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49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讀感悟能力。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大瀑布的壯觀景象和遭到破壞後的樣子,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在自學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討論

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以及帶題求解自學法(談談、劃劃、議議、讀讀)。使學生能自主的採用小組討論、朗讀、想象等閱讀方式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現能力。

課後查閱資料,擴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豐富有關知識,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熱望。

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膽魄,敢於發表與衆不同之見解,善於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發現問題。

二、教學重點:

理解大瀑布悲劇的原因及葬禮的重大意義。通過前後對比,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三、教學難點:

讀出瀑布“原來”、“幾年後”的'不同感觸。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大瀑布的葬禮的重大意義。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的閱讀文章是――《大瀑布的葬禮》。

齊讀課題。

2、說說你對“葬禮”這個詞語的理解。

(出示圖片)葬禮就是爲這個瀑布舉行的,爲瀑布舉行葬禮,同學們一定有許多疑問,是不是?就讓我們帶着問題去讀書吧。

(二)理解課文

1、學生聽朗讀。

2、師:讀了一遍課文後,原先心中的疑問解決了嗎?你知道了什麼?

3、看來同學們通過初讀,已經找到了一些問題的答案。下面請

同學們再次自由地讀課文,然後選擇課文的有關內容,用“因爲……

所以……”說一句話。

4、師:讀了兩遍就能用“因爲……所以……”說出課文的基本內容,真了不起。下面,老師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出示圖片)

5、看到瀑布,你腦海裏就會涌現哪些用來形容瀑布的詩句和詞語?

6、那麼,從前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麼樣子呢?誰來給大家讀一讀?

(指名讀)

7、聯繫實際讓學生體會一萬立方米的概念:相當於我們的80間這樣的教室裝滿水,再同時從幾十米的高處直泄而下。再聯繫實際體會30公里的概念,離那麼遠都能聽見大瀑布的巨響,這是多麼令人驚歎哪!誰來把如此雄偉壯觀的景象讀出來?

8、這麼雄偉壯觀的景象,同學們想不想親眼看一看?下面,我們一起去遊覽。

9、看着這雄偉壯觀的景象,你想說什麼?說一句話抒發自己的感受。

10、誰再把這麼雄偉壯觀的景象讀給大家聽?

11、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腳下,看着這雄偉壯觀的瀑布,你最想做什麼?

12、這麼雄偉壯觀的瀑布,使遊客們都陶醉不已,流連忘返。可惜,天不隨人願,好景不長!隨着時間的推移,這雄偉壯觀的瀑布再也找不到了!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怎樣的瀑布呢?(讀書)

13、(多媒體演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

14面對這樣的景象,你是怎樣的心情,你想說些什麼呢?

15、是啊,昔日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的塞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即將消亡了。此時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會對人們說些什麼呢?想一想,說一說。

16、師:同學們把自己想像爲行將消亡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情感的體驗非常深刻。下面就帶着這樣的感受,朗讀課文,要通過你們的感情朗讀,感動同伴,感動老師,感動現場所有的人。

17、昔日的瀑布像一位身強力壯的青年小夥——“雄偉壯觀”,而今天的他卻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造成這一環境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些原因的責任者是誰?(交流板書:人爲破壞)

18、師:大瀑布的形成可能經過了億萬年,它本來是神奇的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珍貴的禮物。可是最後竟然就這樣消失了,就這樣被葬送了!我們還會有第二個這樣的大瀑布嗎?我們還能看到那曾經雄奇的景象嗎?

師:課前,老師曾佈置同學們調查,你們還知道我們周圍發生了哪些像大瀑布這樣的悲劇嗎?

19、師:我們周圍的環境也在不斷地遭到人爲破壞,如果人們再這樣下去,肆意破壞自然環境,我們還將會親手釀成什麼悲劇?

20、面對環境遭到破壞的現狀,你想說點什麼?我們能做點什麼呢?

(小組討論,可以用宣傳語或號召語的。形式,也可以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

21、現在,誰能告訴大家,巴西總統爲什麼爲瀑布主持葬禮?他那飽含深情的話語告訴我們什麼?

22、讓我們也和那些熱愛大自然的人們一起哀悼將要消失的大瀑布,讓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有感情地齊讀爲大瀑布舉行葬禮這一自然段。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多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3、理解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枯竭的原因,明白非格雷特總統爲大瀑布舉行葬禮的目的和意義。

重點難點:

理解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枯竭的原因,明白菲格雷特總統爲大瀑布舉行葬禮的目的和意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知道了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們不去注意環保,不注意保護地球,總有一天我們會遭到地球母親的報復,而自食其果。請欣賞下面的圖片,談談你觀看後的感受。

2、學生交流對圖片的感受。

3、不僅如此,就連世界上的最大的大瀑布——賽特凱達斯大瀑布也遭到厄運,1986年9月,當時的巴西總統非格雷特穿着黑色禮服親自爲賽特凱達斯大瀑布主持了一個特殊的葬禮,請翻開課文:《大瀑布的葬禮》。

4、齊讀課題:大瀑布的葬禮。

二、閱讀課文,感受賽特凱達斯大瀑布的今昔對比。

1、一讀課文(大聲朗讀),畫出不懂的字詞和句子,同桌互相交流解決,後集體交流彙報。

2、二讀課文(默讀課文),請動筆畫一畫描寫昔日的賽特凱達斯大瀑布和現在的賽特凱達斯大瀑布的句子,多讀幾遍,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再交流討論。師相機引導朗讀,完成板書。

① 這條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一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多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據說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響還清晰可聞。

② 幾年過去,賽特凱達斯大瀑布逐漸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見不到昔日雄奇的氣勢。它在羣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三讀課文(瀏覽課文),先思考一下,昔日的遊人和現在的.遊人又有什麼變化呢?生相互交流討論,師相機完成板書。

① 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紛至沓來,在這從天而降的巨大水簾面前,置身於細細的水霧之中,感受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氣。遊客們常常陶醉不已,流連忘返。

② 遊人們常常乘興而來,失望而去。

4、同學們,遊人們爲什麼會有如此變化呢?對,是因爲賽特凱達斯大瀑布變了,之前它是多麼雄偉壯觀,後來,它又是多麼的無奈,那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又是誰呢?請同學們找出相關的段落。

5、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0世紀80年代初,爲了發電,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伊泰普水電站。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水源大減。而且,周圍的許多工廠用水毫無節制,再加上沿河兩岸的森林被濫砍濫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減少。

6、總結出原因:攔河大壩截住大量的河水、工廠用水毫無節制、濫砍濫伐森林致使水土流失。

三、昇華認識,明確葬禮的意義所在。

1、同學們,這真是一個悲劇啊!此時的人們也該醒悟了,所以,消息傳開,世人震驚。但是亡羊補牢,爲時不晚,此時的人們又該怎麼做呢?對,爲大瀑布舉行一次特殊的葬禮吧!讓我們一起全體起立爲大瀑布默哀吧!請大家全體起立齊讀最後三個自然段。

2、同學們,此時你對非格雷特總統主持葬禮有何想法呢?請用“之所以……是因爲……”的句式來說一說。

四、回顧總結,體會本課與衆不同的寫作方法。

1、在敘述的方式上,採用了倒敘的方法。

2、開頭結尾上,注意了前後照應,中間部分也注意使用了過渡句。

3、在介紹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時將大瀑布進行了今昔對比。

五、作業

1、非格雷特總統用飽含深情的語調,主持了這次特殊的葬禮,他會說些什麼呢?請想象着說一說。

2、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

六、板書設計

14大瀑布的葬禮

今 昔

形容枯槁 滔滔不絕

生命垂危 一瀉千里

保護生態、保護環境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五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目標教學,激學引欲

當看到這個課題時,你們的心裏在想些什麼呢?在課前的自主學習過程中,你們曾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通過下面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可以提出來嗎?

二、自主學習,導疑凝思

導疑凝思。(教師巡視,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爲什麼要爲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爲何而聞名,後來又怎樣了?說明什麼?

3、巴西總統在主持葬禮時那飽含深情的.話語說明了什麼?

4、如果你當時就在葬禮現場,你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現在問題與要求都提出來了,大家說運用什麼方式進行討論?

(學生: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難點分析

1、引欲:

同學們剛纔所提的問題都不錯,說明大家在自主學習時都很認真,現在就請同學們帶着以上這幾個問題來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2、組合:

要求以4人爲一小組,可選一位組長,爭取小組成員都能參與討論。

3、釋疑:

(教師巡視,發現學生疑惑之處給予指點,釋疑。)

四、組際交流,反饋互補

1、交流。(每組派1~2名代表報告本組成員已知和未知的問題。)

2、反饋:

⑴巴西總統之所以要爲這聞名於世的大瀑布舉行葬禮,是爲這個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感遺憾。

⑵爲什麼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驕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①瀑布雄偉壯觀。(板書:壯觀)要求學生找出描寫壯觀的有關詞句。

②瀑布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要求找出描寫旅遊情境的有關詞句。

⑶後來的大瀑布又怎樣了呢?

(學生回答後)板書:

衰敗⑷衰敗之後的大瀑布又是怎樣了呢?(板書:葬送)“葬送”的原因是:

①上游建起了水電站。

②水資源浪費,“周圍工廠用水毫無節制”。

③破壞森林,亂砍亂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反覆誦讀。)

3、引探:

正因爲這種種原因,瀑布不見了,人們是慕名而來,失望而去,直至哀悼。而哀悼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是號召人們都要重視和保護生態平衡,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板書:

保護爲了拯救大自然,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爲大瀑布舉行了葬禮。在葬禮的現場,人們的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心裏也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出來。現在就讓自己置身於情境之中,進入角色準備演一演、說一說吧!生分角色扮演。

4、師結:

保護好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已是人類所面臨的大事,但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有許多不重視環保的實例,爲此,小記者們!你們願不願意爲拯救大自然而盡一份力?願不願意拿起筆來呼籲社會、呼籲人們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平衡,爲人類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間。

五、多元練習,差異發展(大屏幕出示要求)

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如倡議書、讀後感、書信、詩歌等都行。

2、形式不限,可兩人合作寫,也可多人合作寫。

3、要求能說能演的,也可露一手。

六、師結全文,激勵再學

好!今天這一節課,由於同學們都認真自學,大膽質疑,從自學到質疑、議疑,到理解彙報,無不說明同學們都以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來對待學習,希望下節課同學們會發揮得更好!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強化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提高學生蒐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大瀑布的葬禮》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講述了巴西總統親自爲一條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將消失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主持葬禮的故事,涉及到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這一世界性的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環境問題的深深憂慮。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瞭解塞特凱達斯瀑布消失的原因,受到環保教育。

3.學習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找出迫使大瀑布逐漸消失的各種原因,受到環保教育。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第13課《大瀑布的葬禮》。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播放課件)。“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生態學、環境學的專家教授,以及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彙集在一條大瀑布腳下,舉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禮。當時的巴西總統菲格雷特親自主持了這個特殊的葬禮。”

師:聽了老師的介紹,誰有什麼疑問?

生:提出問題。(略)

師:下面,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通過“《大瀑布的葬禮》專題站”自學文章,看一看同學們能不能在小組內自已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二、自主探索,小組協作

網站設計了七個導航按鈕:課文速讀、大瀑布的昨天、大瀑布的今天、消失的原因、舉行葬禮、參考資料、拓展活動,學生按導航按鈕的順序依次自學。

1.課文速讀。要求學生帶着提出的問題快速閱讀,讀完後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

2.大瀑布的昨天。昔日的大瀑布,帶給人們的是驚喜、愉悅。爲此,“大瀑布的昨天”精選了表現昔日大瀑布“雄偉壯觀”的錄像或圖片。

師:請同學們先通過錄像、圖片看一看昔日的大瀑布是一種什麼景象,而後小組同學相互談一談各自的感受。

生:欣賞、交流(略)。

師:參與學生活動,瞭解學情,隨機指導。

生:有感情地讀句子,“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遊客們常常爲此陶醉不已,流連忘返。”

師:參與小組活動,相機指導學生讀出輕重緩急及讚美之情。

3.大瀑布的今天。站爲學生提供了幾幅大瀑布將枯竭的圖片。

生:觀圖後讀以下句子,“……它在羣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師:參與小組活動,相機指導學生用惋惜、失望、悲壯的語氣讀,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4.消失的原因。感受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偉壯觀”、今日的“形容枯槁”,學生往往會問:“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麼?”因而如下設計: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用小標題的`形式將原因概括出來。

生:(略)

5.舉行葬禮。

師:巴西總統親自主持塞特凱達斯瀑布這個特別的葬禮,作者的情感變得莊嚴、神聖。請同學們看一看當時舉行葬禮的相關圖片,聽一聽那低緩、悲痛的樂曲,體會心中的情感。

生:自看、自聽、自悟;也可相互交流。

6.參考資料。僅憑一篇文章令學生受到深刻的環保教育顯然不夠,爲此網站順應學生髮展需要,及時提供相應資料:

⑴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

全世界每年生產的有害物質高達3.3億噸,這些有害物質含有重金屬、有機化合物等物質,它們污染了空氣、水域、土壤和地下水。

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氣中的鉛爲200萬噸,砷78000噸,汞11000噸,鎘5500噸,超過自然背景值20——300倍。

全世界每年傾倒大海的船舶廢物640萬噸,從船上扔進大海的塑料集裝箱500萬隻,漁民每年傾倒進海洋的塑料包裝材料22000噸。此外,每年從陸上和海上作業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萬至20xx萬噸之間,其中油船漏油40萬噸。

南極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個美國陸地面積的速度增大。

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來絕,每24小時有150到200種生物物種從地球消失。

地球上原有2/3的陸地約76億公頃的面積均爲森林所覆蓋,而到本世紀80年代所有不足28億公頃。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萬公頃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

怪不得中國地質學會公佈的一份材料中稱地球是“不幸的地球”。人類已經到了對自己的行爲必須加以重新認識的時候了,保護地球,別無選擇。

⑵一個勢在必行的行動

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爲“世界環境日”。

1983年底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同志代表國務院宣佈:“保護環境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一項基本國策。”

爲了提供公衆保護水資源,珍惜水資源的意識,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於1993年1月8日作出了關於確立“世界水日”的決議,決定從1993年開始,確立每年的3月22日爲“世界水日”。

聯合國大會於1994年12月19日通過49/114號決議,將每年的9月16日定爲“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7.拓展活動。此環節一般安排爲“教學流程”的最後一環節。

三、交流體會,拓展延伸

專題站的建設爲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以及教師及時參與學生小組學習、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本篇文章的教學重難點,教師爲學生提供彙報學習成果,拓展延伸學習活動的機會。

1.交流體會。感情朗讀、概括消失原因等可在小組自學時穿插進行。

2.拓展思維。爲使學生真正領悟這一葬禮的特殊意義,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

①“葬禮”埋葬的是什麼?(人們的愚昧及破壞生態平衡的落後觀念、行爲)

②“葬禮”要喚醒的是什麼?(尊重科學、尊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喚起人們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生存家園的責任心。)

3.拓展活動。本篇課文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課內可引導學生思考:學了這篇文章我打算怎麼做?課後可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周圍有沒有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爲?寫調查報告、建議書、畫宣傳畫等。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瞭解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變化的原因及過程,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境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用“自主研讀、合作探究”法讀懂課文的重點內容。

2、進行熱愛大自然、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有關瀑布的圖片或VCD片。

【教學課時】

一個課時。

【教學過程】

  一、繞題質疑,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導入新課。

2、繞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繞題質疑”調動了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熱情,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慾,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爲主的教學理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略讀課文的教學,要着重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加以運用。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

2、你讀了這篇課文,讀懂了什麼?

(學生自由說,能說多少就說多少,只要敢說就給予鼓勵。)

  三、品讀課文,讀中悟情

1、自主閱讀,初步感悟:

⑴引導學生說出描寫瀑布美的段落,自主閱讀:

①合作讀書、互相學習。

②學生讀文,教師採用多元性評價,讓學生互評、自評、師評,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嘗試自主閱讀,教師不包辦代替,通過自由讀後兩人互讀互評,共同進步,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

⑵播放大瀑布的壯觀景象,師生配樂朗讀第4、5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課件,屏幕上再現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當年的`壯觀氣勢,教師引導學生再配以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情境,讓他們如臨其境,爲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⑶分工合作:臺上的盡情畫瀑布,臺下的盡情讀瀑布。

設計意圖:以畫促讀,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⑷用一句話來概括讚美大瀑布,表達體驗。

2、合作學習,探究交流:

過渡:幾年、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大瀑布還是那麼美嗎?

⑴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8自然段。

⑵小組交流,表達體驗。

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個別讀、比賽讀、齊讀)讓學生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想像當時的情境,想像人們前後兩次見到瀑布時的不同表現,通過讀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體現形式活和內容實的結合。

3、合作探究原因:

小結過渡:大瀑布的故事讓人遺憾,令人痛心,使人深思。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到大瀑布逐漸枯竭呢?文中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原因?(出示第7自然段)

⑴小組合作探究原因。

⑵彙報交流。

4、讓學生帶着問題快速地默讀剩下的部分,劃出有關句子。

  四、進行採訪,感悟內化

1、引出被採訪的人物:巴西總統、站長、廠長、工人。讓全班同學自由採訪。老師把時間交給學生。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親密和諧的師生關係將激發課堂的無窮活力。這一環節的設計是運用學生的已知生活經驗“當小記者”,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鼓勵學生創新,使課堂由封閉走向開放。

2、小結:聯繫實際生活,談環境惡化的原因,並用一句話警示後人。

【板書設計】

大瀑布的葬禮

壯觀枯竭

破壞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6

一、談話、質疑、激趣

1、板書課題:

大瀑布的葬禮

2、談話、質疑:

同學們,我們平裏只聽說人們給去世的人舉行葬禮,表示對他們的哀悼和懷念,可是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人們卻爲一條大瀑布舉直葬禮,而且是由巴西的總統菲格雷特親自主持,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吧。你們對此感到奇怪吧?就題目你們有什麼問題嗎?學生提辣,教師梳理歸納:

⑴ 大瀑布被葬送前是什麼樣的?被葬送後又是怎樣的?

⑵ 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⑶ 巴西總統菲格雷物爲什麼要關自爲大瀑布主持葬禮?

說明:此環節是爲了誘發學生的情感,引導質疑,激發學生的慾望。

二、自讀、感悟、訓練

1、請同學們帶着這三個問題自讀課文,讀的過程中動筆劃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並把劃出的語句多讀幾遍,自讀完後,可以與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全班讀、感悟:

⑴ 大瀑布被葬前是什麼樣的?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① 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塞特凱達斯瀑布給你留下什麼印象?(雄偉壯觀)

② 怎樣讀才能把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雄壯觀的氣勢表達出來呢?指名說(如:讀要在腦海中展開想象等等),請大家抓緊時間練習,待會兒,咱們進行一次朗讀比賽。

③ 誰想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指名讀,引導評價是否讀出大瀑布的雄偉壯觀,並簡要地說出理由。

④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驕傲,如果你是巴西或阿根廷民小姐(或先生),你將怎樣驕傲地向來自世界各地遊客介紹大瀑布呢?請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互相準備,介紹時儘量用上文中的好詞佳句。

⑤ 指名介紹、評價、鼓勵

⑥ “據說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響還清晰可聞”這一句話說明了什麼?(瀑布的聲音很大),這一段中哪個詞也是形容聲音大的?(震耳欲聾),這句話所說的完全與事實相符嗎?(不相符,作者把事實誇大了),教師點出這種寫法“誇張”,並指出縮小事實的寫法也叫“誇張”,如:這塊地有巴掌大。填空練習:桂花開了,_______。教室裏非常安靜,______。你還能自己說一個誇張句嗎?

⑵ 大瀑布被葬送後又怎樣的呢?指名讀第8自然段:

① 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被葬送的大瀑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奄奄一息)

② 請大家邊讀邊想象大瀑布奄奄一息的形態,把這一段讀好,學生練習讀。

③ 有把握讀好嗎?老師再讓你們準備準備,同桌互相聽讀、指正。

④ 指名讀、評價。

⑤ 這一段作者把大瀑布當作什麼來寫了呢?(人)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呢?(指名說)

⑥ 請你想象一個生命垂危的老人的“面容”是怎樣的?指名說,學生說完,教師問:這樣的“面容”可以用哪一個詞來形容?(形容枯槁)

⑦ 請同學再讀第8自然段,想象大瀑布的形態,體會作者的寫法。

⑧ 如果你是一們慕名而來的遊客,看到“大瀑布在羣山之中無奈地垂下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面對如此的情景,你會有怎樣的感想呢?學生髮言後問:“惆悵”的意思是什麼呢?(可聯繫上下文,可查字典。)

⑨ 過渡,昔日是那樣雄偉的大瀑布,如今爲什麼變得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呢?

⑶ 引導閱讀第七自然段,並概括出大瀑布枯竭的原因,交流、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在瀑布上游建起了水電站;周圍工廠無節制用水,浪費水資源,沿河兩岸森林被大量砍伐;造成水土流失。)

⑷ 巴西總統爲什麼要爲瀑布主持葬禮?

① 指名說、評價。

② 看到大瀑布由雄偉壯觀變得奄奄一息,你們聯想到什麼呢?你想對人們呼籲什麼呢?指名發言。

說明:此環節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全班學生交流、感悟,重點感受大瀑布的雄偉壯觀和奄奄一息的不同景象,通過“情境朗讀,導遊介紹,填空練習,聯想說話”等形式,幫助學生積累第四、八自然段優美的語言,巧妙的理解詞語,體會誇張和擬人的表達方法,增強環保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體現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運用語言。

三、美讀、積累、拓展

1、請大家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段或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

2、課後調查家鄉某一處環境的變化,把變化前後不同景象寫下來,並呼籲人們保護環境。

說明:此環節是爲了讓學生進一步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和積累語言,把課內學習課外延伸,樹立起“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觀。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7

【教材簡析】

《大瀑布的葬禮》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主要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以及這一舉世聞名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原因,說明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已是人類生存所面臨的大事。

【教學設想】

根據略讀課文的特點和本課的編輯意圖,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有創意的表情達意爲重點,本人引導學生運用已學到的讀書方法,自主、合作學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另外,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也體現了突出重點,加強綜合這一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自主讀書感悟過程,力求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閱讀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瞭解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變化的原因及過程,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境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用自主研讀、合作探究法讀懂課文的重點內容。

2、進行熱愛大自然、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有關瀑布的圖片或VCD片。

【教學課時】

一個課時。

【教學設計】

一、繞題質疑,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導入新課。

2、繞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繞題質疑調動了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熱情,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慾,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爲主的教學理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略讀課文的`教學,要着重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加以運用。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

2、你讀了這篇課文,讀懂了什麼?

(學生自由說,能說多少就說多少,只要敢說就給予鼓勵。)

三、品讀課文,讀中悟情

1、自主閱讀,初步感悟:

⑴引導學生說出描寫瀑布美的段落,自主閱讀:

①合作讀書、互相學習。

②學生讀文,教師採用多元性評價,讓學生互評、自評、師評,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嘗試自主閱讀,教師不包辦代替,通過自由讀後兩人互讀互評,共同進步,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

⑵播放大瀑布的壯觀景象,師生配樂朗讀第4、5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課件,屏幕上再現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當年的壯觀氣勢,教師引導學生再配以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情境,讓他們如臨其境,爲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⑶分工合作:臺上的盡情畫瀑布,臺下的盡情讀瀑布。

設計意圖:以畫促讀,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⑷用一句話來概括讚美大瀑布,表達體驗。

2、合作學習,探究交流:

過渡:幾年、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大瀑布還是那麼美嗎?

⑴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8自然段。

⑵小組交流,表達體驗。

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個別讀、比賽讀、齊讀)讓學生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想像當時的情境,想像人們前後兩次見到瀑布時的不同表現,通過讀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體現形式活和內容實的結合。

3、合作探究原因:

小結過渡:大瀑布的故事讓人遺憾,令人痛心,使人深思。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到大瀑布逐漸枯竭呢?文中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原因?(出示第7自然段)

⑴小組合作探究原因。

⑵彙報交流。

4、讓學生帶着問題快速地默讀剩下的部分,劃出有關句子。

四、進行採訪,感悟內化

1、引出被採訪的人物:巴西總統、站長、廠長、工人。讓全班同學自由採訪。老師把時間交給學生。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親密和諧的師生關係將激發課堂的無窮活力。這一環節的設計是運用學生的已知生活經驗當小記者,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鼓勵學生創新,使課堂由封閉走向開放。

2、小結:聯繫實際生活,談環境惡化的原因,並用一句話警示後人。

【板書設計】

大瀑布的葬禮

壯觀枯竭

破壞

【教學後記】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在教學時要以學定教,順應而導,更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圍繞新課標,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深刻體會。

第一、選擇適當的課堂教學策略,有助於激活學生興趣。

很多教師認爲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不應太活躍,太活躍了就像演戲。我認爲,不同的文本要選擇不同的課堂教學策略。教師不應滿足於挖掘文本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和單純的知識講解。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課堂變大了,教材變多了,教育方式就變雜了。在教學此課時,我就採取了採訪的形式讓學生樂在其中,教師育在其中。這樣,環保之理不言而喻。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策略在小學中教學效果突出。

第二、聯繫生活,媒體展現情境,有助於突破重難點。

日常生活是小學生最爲熟悉的場景,對於缺乏的場景,我們應儘量彌補。上課前,我瞭解到大部分學生沒有看過大瀑布。生活中缺少了這種經驗,絕對不利於本課的教學。爲了彌補這一空白,使教學達到更佳的效果,我從網上找來瀑布的圖片,製成課件。當學生看到雄偉壯觀的大瀑布時,歡呼雀躍,嘖嘖稱讚,當看到奄奄一息的大瀑布時,情緒馬上變得低落,同時表示憤怒,學生的表情告訴我,我的功夫沒有白費。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 基礎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

(3) 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熱望。

2、發展目標:

(1) 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讀感悟能力。

(2) 使學生能自主的採用小組討論、朗讀、想象等閱讀方式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現能力。

課後查閱資料,擴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豐富有關知識,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原來、幾年之後的景象,爲什麼會有這種變化,通過讓學生演講的方式,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三、教學難點:

讀出瀑布“原來”、“幾年後”的不同感觸。

四、教學準備:

讓學生查找大瀑布的資料、準備課件、在黑板上畫花圈、讓學生準備地圖。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你們看黑板上,畫着的是什麼呢?對,是一個花圈,今天,老師把這個花圈送給一條曾經是世界聞名的大瀑布,你們想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2、 板課題,讀課題

3、 看題質疑。

(二)自主學習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學生讀書,自學,教師巡視。

3、 學生彙報讀懂的地方。

設想讀懂的地方:

⑴5個生字,形近字:廷——延訊——汛——迅

⑵理清課文思路

⑶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樣的呢?)

讀——從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看出其流量大、從飛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蓮花”,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看出水流湍急——看學生的資料(圖片)——看課件——看到這麼雄偉壯觀的大瀑布,你想說些什麼呢?(三四個即可)——指導讀——這麼美的地方,去的人會怎樣呢?

⑷巴西總統親自投身到這一行動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禮的專用的黑色禮服,主持了這個大瀑布。(從這裏,你看出了些什麼?看出對大瀑布的重視)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

認識本課出現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生詞。

【方法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情感與思想】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拓展與延伸】

向家人和小朋友介紹“大瀑布的藏禮”,進一步瞭解還有如此自然景觀或生物因人的影響而在無聲的藏禮中逝去了,與同學交流。

【重、難點突破】

重點是把握課文內容,明白菲格雷特總統爲大瀑布舉行葬禮的目的和意義,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從題目入手並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讓學生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提示:可參考問題:“‘葬禮’,通常是對死去的人的一種哀悼活動,爲一條瀑布舉行葬禮,這是爲什麼呢?而且這個葬禮居然由國家總統親自主持,規格如此之高,這又是爲什麼?作者通過這次特殊的葬禮,意欲告訴人們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回答上面的問題。

教學提示:此環節意在讓學生在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並且領悟作者的寫作目的,爲下面的細緻、深刻地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教學參考:課文采用倒敘的手法,先寫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爲大瀑布主持葬禮;接着寫了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們爲它舉行葬禮的情形;最後,又回到課文開頭的場景,寫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中號召人們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先寫結果,後寫起因與經過。這樣從一開始就把讀者的心緊緊地抓住,這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此外,本課還採用對比的手法,把昔日瀑布的雄偉壯觀與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作對比,把昔日遊客流連忘返的熱鬧場面跟如今乘興而來、失望而去的痛心結局對比,強烈地反映出葬禮的“特殊”與必要,震撼着每一個讀者的心。

三、再讀課文,想想大瀑布以前和現在的景象有什麼不同,畫出相關的語句。

教學提示:(有條件的地方觀看錄像、圖片)感受大瀑布昔日雄偉壯觀與如今瀕臨枯竭的不同景象,對大瀑布的即將消失產生悲痛之感。再指名讀出不同語氣。本課採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教學參考:

附課文重點句子理解導讀:

①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1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

此句作者從視覺、聽覺兩個角度寫出了大瀑布“雄偉壯觀”的美。“每秒鐘有1萬立方米的水”,運用數字形象地說明瀑布流量巨大、速度極快;“飛流直下”寫出了大瀑布咆哮而下的宏偉氣勢。作者花較多的筆墨描寫大瀑布,意在引起讀者的注意,起到與下文對比的作用。

②它在羣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把逐漸枯竭的瀑布比喻成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老人,觸動讀者的心絃,激起讀者的悲傷之情。這樣作比,形象地寫出了瀑布的現狀,引起人們的警覺,並與前面的壯觀之美形成對比,讓人感傷、悲懷、震醒,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瀑布無限眷戀的感情。

③菲格雷特總統用飽含深情的語調,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給巴西和其他國家人民帶來的驕傲與歡樂,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維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四、讀課文,想一想,造成大瀑布悲劇的原因。

教學提示:要求學生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理解,至於舉行葬禮的原因一定要以大瀑布的“死亡”並結合最後一自然段的重點句子理解。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葬禮是爲死去的人舉行的,現在大瀑布並未完全消失,人們爲什麼就舉行葬禮了?交流後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談感想。

教學參考: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交流:

①上游建起了水電站;

②水資源浪費,周圍工廠“用水毫無節制”;

③森林破壞,亂砍濫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五、談談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教學提示與參考:用較快的速度回顧全文,想想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主要抓兩點:一是今昔對比;二是首尾照應。另外還採用了採用倒敘的手法。

語文《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請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3、能力目標:

找到讀寫結合點,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難點重點】

1、大瀑布逐漸消失的原因,增強環境意識。

2、想像說話。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今天我們將去感受巴西總統對大瀑布的一片深情。

二、初讀課文

1、看到課題,你心裏有什麼想法嗎?(有)暫時別急,請同學們翻開書,默讀課文一遍。

2、讀一遍課文後,原先質疑的問題解決了嗎?

3、指名說。解決了哪些問題?

4、再次快速讀課文,選擇課文的'有關內容,用“因爲……所以……”說一句話。

5、指名說。

三、想像畫面

1、這時,你的腦中出現了怎樣的兩幅畫面?

2、指名說:

⑴昔日的畫面。

①(任由學生說,再師生討論,找出“雄偉壯觀”板書。)

②指導朗讀(3、4節)。

⑵現在的畫面:

①(任由學生說,討論後板書“奄奄一息”。)

②指導朗讀(7節)

四、觀看畫面,想像說話

1、出示昔日瀑布的燈片,用“啊”開頭說一句抒發自己感受的話,儘可能用上課文中的詞句和學過的有關詞句。

2、指名說。

3、出示第二幅燈片(枯竭的燈片),也說一句抒發感受的話。師:是啊,昔日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的塞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即將消亡了。此時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會對人們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繫到15課《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⑴學生寫。

⑵指名說。

⑶朗讀課文第7節,要通過你們的讀感動同伴,感動老師。

學生讀(燈片以枯竭的瀑布爲背景,文字燈片。)

師:造成這一環境的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如過你是巴西的菲格雷特總統,去哀悼即將枯竭的塞特凱斯瀑布的葬禮上,你會如何向人們進行演說呢?(同桌練,說,指名說。)

五、課後作業

把你的演說寫下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