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熱門]

本文已影響 1.06W人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送讀後感[熱門]

目送讀後感1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總有一天會再重逢。”

——題記

放下書,天氣很熱,像是斜陽不斷散發着熱浪。風扇在頭上呼呼的刮,我的視線卻凝聚在眼前這本合着的頁腳輕掀的《目送》上。

“所謂母女父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之所以對這段話記憶深刻,是因爲它適合形容每一種心懷不捨下的離別。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在即爲人母又爲人女的人生岔路口,看着深愛的人漸漸走遠。

而令我感觸頗深的,大概是母親的老和兒子的離。

首先是母親的老。

龍應臺費了很多筆墨在寫母親老了這件事上,將歲月蹉跎,年華老去,時光匆匆的影子投在白髮蒼蒼的母親身上。“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看到這裏,我頓時有些傷感,愁緒不知從何而起,卻固執地縈繞在我的心頭。

大概是想到在幾千個日夜後,爲我操勞無數的母親也要芳華逝去,不再能窺探到任何年輕的影子,對於熟悉的孩子,色彩,文字,那些記憶在大腦皮層的褶皺裏歇息,甚至如同龍應臺的母親一樣——會忘記她的女兒是誰。但其實讀完這一章,我也清楚的知道,老去,逝去,被遺忘,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是完成這趟旅行的終點站,也是一本小說的尾聲,最後的篇章。

其次是兒子的離。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離開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裏時我內心有一絲愧疚,我這個做女兒的是不是也一直在被目送着,從牙牙學語到識字讀書,從稚嫩孩童到意氣少年。我可曾回頭留戀過?好像不曾,好像次數太少,我根本想不起來。也不知道我究竟爲什麼默認了那個心安之處的避風港一定會在原地等我,好像時間會停駐在那裏。實際上青絲下掩藏着縷縷秋霜,濫觴於青春年華的'活力早已黯然無光。原來我們兩人之間也隔着一道門,我在門裏頭,她在門外。年少的我固執的認爲這扇門隔開的是兩個世界,或許她曾叩響這扇門,可我漠視,我淡然。

如今我的世界因爲有了太多感觸開始劇烈振翮,翻天覆宇中打開那扇門。意外發現母親還在門口等我,想到這裏鼻頭一酸,被目送者竟一直是我,遠行的是我,毫無波瀾的也是我。想起兒時怪罪母親“爲什麼不多陪陪我?”,如今母親辭掉了工作回了老家,在家裏操勞,總是拿着洋娃娃在過家家的小孩長大了,發現目送竟是一個輪迴,年輕時父母目送孩子,年老時孩子目送父母。

讀到最後,我發現這本書其實是龍應臺對於自己的目送,是作者與文字間的一種離別,每寫一行字,就是在目送自己的過往經歷,與此情此景此人漸行漸遠的距離。這些緣分,也在電腦文檔最後點擊“保存”的時候,就此別過。

人生就是在目送和被目送的交替中進行的,可目送是隻有哀傷和寂寞嗎?我想不是的。輕狂的少年總有一天會收斂鋒芒,遠去的旅人總有一天會魂歸故里,而漸行漸遠的自己總有一天會懂得珍惜,或早或晚,一直都來得及。

如果還是輕狂的少年,就請多看看家人的笑臉;如果是遠去的旅人,就請寄回旅途中的明信片;如果是目送中的背影,就請回頭,對目送你的人,回以一句“再見”。

再見自會重逢,重逢自會再見。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總有一天會再重逢。

目送讀後感2

目送,是纏綿的不捨凝注到目光中、送給離去的人讓其早早歸來的叮囑,是一股超越了世界將那些必走之物留於心間的神奇力量。

——題記

每天早上走路上學,使我每天都能看到路邊不同的風景。這天,天空飄起了濛濛小雨,我拿出一直放在包裏的傘,默默感嘆父母的英明。路過A小區門口,一個跟我一般大的男孩正從家門口出來,手上卻沒拿傘。他的媽媽在陽臺上大喊:"兒子,等等,傘!""這麼小的雨,不要了。""小心着涼,媽媽給你拿下來!"只見母親匆匆地跑下樓,趕到門口時,兒子的背影早已遠去。母親身軀一震,向前走了幾步,癡癡地望着男孩,目送着兒子漸漸消失。離得好近,我看到她低低垂下的眼簾,還有,掩不住的失落。

此情此景,我不禁念出《目送》中的這句話——"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跟那個男孩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不再對父母百依百順。會爲父母一些舉動感到尷尬,會冷靜的分析父母人性中的弱點,會與父母吵架甚至有離家出走的想法……看了這本《目送》,漸漸地我開始瞭解父母,瞭解父母的想法。龍應臺的文字,她的經歷,她的感情,讓我從前根深蒂固的思想產生變化——叛逆不一定是青春的必然,獨立不一定是離開父母、拒絕關心的結果。如果你想展翅高飛,必定要先感謝給你翅膀的父母。

每個人都扮演着很多角色。龍應臺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敘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離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長。她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的消逝。有些人,目送後還能再見,有些人,離開視線後便再也見不到了

一輩子,不知道要目送多少個背影遠去,看多少人離開。這本書,寫父親的逝世,寫母親的.老去,寫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在作者清新細膩的文字裏穿梭,我讀懂了太多關於愛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們爲母親發明的"大字報";《爲誰》一文中安德烈讓媽媽學做的"西餐"無不浸透着真摯濃郁的愛。在《尋找》、《憂鬱》的文字裏,我也讀懂了作者傷春悲秋的情懷,就像秦觀的《踏莎行》裏的句子"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

目送讀後感3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

《目送》中扉頁上的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這裏的“我”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爐門,消失在火焰中。

文中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但卻讓你有哽咽的滋味,讓你體味到隱隱的悔恨與哀傷。從小到大,從上學到上班,每一次的啓程,都有一對關切的眼神在背後凝視着。是因爲越來越獨立了?還是越來越忙碌了?甚至有時連再見都沒說就走。時間越來越緊,腳步越來越急,但我們是不是從未想過,能與父母相望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在減少?

難道真的要經歷作者在醫院目送父親的那一幕,我們才能頓悟嗎?我們無法醫治父母身上的.病痛,我們也無法阻止生命進程的客觀規律,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他們;孩子們固然要長大,總有一天要張開翅膀飛翔,但我們至少可以在他們年少的時候多一些愛的呵護,()我們可以以身作則,教會他們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爲人處世的道理;少些應酬,多陪陪家人,放卻一些無謂的紛繁雜亂,多關心你身邊的人和事,善待他們,這樣當你一次次面對背影的時候纔會釋然。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

聯繫到老師教育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真是有道理。孩子終會長大,他們終是要獨立地面對生活的種種。“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4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臺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樣桀驁而犀利,用鋒茫畢露的文字,呼籲國人爲保護環境而努力,爲社會腐敗而憤怒。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溫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溫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爲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讀完《目送》,忽然想起幾天前車站的一件小事。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回想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擡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則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在乎他們的點點滴滴。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爲——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5

我在合上接下來要推薦的這本書的時候,腦海中浮現了元代詩人王冕的《墨萱圖》。南風吹着萱草,搖擺着到底是爲了誰吐露芬芳?我想你和我一樣可以在書中尋找到答案。我是講書人王靜娜,我推薦龍應臺先生的《目送》。這本書收錄了龍先生的七十八篇散文,書中寫盡了生活百態——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子女的遠離、友人的關心、兄弟姐妹的攜手。她用簡單直白的文字,透過生活常態去解讀人生,這是她對於父母、子女、家庭、生死的又一思考力作。

在這開篇大作《目送》中,龍先生的開頭很有意思,從自己牽着年幼的兒子去上小學說起,到後青春期和兒子的交流日漸疏遠,從而思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聯繫也是這樣漸行漸遠。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逐漸成了一方總是固執地給予,一方總是固執地拒絕。我們都認爲,我們長大了,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也想試試一個人過馬路的時候會不會進退兩難;一個人去外婆家的時候會不會迷失方向,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會不會結交新的朋友。。。那些一個人的時候,是見證我們成長的每一個瞬間。然而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你之所以擁有一個人生活的技能,是因爲有人陪你經歷了千萬次的失敗,仍舊相信你值得擁有成功。

我在讀到龍先生的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這莫名的分隔線,好似一把利劍,直扎我內心。

芳華歲月,我們拼搏、進取,努力成爲優秀,更優秀的人。我們說着偉大的抱負,做着關於理想的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有着追不完的夢。時間對於我們來說顯得彌足珍貴,我們需要時間去成長,去創造價值,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的時間漸漸地被工作填滿了。我們對雙親的`奉養日漸遠離,而我們的音訊也不能及時的傳達給至愛之人。

龍應臺先生在《兩本存摺》中,寫下一段話,她說:“你在那一本存摺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累積,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裏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回頭來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無法兌換。”

何爲孤獨?念而不能擾,擾而不能留,留而不能久。此爲孤獨。所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想必還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論身處何地,你永遠是他最牽掛的人。“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溫暖心愛的人。

從龍應臺先生的書中,我讀到了她對於父親逝去的不捨,對於母親日漸衰老的無奈,對於子女遠離的理解。顯然,在生命的刻度裏,每一次目送都意義深遠,每一份孤獨都飽含深情。都說“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在國家繁榮富強的今天,我們在爲新生活拼搏的同時,也應該擔起家庭的這份責任,別讓每一份孤獨獨自前行。

目送讀後感6

讀龍應臺的書很早了,雜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樸實無華但內心赤城火熱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質和文學內核剝繭、刻畫得絲絲入扣,直指核心。她關心時事、熱愛和平,鍼砭時事,鞭辟入裏,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衆知識分子,大家對她的評論是“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而我的感覺則是:如果說索爾尼仁琴被譽爲是“俄羅斯的良心”,那麼龍應臺可否說是“臺灣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主打溫情牌,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本書的同名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爲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臺作爲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小學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並沒有回頭,反而是馬上扎入新生火熱的報名中去;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溫暖和關切,在得知父母雙雙得重病,去醫生辦公室代表家屬簽字時,那被迅速關在大門外焦慮的眼神……

打開郵箱,第一封郵件永遠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結婚後給我發的一封信,題目是《女兒是父親的最後一個情人》這篇轉載的文章,結尾他寫道“音音,老爸沒有息,你知道嗎?在你結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淚一晚上啊!不知道別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這樣?”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標題就已泣不成聲,一切也都盡在不言中,而此時,遠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會常常透過天幕衝我溫暖地一笑呢?

以前還不能完全體會到親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以爲理所當然,但當父母都漸漸老去或去世時,曾經的點點滴滴會經常無意識地在浮現在腦海,年紀越大,浮現的時刻就越多……

我們總說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傷心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低低淺淺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那幾乎可以穿越時光的眼神指引着我們共同去經歷,一起去相互送別,一起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溫暖中,在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有人是這樣評價龍應臺的文字的,“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百鍊鋼化作繞指柔,想來也只有“愛”能有這般巨大的威力。

文中寫道,從兒子華安上小學開始,母親的目光如那緊緊附着其他枝幹的菟絲花一般,也緊緊地跟隨着他。“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哪怕是重重人海,母親仍有若”火眼金睛”的能力找到孩子,直到孩子消失在那一邊,再也,再也不見。母親的愛,就藏在這戀戀不捨的目光中。

青春期的我們,也如同那個在機場被母親目送走的十六歲少年華安——母親的深情在我們眼中,宛若“洪水猛獸”。我們不能理解母親突如其來的一個擁抱,那太肉麻;我們不願聆聽母親輕聲細語的一頓教誨,那是嘮叨。可我們不曾想過,體會過母親心裏的難過。“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交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那三字“進不去”,蘊含着多少無奈與心酸,渴望親近卻只能遠望的心酸呢?龍應臺眼裏的青年,終究是不見了。他走在他的路上,可路上沒有他的母親。此時龍應臺心裏大概只剩落寞和惆悵罷了。

這在背後的靜靜目送,讓我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幕不禁讓朱自清先生潸然淚下。父親的偉岸,就是在堅持爲兒子做簡簡單單之事時所現。

當我閱讀《目送》,當我想起《背影》,我也總忍不住想起車站裏一次目送,一個背影。

數日前,我需坐動車前往學校。父親將我送到車站門口,將行李遞給我。別時,也只是叮囑我幾句,諸如安全學習一類。當我忍不住回首時,發現父親還在等候,還在看着我。也許是等我的背影消失,目送我的又一次遠行;也許是等我的一次回首,盼望我的再一個眼神。古人常雲:父愛如山。父親的愛,大概也就藏在一次又一次駐足中吧。

讀了《目送》,讓我更容易體會到一個個細節隱藏之下的情感,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多次問候,是父母在車站駐足不前,是父母準備的一桌飯菜。

感謝《目送》,給我以情感上的啓迪,感謝龍應臺,告知我世間純純的愛,感謝書籍,給我帶了溫情的文字。讀書,不僅可以沉浸於作家優美的文字,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讓讀書,讓溫情,伴我們遠行……

目送讀後感8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孩提時看這本書,喜歡的是它入微的細節描寫和溫柔靜好的語言。而今,時光在輕紗流霜中漸行漸遠,歲月在悄無聲息中變了容顏。我赴學離家,才覺光陰似箭,親人遠離。再度品讀《目送》,感慨萬千,早已淚眼婆娑。

《目送》是龍應臺女士在經歷過至親死亡後提筆書寫的感悟,飽含滿滿的親情、濃濃的不捨。“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深邃,憂傷,美麗。輕輕翻開書,重寄一段過往。

曾經我以爲,長大就是鮮衣怒馬,仗劍天涯。後來,在一遍一遍目送後,我恍然,長大還意味着獨自漂泊,心中牽掛。原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曾經,年幼的弟弟想我陪他玩,若我在寫作業、在看電視,甚至只是因疲倦煩躁便會拒絕他,讓他自個兒玩。後來,要離家時,看着他恬靜美好的睡顏,我只能深深地看着,看着,好似我在“目送”他。我只想將他的模樣連同我們朝夕相處的點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曾經,日子很長,只是陪在爸媽的'身旁。昨天爸爸又做了糖醋魚,今天放學媽媽又給我買了小蛋糕;上週爸媽帶我去買裙子,這周又帶我去放風箏……童年歲月是那麼美好,讓人以爲那段與家人相伴的甜蜜時光會一直延續。

後來,生命很短,山間果脯成養老枝椏。記得那個中午要離家,媽媽在廚房張羅了一大桌子菜,爸爸坐在陽臺搖椅上,摘下眼鏡,微眯着眼,替我縫緊新校服的扣子。我看着廚房中媽媽微駝、瘦弱的背影,看着爸爸眯着雙眼,小心翼翼穿針的側顏……父母老了,我是多麼的不捨啊!可我只能看着,看着啊!

那天,要去車站了。下樓後一擡眼,媽媽站在陽臺上,連連囑咐我注意安全。爸爸的車駛離前,再次回頭,媽媽還在那兒遠遠地張望。到了車站,我接過爸爸手中的行李,道別。檢票進站前,一回頭,竟還能一下子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看見了遠處的爸爸——他一直望着我,然後朝我招招手,笑了。

這些都是自己最深切的情感體會,怎能不對《目送》產生共鳴?

曾經,外公幫我種花,爲我做糕點,教我念詩……我相信外公會一直呵護着我。後來,老屋裏堆滿白花,牆上的老風扇吱呀呀地轉,唱着別離的歌。外公全身被纏上白布,旁邊是一副冰冷的深褐色棺木。我竟沒見到外公最後一面!我只能盯着那白布,深深地看着,看着。

曾經,我看着幫助了我的陌生人道別離去;看着幼時好友搬家遠去;看着畢業晚會後老師的身影淡去……我以爲我們都會再相遇。後來,我看到一句話:相逢如初見,回首是一生。是啊,有些人,有些事,或許一生都無法再遇見了。

庭前,花開花落;窗外,雲捲雲舒。晨曦微暖,幾聲犬吠,就這麼靜下來了。緩緩合上書,合上一段過往。

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曾經,我們沒心沒肺,不在意時光,不知曉離別。後來,我們真正注意到過往時光時,便明白那最真摯的情感一直珍藏於心,只是那寸寸時光,我們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曾經……後來……有很多美好轉瞬即逝。既然醒悟了,我們更應把握時光,珍惜身邊人,心中夢,活在當下,不負韶華。

畢竟,一目送,一轉身,已是經年。

目送讀後感9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是作家龍應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它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我們這一代的兒女,總是一次又一次將背影無情地留給父母。這自然是有個過程的,從最初上幼兒園哭喊着不願父母離開,到習慣上學後的安之若素,到開始上寄宿高中時的表面堅強而內心軟弱無依,到爸媽送我上大學時候的隱隱驕傲,再到如今,留在大學的城市工作後,就只春節和國慶能回趟家。而結婚後,會有更多的繁雜家事,連一年僅兩次的回家機會也不再能好好地陪伴他們。

算一算,到如今,我已離開父母快18年了。每次父母到火車站送我,進站檢票後揮手告別,便再不敢回頭,怕回過頭去,對上背後那灼灼深情殷切注視的目光。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回蘇的火車上,手機停機了,也連不上網絡。所有人都在昏昏欲睡,除了精力旺盛咋呼跑鬧的小孩。腦子裏還在想着,怎樣纔算是最好的父母。

我想,天下最好的父母應該是這樣,首先是努力奮鬥,爲下一代創造更好的起點。這個起點不僅僅是物質條件方面,還應該包括身體健康、眼界視野、獨立人格,邏輯判斷能力,以及愛的能力,等等。等孩子來到這世上,陪伴他最關鍵的嬰幼兒、青少年成長期,珍惜與孩子互相依偎的這十幾年緣分,在這十幾年中,教會他除了學校所教的知識以外,其他一些基本生存能力,比如適應環境的能力,營造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然後,就是等他翅膀慢慢長硬,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要合乎情理,只要遵法守紀,父母所能做的只是適當提醒、理解並支持他,而絕非一意阻攔,硬叫他依照父母的意願而改變自身的心意。

身邊太多朋友選擇了遠方,我們並不是不愛故鄉,也不是不愛父母,我們只是願意在最能奮鬥最能吃苦的年紀,勇敢地離開舒適區,在自己最心儀的地方,努力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我想,做兒女的要明白,一輩子太過短暫,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總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而作爲父母,應該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欣慰於孩子的獨立自主就好,並送上最好的祝福。

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一輩子太過漫長,你保護不了他永遠。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所以,那些年的背影,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10

最近,我在看龍應臺的《目送》一書,讀了其中的“目送”一篇,我感慨萬千。文中作者回憶了三個送別兒子華安上學的情景:

情景一:華安上小學第一天,和母親手牽着手,進入校園後,他邊走邊不斷地回頭,依依不捨地離開媽媽。

情景二: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告別時,母子倆照例擁抱,但是兒子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情景三:華安二十一歲時上的大學,正好是作者任教的大學。但即使同路,他也不願搭母親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情景,但是卻勾勒出孩子成長中的心理變化。孩子小的時候依戀父母,而母親也同樣依戀孩子。在孩子逐漸長大後,他們更加獨立,便嘗試擺脫父母的呵護,而母親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孩子能完全獨立後,他更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而母親卻被拒之門外,她感覺很無奈。

讀完文章之後,我一方面感嘆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規律,另一方面又很同情這位母親那無處安放的'母愛。孩子在成長,在走向獨立,而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的方式卻永恆不變,這必然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這兩日,在朋友圈看到兩條消息,其中一條是一年級孩子的爸爸發的狀態,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在玩碰碰車的項目時,小孩可以帶一位家長同坐一輛車玩,也可以獨自開車玩。在以前,孩子總會選擇讓父母陪着一起開車,可是這一次,孩子居然要求自己一個人玩。看着孩子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做爸爸的心情有些複雜。另一條消息是,一位三年級孩子的媽媽發的狀態,媽媽第一次讓孩子自己走着去上學,在樓上看着孩子小小的背影逐漸遠離,媽媽的心裏一陣酸楚。

小時候孩子是完全離不開父母的,而父母也已經習慣並享受着這種被依賴的感覺,可是,不知不覺中,孩子慢慢長大了,一點一點地變獨立了,父母感覺自己被孩子擺脫了,不被需要了,儘管當時觸動心靈的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足以傷感一陣子了。

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心理落差呢?龍應臺在書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相比作者的這種看似有些傷感的人生感悟,或許紀伯倫的《致我們的孩子》裏“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兒女。經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所傳達的對於孩子觀念更爲令人深思。“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或許父母只有懷着這樣的心態,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等兒女長大脫離自己的時候才能淡然處之吧!

目送讀後感11

是時間教會我們只能目送光陰流逝嗎?

是歷史告訴我們只能目送歷史蒼茫嗎?

以至於我們只記得目送親人遠去而忘了回望親情。

在文章裏,作者的兒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時間無形的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

在我抱怨作者兒子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週末返校時,總要出現送別的情景,母親那不厭其煩的囑咐聲總要跟到自己踏上校車臺階的那一刻。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說再見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過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說不停,我走的越遠她說的就越大聲,"記得每天都要吃維生素片"這是我每次進校車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我有時甚至不懂事的認爲母親的話像‘機關槍’,‘咻咻的掃來’,而我像是‘落荒而逃’。

我突然想起,我從來沒有一次回過頭,看着她說:“好的,我知道了媽媽。”母親肯定像作者一般“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和作者一樣“一直等待着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而我也和作者的兒子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爲自己的行爲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說。你以爲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

“一件事的畢業是另一件事的開始”,生命也是這樣,一個終點聯繫着另一個起點。或許母親在囑咐我的同時腦海裏會想起外婆對她離開時的囑咐,如同我身後的背影一樣,母親的身後也有一個背影。

外婆的'突然離世,對母親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母親強忍着痛楚準備着外婆的葬禮,而父親帶過的一句話讓母親更加自責:“葬禮是給活人看的,人在的時候不多孝順一點。現在人沒了,做些表面文章有意思嗎?”後來閒聊時,母親常和我提及:年輕時和我一樣,想要什麼就突然要了。也不管外婆辛苦,然後外婆就大街小巷的去找去買,現在你外婆走了,輪到我遇到你這個“小祖宗”。

我想母親和外婆也是這樣的,在母親成長的過程中。外婆對母親如同母親對我一樣百般呵護,但也少不了母親長大後對她一次又一次的目送,直到母親目送外婆離開。母親也有回望,也有感激,只是她總自責說晚了些。當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行走時,千萬要記得及時回望,及時迴應那束渴望的目光。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便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不必追,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但也不能忘記回望啊!對自己來說,那是一種學會感恩的發現,如同朱自清回望,看到自己老父親翻欄艱辛的背影。不知我們回望,有會發現一個如何艱辛付出的背影。對於父母來說,那一回望。則是內心對自己所付出的肯定,是內心不知名的喜悅與安心吧。

如果說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珠,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痕的雙手;如果說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

目送讀後感12

《目送》這是一本奇妙的書。淡雅的文字,平淡的語調,細膩的感受,讓人能夠很認真地讀下去,在無意識間,淨化了我們那被塵埃腐蝕的心靈。 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寫出脆弱和失落。由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不捨和虛無。

她的文字,包含晨曦沾滿露珠的青草,夾雜着輕微的潮氣與清新,撲面而來。 富含黑暗的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着光茫與明亮,溫暖心房。從她的文字中,能讀到一個矛盾的雙面的她,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

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那麼的動人。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寫貧窮的無奈,寫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還有她在一天天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下來的心境,還有那曾經相信或是不相信的東西,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看似犀利的一支筆,卻也寫出了最柔軟的一筆。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只因爲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與日俱增,她重歸作家學者的生活,也僅僅因爲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明白,我們都只是別人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不斷地在目送一些事一些人罷了。

目送,其含義爲眼睛注視着離開的人或載人的車、船等。可又怎能少了不捨和哀傷呢?人的一生中少不了目送,外公的離世,帶給我無線傷痛。我能更真切的體會到作者情感的細膩,更深刻地認爲那是到作者文字中的真諦。

她有她的文字。記錄了她作爲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她作爲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她作爲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放下書,閉上眼睛,思維是那麼的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要面對。

我覺得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應該用感恩的心來對待自己的父母,應該對對漸漸老去的祖輩、父輩對往事的遍遍嘮叨多一份理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親人在的時候總是不夠珍惜,而在她們忽然離去之後,或許我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也許再也沒有人像家人一樣無私無悔地愛着我們,就像歌曲《常回家看看》那樣,父母不圖兒女爲家作多大貢獻,只要兒女在身邊多陪陪他們多照顧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開心。感謝龍應臺的這篇散文,是她讓我知道在以後的日子裏應該怎樣去對待我的親人,怎樣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目送讀後感13

《目送》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寫的一篇聞明中外的文章,在語文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但我每次閱讀時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觸,彷彿緊繃的心絃被輕輕叩響……

這篇文章中,作者記敘了兩次刻骨銘心的目送。

華安是作者的兒子,剛上小學的他是那麼得稚嫩而又透着絲絲膽怯。他那時對於媽媽是多麼依戀,可能他一輩子都不會明白,但作者卻永生難忘。正如她所寫:“華安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21歲的華安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這時的他好像與母親不在同一個世界,甚至是——存在他人難以理解的代溝。母親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站在路邊,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這是一種心酸的目送。

對於我來說,同樣身爲一個女兒,也許感慨更多的是第二次目送。

作者讀完博士後回到了臺灣教書。一次父親用一輛送飼料的小貨車載她去上班,到了之後父親把車側門的窄巷邊,對作者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直到父親離開後,作者還愣在那兒,千頭萬緒涌上心頭罷。

每當我讀到這兒,總會對現實生活中那些嫌棄自己的父母貧窮、怕丟了自己的面子而在別人面前對父母隻字不提又或是誇下海口的僞君子們感到羞恥。龍應臺當時作爲一名大學教授都沒有嫌棄自己的父親,那他們有什麼資格?父母把能給我們的都給了,我們還能有什麼要求呢?

人年紀大了總會被一些疾病纏身。年老的父親身體十分不好,黃昏多半時光都是在醫院度過的,作者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看望他。因爲病情,父親的大小便不能自理。有一次,作者發現父親的排泄物淋溼了他的褲腿,她便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手帕擦淨,即便是再髒,她也毫不在意。

那天,天空中閃着細細的雨絲,被風吹斜,飄進了長廊內。作者的眼前是一口巨大而又沉重的棺木,緩緩地往爐門內滑行——她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是家裏的老二,有個姐姐比我大11歲。作爲一名初中生,我的父母在同齡人的父母中年紀算是比較大的。他們總是對我說,要好好學習,將來找份好工作,讓他們過上更幸福的日子。我總是一邊微笑,一邊點頭答應着,但我明白——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來的更快。所以在一起的日子纔是最幸福的時光,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來孝順父母。當然,也要努力學習,因爲只有考上理想的大學,他們的辛苦纔沒有白費,我才能對得起他們。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後感14

時隔兩年,已是大學生的我再重溫這本書,已是不同的心境。

獨自身在異鄉,無處安放的思念匯聚成河,順着微弱的電流流淌至家的那一頭。

深夜,耳機裏迴響淡淡的鋼琴曲,開水的水汽嫋嫋起舞於空氣中,我將心神漸漸沉入文字裏。

墨香氤氳,夜色正美。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十二年的求學生涯,我們原本天真懵懂的眼神逐漸被世塵沾染,成熟而深邃。父母額頭的皺紋也恰如時光的刻痕。

青春的對立是腐朽。

離家,離開爸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再也不能嚐到那些熟悉的菜的熟悉的味道,再也不會有人在我深夜學到疲乏時送上一杯熱騰騰的牛奶,再也不會有機會抱怨那些瑣碎的嘮叨,再也沒人陪我在牀上一邊看電視一邊評頭論足。

少了那個人的身影,除了習慣,別無選擇。如此,便更加珍惜每次的通話時間,會笑顏晏晏地說着最近的趣事,偶爾撒嬌賣萌發發小脾氣。其實心知千言萬語都抵不過一句:我好想你。

身與身的距離遠了,心與心的距離卻在接近。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書裏說,“爸爸得了老年癡呆症,便只會窸窸窣窣地低頭小碎步走路。”

想起有次媽媽突然問我,“如果我得了老年癡呆症,不會被你嫌棄吧?”明明是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我誇張地笑:“怎麼可能?不會的,你放心好了。”

從不知他們是這般缺乏安全感,也不敢想有一天那雙一直溫柔的眼,會變得渾濁而茫然,不敢想有一天會聽到一聲傻傻的問:“你是誰?”。

小時候你不曾放開我的手,長大了我又怎會放開你的手。我只想牽着你在人生這條路上,走一會兒,再走一會。

遠離家鄉,遠離舟山,似乎並不只簡單地意味着再也呼吸不到質量爲優的空氣,不只意味着再也吃不到海鮮,而是明白徹底作別那過去的時光。

只是固執的追尋兩個城市的共通點。只是總會想起曾經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每每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看見一家熟悉的`店、一個熟悉的牌子便高興地說“我們那裏也有”。路上偶爾會撞見一張似曾相識的臉,恍惚間想起當時明媚陽光下的笑臉。

晚自修結束回寢室的路上,想起高中時自己也曾這樣走在晚自修結束回家的路上。冷冷的風環繞,整個人瑟縮在外套裏。然而一擡頭,卻早已不是記憶中的朗朗夜空,繁星滿天,眼前唯有沉沉的霧霾籠罩,如揮散不去的陰靈,模糊了視線。

終歸,不是家。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總要學會長大,學着獨自去面對生活裏的風風雨雨。身邊或許不再有無話不談的閨蜜,不再有那個陪你嬉笑打鬧無所顧忌的同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認識一批新的朋友,去擁抱這個嶄新的世界。

“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停筆,耳機裏的音樂還在緩緩流淌。這個夜晚,這些淡淡的文字,大概是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目送讀後感15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龍應臺在《目送》中已爲人母的感受到當看到這一句感傷無奈卻充滿深情的話語時,我那顆有些叛逆、不理解父母的心得到了撫慰,決定將人生三書之三——《目送》讀完,想深入瞭解一個母親的感受。

初爲人母,難掩喜悅,卻也憂心忡忡。龍應臺三十四歲才當上母親,當看到還睜不開眼睛的寶寶,她是激動的;當他上小學的第一天,能和他手牽手,穿過街道到達學校,她是喜悅的;但當兒子才十六歲就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深情的擁抱住已經比她高一個頭的兒子,她是不捨的;知道兒子在國外遭遇挫折時,她是擔憂的……和多數母親一樣,龍應臺也要經歷孩子從無知到叛逆,再到成熟的過程,她也試着不與孩子產生隔閡,但代溝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再看看我們的生活中,父母逼迫孩子上各種補習班,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以至於隔閡加深。又或者對孩子過度順從、溺愛,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至於上大學時連衣服都不會洗。對待早戀問題,有些父母不是找孩子好好談談,而且採取極端的.方式勒令禁止,以至於孩子離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導致這種矛盾加深的原因,大多是缺少交流,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像龍應臺一樣細心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理解對方的心情,也許我們不能逾越代溝,但我們能儘量減小代溝。

身爲女兒,感受母愛,卻也操碎了心。龍應臺雖已爲人母,但在她的母親面前,她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當看到龍應臺寫自己的母親時,能看到她母親對女兒滿滿的愛,也看到龍應臺對母親的孝道。“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電話接通,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如果是越洋長途,講完我就等,等那六個字穿越渺渺大氣層進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點時間。然後她說:‘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對,那就是我。’”每每看到這,我的內心是被觸動的。每天打電話給一個患了老年癡呆的母親,講幾句話她又問“你是哪一位”,龍應臺卻毫不厭煩,每天如此,又有幾個子女能做到這樣?

現今當“啃老族”的年輕人不少,還有父母把不贍養自己的子女給給告上法庭,竟還有因爲父母不給錢而把父母給刺殺的新聞。如此觸目驚心,“孝”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即使不能像龍應臺那樣每天都關心自己的母親,也不能如此不孝啊!父母不能給予我們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也每天累死累活的努力着。就像龍應臺的母親一樣,她患了老年癡呆而不記得很多事,但她永遠記得女兒的名字。天底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一樣的無條件愛自己的孩子。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牀下”這是龍應臺對幸福的詮釋,簡簡單單便是幸福,有家便是幸福,家人都健康便是幸福……是啊,我們不奢求什麼,有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

讀《目送》收穫的是滿滿的感動,還有對人生深刻的理解。讀完最後一頁,合上書,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到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此細膩,自己應該爲他們做些什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