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天遊峯的掃路人》的語文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84W人 

一、 讓學生真實的經歷文本的言語境界

《天遊峯的掃路人》的語文教學反思

學生的閱讀過程首先是藉助文本語言提供的信息,建立一個感觀的言語交際場景的過程,只有置身於真實的場景中,學生才能順利與文本接通、耦合,設身處地的觸摸文本中的字字、詞詞、句句,領悟其中的內涵,敞開自己的心扉做文本的知音。從《天遊峯的掃路人》一課的學生活動中可以看出,學生自始至終經歷一個真實的言語境界。本文中“我”的感受學生不難理解,而我爲什麼對一個掃路人如此敬重,這樣的一位掃路人能否觸動學生的心靈世界,是對學生閱讀行爲的最大考驗,如果沒有真實的閱讀過程,沒有學生於文本之間的真實對話過程,這是很難實現的一個閱讀目標。正是因爲老師能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生才能毫無拘束的與文本語言進行溝通,讓對話在soNormal 0pt; 0cm LINE-HEIGHT: 12pt>師:讀了這一段,你又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生:這是一位身體健康的老人,因爲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有神身體肯定很好。

師:你從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出了老人的健康,會讀書,會思考。

生:這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因爲書上說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生:這是一位勤勞的老人。因爲面色黝黑,說明他長期在外風吹日曬,“瘦削”和前面的“精瘦”一樣,也說明他不停地勞動着。

師:誰來概括一下?

生:這是一位健康的、善良的、勤勞的老人。

師:能用上四個字的詞語嗎?

生:這是一位身體健康、勤勞善良的老人。

生:這是一位勤勞善良、神采奕奕的老人。

生:這是一位心地善良、吃苦耐勞、精神矍鑠的老人。

真實的閱讀過程,讓文本在學生心靈中映射出了真實的言語交際場景,呈現出了一個形象豐滿的掃路人,學生纔會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從中獲得心靈的震撼和感動。在與文本的平等交往中,師生創設出了一個神思飛揚的言語境界。

二、 讓學生留心揣摩言語活動的過程與方法

文本本身就是作者言語活動的產品或成果,是一個具體的書面言語交際的“範型”;語文教學活動本身就是學生圍繞課文進行的學習文本的言語交往過程。指導學生讀懂一篇課文的活動,經歷一次現實的讀寫實踐。所以對文本的感悟,同樣包括對文本言語現象和作者言語行爲的審美體驗。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啓發學生留心作者運用語言的精妙、思路的精巧,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通過揣摩言語活動的過程與方法,多角度與文本展開對話,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使人物的內涵更加豐富。

生:我很奇怪,對老人的兩次外貌描寫,作者爲什麼要分開寫呢?放在一塊寫不是更省事嗎?

生:第一次描寫是概括地寫,第二次寫得很仔細。

師:你說得沒錯!但爲什麼不放在一塊呢?

生:一口氣寫在一起太羅嗦了。

師:是嗎?

生:在一塊寫也不是羅嗦。因爲兩段話加在一起字數也並不多。因爲第一次寫的是穿着,後面是寫老人的臉和眼睛的。

師:穿着和五官不能放在一起寫?

生:也不是。(學生面露難色,一時說不清楚。)

生:自由讀第3和第8節。

生:因爲第一次作者是無意中聽見“嘩嘩”的掃路聲被吸引過去的,他對老人只是初識,並不瞭解。所以這時候只能從穿着等方面對老人有一個大體的瞭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

師:很有道理!接着說。

生:第二次,是因爲老人和作者交談了很多,作者對老人每天掃一千八百多級石階很佩服,這時他是懷着很深的敬意來看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細。

學生在認識言語交際的過程與方法的同時,也經歷了和作者對話的過程,瞭解了作者的言語運用意圖,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和文本溝通,進一步感受作者筆下的掃路人,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言語實踐中實現統一,在讀和寫的意義層面上,學生成爲文本的知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