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城南舊事讀後感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1.99W人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南舊事讀後感精選15篇

城南舊事讀後感1

如果是我自己選書,很大程度上我不會選擇這種時代特色鮮明的回憶錄,因爲那個時代悲劇太多了吧,所以城南舊事一直是我有所聞卻從來沒看過的書。

故事裏除了林林總總老北京城南過去生活的種種生動細節,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故事裏的各種悲劇人物。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翁便是一對可憐的母女秀貞和妞兒,當我看到英子昏迷十天醒來之後,我跟着英子一起恍惚了,於是我又把書翻到前面,看到秀貞第一次見到英子,知道她六歲以後,急切地撥開她的辮子看她的脖子,看到秀貞的思緒時不時分不清楚現在還是六年前,看到秀貞即使清醒的時候,也會絮絮叨叨六年前的舊事,一直在給自己的女兒做衣物,而實際上就生活在自己不遠處的自己的女兒妞兒,一直在被養父母虐待……母女終於團聚,善良的英子爲了讓她們去找思康三叔(妞兒的生父)團聚,還偷了母親的金手鐲送她們,然而……

在看到結局之前我一直在渴望思康也許有一天飛黃騰達會來找秀貞,畢竟那個時候從南到北,千山萬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想過思康家窮苦,也許還在湊盤纏,可是看到結局以後,我想,也許思康已經成家立業,秀貞真的找到他該怎麼辦,我甚至想,思康也許早已離開人世,她們一家三口也許是在天上團聚了……

故事裏的人物在英子的成長中,一個個走進來,又走出去,生動而又苦楚:爲了供弟弟讀書不得已去偷東西又因英子而暴露被抓的賊,爲了自己兒女出門做奶媽賺錢卻在失去了兒女很久以後才得知真相的宋媽,看似敢於對抗封建制度的蘭姨娘和在英子家避難的德先叔……還有英子的爸爸,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那時英子剛剛十二歲,那天英子剛好小學畢業,這之前,總覺得英子是幸福的,特別是對比故事裏其他人,英子家境優渥,父母開明,受到良好的教育……想來,作爲家裏最大的孩子,英子在十二歲那年,被迫長大了……

我堅信作者只是想記錄什麼,並不一定是要去表達什麼,如果非要說有,我覺得,大概是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記憶裏,不管是沉重的生離死別,還是支離破碎的生活片段,對他來說,都是珍貴的。

城南舊事讀後感2

《 城南舊事》這本書,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們領進20世紀20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情敘述中,抒發了作者對童年回憶。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主要內容是圍繞着六歲的小姑娘英子和她身邊的一些親人和朋友之間發生的悲歡離合來寫的。東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裏的厚嘴脣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夥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賢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病去世的父親。

不管人、物,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來深厚的感情,成爲英子記憶裏深刻的人物。但是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聲中離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時每刻都是重要的,快樂的,美好的!

童年,它就像一支路標,開啓了我心靈的道路。它就像太陽的光輝,讓我迷茫的心找到了一個方向。黃雅靜

我讀了《城南舊事》,並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書中講了林海音童年時代的生活。

故事主要講了,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爲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爲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城南舊事讀後感3

我讀《城南舊事》,並深深地喜歡上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書中講林海音童年時代的生活。

故事主要講,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爲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爲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童年。

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英子童稚的記憶裏,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着我。整部小說充滿樸素、溫馨的思想感情。看《城南舊事》,使我的心頭漾起一絲絲溫暖,因爲現在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城南舊事讀後感4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當這首耳熟能詳的曲調再次觸摸我的耳膜,我彷彿又看到學駱駝吃草的小英子、瘋瘋癲癲的秀珍和身世可憐的妞兒。

《城南舊事》是我看過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本名著。它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寫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雙眼,觀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惠安館”“我們看海去”“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些故事都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讀完了這部書,我好像是長大了。

拿起《城南舊事》的時候,書中的一切是那麼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和緩緩而逝的歲月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讀書的時候,最讓我感動的是文字之間盪漾着的一種淡泊與純潔。在半個世紀的離別中,城南的落花依舊,然而飄零的,只是人們記憶的碎片。

看罷,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已經很少看見這樣樸素的東西,因爲它不刻意表達什麼,只是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一樣,那樣的不疾不徐、溫厚醇和,那樣的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

全文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是我感觸最深的一章,寫出了作者所感受到的那種影響自己一生的最真摯的父愛。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帶着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就明白父親不能看着女兒上臺做代表,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女兒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銘記在心裏,努力拼搏。文章寫英子父親病危,以花暗示了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英子不再逃避現實,她鎮定地接受了事實,決定擔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結尾。是呀,長大了就得負責任,長大就意味着不再讓人擔憂。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驀然回首,滿地零落的花瓣兒,訴說着盛夏的情懷。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絲懵懂,多了一份緬懷。落寞之後,那清越悠然、古樸婉轉的音樂仍在耳畔縈繞着: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城南舊事讀後感5

著名作家林海音描寫其7歲到13歲在北京的生活趣事的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國家教育部推薦讀物。去上海的這幾日偷閒用手機讀了幾十頁,意猶未盡,便買來細細品讀。

還未讀完就被作者小時候的有趣故事吸引,小孩子的單純、愛玩的童真,還有其父母的愛護,真心能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真的是很難忘。北京在民國時期稱爲北平,這個有着800年曆史的古都,現代的我依舊對其有着莫名的嚮往,印象中的北京是古城,老北京的街巷、四合院,老人早起晨練打太極,午後悠閒的小憩,傍晚去公園遛鳥......多麼愜意的生活。

這部小說描寫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的一座四合院裏,住着英子溫暖和睦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的天真,卻道盡人是複雜的情感。秀貞、陌生男人、蘭姨娘、宋媽、駱駝隊,這些熟悉的人物,紛紛經歷着自己的命運,善良的雙眼看着他們離開自己遠去。

作者在回憶惠安館秀貞時,並沒有刻意描寫秀貞瘋了的事實,並沒有過多的描述,世態對其的厭惡,只是輕描淡寫而過,而且作者自己去找她玩,並且幫助其找自己的孩子,是一種很自然的方式,很溫暖的方式,在表達主題的同時,又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態。即使放在當今社會,且不說童年的樂趣少之又少,人心也是冷漠的。

作者對蘭姨娘從喜愛到討厭,以及自己撮合她和德先叔離開北平,作者通過母親的冷淡態度,非常委婉的描述討厭的原因,而自己的撮合行爲也顯得並非不合適。通過語言以及服裝的描寫,不僅表達了那時候社會的變化,而且還傳達了女性較低的社會地位。

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它滿含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感情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法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是那樣的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看完小說全部,以及作者追述後續回憶往事,感慨每個時代,以及每一個小人物,無不感受着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十年前我們80後,是時代的希望,而現在90後、00後,以至於20xx年出生才3歲的小侄女,都是那樣的聰明,有自主意識,我們卻將要迎來“中年危機”,時代趕着腳步,我們曾經年輕的芳華將如作者那般成爲回憶。

城南舊事讀後感6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出版的自傳體小說。這本書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在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裏住着英子溫暖和睦的一家。它經過主人公英子童稚的雙眼向我們展示了大人們世界的悲歡離合。看完《城南舊事》,感到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在惠安館這一章中,作者介紹了一個“瘋子”母親——秀貞。秀貞與一位書生相愛,沒結婚,就給他生了一個孩子。但這孩子脖子後頭正中間有一塊青記,秀貞的母親就單純地認爲這是閻王爺一生氣,用手指頭給戳到世上來的,簡直是造孽!所以就把孩子抱走扔掉了,打這兒以後秀貞就再也沒有見到孩子,書生也消失地無影無蹤。對丈夫和孩子過度的思念,使她近乎瘋狂,但她仍然給孩子起名、做衣服,並打算去找孩子。

在當時,幾乎所有認識秀貞的人都認爲她是一個瘋子,爲一個可能已經不存在的孩子而神魂顛倒。但小英子卻不這麼認爲,她認爲秀貞只是一個因失去孩子而過度悲傷的母親,並不是所謂的瘋子。我覺得小英子說的對,作爲一個母親,孩子一生下來就沒見到過孩子,是多麼的“杯具”啊!之後即使她瘋了,但她對孩子的愛卻像所有正常的母親一樣,沒有絲毫的減退。不管她的孩子在或者不在,明白或者不明白,明白或不明白,她的愛就在那裏,不離不棄。

俗話說的好,“兒行千里母擔憂。”意思是不管孩子走到哪裏,父母都會時時刻刻惦記着孩子,惦記着孩子的吃飯、惦記着孩子的睡覺,惦記着孩子的安全……。在我家,是“女行一步父母皆擔憂”。

有一次,我到同學家去玩。臨走之前,爸爸反覆叮嚀我注意安全,電話必須堅持開機狀態……。我剛到同學家不一會兒,爸爸媽媽的電話就一個接一個地輪番上陣,他們好像早已算計好時間一樣,真是一對“黃金搭檔”啊!當我問爸爸爲什麼總是給我打電話的時候,爸爸只說了一句話:“我太擔心你了……”

這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這世上僅有父母最疼愛我們了!父母既能夠爲我們付出一切,又能夠包容我們的缺點。讓我們珍惜這份無價的愛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7

假期中,我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這本書中的主八公英子用童稚的眼睛,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溫馨動人,啓發人性。全書分爲六部分:冬陽·童年·駱駝隊、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是英子去用眼睛來觀察着身邊的事和物,給我們展現出了那個年代的北平的普通生活,旁觀着人世間的生活。用她的心和眼睛去記錄了下來。整個作品中沒有華麗的詞澡,也沒有那種易懂的感覺,書中的一切自然、真實、看着書,腦海浮現出當時的情景。

其中讓我感動的是最後一部分。父親的一言一行都在給英子做榜樣,他教會了英子,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這句話深深的刻在我的腦子裏。看了這本書,讀了“爸爸”教育英子的這句話,我對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非常有信心!

拾酒瓶的男孩有感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即使是小偷,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故事中的小偷就是“善良的”。

夜裏,有一位小偷在偷東西,巡邏的乘警發現了他,小偷向餐車方向跑去,在餐車裏有一位小男孩在撿酒瓶。小偷知道前面是臥鋪;他回頭一看,看到那位乘警,已經告訴其它乘警了,決定打開窗戶縱身一跳。但就在他要跳的時候,車一震動,男孩一頭栽在了酒瓶上,眼睛看不清了,滿臉是血。小偷略一猶豫後,立刻抱着小男孩跑向醫務室,小男孩得救了,小偷也被抓了起來。乘警問它爲什麼救小男孩,小偷說:“小時候,我也是一個在火車上拾酒瓶的髒孩子。”乘警對小偷說:“你的選擇不擔救了小男孩,還救了自己,因爲你跳車的地方是萬丈深淵!”

這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善良的人會有很大的回報,就像故事中的小偷一樣用自己的善意救了小男孩和自己的生命。每一個人的本意是善良的。不管是好人或着是壞人,他們都是善良的,只不過,有些人需要許多時間,纔可能本性散發。生命裏,我們每一次的傷心、流淚、開心、高興都是生命中心靈的一次旅行。所以讓我們用自己真實的善意去幫助別人,去做一個善良的人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8

(一)趙龍宇

看完林海音著作的《城南舊事》,《城南舊事》里人物有:英子、駱駝隊的領隊,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藏在草堆裏的小偷、德先叔、蘭姨娘……

這些人都陪過書中的小主人公——英子在一起,在第一章時,作者介紹了駱駝,它們的神態、細嚼慢嚥的動作,都描寫得活靈活現,彷彿讓人腦裏出現了當時的畫面。第二章講了好幾個人:宋媽、妞兒和瘋子——秀貞,在惠安館裏,開始作者還以爲秀貞是和她玩“過家家”,後來英子把她那塊很漂亮的手錶送給了秀貞。英子記得,秀貞跟她說過,小桂子脖子後頭正中間有一塊青色的胎記,妞兒的脖子後邊正中間也有一塊胎記,然後,英子帶着妞兒去找秀貞,秀貞立馬帶着妞兒趕火車去了。因爲那天下着傾盆大雨,英子發了高燒,昏迷了十天。這一章描寫了英子的天真無邪和善良。

第三章的題目很有趣——“我們看海去”這是一個小偷跟英子說的,雖然我不喜歡偷東西的小偷,但似乎是林海音的語言打動了我,我覺得這個小偷很好玩,很可憐,因爲這個小偷沒有父母,還要供他的一個弟弟上學,看到他被別人抓到的時候,好像大人們在欺負一個小孩,而且還要聽着周圍人的罵聲。第四章題目就很明顯了—— “蘭姨娘”這一章裏講的是德先叔和蘭姨娘,德先叔是一個大學生,因爲那時候要槍斃大學生,於是躲到了英子家裏,後來蘭姨娘也來了,勸她的人家不要她了;後來,蘭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第五章的題目也很有趣—— “驢打滾兒”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以爲林海音要寫驢怎樣打滾兒的。結果不是,主要內容是:宋媽的小栓子死了,小丫頭子不見了,宋媽很傷心,宋媽和英子在找小丫頭子間歇息時,看見有人買一種吃的,叫“驢打滾兒”,那是把黃米麪煮熟了,裏面包黑糖,然後在綠豆粉裏滾,很香。找不到小丫頭子了,宋媽就騎着驢走了。

最後一章的題目讓我覺得有些傷感:“爸爸的花兒落了”,沒錯,英子的爸爸去世了,爸爸的石榴掉了,花兒也落了。

《城南舊事》,一本很好的書,悲悲喜喜,快快樂樂,都在這本書裏展現了,從喜到悲,這本書讓我們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悲歡離合,是一本你看完了放不下、還要看一遍的書。

城南舊事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從七歲到十三歲在北京南城一個老胡同的童年往事。它既沒有激昂澎湃的語言,也沒有繪聲繪色的描寫,有的只是樸素的文字,不緊不慢、不慍不火地將一段童年老故事娓娓道來。

翻開書頁,一陣濃郁的油墨香氣撲鼻而來,恍惚間我彷彿走進了北京南城那個青磚綠瓦的老胡同。兩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輕快地從我面前跑過,一個扎着一條粗粗的辮子,又黑又亮;另一個小女孩的頭髮又黃又短,就像狗尾巴草。她們跑到西廂房裏,蹲下來逗弄幾隻黃黃的小油雞,歡樂的笑聲在衚衕巷子裏久久迴盪。我輕輕摸着斑駁的牆壁,順着長滿青苔的大青石板路,緩緩地走向惠安館。一個臉色蒼白的女人坐在臺階上,尖尖的下巴,扎着個馬尾,她正用手指繞着辮梢玩,只要看見有人路過她身邊,馬上就衝上去拉着別人的衣袖問:“看見我家小桂子沒有?”遠遠地走來一個挑着擔子收破爛的年輕男人,他一邊穿街走巷,一邊吆喝着,手裏竟拿着那串送給英子的小象牙佛珠。還有那風情萬種的蘭姨娘、樸實善良的奶孃宋媽、身染重病最終長眠地下的慈父……那些與英子一起玩過、哭過、笑過、共同生活過的人一個個鮮活地出現在我眼前。夕陽西下,一抹淡淡的陽光柔和地灑在幽深的小衚衕巷子裏,他們就在老槐樹下安祥地曬着太陽,閒話着家常,幾個活潑的小孩在樹下互相追逐嬉戲……

恍惚間我彷彿又回到了我兒時生活的地方——百里洲,那裏留下了我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小時候我在屋外的大樟樹上盪鞦韆,在屋後的小池塘裏捉蝌蚪,在遠處田地裏挖番薯,在老房子裏和小夥伴們捉迷藏……

隨着我慢慢長大,童年的許多人和事都漸漸地離我而去。現在老家的舊房子已經推倒重建了,屋後的小池塘也被填平了,那留下我童年身影和足跡的地方也都改變了,但那斑駁的老屋、那不變的母親河長江、那勤勞樸實的鄉親,始終深深印在了我的記憶中,它們一直陪伴着我成長,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知道有些記憶一直都在,有些愛從未離去!

城南舊事讀後感10

《城南舊事》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其中的很多細節讓我也似乎回到了童年,那賣雜貨的小販,那對老師教的文字不太明白的背誦,那曾經的村裏的“瘋子”,還有那過早凋謝的爸爸的花……文章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涌現。

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林海音早年的童年趣事,書的故事純樸、真實。最後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更是讓我領悟出許多。面對病逝的爸爸,如果作爲自己,會有何感想?書中雖然沒有寫失去爸爸的痛苦,但卻讓我的心感受到了。是呀,童年是美好的,就像一道光,一下子就過去了。但是,經過了童年,我們又能學會什麼呢?書中就告訴了我答案。我們經歷了童年,就要學會獨立。童年就像一顆弱小的樹苗,經歷了風吹雨打,就能長成一顆大樹,當將來有成就了,樹上就會結出果子。我們現在就是一棵小樹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從中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能長高一節。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不能向挫折認輸,要勇敢地站起來,像我們現在的學生,如果某一次考試考砸了,不要害怕未來,要更加努力地讀書。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要好好讀書,就能進步!努力吧,孩子們,讓自己的讀書之路更有價值吧!

人的生命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厚度!人生之路是美好的,會得到許多,也會失去許多。熱愛學習吧!熱愛生活吧!你會發現生活是美好的,接着就會發現人生的真諦!

城南舊事讀後感11

在“惠安館傳奇”這個故事裏,我覺得最感人的是那個“瘋子”——秀 貞,她很可憐,剛剛生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孩子,就這樣被母親扔掉了。雖然後來孩子回來了,但是在她失去孩子的時候受了都大的苦啊,沒人和她玩,每天都是那麼得看着來往的行人,人們還叫她“瘋子”,相信看過的人一定都知道,這個姑娘真的是個瘋子嗎?她要是真是瘋子,那麼她怎麼會記得那麼多的故事呢?或許她真的有點神經,可她並不是瘋子啊,他們這麼說她,是不是太不尊重她了呢?好歹她也是個姑娘啊!姑娘家要得就是面子啊!要是你是她你會怎麼想呢?

在“我們看海去”這個故事中,主要是講述了那個躲在草叢裏的人,還有那篇課文“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藍色的大海上,揚着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你認爲那個躲在草叢裏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光從他偷東西來看,或許你會認爲他是個壞人吧!但你要從全文來看,他不是說了嘛:“我就是小時候貪玩,書也沒念成,後悔也來不及了。我兄弟,那可是個好學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氣。他說,他長大畢了業,還要飄洋過海去念書。我的'老天爺,就憑我這沒出息的哥哥,什麼能耐也沒有,哪兒供得起呀!奔窩頭,我們孃兒仨,還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呢!” “我那瞎老孃是爲了我沒出息哭瞎的,她現在就知道我把家當花光了,改邪歸正做小買賣,她不知道我別的。我那一心啃書本的弟弟,更拿我當個好哥哥。可不是,我供弟弟唸書,一心要供到讓他飄洋過海去念書,我不是個好人嗎?”從這裏看可以看出他的心態嗎?

從“蘭姨娘”這個故事裏,我們可以看出那個 蘭姨娘應該是很漂亮的吧!還有那個德先叔應該也不是那麼兇的吧!從這兩個重要角色中,我們可以看出,蘭姨娘對我是很好的,她給我做“西瓜燈”,而且她也很喜歡說笑,文中有句話就說出來了“蘭姨娘在我們家住了一個禮拜了,家裏到處都是她的語聲笑影。” 我從《城南舊事》這本書中再次看到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快樂的;我的童年是溫馨的;我的童年更是幸福的,我喜歡這本書,不光是爲了它寫的內容很符合我們的年齡,而且它裏面的故事好溫馨,有父母照顧你的一舉一動;有好朋友關心你的一言一行;真的好溫暖,讓我的感觸特別深,我真的非常喜歡這本書。

城南舊事讀後感12

余光中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上海是張愛玲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我喜歡《城南舊事》,是因爲它那細膩、溫馨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儘管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複雜的修辭,其簡簡單單的語言卻道盡老北京的風貌與那個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其締造的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無一不讓我感慨。但更令我動容的是英子那一顆善良,純潔的心。

我最難以忘懷的章節便是我們看海去那一章了,這章講的是英子和厚嘴脣之間的故事。英子在一片荒草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爲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爲此,她還天真得想到了李伯伯說的厚嘴脣的人忠厚老實。後來,英子不小心暴露了厚嘴脣送給她的禮物,被便衣警察發現,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厚嘴脣答應的,要陪英子去看海的許諾也無法完成。這使英子非常難過。小小的年紀,英子便體會到‘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厚嘴脣因爲生活所逼,不得已做賊,養家餬口。他是有爭辯性的,他是善良的,他努力供養弟弟上學。他儘管缺錢,也沒有要對英子起壞心眼。但他在成人眼裏是人人喊打的,他敗光家產不得不爲了弟弟成了一個躲在草垛裏的小偷。這讓年幼的英子認識到窮苦人家爲生活所逼的無奈。這也使得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成了英子一生也無法分清的,就像模糊的海天邊際。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裏的悲歡離合,道盡人世無盡心酸和無可奈何。

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藍色的大海上,揚着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們去看海》這首小詩常常被英子和厚嘴脣吟誦。英子沒有用有色的目光去看待他人,相反她付出的是理解和關愛。這讓我十分感動,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太多的偏見,每個人都戴着虛僞的面具,導致生活中常常上演着很多悲劇。我們正需要英子這樣富有理解和愛心的眼光來敞開心扉,接受他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他們也需要來自社會平等的關愛。人們經常說,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但真正在某些情況下,能做到這樣的人,卻少之又少。英子可以和“小偷”許下承諾,甚至可以認真聽“小偷”的故事,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生活不易,不如我們以善相待。即使英子本不該這樣做,但她卻選擇這樣做,如此的善良,純潔,便是最可貴的教養。生活不會對你溫柔以待,但人的“愛意”會被愛着的人感覺真好。

城南舊事讀後感13

《城南舊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經典作品,她以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人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人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涌現。

《城南舊事》講述的是作者在北京的童年生活。其中《惠安館》講述了“瘋女人”秀貞苦苦尋找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又被養父母虐待的悽慘故事;《我們看海去》則講述了一位集慈愛的哥哥、孝順的兒子、可惡的賊多重身份於一身的青年,和作者發生的有趣故事,體現了當時社會的隱憂;《蘭姨娘》講述了當時婦女的命運;《驢打滾兒》則體現了當時舊中國鄉下的生活狀況。

在《城南舊事》一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瘋女人”秀貞。她苦苦尋找自己的孩子,從未放棄過,哪怕別人都以爲她是瘋了,她也不以爲然。秀貞給她的小桂子做了多少衣服啊!那都是一針一線縫出來的。那密密麻麻的針線包含的是濃濃的母愛,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對個人命運的無聲抗爭!因爲她舉止反常,所以沒有人願意跟她往來。但在英子看來,和秀貞在一起卻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兩人因此成爲了好朋友。在英子童稚的眼睛裏,生活是新奇而充滿樂趣的,少有人間的悽苦。但是,殘酷的現實對她單純的內心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力,讓她感到悲哀。林海音借用英子童年的眼光,描述了當時社會的無奈。

掩卷反思,當我們還沉浸在濃濃的親情裏時,又有誰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呢?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向父母要這就是要那,有時看到不可口的飯菜就不吃了,害的父母趕緊再爲自己重新做飯菜。可對於妞兒來說根本想都不敢想。然而,愛能戰勝一切!就像秀貞和妞兒,是偉大的母愛將她們緊緊連在一起,誰也無法阻止,最終得以團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優越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用實際行動感謝父母、老師、同學的關心和幫助,用感恩的心回報身邊的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

時光飛逝,純真美好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本《城南舊事》成爲我走向少年的人生座標。當我回首往事,只有那些溫暖純真的記憶,像一張張老照片刻在心底,成爲我的寶貴財富。

城南舊事讀後感14

俗話說得好:“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時光一去不復返,而著名作家林海音通過《城南舊事》記錄下了屬於自己的美好童年。

《惠安館》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描寫了年幼的英子在惠安館結識了一位被人們稱爲“瘋子”的姑娘秀貞。與她長時間的相處後,英子瞭解到秀貞有一個剛出生就被人拋棄的女兒——小桂子,並答應了秀貞幫她尋找女兒。憑着小桂子脖子上的一塊青記,英子找到了秀貞失散多年的女兒,是英子的另一個好朋友——妞兒。母女倆見了面後,就離開了惠安館。不久後,英子也搬家了,搬到了新簾子衚衕。在那兒,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英子認識了一位爲了攢錢給弟弟讀書而盜竊的年輕人,又和親切的蘭姨娘相處了一段時間。最後,英子小學畢業了,可爸爸因爲生了重病,永遠地離開了她。

英子的童年坎坷不平,在她的童年裏相識了很多人,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但隨着她的成長,那些人都離開了,特別是在童年時光裏失去了父親,“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讓我們感受了童年帶給她的成長和淡淡憂傷。童年是一朵美麗芬芳的花朵,在我們的耳邊時常會響起“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着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的歌聲,不時迴盪着我們的哭笑聲。童年的我們總愛做一些幼稚的傻事,女孩兒最喜歡偷偷穿上媽媽的裙子、高跟鞋,在鏡子前照過來找過去;男孩兒不是忙着欺負鄰居家的弟弟妹妹,就是如同一節剎車失靈的火車頭橫衝直撞,即使在家裏也能神經大條地把自己撞得鼻青臉腫,甚至傷痕累累。可爸媽也不捨不得來責怪我們。

童年是美好的,是純真的,是自由的。翻着一頁頁書,經歷着英子的童年,我感慨,激動,情不自禁地融入英子的童年生活。

童年,像一條流動的小溪,溪水流向遠方,就不可能再回到起點;像一朵芬芳迷人的花,在每掉一片花瓣中凋零;像一團燃燒的熊熊大火,一點點地熄滅。時光如沙漏流逝,一去不復返,讓我們珍惜時間,珍惜屬於每個人的童年,願我們的童年充滿美好的回憶,收穫滿滿的果實。

我輕輕地合上書本,感覺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氣,久久沒有散去,時光放佛給我帶回了剛剛揹着書包上學校的快樂童年時光……

城南舊事讀後感15

“上海是張愛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這話是著名詩人余光中說的吧。我很納悶:一個城市怎麼會屬於某一個人呢?

就在這個愜意的寒假,我讀到了林海音的一段文字,內容大致是說,夏去冬來,又見到悠悠前行的駱駝隊,作者卻無限感慨自己的童年一去不復返了,而童年時住在北京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着實讓自己想念。於是便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用文字將自己逝去的童年重現於心頭。

這是我讀《城南舊事》的一段導語,讀着讀着,心緒隨着漂移的目光走進了林海音心中那個塵封已久的老北京,走進那一片斜陽脈脈的古道,走進了滿地落花的老城。

這是一本自傳體的短篇小說集,作者以年少的心態來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生活。書中配有照片,圖文並茂,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舊”這個字的深刻含義:古城的殘片,垂落的枝條,瓦礫裏隱藏的葉片,臨街老店被塗蓋的字號,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披在皇城牆上的冬雪……簡單的意象,一個一個的片段,像是一扇古舊的銅門。揭開書頁,就如輕巧地推開一扇歷史的門扉。走進了,望見的全是另一種遙遠而新奇的童年生活。

童年是一個乾淨的符號,是一份對純真年代的念想。書中的駱駝隊、惠安館,衚衕裏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紛紛浮現腦海。還有小英子和小夥伴妞兒,和“我”朝夕相處的宋媽,以及最終因肺病去世的爸爸……彷彿就呈現在我身邊。最後,爸爸的花兒落了,小英子的童年美夢,頓然破碎。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我卻羨慕小英子的童年。她的童年是戲劇化的,卻很真實、淳樸,那樣的純淨、淡泊、溫馨。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一曲驪歌盡述揮別童年時的心情。每個人的童年都是這樣匆忙而逝嗎?

當我合上書,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不散。小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都是那麼細緻動人,竟讓我恍惚以爲:這就是我的城南舊事,就是我的心靈童年。很暖很暖,足以滋養我陽光風雨的一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