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七篇

本文已影響 2.36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七篇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1

當作爲一名普通讀者去讀一個故事的時候,對故事都會有不同的獨特感悟;當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去讀一個故事的時候,更會有一個個知識點的在我們眼前涌動。我認爲語文教師此時面對文本,應該考慮的是預測學生閱讀這個文本時,會對什麼最感興趣;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後,給學生最終留下點什麼?下面我就我上的這堂課說一說我的設計意圖:

  一、說教材

《夸父追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三年級下冊的課文,集體備課時,我在閱讀文本後產生以下兩種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夸父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夸父心中的宏願“希望太陽永遠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至死也未能如願。讀後讓人有一種淡淡的酸楚,深深的遺憾。夸父雖敗猶榮,他的精神與天地同在。這不禁讓人想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荊軻可謂英雄也!項羽自刎烏江,壯志未酬,然他仍是一代梟雄。真是成亦英雄,敗也英雄。

觀點二:神話故事描述時所展示出來的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應該是課文的精髓。閱讀的興趣點應該在故事的神奇之處。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上得了天,入得了地,下得進海,令人非常羨慕;女媧用泥土捏出個泥人,仙氣一吹便成了真人,這是神奇。課文《夸父追日》也是一個這麼神奇的神話故事,學生的興趣點會在何處呢?應該不會在於夸父是否是英雄?而在於故事的神奇在哪裏?

根據本單元課文都是神話故事的特點,我確定了第二種思路。根據本文的重點是

難點是,根據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有所感受。

2、細讀課文,從讀夸父的神奇到感受夸父爲追求光明,實現願望的決心和意志。

  二、說教法與學法

我意圖從神話故事的神奇處着眼,循着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原需求出發,把對故事的認識和感受寓於讀故事中的神奇句子中,並逐漸的認識神話中的神奇人物——夸父,由衷地產生敬佩之情。這種以學生的求知慾望和閱讀的興趣點爲基點組織課堂,又不失教師的引領,如此更能夠贏得學生的歡迎,更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通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力圖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淡化了教學行爲,淡化了僵硬的學習,讓學生卻學得那樣輕鬆自然,愉快充實。讓學生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課堂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通過幾個重點句子:

① “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夸父的手杖變成的。”們

2“於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一眨眼跑了兩千裏。感受速度快得神奇,並明白爲什麼要奔跑得如此快。引出句子:“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3“夸父伏下身子……可是還沒止住口渴。”感受喝水速度快得神奇,肚量大。

4(重點處理)“他還沒大澤就像……閉上眼睛長眠了。”(拋)

的指導, 讓學生通過讀、辨、悟,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願望。尊重學生經歷了可貴的情感體驗。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展示了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課上,我始終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國家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

1.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生觀,本堂課的教學過程是抓住一條主線輻射全程:你從哪裏感受到神奇?讓學生自己去找有關句子,去讀去理解,去感悟。

2.樹立大語文觀,通過課前談話,引導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古老和厚重,神話故事的神奇。課後拓展:引用〈山海經〉中的原文,讓學生初步感受古文,感受這個故事的悠久歷史。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和時間賽跑》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童年時候的一件往事:“我”因爲外祖母的去世而悲傷不已,後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瞭解到時間的重要性,從而產生了與時間賽跑的念頭,在於時間的賽跑中,“我”認識到: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時教育的好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及重點詞語的意思;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時間的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握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句、格言。

3、從學習課文中,學生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與情感態度,好好地運用時間、珍惜時間。

三、說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講述的:由外婆的去世引發的和時間賽跑一事,並從中獲得關於珍惜時間的啓示。

2、聯繫生活實際加深體驗,真正懂得珍惜時間。

3、抓住關鍵詞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體會作者對時間、對人生的認識。

四、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指導,以學生爲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爲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讀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並展開探究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然後讓學生聯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閱讀反思,感受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體驗。

五、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多媒體展示導入新課,提出質疑;探究學習,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詞;品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明白時間是多麼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反思昇華;佈置作業。

1、多媒體展示導入新課,提出質疑;

(1)圖上的人在幹什麼?(賽跑)指名學生回答。

(2)他在跟誰賽跑呢?(時間)

(3)全班齊讀課題:和時間賽跑

讀了課題,同學們心中有什麼疑問?如:他跑得過時間嗎?他爲什麼要和時間賽跑呢?和時間賽跑的原因是什麼?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瞭解每個自然段寫什麼。

3、出示詞卡檢查學生生字認讀情況。

4、學生再讀課文

思考:(1)課文講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談話;觀察太陽的變化;觀察小鳥飛行路線;和太陽賽跑;和作業賽跑。)

(2)作者通過和時間賽跑明白了什麼道理?(牽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5、學習1——5段

(一)。自主學習,談談對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1)外祖母去世了。

(2)“我”爲了排除傷憂,每天在操場上跑着,累得撲在草坪上痛哭。

(二)指導朗讀:這樣傷心,這樣的痛哭流涕,大家感受到了嗎?那就把這種傷痛讀出來吧。

(三)詞語訓練:

說出近義詞:去世()疼愛()排除()憂傷()

6、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一)朗讀理解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內容,談談讀後的感受。

(1)“我”的哀痛持續了很久。

(2)爸爸媽媽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也就是告訴“我”外祖母死了,要“我”面對現實。)

(3)“我”不理解“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了”。

(4)爸爸又是怎麼說的?

(二)全班齊讀第四自然段,即:爸爸說的話。

(三)讀了這句話:“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有什麼感受?平時生活中,你有過這種感受嗎?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7、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2)說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諺語的意思。

(3)哪位同學平時課外閱讀中還收集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成語?全班交流。

(4)“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對時光流逝的感傷)

7、說說看,你平時是怎樣珍惜時間的?今後,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

小結;生前最疼愛“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痛苦、難受、疑惑,面對這樣的打擊,“我”又從爸爸的話中感悟到了什麼?以後的日子“我”會這麼做?明天我們繼續學習。

六、說板書設計

學生在討論探究學習中,我相機板書,我的板書是這樣的:

13和時間賽跑

外祖母去世“我”哀痛起因

和時間賽跑(贏了、喜悅)經過

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珍惜時間,受益無窮)結果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翠鳥》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思維的啓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所以本課以摒棄瑣碎的分析講解,引領孩子入情入趣朗讀課文,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種輕鬆、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作爲本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讓學生在這種活潑的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求,培養語文情趣,讓學生真正懂得文章的“情”在哪裏,“趣”在何處。 我準備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本課的教學。

一、說教材

《翠鳥》是六年制第六冊第四單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本文作者重點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編排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體驗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二是體會課文中關詞句在表達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

從新課程目標建構的三個維度出發,我把本課的目標定爲: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聯繫語境理解“清脆、疾飛、銳利”等詞的意思。

2、自主學習、潛心會文,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3、靜心涵詠,讀中悟情,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表達對翠鳥的喜愛!

以上目標着力反映了知識與能力,強調過程與方法,同時也注重了文本的價值取向,能較好地反映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寫翠鳥外形特點和對捉魚的動作描寫。難點是以以便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係。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孩子純真而富有愛心,特別喜歡小動物,可以預見對學習本文將會有較濃厚的興趣。但他們活潑好動,精神不易集中,對單純的解讀文本有一定困難,故教學設計一定要注意直觀與趣味性。

三、說教法

1、 創設情境法

情境應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本課順應學生心理,創設情境,建立課文的內含情感與學生情趣的聯繫,激發學生情感。如,通過播放翠鳥捉魚的教學錄像,運用有形、有聲、有情的情境,讓學生進入課文,直觀感受翠鳥捉魚的動作敏捷,調動學習積極性,這樣能比校直觀地理解詞語的含義,變抽象爲具體,當學生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後,自然地生成了情感。

2、 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方面,在整堂課中,把朗讀貫穿在整節課的始終,運用多種方式的讀。個別讀、小組讀、齊讀、師生賽讀、引讀、評讀等,讓學生在讀中進入課文意境,在讀中意會,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積累語言。

此外,還採用了遊戲激趣等方法。

四、說學法

1 培養自學能力 學會藉助拼音讀通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根據課文內容疑問難,讀活課文。

2 訓練觀察方法 學習抓住事物人特點進行觀察,以畫促悟,培養學生按順序觀察的能力

3 掌握讀段方法 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訓練重點,學生要學會讀懂一個自然段,在詞句的基礎上,理解整個自然段講了什麼。

五、說教學過程

爲了落實教學目標,我將安排兩課時來組織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瞭解大意,並學習翠鳥的外形特點。

第二課時:深入探究、深受翠鳥的可愛,體會獨特的表達方法。

(一)、賞圖激趣,引出課題,探究“翠”之所在。

教學伊始,展示一組翠鳥的圖片,那斑斕的色彩,那俏麗的體態,如一塊巨大的磁石,吸住了學生的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接着我以這一“翠”字做探究點,引導學生討論思考:“翠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弄懂這個字的意思的?”學生可能會回答是通過看圖弄懂的,也可能是通過讀課文弄懂的,或者是通過問別人弄懂的,無論作何回答,我都會加以肯定,讓學生懂得這些就是獲取知識的好途徑、好辦法。

(二)、熟讀文本,感受鳥美、文美。

1、錄音範讀:

本班學生朗讀水平比較薄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閱讀課文有困難,故我決定利用錄音範讀,降低學生自主閱讀的難度,同時訓練學生聽的能力,並讓學生先從聽覺上感受文章的美。

2、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已有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對自讀課文這個學習任務,自主學習是可行的,教師起的是幫導的作用。

3、細讀課文,感悟鳥美、文美。

自學生字後,我進一步鼓勵學生自學課文:把課文讀上兩三遍,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並在有深刻感受的地方寫上批註。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與文本直接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心智在靈動的文字與美麗的情感中恣意徜徉。然後,我安排四人小組進行學後交流,讓學生學會從他人處獲取知識與經驗,同時也起到幫助學困生讀懂課文的作用。

在學生彙報學習成果時,我引導學生尋找支持自己意見的依據,並引入到相應的段落或句子,進行品詞品句的訓練,引導學生談個人對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勵學生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個環節,我準備了可靈活切換的課件,以增強學習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句,深入感受鳥之美、文之美。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評價學生的閱讀時,我尊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不居高臨下的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張揚。

(三)、競讀、展示讀。

我組織學生開展競讀或展示讀活動,在進一步品讀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敢於展示自我、樂於與他人分享成功快樂的品質。

(四)、角色體會,培養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學生扮演翠鳥,教師以記者的身份對翠鳥們進行採訪。我設計了下面的採訪問題:

(1)、翠鳥們,你們長得真漂亮啊,能否自我介紹啊?

(2)、你們叼魚的本領很高,誰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叼魚的?

(3)、你們還想向我介紹些什麼呢?

(4)你們對我們人類還有什麼要求嗎?

前兩個問題的設計意圖在於引導學生回顧文本,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並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改述課文的能力。

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目的在於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說說課本中沒講到的,自己懂得的有關翠鳥的知識,讓學生感受課外學習與積累帶來的好處。

第四個問題通過學生與鳥換位的思考,讓學生以翠鳥的視角審視現狀中人和動物的關係,內化地衍生出愛鳥、愛自然萬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五)、換位研討,領會寫法。

本文的寫作特點十分鮮明,但對初學寫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寫作方法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因此,我採取與學生換位的辦法,把學生推到自主研究的地位。

我設計了這樣的請求:我要寫一篇介紹鸚鵡的文章投到報社發表,我的文章該怎麼寫才寫得生動吸引人呢?請大家一翠鳥爲例幫幫我好嗎?

(六)、拓展探究,激發求知慾和創造欲。

課內的學習是有限的,而課外的知識卻是無限的,生活處處皆語文。所以,在學完本課後,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本中走出去,到更廣袤的課外領域。設計下面的作業。

作業:

1、把你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

2、回家留心觀察一種小動物,把你對它的認識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

六、說板書設計

翠鳥

外形——動作

抓住特點寫具體

本板書既簡潔明瞭,又提綱挈領,既概括了文章主要內容,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難點,一目瞭然。

總評: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重視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以人爲本。

(1)按照“讀書內化”的認知規律設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翠鳥叫,學翠鳥說話,畫翠鳥,讓翠鳥唱人類的歌曲,讀他們的文章,所有這些萬變不離其“讀”,以讀爲本,以畫、說、演等促讀。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讀促問,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

(2)真正將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質疑問難的安排,採訪練說的訓練,各個教學都是以人爲本的。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4

在這個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春天,我帶着一份欣喜、一份期待、一份激動、一份……的心情,走進了美麗的石巖中心小學,和這裏三(4)班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朱熹寫的古詩《春日》。更讓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兩位領導和教學處陳主任,還有莊老師等一起和孩子們走進《春日》。不管教的成功與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教學這首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考慮到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的每一個字中,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反覆品嚐,我就想:何不在學生已能讀得字正腔圓、有滋有味的前提下,開啓他們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先對詩人寫詩時的心情作一番大膽的猜測,然後再細讀推敲古詩中的每一個字詞,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證據,小組交流後,再全班反饋,並在反饋的過程中,結合感情朗讀呢?我還從有關資料中發現《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讚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於是,我就想,我要讓學生通過這首詩的學習,知道不僅僅是詩人在享受春日的樂趣,春光無限好!享受讀書的樂趣,書中滋味長!我和孩子們也應該是在享受春日,從詩句中尋找“美麗”的心情,詩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學了這首詩,我們肯定也會有所啓發。

基於自己這樣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學習古詩並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制定了以下的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我還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步驟:

1、讀春:從我們以前學過的詞語、詩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積累。

2、詠春:從朱熹的《春日》中享受萬紫千紅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悅。

3、惜春:從春的喜悅中感悟春光雖美,韶華易逝,激勵孩子們求知。

4、繪春:將春情化爲詩情,將詩情化爲畫意,描繪春天,讚美春天。

教學設計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剛接手三(4)班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分析學生的學情,對於小組討論的成功與否我也沒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夠駕馭課堂。

帶着這份自信,更帶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這一課。考慮孩子們,可能平時對課外語文知識的積累比較少,因此,課前,我準備了些有關春天的好詞佳句,讓他們課前讀讀,即增加積累又營造了一種“春的氣息”。

但教學過程並不如我所願。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我的最後一部分惜春竟然沒有時間來演繹!一種失敗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爲什麼孩子們居然不投入,不熱情!而且還有那麼多老師聽課?是我的詩情不夠?是我的教學設計有問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聽課的老師馬上就找到了癥結所在:

首先,是板書雜亂無章。當學生把詩人的心情猜測出來後,可引導學生給這些詞語歸歸類,這樣學生的學習思路會更清晰。不至於黑板上那麼多同類的詞語,雜亂無章,而且浪費時間。陳主任指出這個板書簡直就是空洞無物。是呀,我爲什麼不讓學生把找到的“證據”寫在黑板上,而不是寫寫什麼心情的詞語?

其次,讀的不夠,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教師亦沒有和學生一起親近文本,導致後面的討論成了空中樓閣,學生亦是霧裏看花,沒了興致。

第三,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揮,一開始教師就對學生不信任,覺得他們想不出什麼有關春的詞語,詩句,於是自作主張,提供一些美詞佳句讓學生讀,結果學生讀得不熱情。整個教學過程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分析學生學情,正如陳主任所說“好像是上給聽課老師看的”。結果連“底”都沒保住。

本來應是領着學生走進春天,結果卻是領着聽課老師到泗水河畔,走馬觀花了一下,學生卻還在春外!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暮江吟》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寫的一首風景詩。這是一首寫景佳作,詩句語言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緻真切。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昇這一段時間裏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的意境。教材選編這首詩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在讀中悟詩,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受到古典文學的薰陶,提高語文素養。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中高年級在閱讀詩歌教學中的要求,要讓學生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同時綜合以上教材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吟”“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文。

2、過程目標

(1)通過對關鍵詞句的理解,體會作者情感。

(2)通過多種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文。

3、情感目標

啓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讚美之情。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難點: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情感,積累背誦。

四、 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及結合教材特點,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品評賞析等方法,適時的運用配樂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朗讀、品悟詩文,讓學生在讀中融情,悟中入情。

五、 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安排一個課時,教學過程我分五個環節進行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我的導入是這樣的:同學們,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一年級到現 在我們已經學過許多寫景詩歌,你們能背幾首聽聽嗎?

當我這樣引導之後,學生自然會背幾首寫景的詩,隨後我順勢說:同學們背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詩《暮江吟》。(板書《暮江吟》)介紹《暮江吟》寫作背景。

2、破詩體,解詩題。

解題是學習這首詩的一把鑰匙,介紹寫作背景後,我讓學生看我板書的課

題,提問:“暮”是什麼意思?“暮”和“江”在這各交代了什麼?“吟”是什麼意思?“吟”是本課的生字大家讀時注意是前鼻音,書寫時右邊是“今”不是“令”。

3、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這個環節我分4步完成)

(1)運用錄音範讀詩歌2-3次,並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詩歌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2)自讀詩句。

古人言“讀書百變,其義自現”,多讀是理解詩意的關鍵。在這一步我讓 學生把詩讀三遍,要求:第一遍讀準字音,第二遍讀流利,讀的字正腔圓,第三遍畫出節奏,讀得有板有眼。

(3)課件出示畫了節奏的詩,採用各種方式讀。如個人讀、齊讀、分男女生讀。

(4)在前面三步的基礎上,我提了這樣的問題:誰試着來說說《暮江吟》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的顏色和形狀都有哪些特點?

4、品讀古詩,體會情感

詩歌語言凝練,不讀不能見其美,不品不能見其意。(這個環節我分3步完成)

(1)注重啓發,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理解詩意。

如在教詩的前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時,我是這樣 進行教學的:問:“殘”是什麼意思?“殘陽”的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一道殘陽”是指什麼時候太陽?“鋪”是什麼意思?當學生一一做答之後,我再問:什麼時候的太陽斜照在什麼地方上?經過我這樣問,學生自然就譯出第一句詩的意思。接着我再問:夕陽斜照的江面會是怎樣的呢?“瑟瑟”是什麼意思?自然的學生又很快的譯出詩的第二句意思。詩的後兩句我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

(2)品讀關鍵詞,創設情境,初步體會情感。

新課標指出:抓好詞句的教學是小學閱讀教學的根本,對詞句的揣摩是培 養學生感悟情感的一種主要形式。 在這一步我讓學生默讀第一句,並想想哪個詞用得好?學生自然找到“鋪” 字,接着我問“鋪”好在哪裏?能否把“鋪”換成“照”“射”“灑”等字,爲什麼?品完“鋪”字後,我順勢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播放《秋思》樂曲,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假如此時此刻你就站在江邊,面對這樣美麗祥和的景色,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假如你是小畫家,你會畫些什麼?假如你是詩人你又會吟出怎樣的詩句?詩的後兩句我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

(3)體會情感

在這一步中我設計這樣的問題:請大家結合詩的寫作背景和詩句意思並思考:詩人寫這首詩前後的心情有何不同?詩人所寫的這些景物都是大自然中我們常見的事物,他有什麼用意呢? 學生自然會把詩人不同的心情說出來,這時我做這樣的一個小結:是的,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通過對 “殘陽”等景物吟誦,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讚美之情。

5、聆聽歌曲,積累背誦

請同學們聆聽《暮江吟》這首歌。伴隨着美好的旋律,讓學生跟着唱,進而背誦詩歌。

六、 教學板書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傍晚: 殘陽 —鋪— 江水 “夕陽西沉”

夜晚: 月-----似——-弓 “新月東昇”

露珠 ——似—— 珍珠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水上飛機》是義務教育蘇教版第六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童話。作者用擬人化手法,形象的介紹了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向學生展現了科技新成果。

全文共8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寫小海鷗發現了一條奇怪的大船後想去問個究竟。第二至七自然段,寫小海鷗通過與水上飛機交談,瞭解了水上飛機的種類和主要用途。第八自然段,寫水上飛機聽到警報後立即前往救援遇險船隻。

課文故事性強,情景饒有趣味,語言生動活潑,沒有高深的道理,沒有艱澀的術語,讀來情趣盎然,引人入勝,是加強語言訓練,激發科學興趣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按照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瞭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爲人類造福的志趣。

爲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主要完成認知目標。第二課時,進一步加強技能目標的訓練和完成情感目標,而全課的重難點也就在於第二課時所要完成的目標上,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爲人類造福的志趣。

下面,我着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

二.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再結合教材本身特點,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進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識。

三.說教法

1)以讀代講法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饒有趣味,語言生動活潑。爲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在小學生面前,枯燥的講解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以讀代講採用不同形式的讀不但可以培養興趣,還可以幫助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正如朱熹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2)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爲學生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並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啓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學本課時,我通過“誰來噹噹吃驚的小海鷗”,“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的語言,男女生分角色讀等途徑,努力營造出一個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燃。這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主高效的掌握了知識。

另外,我還輔以直觀教學法,談話法等多種教學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四.說學法

(1)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爲教學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揭題後,就讓學生質疑課題,如“看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在整個教學中我也抓住教學的疑點、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啓發性的問題,啓發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

(2)合作學習法

我們培養的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度、開朗的性格及善於與人合作的精神。能夠處理好與他人的協作關係,集衆人之智慧取長補短,是跨世紀優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小組討論、互相評價,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學習。讓他們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相互借鑑。

五.說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爲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一)談話激趣,直觀導入。

導語:“飛機”(板書)是人類的好朋友,你們都認識它嗎?誰來說說你對飛機的印象?相機出示課前準備的飛機圖畫。師問:這些飛機都是在哪飛的呀?那你們見過“水上飛機”嗎?(板書:水上),這樣,通過談話激趣,導入了本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水上飛機。

課一開始,我用導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接下來讓學生質疑課題:看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明代學者陳敏章說:“學貴質疑”一開始就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才能產生解決問題的慾望,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課文,帶學生進入課文,從整體感知課文

2生自由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語:當你看到你從來沒見過的很奇怪的東西時,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小海鷗發現了一條奇怪的大船,它又是怎樣做的呢?

(1)指名讀1自然段,請學生評價

(2)指名讀小海鷗想的話,指導讀出奇怪的語氣

(3)全班齊讀1自然段

(4)解決什麼叫“究竟”

2、學習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1)採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讀出2、3、4、5自然段

(2)第五自然段:通過提問的方式解決這是一架“救護機”,它的功能是:救援海上遇難船隻(相機板書:救護機

救援遇難船隻)

(3)練習對話,指導朗讀

a同桌對話,師要求要加語氣、表情、動作。

b男女生分角色讀,師讀第六自然段

在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教學中,我着重讓學生進行朗讀,因爲感情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它既可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發展語言,陶冶情感。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一篇反映南疆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散文。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羣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羣島的位置,再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羣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後描寫西沙羣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利用網絡瀏覽、查詢、篩選、蒐集相關的信息。瞭解課文是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羣島的。從中感受西沙羣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3、收集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並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4、通過本次學習活動,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瞭解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策略:

使用網絡課件,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氛圍。

西沙羣島位於祖國的最南端,她的富饒和美麗,對於生活在祖國北方山區的孩子們來說十分陌生。如何讓孩子們感受到她無窮的魅力,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帶領學生們走進西沙羣島的懷抱是最好的辦法。教師在課前製作準備了網絡課件。(切換至課件,邊說邊演示)它包括地圖、全文朗讀、海水、海島、海底、海灘、未來、西沙遨遊、海洋鏈接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再按照教學要求,隨機調控、綜合處理。學生們暢遊在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中,自然而然地有一種置身於西沙羣島美麗風光中的感覺。下面我就具體談一談,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深化教學的。

  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爲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課件)

教師聯機出示地圖,讓學生自己找出西沙羣島。(出示課件地圖頁)爲同學們講解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並以假想參觀的方式進入西沙。很快便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節:自主探究,交流彙報。

此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以讀爲主線,首先讓學生點擊課文朗讀,自由欣賞,初步感知課文。(點擊播放一小段課文朗讀)教師適時拋出西沙羣島什麼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件瞭解西沙羣島的特點。讓學生到西沙小站盡情地暢遊。有的同學來到了海灘,在這裏讀懂了千奇百怪、龐大等詞的意思。有的同學來到了海底,威武的大龍蝦、蠕動的海蔘、美麗的珊瑚、神奇的魚都深深吸引了他們。在這裏還可以自讀、自探、自得自樂。進入海水、海島的同學也很快弄懂了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棲息等詞的含義。

接下來,就是小組交流、彙報融通。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向大家彙報。下面我給大家放幾段課堂實錄。(播放課堂實錄)讓學生自由彙報,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願望,使有限的時空所有的學生參與了學習,獲取更多、更豐富的信息。他們交往的願望也得到了滿足,既受到了尊重,個性又得到了張揚;既鍛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第三環節:網絡搜索,知識拓展。

經過上一環節的學習,學生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也瞭解到課本上僅僅介紹了西沙羣島的一部分,自然想了解得更多。於是教師請同學們點擊西沙遨遊、海洋鏈接,進入網絡去探索更神祕的西沙羣島。教師巡視點撥,個別輔導。這時學生可以獨立學習,也可以結伴而學,收集感興趣的內容,然後再由學生將自己查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有的同學查閱了海底的生物,來到這裏,真是大開眼界!有珍奇的動物,由奇怪的植物,有科學常識,還有海洋趣聞。(演示課件)有的同學查閱了西沙羣島的風光,美麗的海灘、遼闊的大海、壯麗的日出、歷史的見證盡收眼底,彷彿置身其中。(演示課件)同學們爭先恐後,衆說紛紜。積極地參與探究。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得以有效地發揮,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自學。培養了學生蒐集、整理、提取、運用信息資源的能力。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情感昇華。

學生藉助網絡資源的檢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全面、更詳細地瞭解了西沙羣島的風光和物產,自然而然地傾瀉出對祖國的熱愛。讓學生來總結自己的收穫,感情自然充沛,達到了教育教學的最高潮。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運用多媒體網絡進行教學,利用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形象、生動地啓迪學生思維,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鑑賞語言文字,提供條件。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裏檢索到更多、更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提高靈活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使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意、所流露的情有着更加真切的感悟,幫助學生抓住西沙羣島的特點,理解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整節課教師旨在讓學生在寬鬆、和諧、平等、愉快的氛圍中,運用網絡多媒體課件進行自主探知,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生動活潑地發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