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熱門】《目送》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

在一個寂寥無聲的夜晚,我拿出一本書,翻開有些泛黃褶皺的紙張,觸摸書上的一字一句,是作者情感的寫照,是生活的點滴,更是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啓示。

當她的作品引領我在繽紛的情感世界細細品味時,我再次融入到作者的心境中去。她的文字像涓涓細流般,靜靜的流淌。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深入讀者的心靈,樸素的言語中透露出的是身爲一個平凡人的她如何去感慨這世間喜怒哀樂,文字平實卻有着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講述着自己的經歷……

這是我第二次讀《目送》了,確切的說是第一次認真的讀,這是一篇讀後讓我有些酸楚和落寞的文章,龍應臺在文章裏的每一種感覺都撕扯着我的心,直叩着我的靈魂。每一句話都值得發人深省,每一個字都值得回味留戀……

《目送》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當我讀到“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時,我的心有種難以言喻的痛楚!繼續閱讀“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的心再一次顫抖,也是在追問未來的自己,或許將來的我會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每每看到這裏,我總是隱隱下定決心,堅信自己在長大後可以關心自己的家人,給予他們晚年的溫暖。但是,真的只是在長大以後嗎?有時,我因爲一些小事和家長起衝突,“解釋”卻遲遲不來。於是將自己鎖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裏,又試圖從縫隙裏找到那些沒來得及被我維護的愛。矛盾的我也許和作者的孩子一樣,那是因爲我們沒有真正的長大,在“幼稚”與“成熟”間還缺失了一個機遇。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想,任誰看到這樣的文字,都不免在心裏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包括我。

就像現在的我,徘徊在對過去的緬懷與回憶,和對未來的期盼與憧憬之間。但我覺得,我會選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吧。儘管以後的生活裏會迎來太多太多挫折與苦難,或是作爲一個平凡人過完風平浪靜的一生。我都會勇敢去面對,追求最真實的自己,肯定最好的自我。

我從書籍的世界裏脫離出來,那鮮明有力的字句還在我的腦海裏迴盪,熟悉的書籍、筆靜靜地躺在潔白的書桌上,柔柔燈光散落在四周,待耳機裏的一曲罷了,新的希望與黎明一定在不遠處顯現。

《目送》讀後感2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龍應臺的經典語錄在一些文章裏經常被引用到,其實早就看到過,但當時沒什麼感觸,直到自己爲人母后,才深深懂得父母對子女的那種不捨。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小學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門工作時,我也曾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馬路盡頭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突然有種不想他們離開,想讓他們再多陪我一會兒;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溫暖和關切。以前經常反感媽媽的嘮叨,想逃離的遠遠的,現在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額頭的皺紋也越來越多,但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變,他們不會用太對的言語去表達愛,但現在我懂得他們對我的愛有多深。

現在無論是工作或者生活上總喜歡和爸媽說說遇到的事情,快樂的他們跟着一起高興,有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跟着一起擔憂、焦慮,然後想辦法,這就是血緣關係,一家人的心永遠都是在一起的。但他們漸漸老去,身體也漸漸不如從前,還會有一些病症,媽媽去年身體有些不舒服,去醫院檢查查出腦膜瘤,雖然是一種良性的腫瘤,生長很慢,基本不會影響生活。那得知病情的那一刻,突然就覺得心很疼,我知道媽媽心裏也很在意的,可是在我們面前總是表現的很堅強,說自己沒事,以後定期複查就可以。作爲子女一定要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多陪他們,愛護他們。

現在自己已爲人母,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更加懂得父母對孩子的愛,那是偉大的愛,無私的愛,不計回報的愛。記得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揹着小書包送進教室,總忍不住從窗戶往裏望幾眼,想看看他在幹什麼,適不適應新環境,幼兒園裏好不好。漸漸的.他長大了,他適應了幼兒園生活,送他到學校他會毫不回頭的就走進去了,但是我還在張望着他的身影,目送他進學校,直到看不到他。現在兒子已經成爲了一名小學生,有時候作業的時候會控制不住跟他發脾氣,想想能陪伴孩子的時刻就現在這幾年,所以一定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多抽出時間陪他們,一起看書,一起玩耍,一起旅行等等,到他們獨立,到他們長大。

每個人都總要學會長大,學着獨自去面對生活裏的風風雨雨。做爲兒女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能常常看到我們,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爲父母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該陪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陪伴,該放手的時候就要適時放手。就像書中寫的“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3

這個寒假是孩子上學九年來最短的一個假期,也是學習任務較重的假期。大年初六走完親戚回來,孩子告訴我說:”爸爸,你還有一個作業別忘了,寫一篇讀後感,要認真地寫。”提醒我更提醒了他,該靜下心來了……

是呀,已有很長時間沒有如此細緻地閱讀一本書了,早已習慣各種網絡的碎片化、娛樂化快餐閱讀。靜下心來讀《目送》,才體會到這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與心靈的對話!從書中彷彿走來年少的自己,人到中年的我,和那即將到來的暮暮老去的身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其實,《目送》只是這本書中的開篇。開頭作者是寫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溼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爲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着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着孩子遠離了自己的`視野時,才知道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很多遍。

反覆地讀着這段驚心動魄的話,眼淚就像決堤了一樣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讀着這段話,那“不必追”三個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燦爛的未來,而那個背影要去的地方卻是無盡的黑暗。我知道,花開總有花落的時候,但是,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卻沒有了最親的人,庭前花開卻失去了駐足欣賞的人,你的喜悅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知道你額前的傷疤出自何時來自何處,你,可以想象得出這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嗎?

感謝龍應臺的《目送》,讓我們下定決心再對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窮盡我所有,愛他們,因爲我們是爸媽最親愛最疼愛的孩子!

《目送》讀後感4

度娘說“《目送》是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寫的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由七十三篇散文構成,書中寫到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與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虛無。”

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其實,作爲十三歲中學生的我並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情感,比如作爲中年男人面對生死別離、失落茫然時的感同身受,可能真是那句“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亦或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罷。

親情如圍牆密不透風“包裹”着我的成長。有溫暖、有衝突;有我的叛逆、有親人的碎碎念;我要下樓玩,爸爸卻說:“考高中是獨木橋,比大學還難,還是先學習”。這些場景隨着我的思緒如同飄飛的雪花般一幕幕再現。

在該書的序言中,龍應臺寫到“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與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不斷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朴樹在“那些花兒”的歌裏唱到“那片笑聲,讓我想起那片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爲我開着,我曾以爲,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裏呀......”

時間易逝,親人易老。

我是爺爺、奶奶照顧下長大的,小學時爺爺管學習,奶奶管生活。從家到學校大約一公里多,爺爺每天往返四趟(午飯回家吃)接送我,每天步行近十公里。爺爺爲了輔導我的學習,手寫備課材料比老師都多。五年前爺爺生了大病住院做手術,康復後又開始接送我,他身形單薄,頭髮更顯花白,臉頰清瘦,見着我,笑着遞給我開了封的小食品。回家路上步履沉重,冬天厚厚的鞋後跟拖行地面,每一步都咯噔、咯噔着響。有一次在校門口轉頭回望,在川流的人羣裏爺爺漸行漸遠,背影越來越小,直至不見。每次我功課表現好,爺爺都忍不住用四川話誇獎一句“乖女哦”。

在整個小學期間奶奶爲了讓我多睡會,都是提前做好飯再叫醒我起牀。所有的衣服都是奶奶整理、清洗,水果都是削皮、切成塊、插上牙籤放在我身旁,連熱水都是接好遞給我。奶奶說最喜歡叫我小名“艾米”,然後聽到我大聲的回答“哎”,問她爲什麼喜歡,她笑而不答。

朴樹在歌裏又唱到“她們都老啦吧,她們在哪裏呀,幸運的是,我曾陪他們開放”。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人生是一場生命的旅程,親人是不能割捨的情感,摯愛不如長久陪伴。感謝、感恩親人。

老爸說: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大概就是在說,家人的陪伴比啥都重要,比啥都要好的意思吧。

《目送》讀後感5

初識龍女士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針見血的筆桿子給我以公民意識的啓蒙。而《目送》與《野火集》大有不同,少了那種犀利,多了柔情,親切而含蓄,令人感嘆。

《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字裏行間,寫盡悲歡離合,令人動容,感同身受。這部跨三代人共讀的人生之書,用流暢的筆法寫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全書以時間爲軸,以親情角色爲卷,作者遊走於“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

目送,一個簡單溫暖的動作卻穿插了我們的一生,那些倏忽而去的背影是否應經帶走了人們太多的記憶、溫情和牽掛?在目送中,時光悄然帶走了滿頭的黑髮,帶走了挺拔的身軀,帶走了如火一般熾熱的凝望。然而,在那個不斷變化成長背影后,目送的'人一直都在,那份落寞與希冀一直都在,直到有一天,他或她再也無法目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是一個談不上奢望的等候,目送的落寞便悄然由那些轉身而去的背影再也沒有回頭開始延……那些倔強的背影一次次傷者母親或是親人最柔軟的內心,那些等候中的一瞥一次次充塞着生命中的悽傷,而原本不該是這樣,原來也不是。

那些長大了的身體總渴望擺脫父母、家庭的束縛,那些渴望飛翔的翅膀,總有一天希望高舞晴空,卻從來沒有想過回頭,從來沒顧忌過曾經棲息過的溫暖胸懷……

生與死,也許就在這目送之間,也許,別離是每一個生命必須的演繹。然而,站在生命之路上的兩個人,有一個卻始終緊緊拽着那根牽絆的絲線,把自己的柔情一絲絲年捻進短暫卻又漫長的時光裏,等候。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讀着這樣的落寞,我久久不語。今生今世,已說不清有多少次目送。然而,每一次背影轉身的瞬間卻始終刻在心間,那是一個母親漫長時光裏最真切的回憶,也是一個母親最落寞的回憶。

《目送》一書,可視爲龍應臺的人生筆記,不僅僅就內容而言,從寫作態度來說,本書體現了她真正的實質,比較接近生命本體的、巨大問題的關注和回答。作爲讀者的我,彷彿也進行了一次“目送”人生的旅程,有些情緒體驗能夠感同身受,有些因爲缺乏經歷而不能體會。沒關係,這本書足夠強大,留待日後慢慢品味。

《目送》讀後感6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臺

如果你看過《安妮日記》,你就會學會堅強;如果你看過《老人與海》,你就會學會堅持;如果你看過《夏洛的網》,你就會學會真誠;如果你看過《目送》,你就會學會關愛和孝順。

是的,關愛和孝順,這本書裏無疑體現出了作者對兒子的慈愛,對母親的孝順。從作者的母親對作者的愛到作者的愛對他兒子的愛。讓我們從文章中感受出深深地情誼。龍應臺的母親因爲得了老年癡呆症,所以見過的人、見過的事、聽說過的,全部都記不住。包括自己的女兒,也就是作者,並未記住,見過就忘。我能理解龍應臺的心情,無奈和辛酸,把自己一手撫養大的最親的摯愛,居然記不住他,雖說在記憶中有雨兒這麼個人,卻不知道龍應臺就是他女兒。如果你的媽媽有一天和你說我不認識你,你是誰?當你在夜晚默默幫他蓋被,她拍掉你的手然後說我不認識你不要碰我的話後,你就會體會到這種感覺,那麼的難過。作者儘可能的抽出時間看母親,只爲了想讓她記起自己而已,這本是每個母親都會、而且不需要子女去說的事兒,可在作者看來,讓母親記住自己已經是天方夜譚罷了。

對於兒子,就是你站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她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對於作者來說,看到兒子發的母親節禮物,心裏有些開心,因爲安德烈貌似意識到了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所以發了這個網站。孩子長大了,獨立了,對媽媽的依賴性不大了,什麼事都自己去做,可能做事的時候即使有一些小問題也不會想到媽媽這兩個字了。

中國夢,我的中國夢就是希望那些已經成年的人,不管有多忙,都可以陪陪父母。你可以忽視他們在你年少時生病送你去醫院,一夜未眠;你可以忽視他們在你的野蠻耍賴下帶你去他們可能覺得浪費或者沒有錢去的'地方;你可以忽視他們從幫你換尿布到送你出國。但是你不可以忘了,他們是你的父母,養了你十幾年甚至更久的人,最親最愛的人。我更希望那些有孩子的在外打工幾個月甚至一年不回家看兒女的人,可以抽空回家,儘管你很忙,儘管你可能抽不出身。但是記住,一定要去看他們。他們是孩子,還需要父母的愛。他們不是父母溺愛的,萬千寵愛集齊一身的孩子。他們需要關愛。你或許會說他們有叔叔阿姨老師陪着,不會寂寞的,但是你想過麼,這些親人再親,也親不過你們,因爲你們是生他養他的人。謝謝龍應臺的這本書,讓我體會到親人的可貴。

父母,親人無疑是你最親的人,所以,抽空陪陪她吧。

《目送》讀後感7

我是一個愛好文學的小女生,曾經沉迷於沈石溪的動物世界,曾經徜徉於楊紅櫻的校園生活,也曾爲了何馬的《藏地密碼》手不釋卷,但總的來說,我涉獵的圖書實在算不上廣泛。有一天,我突然覺得如果要實現自己當作家的理想,應該讓自己閱讀的書籍內容更豐富些、種類更多一些。於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天,我決定去書店買幾本文學大家的書。

經過幾次篩選,我挑選出了龍應臺的《目送》。選擇此書的原因,一是龍應臺被譽爲華人最有力的一支筆,二是這本書佔據了各大銷售排行榜的重要位置,我想深入學習文學大家是如何形成的。

翻開這本書,扉頁上一行小小的文字“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一股親情就這樣瀰漫在空氣中,讓人感覺暖暖的。全書共由74篇散文組成,都是一些情感性、親情類的文章,書中,龍應臺寫出對父親的憐惜和體恤,寫出與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出與兒子的離別之情、對朋友的牽掛……最讓我記憶深刻、感觸良深的就是那篇《目送》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看着這篇文字,我眼前就浮現出這樣一些畫面,爺爺送我上學校的時候,媽媽會站在陽臺上,一直和我招手,直到爺爺揹我的車轉過拐角,她看不到爲止;有時媽媽送我上學的時候,我揹着書包下車,她仍然是目送我進校門,直到拐進樓梯口;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也總是在我額頭親一下,道聲“晚安”才離開我的房間……似乎在我的生活中,每分每秒都離不開媽媽關愛的目光。我上課時,認真聽講,開一次小差耳邊就會響起媽媽的叮囑;做題時,我不畏難題,因爲媽媽說過難題就是紙老虎,會者不難;跑步時,我擡頭挺胸,媽媽說過女孩重要的是氣質……可是,當我時時處處在媽媽的關愛中成長的時候,我卻嫌媽媽嘮叨,嫌她的嗓門大,嫌她管的事多,可以說我當時看《目送》有多感動,我當時就有多後悔,後悔我的少不更事,後悔我的任性妄爲,後悔我對媽媽的愛遠沒有她對我的愛多……我要大聲把對媽媽的愛說出來,更要用實際行動做出來!媽媽,我們之間不會漸行漸遠,因爲——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目送》,深邃、憂傷、美麗的文字會讓你體會到親情的偉大、人性的真善美,值得靜心品味!

《目送》讀後感8

幾年前女兒推薦我看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一本書《目送》,至今爲止看了五六遍之多,每次看過的感想又都不同,是越看感觸越深,越看理解的也越多。

這真的是一部好書,寫的那麼細膩、真實、感人、有哲理,好像每一段話,每一件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也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過。我們每個人在這裏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這裏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反省,到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那就是愛。

我對其中的.《目送》一篇感觸最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都能背下這段話了,我和父母、女兒和我之間又何嘗不是這樣的!

記得我考入省城去上學的時候,母親不也是目送着我漸行漸遠,就如我現在每次目送着女兒一次一次的別離……

我們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再目送着我們的孩子,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爲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越來越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更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女兒離開我們,獨自在外打拼,做父母的又何嘗捨得,只願女兒將來終能明白,現在的付出是爲了更美好的未來。因爲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兒女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兒女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她學會獨自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學會與人分享努力過後的豁然開朗和欣然喜悅,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我知道女兒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有不捨,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悅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既然微笑着邁出了第一步,留給父母一個“不用追”的背影,那就哪怕前方荊棘遍地,哪怕被扎的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

《目送》讀後感9

朋友?父母?有些路真的只能自己走

“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兩個人曾好的幾乎粘到一起,無論做什麼都形影不離,到了後來,見的機會越來越少,然後乾脆不見,友誼大多終將走上陌路。相識,相知,相守,最終帶着幾分欷歔,各走天涯路。回首在看,背影早已遠去。

人生大抵便是在這世上走上一遭,不同的只是路上的風景,只是身邊的人。路必定要你自己走的,有時走道狹窄處,會感到壓抑;路上的人漸少了,又會感到孤獨。突然碰到了一堵牆,是回頭,亦或是求助你的同路人。這便有了朋友,有了父母,親人。他們不一定形影不離,只是時而疏遠,時而靠近。

朋友離開,有時覺得整個世界尚已顛倒了,隨着日子一天天過去,太陽照常升起,只是生活裏少了些什麼。父母總會貼的很緊,讓你感到多少的不自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其實那是母親們,略顯些自負的愛和不知如何表達的情。有時候,坐下想想,那時真是聰明的過分,總覺得母親有時做的不合時宜,對於夾過來的蝦,對於遞來的雨披,總有理由推辭。漸漸大了才能理解,這只是她小小的任性,真覺着母親也想個小孩子,需要你的照顧,需要你的關懷。這便就是母子一場,相互依靠,互相爲伴。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母親或許會一遍遍的問起你的名,會對着你憨憨的笑。終有一天父母會成爲背影,只是永遠不將回頭。在行到中途,定會面臨種種尷尬,有時無比蒼涼,想傾瀉什麼,卻又彷徨無奈,倒是什麼也說不出。

平常人的命運,即使命運千差萬別,總有很多相同相似之處,大時代,小人物,每一個個體,也是羣體的印證。家國天下,最終,不也還是落實到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一錯手,就是一輩子,這樣的.悲劇,誰又說以後不會發生呢?世事多變,裹挾在茫茫人海,宛如漫天的徵蓬,隨風飄遠。

到頭想想看,身邊的朋友,親人只會是匆匆的過客,他們爲你留下或許是美好的一瞥,或許是華麗轉身後的神祕,亦或只是地平線上黢黑的剪影。有了他們,路可能不再單調,可能不再崎嶇。但他們終會離去,只是留你目送他的離去。必定“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纔是你和風景人生之間的單獨私會。”

《目送》讀後感10

“修行”是蔣勳說《紅樓夢》時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大概就是,從不明白到明白,從不習慣於到疲於,從被人橫刀奪愛的痛徹心扉到無動於衷、麻木不仁,從剛開始簡簡單單的對生的喜悅到日後對活的慎重。看龍應臺的人生三書時,從《孩子你慢慢來》到《目送》皆是修行,龍應臺一個人的修行。

初次看這三本書時,最喜歡的是《孩子你慢慢來》,“一個越是幸福的人對幸福就越容易體察”,這是《目送》中的一句話。這也大概是我喜歡《孩子你慢慢來》的原因,後來漸漸的對《親愛的安德烈》越讀越有感觸。不知什麼時候也會愛上目送呢?因此,這本書會被我埋在書堆裏,等未來的某一天,一個陽光像往常一樣落滿肩頭的午後,收拾東西的時候,我又再次尋找這本書,開始翻讀,那時我會是目光深邃地品讀呢,還是抱着它泣不成聲呢?也想把這篇讀書筆記打印在紙上,日後還能回憶當時的青澀想法。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寧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爲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我們總在被教育如何不跌到,跌倒有多可怕。但其實可怕的是跌倒後就以爲失去了一切,再也沒有了站起來的勇氣

書中的龍應臺扮演着很多角色,兩個離家求學的孩子憂心忡忡的母親,兩個遲暮老人的雨兒,臺灣文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領袖,在生活中修行的懵懂孩子。

可修行的路必然是孤獨的,因爲智慧來源於孤獨的啓發。書的封面是一個略顯駝背的中年女人推着一輛老舊的自行車,像是在回望着什麼。單薄的背影,讓人覺得有些心酸。看完全書,除了感動,也有對生命的無奈,總有幾個人對你纔是最重要的,以爲過不去的坎忘不掉的人,多年後再提起也會愣一愣。“寫出了失敗與脆弱,失落與放手,寫出了纏綿不絕和絕然的虛無”。這是書最後一頁的讀者評價,用優美的文字道出了我內心的想法。

華枝春滿,悲欣交集。

《目送》讀後感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跟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目送親人遠去,目送時間流逝,目送歷史蒼茫。

龍應臺的《目送》,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是淡淡的文字。生活中的瑣碎那麼真實,文字中帶着真情。她的文字如青草,帶着清新,撲面而來;她的文字,似燈塔,散發着光茫,照進心房。龍應臺寫盡了幽微處最顫人心絃的那種感覺。讀起來,賞起來,品起來,悟起來,讓我的心跳也充滿着共鳴的激動。

看着龍應臺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與父母的一次次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惟有珍惜纔不枉他們對我的一次次目送……回家的時候一句“你們開車留意一點!”媽媽告訴我,她跟爸爸都會感到很欣慰,覺得我懂事了,長大了。就這樣一句很普通的話,在我父母的眼裏。卻覺得我包含着許多的關心,每週日下午都是這樣,看着汽車遠去,看着彼此的身影從對方的視線中變小,變小,直到消失。此刻,我才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變老,而我,在長大。目送,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都明白,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那麼,你就更就應善待父母,這樣當你一次次應對背影的時候纔會釋然。佛說前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那麼,遇見你們還成爲你們的子女,我又得回眸多少次呢?總認爲我的人生之路漫漫,所以幾度任性地揮霍,時常惹你們煩心,偶爾讓你們氣憤不已,有時令你擔心,又有時使你萬愁莫展,當不懂事的我將你們的關心與愛拒之門外時,你們卻在原地等候不曾真正遠離……

不管你父母知不明白,你都要告訴他們;真正的愛我們,是讓我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因爲“有些事,只有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愛我們,就讓我們自己去體驗,就讓我們自己去解決,因爲有些路,只允許我們一個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跟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說我們之間的緣分只是不斷地目送背影,我說這短緣後面是我們自己與父母彼此之間都不明白的,深愛。

《目送》讀後感12

合上《目送》這本書,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想到日漸蒼老的父母在目送我離家時的背影的不捨,想到終有一天我也要看着他們的背影漸漸走遠,最終消失不見。從溫情的開始到殘酷的結束,人生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從不停歇。

我不明白龍應臺是以一種怎樣的心境寫下這七十四篇散文,把歡樂的痛苦的回憶一字一句的剝開。也許人到中年的她早已懂得了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無奈,所以才能夠用如此冷靜而又溫情的文字寫下這些記憶。從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到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前行。每一篇都不僅僅是對親情友情的懷念,更是對自我人生的反思。而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家和親情。

她寫“家”,小時候,我們覺得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長大了,有了伴侶,覺得有伴侶的地方就是家;再之後,有了兒女,有兒女的地方就是家。可是之後這些家會怎樣呢。大多數慢慢地就散了,父母會離開,伴侶會離開,兒女也會離開,到最終也只剩下自我一個人去應對人生,獨自應對這人生的“寒色”。

我想起我的小時候,那個天真無邪的年紀,最愛的是飯桌上香噴噴的飯菜,每一天早上熱騰騰的牛奶,還有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之後長大了,卻越來越想逃離,最愛的變成了哪個明星,哪件衣服,哪個新發型,開始拒絕父母的關心,厭惡他們的嘮叨,把他們拒之千里之外;而此刻十七歲的我背上沉重的揹包,踏上去遠方的列車,開始人生的.新旅程。離開了家,離開了那兩棵爲我遮風擋雨的大樹,一個人應對生活,最愛的變成了每一天晚上家裏打來的那一通電話,是他們從家鄉寄來的小吃,是每次回家的相聚。家真的是僅有離開了纔會想念,那樣溫和的踏實感也僅有家才能給的了。

可是有一天我終將遠走,而他們也終將離開,家就只變成了一個符號,一段記憶,告訴我在這段孤單的旅途中也要堅強的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而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讓我在這本書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明白了父母的無奈,艱辛,隱忍,付出。以往種。種不理解,種。種埋怨都化爲烏有,以往的每一次爭吵,每一次慪氣,都變成了愧疚。他們用他們的青春養育了我,我開始懂得了他們的眼神,開始明白他們每一次的目送。

也許最終的目送難以避免,也許生命的輪迴我們無法抗衡,但在不得不放手之前,請好好珍惜愛你的人。之後也要堅強的應對人生。

《目送》讀後感13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這句詩並不是整本書的中心,出現的次數也沒有超過三次。但是我卻認爲,這句詩才是最符合龍應臺的。在我的想象中,她應該是一個豐潤的女子,無論身處哪裏,她內心的境色應該是一片海邊鬆散的椰林,沉青與明黃交融的水天一色,疏離與溫柔共存的意味深長。她就像那句詩,既像是孤寂的天涯人,又可以是有着世俗心但仍然可愛的婦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每一個女人一生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女兒,姐妹,母親,最後又回到女兒。在呀呀學語,天真爛漫的童年,她們是父母的女兒,她們生活的中心是父母;在五光十色,熱鬧非凡的青少年,她們是朋友的姐妹,她們生活的中心是朋友;在沉重冗長,默默無言的中年,她們是孩子的母親,她們生活的中心是孩子;在心平氣和,散散漫漫的老年,面對着年邁體危,時日不長的父母,她們顫抖着,又變回了女兒。但是當她們回到“女兒”的時候,卻又驚訝而又失望地發現,爲什麼爸爸媽媽已經這麼老了?爲什麼甚至有時我變成了母親她們變成了孩子?爲什麼……所有的爲什麼都應爲這一次的回頭和上一次的對視已經時隔太久了。

龍應臺和她的父母也是這樣。在她例行公事的電話問候中爸爸的言語越來越少,直到最後永遠的失去音訊。在她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媽媽也從那個愛美的婦人變成了脆弱如孩童般的遲暮老嫗。因爲爸爸的離去,媽媽衰老得更快,終於有一天,媽媽不認得字了,甚至忘記了她的孩子。媽媽沉浸在屬於她的過去時光裏。“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不願聽爸媽的嘮叨,到我們想要願意去聽的時候,他們可能無法再嘮叨。“這一次的回頭和上一次的對視已經時隔太久了。”甚至有一次你回頭時發現,本該與你對視的人,已經混雜在身邊紙錢的'青煙中,煙消雲散了。

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我們不願意只能衰弱地目送着年輕力壯的孩子爲工作奔波的背影;我們更不願意只能後悔地目送着被時間帶走活力的父母的佝僂背影。目送是無奈,是無力,是深深的後悔。時間總是人性地流逝,它讓渴望長大的孩子度日如年;它讓希望留在過去的老人穿梭時光來到未來;它讓我們只能站在原地,目送着一個又一個人因爲一個又一個的原因離開。

“是的,是因爲這樣,因此我對兩本存摺的態度是多麼的不同啊。我在‘金錢’上越來越慷慨,在‘時間’上越來越吝嗇。”爲了挽回錯失良機的回頭,我們學會了對時間的“吝嗇”。我們也該學會,在這太陽東昇西落的大地上,用自然的心,感受那水天相接的廣闊無邊。當然,也爲了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

《目送》讀後感14

全書七十三篇散文,寫父母佔了近半篇幅,這世間最厚重的情、最深長的緣,到作者筆下,卻成了幾筆寫意,勾勒得淡然。陪蒼老的父親念着詩學走路,爲父親細心清洗眼屎、清理失禁,讓兩個外孫設法逗外公多說話;陪失憶的母親耐心擺佈“胭脂陣”,“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掌心裏”,“像帶孩子一樣把被子裹好她的身體”,“油條分成小塊,放到熱豆漿裏浸泡,泡軟了,再讓她慢慢嚼”。當忙碌成爲我們生活的主題,這些平凡的這些細節總被有意無意忽視,可當作者娓娓將其鋪陳於紙上,跳脫於筆墨時,觸動的不光是我心中最軟的角落,而讓我靜靜反思,這些年,我以“忙”的名義錯過了什麼。

也曾同樣犯過這樣的錯誤,“電話響起,一把搶過聽筒,以爲十萬火急的數據已經送到,你急促不耐幾近兇悍地說‘喂’──那一頭,卻是他悠悠的湖南鄉音說:‘女兒啊,我是爸爸──’慢條斯理的,是那種要細細跟你聊一整個下午傾訴的語調,你像惡狗一樣對着話筒吠出一聲短促的‘怎麼樣,有事嗎?’他被嚇了回去,語無倫次地說:‘這個──這個禮拜天──可不可以──我是說,可不可以同我去參加憲兵同學會?’”有時即使看到父母這樣的表情還是選擇性忽視,“她垂下眼睛,是那種被打敗的神情,兩手交握,放在膝上,像個聽話的.小學生。跟‘上班’,是不能對抗的,她也知道。‘”也曾無數次將父母小小的訴求關在“鐵門”背後,“他可能沒聽見你’沒時間‘的回答”。

我們總以爲有太多的理想沒有實現,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去的路上。我們總以爲有很多的時間可以重來,不是在現在,就是在未來。我們沒有回頭地往前奔跑,也許因爲我們不曾細細算過一生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留給父母,也許因爲我們不懂最後一次的目送就是永別,天真地以爲只要我們想回頭時,總有愛的人笑着站在來時的方向。將生活咀嚼一遍,包括生離死別,通達睿智如龍應臺者,也纔在失去後幡然頓悟“’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只給溫暖心愛的人”的真諦。她其實已經做了很多,可直到父親離開三年後,在飛機上看到有父親影子的老人時,還在癡癡地想:如果,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僅僅是一次機會,我會做什麼?

因此,趁一切來得及,當還能擁有彼此,把時間調慢再調慢,陪家人把風景看透,再看細水長流。

《目送》讀後感15

《目送》是龍應臺的一本書。《目送》記錄了作者經歷很多事情寫下的感受,宛妙的文筆讓讀者心曠神怡,幾乎每篇文章都附上了一幅精美的圖片,在它們的幫助下,文章更加有了意境。

本書以目送名,而這本書的第一篇散文就叫做“目送”,在這篇文章裏,作者告訴我們,不論是父母還是子女一場,最終都只能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改變不了的緣分。分離時,只有小小的,無法獨立的孩子纔會對持續依賴着的父母戀戀不捨,不斷回頭,而若孩子長大了,就一定會堅決地最求獨立,厭惡家長百般重複沒有文采的嘮叨,我也何嘗不是如此呢。

自大約小學一年級,我就愛上一個人做事,不論是寫作業、彈琴、畫畫,還是去公園、上學校,厭惡家長每隔幾分鐘就走到我的房間門口,使勁地推開門看看並大聲質問我在幹什麼,討厭每一次都被“會有壞人”的藉口限制着無法一個人走出家門。記得小時候每一次被大聲質問,我連頭都不擡地以同樣的分貝:“我都說過一萬遍了不要看見了還問我,就是愛省錢不去眼科醫院看看,倒好意思天天浪費我的心情讓我回話!”

可是現在想想,那時家長的心情其實和龍應臺在文章中一樣難過,一樣無奈吧,即使吃力不討好還是一直堅持着“監督”這項任務,家長的心理承受水平真的`是很高的,我對他們有了一絲絲的敬佩。不過,現在的我恐怕沒有辦法真的真正理解作者和家長的心情吧。

在本書中,也有提到老人,例如龍應臺的父親,被沒收了車鑰匙後再也不乘車出門。後來的病也來源於這件事情,讓龍應臺十分後悔。其實我覺得老人,對於某些他所注重的地方是很敏感的。

記得有一次,外婆從上陡門坐車送了些菜過來,正在和老媽說一些煮菜的事情,我從補習班回來,讓弟弟幫我開了門,進了屋。那時我看見外婆和老媽在廚房津津有味地聊着天,看見了也就不好插話,路過客廳時,只和沙發上閒着無事的爺爺奶奶問了聲好。之後,我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之後不知過了多久外婆和我談心時居然說起這件事,竟對我說那時我看到了她沒有問好,她有多麼生氣多麼傷心,過了這麼久仍然耿耿於懷,並且解釋因爲那件事她賭氣再也沒有來過。

我小的時候,是外婆一手拉扯大的,直到後來出了一個什麼事情,我來到母親家居住,所以或許,在外婆的心中,我們的情感是一定要有個什麼表現的。

我們年輕人的觀點,和老一輩,老幾輩的人是不同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或許在我們年輕一代的人眼裏理由正常不過,但卻讓上輩傷心和不理解,所以,我們要一直保持着互相溝通的習慣,瞭解他們的心裏想法,定期解除誤會,消除矛盾,這是雙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