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詞名句

如夢令詩詞鑑賞

本文已影響 1.32W人 

如夢令詩詞鑑賞1

  古詩原文

如夢令詩詞鑑賞

點滴空階疏雨。迢遞嚴城更鼓。睡淺夢初成,又被東風吹去。無據。無據。斜漢垂垂欲曙。

  譯文翻譯

零星的雨點灑落在臺階上,傳來遠方城池上催更的鼓聲。剛進入夢鄉,卻又被一陣寒風吹醒。夢剛開始就被這一陣風吹散。窗外天空中的銀河已經低垂,天快亮了。

  註釋解釋

空階:無人行走之階。南朝梁何遜《臨行與故遊夜別》有“夜雨滴空階”。

迢(tiáo)遞(dì):遙遠貌。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唐代皇甫冉有“去樹近嚴城”之句。更鼓:舊時報更的鼓聲。

無據:沒有憑據,謂夢境無憑。宋徽宗《燕山亭》詞“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斜漢:天將明時銀河偏斜,故稱斜漢。垂垂:低垂貌。唐代薛健有“滿風輕撼葉垂垂”。曙:天剛亮。

  創作背景

此詞撰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春。當時王國維在南通通州師範學校任教,因爲生病,王國維精神有些恍惚,故詞中寫春夜的情懷,有着落寂的感覺。關於這首詞的創作時間背景也有不同說法。學者佛雛認爲此詞於1904 年至1905年間創作。而錢劍平認爲此詞創作於1905年。

  詩文賞析

這首小詞寫一夜失眠的感受,較注重構思與技巧。它是《人間詞甲稿》裏的第一首,當是王國維的早期之作。

古詩寫失眠比較直率,像《關睢》的“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像《古詩十九首》的“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都是直接說出來的。詞人寫失眠就不大喜歡直說,如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不言失眠而失眠自見。王國維這首詞,也採用了溫庭筠那種委婉曲折的表現方法。

“點滴”的“空階疏雨”和“迢遞”的“嚴城更鼓”都不是足以影響人睡眠的聲音。然而在寂靜的春夜裏,這兩種若有節奏的聲音一近一遠互相應和,不免使睡不着的人更加心煩意亂,從而也就更加難以入睡。這兩句是寫景,但景中已觸合有人的感受。

“睡淺夢初成,又被東風吹去”是說,好不容易纔朦朧入夢了,可是一下子又從夢裏驚醒。作者不直接說自己從夢中驚醒,而說夢被東風吹去。把抽象的、無形的夢說成似乎是有形的、可以被風吹動的東西,這又是一種故作曲折的技巧。“無據”,是“沒有憑據”。這裏所指的是“被東風吹去”的那個初成之夢,剛開始就結束了的夢。那麼這是一個有關愛情的夢還是一個有關理想的夢。夢見的是“衆中不惜搴帷問”的“天人”還是“摘得星辰頃滿袖行”的`“縈迴島嶼”。詩人沒有說,似乎也來不及去想。因爲這時候窗外天空銀河已經低垂,天很快就要亮了。

這麼短的一首小詞,能用比較委婉曲折的表現手法,來寫出徹夜失眼的感受,可見作者在構思與技巧上下了一番工夫。但若論感情的分量,則顯然不如《乙稿》中同樣寫徹夜失眠的那一首“恨來遲,防醒易。夢裏驚疑,何況服時際”(《蘇幕遮·倦憑欄》)。當然,《蘇幕透》是一首悼亡詞。作者在經受了生離死別的巨大打擊之後徹夜悲慟以至恍惚迷離,那種感情並不需要任何巧妙的修辭技巧。

構思安排,只耍直接說出來就足以深深地感動讀者了。另外“夢境無憑而夢亦難成”的這種構思其實也不是王國維的創造,它來自宋徽宗(燕山亭)詞的“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正如一些學者曾指出過的,王國維有時喜歡套用或改造前人的句子。對於套用和改造的效果,我們當然要看具體的作品。但就這種做法來說,則顯然也是一種對技巧和文采的刻意追求。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王國維論詞雖然尚五代北宋詞的“天工”,但他在自己的創作中卻並不排斥,有時還在刻意追求“人巧”。

如夢令詩詞鑑賞2

閱讀李清照的兩首詞,完成第9-11題。(5分)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找出《武陵春》中詞人化虛爲實,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2、說說《如夢令》“驚起一灘鷗鷺”一句中“驚”字的妙處。(2分)

3、這兩首詞分別是詞人南渡前後的作品,它們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參考答案:

1.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1分)

2.“驚”字既暗寫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動地寫出停棲在小洲上的鷗鷺被嚇得驚慌失措的情態。3.前一首:愉悅、歡快、熱愛生活(1分);後一首:悲傷、愁苦、孤單寂寞(2分)。

如夢令詩詞鑑賞3

如夢令·鶯嘴啄花紅溜

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這首詞諸本題作“春景”。乃因傷春而作懷人之思。

首二句直筆寫春。鶯歌燕舞,花紅水綠,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卻轉作悲苦語。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樓吹徹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應產生舒適歡暢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這般與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憂傷情緒?“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是爲點題之筆。柳絮楊花,標誌着春色漸老,春光即逝。同時也是作爲別情相思的藝術載體。飛絮濛濛,是那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念人之情。因爲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憂思約帶、腰肢瘦損。“人與綠楊俱瘦。”以生動的形象表達感情,而“爲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讓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飛,佳人對花興嘆、憐花自憐的圖畫。

詞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過程展示流轉在節序交替中的傷春念遠之情。詞從愉快之景象敘起,乃欲反襯其心境之愈爲悲苦。然而詞人爲了最大限度地達到反襯的效果,甚而不惜極盡雕琢氣力狀物寫景,終不免落於攻琢之痕。“溜”字本寫花紅之鮮豔欲滴,“皺”則欲狀摹水波漾漪之態,亦不可謂不巧矣!然味之終覺神韻欠焉!究其原委,就在於它顯得雕琢、吃力。正如其“天連芳草”句,如換“連”爲“粘”,則失於穿鑿矣!故《吹劍錄》謂“鶯嘴”二句:“詠物形似,而少生動,與‘紅杏枝頭’費如許氣力。”可謂一語中的。其實,很多詞評家們都恰切地指出了這一點:《草堂詩餘》批曰:“琢句奇峭。”《弇州山人詞評》評曰“險麗。”《古今詞話詞品》亦云:“的是險麗矣,覺斧痕猶在。”如此雕煉奇峭,有《粹編》本要以爲此詞乃黃庭堅所作,實在也是事出有因。

“詩緣情”,貴其感發之力量,“詞之爲體,要眇宜修”,尤重其內在之情味意境。而由於詩、詞體裁的限制,其用字造句,又特別講究錘鍊洗淨。但是這種錘鍊不是刻意地雕章琢句。其用心儘管良苦而出之必須自然,渾成無跡,順手拈來,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是也。秦觀此詞中,“瘦”字的運用就應該說是較爲成功的。所以《草堂詩餘》才又說:“春柳未必瘦,然易此字不得。”是公允之評。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也不乏此例。如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程垓“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攤破江城子》)新鮮奇特,形象生動,各具情深。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得其失,均當以審慎公允態度待之,不隱其得,不諱其失,對文學藝術的研究都是有益的。(陳橋生)

如夢令詩詞鑑賞4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爲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後還潛藏着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爲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

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儘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着向正在捲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試問”的結果——“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爲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纔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爲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捲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爲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着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歎爲觀止。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倖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捲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名家點評】

1、明徐士俊《古今詞統》卷四:《花間集》雲:此詞安頓二疊語最難。“知否,知否”,口氣宛然。若他“人靜,人靜”、“無寐,無寐”,便不渾成。

2、明徐伯齡《向精雋》:當時趙明誠妻李氏,號易安居士,詩詞尤獨步,縉紳鹹推重之。其“綠肥紅瘦”之句暨“人與黃花俱瘦”之語傳播古今。

3、清陳廷焯《雲韶集》(署名陳世?)卷十:“只數語中,層次曲折有味。世徒稱其‘綠肥紅瘦’一語,猶是皮相。”《白雨齋詞話》卷六:“詞人好作精豔語,如左與言之‘滴粉搓酥’,姜白石之‘柳怯雲鬆’,李易安之‘綠肥紅瘦’、‘寵柳嬌花’等類,造句雖工,然非大雅。”

4、吳熊和:這首詞表現了對花事和春光的愛惜以及女性特有的關切和敏感。全詞僅三十三字,巧妙地寫了同捲簾人的問答,問者情多,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寫得靈活而多情致。詞中造語工巧,“雨疏、風驟”、“濃睡”、“殘酒”都是當句對:“綠肥紅瘦”這句中,以綠代葉、以紅代花,雖爲過去詩詞中常見(如唐僧齊己詩“紅殘綠滿海棠枝”),但把“紅”同“瘦”聯在一起,以“瘦”字狀海棠的由繁麗而憔悴零落,顯得悽婉,煉字亦甚精,在修辭上有所新創。

5、吳小如《詩詞札叢》:此詞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筆寫?麗豔冶之情,詞中所寫悉爲閨房暱語,所謂有甚於畫眉者是也,所以絕對不許第三人介人。頭兩句固是寫實,卻隱兼比興。金聖嘆批《水滸》,每提醒讀者切不可被著書人瞞過;吾意讀者讀易安居士此詞,亦切勿被她瞞過纔好。及至第二天清晨,這位少婦還倦臥未起,便開口問正在捲簾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麼樣了?答語是海棠依舊盛開,並未被風雨摧損。這裏表面上是在用韓?《懶起》詩末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作”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的語意,實則惜花之意正是戀人之心。丈夫對妻子說“海棠依舊”者,正隱喻妻子容顏依然嬌好,是溫存體貼之辭。但妻子卻說,不見得吧,她該是“綠肥紅瘦”,葉茂花殘,只怕青春即將消失了。這比起杜牧的“綠葉成陰子滿枝”來,雅俗之間判若霄壤,故知易安居士爲不可及也。“知否”疊句,正寫少婦自家心事不爲丈夫所知。可見後半雖亦寫實,仍舊隱兼比興。如果是一位闊小姐或丫鬟對話,那真未免大煞風景,索然寡味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