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 3.68W人 

詩人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詩人白居易的古詩,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

  詩人白居易的古詩

1、<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3、<後宮詞>

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4、<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

6、<琵琶行>

潯言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爲霓裳後六麼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爲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爲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7、<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星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裏。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子弟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爲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8、<賣炭翁>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

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

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

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

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

千餘斤,

官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

9、<買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爲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10、<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爲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

誇赴軍中宴,走馬去如雲。

樽(上三田下缶)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詩人白居易的簡介

詩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詩人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詩人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詩人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愛戀湘靈

詩人白居易11歲那年,因避家鄉戰亂,隨母將家遷至父親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離(今安徽省宿縣境內)。之後在那裏與一個比他小4歲的鄰居女子相識,她的名字叫湘靈,長得活潑可愛,還懂點音律,於是兩人就成了朝夕不離、青梅竹馬的玩伴。到詩人白居易19歲、湘靈15歲時,情竇初開,兩人便開始了初戀。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名爲《鄰女》,追敘了十五歲的湘靈,讚美湘靈的美麗和她悅耳的嗓音。

貞元十四年(798),詩人白居易27歲的時候,爲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叔父處。一路上他寫了三首懷念湘靈的詩。分別是《寄湘靈》、《寒閨夜》和《長相思》。由詩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詩人白居易與湘靈經過17年的相處和8年的相戀,感情已經很深了。離別後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慮過結婚問題。但是湘靈擔心她家門第低,攀不上詩人白居易。最後表示了願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懇切願望。

貞元十六年初,詩人白居易29歲考上了進士,回符離住了近10個月,懇切向母親要求與湘靈結婚,但被封建觀念極重的母親拒絕了。詩人白居易無奈,便懷着極其痛苦的心情離開了家。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詩人白居易在長安作了校書郎,需將家遷至長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親允許他和湘靈結婚,但門戶大於一切的母親,不但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遷離時,不讓他們見面。他們的婚姻無望了,但他們深厚的愛情並沒從此結束。詩人白居易以不與他人結婚懲罰母親的錯誤,並三次寫了懷念湘靈的詩:《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和《寄遠》。在近8年裏,母親再沒讓詩人白居易和湘靈見面,也不允許他提起湘靈。

詩人白居易37歲時纔在母親以死相逼下,經人介紹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還寫詩思念湘靈。例如《夜雨》、《感鏡》等。後來詩人白居易蒙冤被貶江州途中,和楊夫人一起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詩人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了一場,並寫下了題爲《逢舊》的詩。這時詩人白居易已經44歲,湘靈也40歲了,但未結婚。這首詩裏詩人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與《長恨歌》的恨不會毫無關係,所以說詩人白居易親身經歷的這段悲劇般的愛情爲《長恨歌》打下了基礎。

直到詩人白居易53歲的時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滿回洛京途中,看到變換舊村鄰而湘靈已不知去向的時候,這段長達35年之久的戀愛悲劇才劃上了離開的句號。

樊素小蠻

在杭州刺史位上,每當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來家,先拂酒罈,次開詩篋,後捧絲竹。於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詩,一面操琴。旁邊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楊柳枝》,真是不亦樂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後才停止。詩人白居易有時乘興到野外遊玩,車中放一琴一枕,車兩邊的竹竿懸兩隻酒壺,抱琴引酌,興盡而返。 據《窮幽記》記載,詩人白居易家裏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請賓客,有時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餘隻空囊,裏面裝有美酒佳餚,隨船而行,要吃喝時,就拉起,吃喝完一隻再拉起一隻,直至吃喝完爲止。 方勺《泊宅編》捲上說: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首中,飲酒者八百首。這個數字可不算小。 他喝酒時用酒來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來解除九天辛勞的。他說:“不要輕視一天的酒醉,這是爲消除九天的疲勞。

素口蠻腰,蓄妓(這裏的妓,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妾或家庭歌舞妓)玩樂,始自東晉,唐代比較普遍。爲了滌除人生煩惱,詩人白居易以妓樂詩酒放縱自娛。他蓄妓與嗜酒無度,直到暮年。從他的詩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幾個,最出名的是小蠻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詩·事感》中記載:“白尚書(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爲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現代人形容美女說櫻桃嘴、小蠻腰或楊柳腰,就是從詩人白居易那裏學過來的。

詩人白居易後來老了,體弱多病,決定賣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們跟着自己吃苦。但是他心愛的馬居然反顧而鳴,不忍離去。樊素和小蠻等對詩人白居易還是蠻有感情的,都不忍離去。樊素感傷落淚地說:“主乘此駱五年,銜橛之下,不驚不逸。素事主十年,中擳之間,無違無失。今素貌雖陋,未至衰摧。駱力猶壯,又無虺憒。即駱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雙去,有去無回。故素將去,其辭也苦;駱將去,其鳴也哀。此人之情也,馬之情也,豈主君獨無情哉?”詩人白居易也長嘆道:“駱駱爾勿嘶,素素爾勿啼;駱返廟,素返閨。吾疾雖作,年雖頹,幸未及項籍之將死,何必一日之內棄騅兮而別虞姬!素兮素兮!爲我歌楊柳枝。我姑酌彼金缶,我與爾歸醉鄉去來。”

當然最後於詩人白居易70歲樊素和小蠻還是走了。詩人白居易思念中寫道:“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掩獨扉;病與樂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時歸。”

他在67歲時,寫了一篇《醉吟先生傳》。這個醉吟先生,當然就是他自己。他在《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處有個池塘、竹竿、喬木、臺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友、琴侶一起遊樂。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城內外的寺廟、山丘、泉石,詩人白居易都去漫遊過。

家釀名酒

詩人白居易自家釀的酒,質高出衆,他爲自家的酒作詩道:“開壇瀉罇中,玉液黃金脂;持玩已可悅,歡嘗有餘滋;一酌發好客,再酌開愁眉;連延四五酌,酣暢入四肢。”(《詩人白居易卷》)。詩人白居易造酒的歷史不但有記載,而且直到今天,還有“詩人白居易造酒除夕賞鄉鄰”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傳。

心矚洛陽

貞元十五年(799年),詩人白居易從江西浮樑縣到洛陽省母。貞元二十年(804年)二月,詩人白居易任校書郎時,曾春遊於洛陽。長慶四年(824年)五月,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滿,不想去長安,打算回洛陽隱居。便將自己剩餘的俸薪,又加上兩匹馬作價的錢,在洛陽履道里(今洛陽市東南趙村東獅子橋一帶),買下原散騎侍郎楊憑的舊宅。實現了他“但道吾廬心便足”的'夙願。不久詩人白居易又奉召出任蘇州刺史。寶曆二年(826年)他與劉禹錫結伴歸洛陽。太和元年(827年),他奉使到洛陽,與皇甫鏞、蘇弘、劉禹錫,姚合交遊。太和三年(829年),詩人白居易57歲,罷刑部侍郎,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四月到洛陽,長期住在洛陽龍門東山香山寺,至直18年後終老。正象他自己所說:“往時多暫住,今日是長歸”。詩人白居易是我國唐代的著名詩人,詩詞流傳至今三千多首,數量居唐代名詩人之首。

會昌二年(842年),詩人白居易71歲時,他與香山寺僧如滿,結香火社,白衣鳩杖,自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做官30多年,以清貧自守,體察民情,從未忘記老百姓的疾苦。他73歲時捐資並提議民衆共同治理被稱爲“八節灘”的伊河險段,使得“夜舟過此無傾覆,朝徑從今免苦辛”,詩人白居易對這件事十分欣慰,他臨終前一年,寫的《歡喜二偈》中,就有這麼二句:“心中別有歡喜事,開得龍門八節灘”。

太和六年(832年)七月,詩人白居易把自己爲元稹撰墓誌的錢,捐獻給僧人修正香山寺,使香山寺面貌一新。

開成元年(836年),詩人白居易自編《白氏文集》65卷,共詩文3255篇。藏於洛陽聖善寺鉢塔院,爲後人研究唐代的社會情況和詩歌創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史料。他留下的3000多首詩中,謳歌洛陽的就有800多首。如《洛城東花下作》中的“記得歸詩章,花多屬洛陽”。《柳枝詞八首》中的“何以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在詩人白居易的筆下,人們瞭解了洛陽的美容,對洛陽更加熱愛。正如唐代詩人徐凝在詩中寫的“今到白氏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會昌四年(844年)春,詩人白居易已73歲了,他還到趙村(今洛陽市東南部)觀賞杏花,寫了《遊趙村杏花》詩。

會昌五年(845年),詩人白居易和在洛陽的6位年過70的朋友,組成7老會。後來95歲的僧人如滿和136歲的李元爽,也參加了7老會,號稱“九志圖”。他們飲酒賦詩,在詩壇上傳爲佳話。

會昌六年(846年)八月,詩人白居易與世長辭。臨終前,他遺囑“不歸下王圭,葬於香山如滿之側”,想永遠與洛陽山水爲伴。家人依照他的遺囑,將他埋在龍門東山琵琶峯上。人們爲了更好地紀念這位偉大詩人,在琵琶峯上對其墓加以擴建,建成了“白園”。整個白園莊嚴肅穆,質樸典雅,佈局結合地形,峯迴路轉,曲徑通幽,依山築房建亭,高低錯落。

西湖白堤

在詩人白居易到西湖以前,西湖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整治。遇到乾旱天氣,西湖水很淺,不夠灌溉農田;每到下大雨,又會湖水氾濫,不能積蓄。這種情況使西湖不能盡到最大的效用,造成農用和民用的水源都發生問題。

詩人白居易是懷着“下恤民庶”的抱負來到杭州做刺史的,到任以後,就把徹底治理西湖這一工程提到議事日程上。他任杭州刺史的主要政績之一,就是在西湖東北岸一帶築成捍湖大提,有效地蓄水泄洪,保證農田有水灌溉,人民有水喝。

這個築堤蓄湖的工程在詩人白居易離任前的兩個月得以竣工。824年三月,詩人白居易親自寫了《錢塘湖石記》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這篇碑記就成爲關於西湖水利的重要歷史文獻。詩人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提,人們就稱它爲“白公堤”,表達了對詩人白居易的愛戴與懷念。

當然詩人白居易在築堤捍湖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些麻煩。例如,當時有些人對築堤設閘、決放湖水來灌溉農田的舉措十分擔心,而且提出了反對意見,詩人白居易對此一一作出瞭解釋與批駁。並且,詩人白居易也對湖堤築成後西湖的蓄水量與放湖水灌農田的實際功能作了細密的測算。

當然,最後捍湖大堤的建造是十分成功的。

到明代,白公堤仍然存在,它不僅是一座水利設施,而且還是當時杭州一條熱鬧繁榮的交通要道。只可惜白公堤的原址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人們遊覽西湖,就以白堤爲白公堤的替身,來寄託對詩人白居易的愛戴與懷念之情。當然,其實我們今天說的白堤並不是詩人白居易建造的白公堤。

詩人白居易於長慶二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前後三年,實際時間僅20個月。在這不算長的時間裏,白公卻爲杭州做了多件大事,對杭州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杭州這個山明水秀的城市,三面環山,山泉淙淙不竭,又有周邊三十里的西湖,蓄着一湖淡水,按說水源還是相當充裕的。但是在唐代,居民的飲水卻大成問題。

原來,杭州瀕臨錢塘江,由於受錢塘江鹹潮的長期侵蝕,地下水又鹹又苦,根本不能喝。唐代的杭州範圍比今天要小得多。城中居民大多住在井邊,取井水飲用,而井水卻是鹹苦的,到西湖取水還有一段距離,到四周山中溪澗取水,路途更遠。居民爲解決日常引用水問題,往往跑來跑去,浪費時間又浪費力氣。

第一位浚六井,解決飲水問題的官員是李泌。李泌所始建的六井,不是從地表向下深挖而取地下水的井,而是引西湖水通過管道到一定位置而蓄水的井,類似於蓄水池,其水源就是西湖。只要西湖水不幹涸,城內井中就淡水不竭,居民們就可免除遠途取水疲於奔波之苦。

詩人白居易到杭州做刺史,距李泌建造六井已經四十年。這時,地下引水管道已常常淤塞,水流不暢,影響了城內六井的供水。詩人白居易發現了這個問題,決心繼續李泌這一利民業績,徹底治理西湖,疏通六井。他在823年秋天到824年春天,親自主持並完成了西湖水的規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