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大綱

本文已影響 2.26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地位及作用:

我們生活的環境污染嚴重,目的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生態意識,重視自己生活的環境,使幼兒從小樹立環保意識。本節課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現實需要,有利於兒童長遠發展,符合幼兒的興趣,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

2、教學目標: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認知上:

通過看圖,理解圖畫內容,培養幼兒說完整話,激發幼兒大膽表現的慾望

能力上:

積極參與圖畫的討論,能傾聽別人的意見,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情感上:

通過觀看圖片、表演內容等活動,感受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3、教學重點:

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保護生態環境意識

二、說學情

學前班學生的年齡小,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淡薄。理解與思考的技能相對也較弱,在教學過程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確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學目的。

在教材的組織與安排上,我實現了兩個突破:

(1)聯繫生活創設情境,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了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有感可發,如魚得水,如鳥歸林,實現教學的主體化,優質化。

(2)給學生判斷評價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方法:

我採用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等方法,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在這些活動中被點燃,孩子們在無形中就懂得了要愛護環境,這是教育的初衷。

  四、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我們的校園美麗嗎?說說哪些地方美麗,爲社麼?從而引出愛護環境的話題。

2、激趣活動,突破重點。

(1)多媒體演示:美麗的大自然和受污染的環境,讓學生比較,說出自己的感受。

(2)看圖辨析,培養幼兒的判斷能力。素質教育要求體現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和主人,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充分顯示自主性和獨立性,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幼兒看《幼兒用書》7頁的幾幅圖,讓他們自己去辨析,然後逐一讓幼兒說說這個行爲是不是正確,並說出爲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判斷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對愛護環境的行爲的認識雖然稚嫩,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發自他們的內心,因爲這種認識來源於他們的親身體驗,真實的事例給這些稚嫩的心靈直接的觸動,避免了簡單的說教。

(3)說一說,議一議。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評議,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4)聯繫生活實際。活動中我針對目前幼兒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如個別幼兒在牆上桌子上亂寫亂畫。不愛惜自己的書包。不愛惜自己生活的環境,瓜皮、果殼、包裝盒、紙屑到處亂扔等現象對學生提出問題。這樣一來既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孩子的心理,又有助於拓展學生的視野,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這個活動,幼兒能懂得怎樣愛護環境,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3、角色表演,深化主題。

這一環節中,首先我來扮演亂扔垃圾的,讓學生說服教育我,進行示範表演,這樣的活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激發了幼兒大膽表現的慾望。接着請學生代表來演。這樣,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就要聯繫生活實際,想辦法說服他人,達到了發散幼兒思維的作用,同時既鍛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又培養了合作精神。設計依據是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達到深化主題的目的。

4、前後照應,緊扣課題。環境就是我們大家共同生活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護它。現在全社會都在保護環境把每年的6月5日定爲環境保護日。

5、歸納總結,實踐作業。教師小結後,讓學生回家後在父母的幫助下設計製作一些愛護環境的標誌,提示其他人也愛護環境。目的是把所學所得落到實處。

  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2

  一、設計意圖

幼兒的成長傾注了家人、老師、同伴以及社會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愛。幼兒平時可能覺得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本次活動以“母愛”爲支點,在母親節前夕,爲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讓孩子們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媽媽的愛,同時爲幼兒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幼兒親身體驗那種愛,通過體驗,讓幼兒知道生活常見的愛有很多的表達方式愛是親親熱熱、愛是爲了長大、愛是一起分享、愛是給予幫助。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感受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體驗愛的美好境界!

2、體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

  三、活動重點

小朋友覺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有的時候根本沒有感受到這是大人對自己的關愛,並且現在的小孩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不知道怎麼去愛,更不知道愛是什麼,所以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四、教學難點

創設情景讓幼兒去體驗,通過用身體動作和語言充分表現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對周圍身邊的愛,從中讓幼兒瞭解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地球,就是個大家庭。知道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就像《綱要》中所提倡的一樣: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通過環境的影響感染幼兒。

  五、教學方法

這次活動中我主要採取:演示法、引導法、鼓勵法、觀察法、提問法,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幼兒獲得直觀的體驗,是孩子從中感受到什麼是愛,理解愛的不同的表達方式,通過音樂遊戲法、情景教學法、教師參與法,讓幼兒知道如何去感受愛,又如何去愛別人,讓幼兒在遊戲中自由表現。

就像《綱要》所提倡的: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讓幼兒積極投入遊戲角色之中,教師賞識激勵,教師參與遊戲更能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讓活動進入高潮,教師參與到遊戲中,讓老師也真正成爲“教育過程中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充分調動幼兒遊戲的積極性。

  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3

  一、活動來源:

由於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車輛越來越多,而馬路成爲了一個非常不安全的地方。斑馬線作爲可以讓行人在預定時間內安全通過的通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幼兒這一弱勢羣體,他們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對其灌輸正確的交通知識就顯得極爲重要。我準備在這節課上教導幼兒如何安全的過馬路,樹立起幼兒過馬路的安全意識,幫助幼兒遵守交通規則,養成正確的交通安全習慣。

  二、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於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是極其缺乏的。

《幼兒教育綱要》指出:要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不少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來接幼兒的話,幼兒一出幼兒園就跑開了,過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的手。爲了讓幼兒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爲此開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

  三、重難點:

1、幼兒能瞭解斑馬線,並理解它對安全的重要性。

2、增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3、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小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

  四、活動目標:

1、認識斑馬線的作用,瞭解斑馬線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做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孩子。

  五、目標分析:

1、由於現在社會道路安全的不穩定,幼兒能夠安全暢通的通過馬路成爲了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不僅需要讓幼兒理解斑馬線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讓幼兒明白安全的重要性。養成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自己和他人的良好習慣。

2、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準則: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爲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六、說課流程:

1、導入:

由故事《馬路上的斑馬線》導入。

①、向幼兒講述森林裏的小動物是如何過馬路的。(是通過斑馬先生把他們一個個都背過去的。)

②、提問幼兒爲什麼斑馬先生能夠把他們都背過馬路而車子能夠輕易的發現。

③、講述小猴子想出把馬路刷成斑馬先生的花紋的樣子,就能避免斑馬先生每天早上的忙碌,也能讓過往的車輛看清楚是否有小動物正在過馬路。

2、內容:

①、向幼兒出示現實生活中馬路上斑馬線的圖片。

②、問幼兒有沒有見過斑馬線、哪些地方有斑馬線、他們過馬路的時候是走什麼地方。

③、與幼兒討論爲什麼要走斑馬線。斑馬線有什麼作用。

④、講解斑馬線的重要性,教導幼兒過斑馬線時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3、延伸:

與幼兒一起做《過馬路》的遊戲。要求幼兒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信號燈,過馬路時走斑馬線。

  七、使用方法:

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圖片教具進行示範,引導幼兒瞭解斑馬線。

2、講述法:通過生動地講述故事,來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3、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啓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如:爲什麼斑馬先生過馬路就容易被發現?)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