌。走進高三,有書山,有題海;有人怨,有人嘆。有時,爲了解一道數學題,就算想破腦殼,答案還是千呼萬喚不出來;爲了寫一篇作文,就算就咬破筆頭,湊出的幾段話得到的卻是一個可憐的分數。

走進高三,教室成了一個讓人害怕的吸引地。聽不到有關明星的高談闊論,看不到往日嬉笑打鬧的身影。唯有筆與紙的摩擦,一個個像埋頭在流水線上的操作工。我曾經期待過,期待高三充實而富挑戰的生活,想讓它成爲生命中一個精彩片段,在以後的生活中發酵品嚐。我也曾經畏懼過,畏懼每一根神經緊繃後的麻木,深怕有一天自己會把持不住,無力的癱倒在生活坦途的起點。

然而,當我真正走進了高三,似乎驚奇地發現,自己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孩子,已告別了昨天的幼稚。一腳踏進高三,一下長大了許多。

對於我們來說,高三隻有一次,每一個人都要倍加珍視,全力以赴,背水一戰;高三隻有一次,我們要好好地過!

高三作文 篇9

一個人能有多大力量?

哥白尼,他可以讓地球——太陽“換轉。”

阿基米德,給他一個支點,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愛因斯坦,他的“思想產物” ——原子彈,威力大到可以摧毀整個地球。

君子罵人,其極限差不多就只能用“行屍走肉”一詞了,之所以爲極限,就是被它形容的人,雖軀體與常人無異,但他缺少了自尊爲“萬物靈長”的人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那便是靈魂,具體點,就是“心”。一顆善感的心,一顆敏感的心,一顆有溫度的心。

我時常覺得,一個人的力量,無疑於螻蟻,但轉念一想,不是有“天生我材必有用”之說嘛,愰然間,頓感釋然。

君不見,有人穿千山,涉萬水,只爲魚雁到萬家。這便是王順友。

君不見,“微塵”僅一人,盡人皆爲“塵”這便是青島“微塵”。

君不見,雲帆滄海孤一人,征程二萬八千里。這便是翟墨。

軀體強橫,莫過於崗嵐羣峯,力量磅磗,莫過於江河湖海,善感堅韌,則莫過於人心。

人可開山涉水決江河。所以,一個人並不涉小。就像孔子,一人之力,一份思想,便可傳承千年而不衰,我們當然沒有山巒之壽可綿延,沒有江河之力可揮灑。但造物主的公平之處,便是給予我們思想,這個偉大的武器,於是乎,我們可以明辨“真”“善”“美”,可以知“禮”“義”“廉”“恥”“信”,人與人之間,便總像撒碎的水銀,一但相遇,便總有融合的趨勢。當然,萬物皆不能盡善盡美,“思想”也不例外,它讓我們“人之初,性本善”又讓我們“性相近,習相遠”。

但是,一但有“美”出現的地方,我們的心靈便會受到召喚,喚醒最原始的性情,噴涌出最強悍的力量。

但爲何我們總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呢?我時常這樣想,也許是我們已在心裏自我催眠了吧!總是對自己說:“那個,我幹不了;這個,不關我的事”變多了一份漠然!

其實,我覺得,我們每個大概都說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大力量,就像“蝴蝶效應”那般,說不清,猜不透,索性也賴得去探究了吧!

所以,我覺得我們很有必要懷着一顆虔誠的心,去尋覓去感知,我們各自空間有多大的力量。但不用懷疑的是,我們各自一定有着強橫的力量,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思想。

明天就出發,用“心”去尋找。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