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雪國讀後感範文(精選20篇)

本文已影響 3.46W人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雪國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雪國讀後感範文(精選20篇)

雪國讀後感 篇1

她的眼睛同燈光重疊的那一瞬間,就像在夕陽的餘暉裏飛舞的妖豔而美麗的夜光蟲。

我對《雪國》這本小說的感覺很複雜,因爲從我看過的小說中沒有一本是像這本一樣的,而它給我的感覺又有些像沈從文的《邊城》。讀完這本小說後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哀怨和徒勞,哀怨,是因爲整本書都是一種冷冷的基調,無論是景物的刻畫,還是人物的心情,都讓人覺得如冬天的淡淡的風吹卷着讀者的心緒。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和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

“在鏡中的雪裏顯出了女子通紅的臉頰,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純潔的美。也許是旭日東昇了,鏡中的雪越發耀眼,活像燃燒的火焰。浮現在雪上的女子的頭髮,也閃爍着紫色的光,更增添了烏亮的色澤。”這是島村與駒子第一次同宿後,駒子早晨梳洗給島村心裏留下的最初印象。”黃昏的景色在鏡後移動着,人物是一種透明的幻象,景物則是在夜靄中的朦朧暗流,兩者交融在一起,美到虛幻,荒誕卻又是當時最荒誕的現實。

“特別是當山野裏的燈火映照在姑娘臉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美,使島村的心都幾乎爲之顫動。”這是島村對葉子第一次動心。就如同島村自己所想“大概這些都是在幻化的鏡中幻化出來的緣故。”作者以這兩面鏡子作爲跳板,串聯起了整本小說的感情,兩面鏡子中的駒子和葉子,都是屬於島村的感覺中產生的幻覺。對於駒子,最初也是島村對於精神美的追求對象,因此只是萍水相逢,但這嚷他有意願回到雪國,再次相遇;第二次來到雪國,看到駒子淪爲藝妓,島村既驚詫,又似乎在預料之中,他對駒子感情是對美貌的依戀,和對她的憐憫,島村在駒子身上體會到了“實”,卻沒有感受到“靈”。也許有的也只是男歡女愛罷了!所以當葉子請求他好好對待駒子時,島村卻表示無奈和惋惜,而葉子卻繼續以之前駒子的美好形象,讓島村傾心而他卻未有對葉子愛的的表示。直到在他離開雪國之前,劇場失火,發現葉子從二樓上掉下來死去,對於追求精神化,人情化愛情的島村如同是美的幻滅。

至於駒子與葉子之前的關係也甚是微妙。駒子羨慕葉子那麼純粹的存在,葉子卻爲駒子這樣活着而悲哀。駒子愛島村愛的純粹而卑微,其實她心中默默地期待島村帶她回去東京,希望島村能夠好好待她,但是駒子卻又是一個爲生活而生活,爲愛情而愛情的人,對生活似乎是一種逆來順受的樂觀,她愛島村而這樣的她在島村面前覺得不知怎麼開口,覺得無顏開口,同時她也早知道回答與結局。她只是缺一個讓她死心的致命一擊。當葉子幫她問出了心中所想時,駒子暗暗的從島村的話中得到了結論。葉子看清了駒子與島村的悲傷結局,當葉子結束與島村的談話後,“葉子想要扔掉那隻被捏死的飛蛾似的打開了窗戶”,這已經暗暗了預示了結尾。她不相信島村與駒子會有美好愛情,也不相信島村會把自己帶回東京。

愛之所以徒勞,是因爲島村是駒子的全部,而駒子卻可有可無。穿過界縣那長長的隧道,只有他可以來去自如。而她,哪兒也去不了,誰也留不住,不如縱身一躍。駒子就是葉子,葉子是內心的駒子。

“葉子死去,島村看見駒子抱着葉子的身體就像她抱着自己的犧牲和罪孽。”

讀完這本小說後我瞭解了川端康成這位作家,諾貝爾獎給他的頒獎詞是“川端康成極爲欣賞纖細的美,喜愛用那種筆端常帶悲哀,兼具象徵性的語言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而《雪國》則被評爲史上最美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川端康成的文字總是悽哀而又悲涼的,這和他的自身經歷有着莫大關係。

他幼年父母雙亡,祖父母與姐姐又相繼死亡,一生漂泊無定,逐漸形成了感傷與扭曲憂鬱的性格。深受佛教和虛無主義影響,世界級諾貝爾文學獎的榮譽沒給他帶來絲毫的快樂,只使他感到厭倦和煩悶。而在他在經歷了輝煌的歲月,獲得了無數成就加身。他自殺了,或許是他一直以來的壓抑而又或許是三島由紀夫的死刺激了他,未留下隻言片語,兩人相繼自殺,留給了後人無數的疑問。我想也許這就是川端康成一直追尋的自由了吧!我們終歸是不懂他的……

雪國讀後感 篇2

在我印象中,日本是一個漫天飄着雪花的國度。

在冬天,每一座房子的屋頂,每一座山上,每一片田地裏,都應該有厚厚的雪,因爲冬天的本日應該是屬於白色的。

《雪國》一書主要寫的是主角島村與駒子之間的故事,以及對雪國那裏奇特美景的描寫。主要人物島村是一個研究歐洲舞蹈的富家子弟,他在去雪國是遇上了年輕美麗的藝妓駒子,駒子是一個很出色的藝妓,不僅會舞蹈,三絃,而且還有記日記的好習慣。在島村的眼裏,他們的關係只是藝妓與恩客的關係,駒子卻仰慕者有才華的島村。

在明白島村的心意後,只能央求他:一年來一次就好,帶夫人來也歡迎,這樣才持久。在島村第二次來雪國時,他遇見了葉子。葉子在他眼裏是一個完美的女人,他多次向駒子問起葉子的情況,但駒子都含糊其辭,不願多說。在島村第三次來雪國時,葉子爲了救劇場裏的孩子從二樓掉了下來死了,但是島村對於葉子也只是表以同情,並沒有什麼其他表現。倒是駒子,抱着葉子的屍體發瘋的叫喊。

在這部小說中,我覺得駒子是一個很矛盾的人物。在面對島村時,是一個溫柔的女人,一個癡心希望能等到愛情的女人,但是在面對葉子及行男時,她又是一個似乎很無情的人。她對於島村的癡情書中有這樣一段內容:“你在數什麼?“他問過之後,女子仍舊默默地屈指數了好一陣子。“那是五月二十三日。““是嗎,你是在數日子吶?七、八月連着都是大月嘛。““哦,第一百九十九天。正好是第一百九十九天。“你怎能記得那麼清楚是五月二十三日呢?“,這裏講述的是駒子在島村第二次來雪國時,向他說他離開這裏有多久了她還記得。從這段話中我們似乎可以體會到駒子對於島村離開那麼久所表現出來的幽怨之情。但是在行男快要死的時候,她卻寧願在候車室送島村,也不想回去見行男最後一面。其實在我看來駒子在這部小說中是一個挺悲劇的角色。她爲了師傅家的兒子去當了藝妓,在無奈和無趣的藝妓生活中,她遇到了島村這樣一個具有才華的男人。在她愛上島村後換來的卻是一年來一次的央求。在等待中,她發現自己都快瘋了。

在幾個主角中我最不看好的就是島村先生了。原因有好幾個。首先,在我看這部小說之前,我看過關於這篇本書的簡介和人物分析。在衆多的簡介中都說島村先生是一個坐吃祖業而且無所事事的紈絝子弟,雖然他也研究歐洲舞蹈,但是不足以說明他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物。隨後在閱讀這本小說時我也發現島村是一個個性不怎麼讓我喜歡的人。在島村第一次來雪國時就讓駒子去幫他找藝妓,而且在駒子說找不到藝妓時,島村一臉的死纏爛打,一定要她幫他找。在島村第二次去雪國的路上,他遇見了葉子,明顯島村又對葉子產生了好感,在後來他經常向駒子打聽葉子的事。

他知道駒子很喜歡她,但是他還向駒子打聽另外一個女人的事情,這是存心讓駒子傷心。在島村第二次來雪國時,當他看到駒子穿着藝妓的衣服時,他自語道:她還是當了藝妓了。這種語句在我讀來就有那麼一些看不起的情緒在裏面。就算島村對駒子以前就沒有好感,那對葉子他是有好感的,但是在葉子從二樓摔下來的時候他卻只是感到同情,僅此而已。這就直接表明了島村這個人的薄情。在與外面的女人尋歡時,無所不至,在回到家時,又擺出一副好好先生的嘴臉,對妻子孩子感到愧疚。讓我感到他很虛僞。

在最後一章中有一段關於景色的描寫。“茫茫的銀河懸在眼前,彷彿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體擁抱夜色蒼茫的大地。真是美得令人驚歎不已。島村覺得自己那小小的身影,反而從地面上映入了銀河。綴滿銀河的星辰,耀光點點,清晰可見,連一朵朵光亮的雲彩,看起來也像粒粒銀砂子,明澈極了。“這是島村在葉子死前看到的景象,美麗的銀河,在葉子死時,在他眼前,在他心裏傾瀉而下,這種壯觀的場面,讓我們震驚,也爲葉子這種無謂的犧牲精神而震驚。

不管外界怎麼評價《雪國》這部小說,我認爲它在我理解的寫作意義下是一部很不錯的小說,也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象。

雪國讀後感 篇3

“不知爲什麼,島村總覺得葉子並沒有死。她內在的生命在變形,變成另一種東西。”

許是日本文學筆下時刻籠罩着淡淡的悲哀,我總不敢輕易去觸碰。讀罷川端康成的《雪國》,無力感似有似無地涌上心頭,竟感到了莫名的惆悵。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故事便從川端筆下這片茫茫雪域開始。

島村,坐食祖產的有婦之夫,對西方舞蹈感興趣,然而卻只是憑藉西方舞蹈的書箱和圖片去任意想像。他不是欣賞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體舞蹈藝術,而是欣賞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駒子,雪國的藝妓,爲了給師傅患病的兒子行男等醫藥費成爲藝妓。她是一個連腳趾彎裏大概也是乾淨的女子,她希望能夠上城市去,與其它山溝溝裏的藝妓不同,她幾乎每天都寫日記,把讀過的小說做了十冊多的讀書筆記。小說描寫了島村三次到雪國來找駒子,在第二次來的途中被一雙美麗的眼睛吸引。“她的眼睛同燈光重疊的那一瞬間,就像在餘暉裏飛舞的夜光蟲,嬌豔而美麗。”這是一個叫葉子的姑娘,她的聲音悲慼而優美,彷彿是某座雪山的加聲,小說平談如水,卻纖弱氤氳着淡淡的悲哀。最後以葉子在一場大火中喪生而結尾。

川端康成的文筆極其細膩,意識流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相互交織,所有情節,語言都如雪國的皚皚白雪,純淨而無絲毫雜質。平淡卻能給予心靈沉重一擊。

小說始終圍繞着“虛無”與“徒勞”。

在島村看來,一切都是徒勞的,他擁有幸福的家庭和令人豔羨的社會地位,卻一直在尋找活着的意義。駒子在他眼中,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駒子記讀書筆記是徒勞的;對城市的幻想是徒勞的。“看上去她那種對城市事物的憧憬,現在已隱藏在淳樸的絕望之中,變成天真的夢想。他強烈感覺到,她這種情感與其說帶有城市敗北者那種傲慢的不滿,不如說是一種單純的徒勞。”她愛上不可能的他是一種徒勞,她爲了將死的行男籌醫藥費是徒勞……

生命本來就是徒勞的,所以島村在看到葉子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極度的悲痛。“待島村站穩了腳跟,擡頭望去,銀河好像呼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葉子是虛無的美麗,是精神純潔美麗的化身,她的死亡映證了生命的虛無。生死無常,人生無常,無生就無死,無死就無生。人生無所謂生和死,死並不是生的終結,無並不是有的肯定。生和死,有和無只不過是生命存在的兩種形式,只有敢於肯定死,才能擁有生,才能在生的時候不爲死的影子所困擾,纔會在列的時候不會因貪生而卻步。死是幸福的重點,人死後就回歸到虛無,同自然萬物一樣,達到萬物一如。這是川端康成通過《雪國》想表達的,與中國古代老莊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有時候我們將生死看得太重,在這世界上,我們誰也沒有辦法活着離開。那又何必自尋煩惱,爲生死所困呢?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倒不如坦然去面對生老病死,像趕赴上盛宴般去迎接自己的宿命。

生命會迴歸虛無,但我並不認爲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徒勞。

哪怕到最後我們什麼也帶不走,但在有限的生命裏面,我們可以探究生命無窮的意義,因爲島村覺得一切都是徒勞的,所以他一直深陷在一種混沌的泥潭中,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所在。我們活着,就有活着的使命,有更多未知等待發現,許多問題等待思考。我不願意因爲結局而放棄享受生命的過程,哪怕是爲了一朵春天早開的花,第二天升起的太陽,我都有正取幸福的理由。就如同雪國不會一年四季都大雪飛揚,它總會等到了春天的到來。這也正如我們每天都做的,期待第二天的朝陽,爲更好的明天奮鬥。

在川端康成的筆下,那裏還是一片白雪琉璃的世界,迷迷濛濛地罩上一層柔和的乳白色,整個世界純白潔淨地似有似無。裏面有物的悲哀,人的悲哀,人的徒勞,生命的虛無,島村的哀傷,駒子的三絃夢……

“沒有劇場牆壁,沒有聽衆,也沒有都市的塵埃,琴聲就會透過冬日澄澈的晨空,暢道無阻地響徹遠方積雪的羣山。

在那裏,雪山將給生命,最冗長的迴音。

雪國讀後感 篇4

川端康成的書沒有直接的明媚與憂傷,他總是在一種平淡憂傷的語氣中流露出對情感的闡述,他的書對於意境的描寫、景緻的鋪墊以及情感的流露可謂是極其的巧妙,《雪國》是這三者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書中的人物關係極其微妙,主人公島村無所事事,喜歡研究舞蹈音樂。有着妻子兒女,坐食遺產。女主人公駒子不幸掉落風月之地,成爲藝伎。而駒子師傅的兒子行男旁邊有着讓島村動心的葉子。故事就由島村、駒子和葉子三個人的情感糾紛展開。

我認爲書中極致展現虛幻、至純、憂傷之美的鏡頭主要有兩處:一是書中開頭,葉子和行男趕往家中,島村奔於情人赴會。擁有相同目的地的這三個人坐在了一個車廂中。葉子細心照料垂危的行男,吸引了島村。“燈火就這樣從她的臉上閃過,但並沒有把她的臉照亮,這是一束從遠方傳來的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圍,她的眼睛同燈光重疊的一瞬間,就像在夕陽的餘暉裏飛舞的夜光蟲,妖豔而美麗。”在車窗中倒映着葉子知性的面龐,飛逝而過的環境,燈火交映的背景讓此刻的葉子更加美麗動人。這一幅畫面令人動心,也瀰漫着絲縷的憂傷。“他的內心反而好像隱隱的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情感激流。景色在姑娘周圍不斷移動,使人覺得姑娘也是透明的,是不是真的透明的呢?這是一種錯覺,卻又撲朔迷離。”

第二處則是在結尾。正值深冬,雪國到處都是冰雪覆蓋的天地,島村、駒子和葉子三人的感情糾紛也發展了一個進程。然而,此時,村中的某處失火,村民們紛紛趕往救火,駒子和島村雖然也在救火行列,但更多的是些許的興奮。因爲冰與火的交匯美得的確讓人心動。然而,當不幸身亡的葉子倒在駒子、島村二人面前時,“猶如一條大光帶的銀河,使人覺得好像浸泡着島村的身體,飄飄浮浮,佇立在天涯之上,這雖是一種冷冽的孤寂,但也給人某種神奇的媚惑之感。”“待到村站穩了腳跟,擡頭望去,銀河好像嘩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泄了下來。”最後一幕把整本書虛幻,至純、憂傷的境界全出。我無法用文字完全準確地表達出那種意境,美得令人驚心動魄,且憂傷之愁溢滿心房。

日本文學的鼻祖《源氏物語》,這本書奠定了日本以後近千年的文學基調。書中多描寫男女戀情,牀第之愛。源氏公子對每一個女人都很用心。但這一切都是幻湎,憂傷和失落纔是真實的。人性在靈與肉的慾望中掙扎,島村對葉子是至純的男性對女性的一種欣賞,這當中沒有絲毫的猥褻。但這份感情太過於純真,純真得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作者巧妙地運用光與影的虛幻、冰與火的交融把這種純“靈”的感情恰到好處的釋放出來,對於這種男性對女性的欣賞,我自己確有幾分體會,任何想法皆蒼白,獨餘單純的欣賞。

川端康成的書,我也看過其他幾部。大多都是繼承了這種掙扎,這種虛幻,這種唯美。《伊豆的舞女》中主人公一路跟隨舞隊,只爲遠遠地看着舞女薰子,這種青春的悸動至純唯美卻不真實,結果仍是逃避不了“一別從此是路人”的悲哀。他的書每次都能將環境與情感緊密在一起,而且書中的人物總能象徵些什麼。“字裏行間好像有千隻鶴在翩翩起舞”——《千隻鶴》中更是將這種象徵與掙扎描寫得更加真實。三谷的父親先與慄本有染,後又鍾情於太田夫人,三谷的父親死後,太田夫人將對情人的愛戀轉移到三谷上,後來太田夫人受不了這種背德戀情的道德拷問,自殺了。而太田夫人的女兒文子也捲入這個掙扎的戀情。而在左乳上長着黑痣的慄本仍像以前活着。這份戀情的純真不可懷疑,道德的約束也讓這份人性的慾望與掙扎表現得更加靈動真實。

日本文學的這種“物哀”的文學思維充盈着日本整個文化,我知道的有一個,由新海誠導演的《言葉之庭》也將這種心靈的悸動,虛幻的唯美,慾望的掙扎表現出來。男主秋月在不知道雪野是他老師的情況下,對這個女性充滿了好奇,對於正在上高中的秋月來說,她,彷彿代表了整個世界的祕密。知道真相後秋月與雪野的掙扎,電影最後並沒有給出結果,但耐人尋味。

大家都在說日本文學延承物哀一脈,我卻看到了在物哀下的失落,對,我只能將這種感覺表述爲失落。這種失落的確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雪國讀後感 篇5

《雪國》以倒序講述了一個研究舞蹈的紈絝子弟島村來到多雪的上越溫泉旅館,結識了駒子,一個大方得體自然活潑的姑娘,兩個人產生了純潔的情感。但島村第二次再來,又對安靜冷淡的葉子產生了愛慕之情,而且駒子還是不得已成爲藝伎……

島村,小說的男主,性格懦弱自私,還有他骨子裏的孤獨悲傷,這導致他對所有的事都不在乎,面對事情都不作爲。他是一個虛無主義者,會對自己追求的產生迷戀到極致的情感。駒子、葉子,兩個既相像又完全不同的女子,他都愛慕,卻都選擇迴避。我認爲他和駒子是真心相愛,“駒子撞上了一堵虛無的牆壁,那回聲都如同雪花撞在他的心坎上”但他也不會主動,甚至離開也不會告訴駒子說是否會再來。這一切一切都註定了他的這一生都是孤獨的。後來讀了很多遍,一點點明白,駒子葉子都被島村所幻化,他愛的只是駒子葉子各自的一部分。

駒子是熱情勇敢的化身,爲了報答師傅,爲了救青梅竹馬,她義無反顧的選擇藝伎,即使知道這個身份會被人詆譭看不起。面對喜歡的男子,她愛的轟轟烈烈!“它還記得你呢”,第二次見到島村,她如此說,表達她的情感,但明白了這段感情的不可能時,她又說:“等你走之後,我就要認認真真的生活了”可憐我最愛的駒子。

而葉子,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她就是理想的化身,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是美的,但她與駒子不同,她是冷的,對大部分都不感興趣,只看重自己看中的小世界,對她愛的行男不離不棄,呵護有加。最後行男還是去世了,葉子就彷彿失去了世界,壓抑鬱悶,最終都導致了她的離開。但理想化的她就連從樓上降落都是美的。幻化中的駒子和葉子,美麗的讓人慾罷不能,但當回到現實,一切都不再如此。悲慼動人的故事中那孤單的島村、飛蛾撲火的駒子,清冷無助的葉子可憐又可嘆。

每讀一遍感受都不同,折服於作者那寫作風格,細膩的筆觸。《雪國》是川端康成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這本書是典型的新感覺派,運用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他有着完整生動的故事和人物,但更獨特的是,他追求細節到極致,人物的動作語言,甚至是一處景物,都很細緻。而且整本書的情調都是悲慼的,典型的虛無主義。結尾處,他這樣寫道:“她在空中是平躺着的,島村頓時怔住了,但猝然之間,並沒有感到危險和恐怖。簡直像非現實世界裏的幻影。僵直的身體從空中落下來,顯得很柔軟,但那姿勢,像木偶一樣沒有掙扎,沒有生命,無拘無束的,似乎超乎生死之外。”死亡似乎不再讓人恐懼而是平淡正常的,這就是典型的虛無。也正是這種虛無讓這部作品與衆不同,成爲經典。

其實讀到現在,也沒法真的清楚這部作品的蘊意。川端康成用着樸實平淡卻又準確細膩的語言打造了這個虛無的雪國,“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第一句話便勾勒出了這個世界,與俗世不同,他乾淨遠離凡世,就像是《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一樣,或是日本常說的以太,都是人們心中美好的代名詞,理想之地。

真正的經典總是會讓我們沉醉其中,他裏面的深意內涵需要我們細細品讀琢磨。讀萬里書行萬里路,書裏的世界是作者精心打造的。讀《雪國》時,我就好像置身於故事中,看着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那種悲傷一直壓抑在我的胸腔,難以釋放,但讀到葉子的死亡,似乎又釋然了。這就是《雪國》的力量,他值得所有人品味。

雪國讀後感 篇6

“穿過界限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是島村第二次來到這白色的世界,同時,這也是我的靈魂在島村的牽引下第一次穿過界限長長的隧道,來到另一個過度。真實而又虛幻,爛漫又有悽美。

當那清澈得近乎悲慼的優美的聲音響起,我的心也隨着島村的心開始顫動。她的一舉一動,與站長先生的對話,照顧病人的姿態,就連那面窗上映着黃昏景緻的妖豔而美麗的眼睛,我們都看在眼裏。

我以爲,《雪國》的故事是從葉子開始,因爲她的音,她的眼……

可是,在島村即將下車的那一刻,我仍然疑惑不解,他爲何選擇在年終歲末,來到這寒冷的地方。是雪國的潔白寫下的詩意,還是百無聊賴的消遣?直到另一個女子出現,我纔有些緩過神來,島村之所以奔赴這一場旅行,是因爲一年前結下的素緣。

是駒子。一個從東京來,卻因歲月所迫而淪爲藝妓的女子。

島村愛她麼?不,至少我看不出來。這蒼茫雪國的過客,註定短暫相遇,長久分離。他有家有室,且太過冷靜清醒。從開始到終結,我發現他心裏總說着女子的美麗,女子的潔淨,因此,我懷着期待的眼神想從中讀出一個愛字,可是,至始至終都不曾出現。

我開始同情駒子。命途多舛,身世淒涼;風月場上,忍盡不幸,痛苦難當。她那麼努力地活着,以爲寫日記、閱讀、練三絃琴就可以通往美好的未來,可這只是一場夢,一場天真的夢。彷彿一切都驗證了島村的話“完全是一種徒勞”,連同愛情一起。

我不敢相信作爲西方舞蹈的研究者,從沒有看過別人跳舞。而島村就恰恰如此。

或許島村的感情同他的工作一樣。駒子是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體,而葉子則是自己空想出來的舞蹈幻影。一虛一實,一熱烈一靜美。

當葉子在島村第三次來雪國後即將離去時墜身於火海之中,駒子含着着淚抱着葉子,彷彿抱着自己的犧牲和罪孽。

那一刻,我分不清到底哪個是駒子,哪個是葉子。

或許她們本身就是一個人。

葉子是駒子的化身,是作者對駒子這類人心生憐憫,而幻化出如雪花般潔白的美好的象徵。

雪國讀後感 篇7

《雪國》故事寫的是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島村是一個有着妻室兒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遺產,無所事事,偶爾通過照片和文字資料研究、評論西洋舞蹈。他來到雪國的溫泉旅館,邂逅了藝妓駒子,並被她的清麗和單純所吸引,甚至覺得她的“每個腳趾彎處都是很乾淨的”,後來又兩度到雪國和駒子相會。

小說就是從島村第二次來雪國開始的。駒子的三絃琴師傅的兒子行男患了肺結核,葉子陪同他從東京乘火車返回湯澤,正好坐在第二次去會駒子的島村對面。島村透過車窗欣賞黃昏的雪景,卻看到映現在車窗上的美麗的葉子,不禁喜歡上了這個美少女。因而在他和駒子、葉子之間,構成了一種微妙的`情感關係。小說最終以葉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終。

雪國讀後感 篇8

回首昨天,我們不難發現,在通古搏今的大世界裏,其實仍有許許多多我們認爲已經很完美的東西,仍舊還需要那麼一些極小甚至細微的東西進行一下精心的點綴,包括我們認爲無法更改的記憶亦同樣如此,《雪國》一書的出現就爲我的記憶增添了一道絢麗的亮點,《雪國》一書已記不起是哪個假期讀的了,大概距今已有許多時日了吧!然而書中精彩之處至今仍記憶尤新。

《雪國》的作者名爲川端康成,日本作家,初期的川端康成可以說成是屬於現代主義系統的作家,然而,實際上在《意大利之歌》等許多川端康成的著名小說作品中充分的體現出,後期的川端康成的資質都已顯現出來,曾經的川端康成是日本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員,文章十分的新穎,內容也具有一定的近代性,也可以說成是十分異質的。而《雪國》則是從現代主義向日本古典主義美意識轉換時期的代表作品,是川端康成這一時期最初的優秀小說,其中是以《雪國》爲契機,川端康成脫離了現實主義的封鎖,自此充分的發揮了長篇作家的個性。

雪國讀後感 篇9

當我讀完這個故事的最後一頁合上書時,捂住眼睛害怕圖書館週圍的有人發現我被感動了,但又顧不上害怕被人發現的心情我仰坐在硬邦邦的木椅子上感嘆到這是多麼細膩動人的故事啊。乃至於晚上在牀上閉着眼睛都能想起駒子俯趴在地上扎榻榻米的神情、乾枯死亡了的飛蛾從紗窗上飄落的響聲,島村留在雪地上孤獨的腳印,儘可能的去想象怎樣的音色才能發出葉子那優美清澈得近乎悲悽的聲音和怎樣的夜晚才能呈現出那鐵道軌跡上空璀璨的銀河。我沉浸在那面映着葉子明亮的眼睛和窗外跳動着的黃昏景色的“鏡子”裏,彷彿只能聽到火車轟隆隆的響聲,腦中閃現的卻是那個姑娘臉上藍色得發白的寒光。那面鏡子裏的世界就是雪國吧!雪國就在那面鏡子裏吧!

雪國不同於“我”生活的大都市,雪國是“我”憧憬的又不敢追求的國度。“我”在雪國的經歷還有遇見的人和看過景對於“我”來說都是十分珍貴和遙遠的。當葉子從火樓中摔下來的時候我知道“美”消失了,即使是這樣“我”承認自己還是懦弱的,因爲始終“我”都沒有勇氣像葉子或是駒子一樣孤注一擲的單純的近乎徒勞地去追求自己的所愛(無論是人還是事)。

單純吶,徒勞吶,在“我”眼中這樣不假思索與簡單的行動是極其耀眼與崇高的。很少有人捨得放棄已有的東西,很少有人誠實的面對自己與身邊的人。

葉子死的時候駒子心裏肯定覺得很對不起她吧,行男去世的時候她那麼執拗的不回去,後來也不去墳前看他,如今葉子也走得那麼突然,大概葉子的一生是被自己毀了的吧,那個孩子本來就過得很清苦的了。“之前,她說她想一個人去東京的……”“是這樣嗎?那她應該會很幸福的,她想離開這裏不是嗎?”

小說以葉子的死結局,島村是不會再到雪國去了吧。那裏的人不止駒子和葉子,有個老藝伎也是如此,還有其他人吧……這樣純淨徒勞的愛都如此令人悲傷。

雪國讀後感 篇10

第一次讀川端康成的書《雪國》,有點不太習慣他的這種風格,對我來說太過於委婉,缺少情節性。

在整篇小說中有三個中心人物:島村、駒子、葉子,一直到作者敘事的最後我對這三個人物的關係也只有非常淺薄的認識:駒子是村裏的藝妓,跟島村這個過客有一種不太明朗的情人關係。這麼說似乎又不太恰當,因爲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愛情,也不是友情,只能說是某種感情。島村答應駒子,以後每年的二月份都會回村子一趟。就在某次回來的火車上,島村邂逅了美麗的葉子,然後暗戀上了這個姑娘。巧合的是,葉子的目的地也是駒子的村莊。

教駒子三絃的師傅的兒子(行男)患有腸結核,葉子作爲一名陪護把病人從東京護送回村子,有傳言說行男是駒子的未婚夫,但她否認了這一點。而葉子似乎也不僅是陪護這麼簡單,島村曾在火車上看到她如妻子般照料行男,但直到行男死後,文章也沒有對葉子和行男的關係作交代。而小說的敘述者“我”(島村)對葉子也只是單純的喜歡,似乎是一種對美的嚮往。

在這部中篇小說中,我能讀明白的就是這些。同時,還讀出許多不解。最大的迷惑是,我不明白作者在這部作品中到底想表達什麼主題。每一部作品都是創作者思想表達的媒介,通讀全篇後我真的沒有明白川端康成的寫作意圖。其次,葉子最後是在火災中喪生的,似乎是意外又像是自殺,我不明白作者爲何將情節這樣設計,葉子的死又暗示了什麼呢?

關於這本小說的表達技巧,正如我在開篇所講,於我的感覺是過於委婉,缺少情節性。也許是我較少涉獵日本文學的緣故,對於川端康成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並沒有特別好的第一印象。

但是在這本書的序言中這樣寫道“《雪國》是以日本傳統文學的悲哀與冷豔結合的餘情美爲根基,展現了一種朦朧的、內在的、感性的美。”

看來還是要多讀書啊,讀書多了纔有發言權。

雪國讀後感 篇11

《雪國》這部作品以他獨有的那種清清淡淡,含含蓄蓄的情感,或是暗暗的哀傷,或是羞羞澀澀的愛慕,或是淡淡的淒涼,深深地打動着我們,而且這種打動是一點點,一絲絲,靜靜的,輕輕的,流入我們的心田。看完《雪國》掩卷沉思,慨嘆駒子和葉子命運的不幸。

如若初見,便不如不見的好,駒子與島村的相見便是如此。初見時,剎那間便是永恆。駒子爲島村的見識與明朗所深深折服,從此心中的愛慕之情便油然而生。島村因欣賞舞蹈藝術而與駒子成爲知己,駒子的熱情也爲島村心中的淒涼陰影帶來了一絲溫暖,猶如冬日之驕陽融化冰雪一般。

駒子是雪國裏悠悠飄零的雪花,在半空,這般冰豔動人,帶着寂寥的哀傷讓人憐愛不已。可是雪花永遠只能是雪花,她的身份是藝妓,她的命運已經定格,縱然努力去擺脫,卻也只是徒勞,正如小說裏寫的:駒子的生命是徒勞的,你只能看着這哀豔美麗的雪花悠悠地飄到你的眼前,於是你忍不住心動,用手去接,然後只能靜靜地看着她在你手中慢慢地消融,而你卻什麼也做不了。島村是雪國裏獨自飄零的孤葉,在風中,這般孤寂悽清,歷盡人世滄桑和炎涼世態,養成了一種孤獨沉默的性格,對於世事採取漠然的態度。縱然及力去追尋內心,然而卻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總體來說,《雪國》的情節並不複雜,主要圍繞三個人物駒子、島村和葉子來展開。儘管如此,川端康成的語言卻給人一種淒涼無奈之感。駒子的無力,令人傷感無奈。駒子的存在就是這樣微不足道,在島村的心裏是,在雪國也是,從這個意義上看,她代表着雪國。其實,駒子的形象隨着葉子的死去而幻滅,她悲涼的喊叫聲意味着最後的掙扎,但卻依舊無力。她——註定不能擺脫命運,雪國的淒冷已成宿命。

雪國讀後感 篇12

《雪國》以有錢有閒的舞蹈研究者島村與一位藝妓和一位純情少女之間的感情糾葛,爲讀者展現了一種哀怨和冷豔的世界。讀了《雪國》全文,在朦朧中展示事件,創造出一種虛幻的美,超越現實美的絕對境界。他所守望的是一片看不到顆粒的精神田野。川端康成很多作品中都能讀出有種淡淡的哀的感覺,《雪國》也不例外日本文化在歷史長河,以“真實”爲基礎,自力地生成“哀”的特殊品格,並繼而形成浪漫的物哀,幽玄的空寂和風雅的困寂三者相通的傳統文化精神。

在物哀文學觀念發展過程中,紫式部作出重大貢獻,她在《源氏物語》中,從簡單的感嘆到複雜的感動,深化了主體感情並由理智支配文學素材,使物哀的內容更加豐富充實,含讚賞親愛、共鳴、同情、可憐、悲傷的廣泛含義,而且感動的對象超出人和物,擴大爲社會世相,感動具有觀照性。在紫式部看來,物哀爲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對人的感動,以男女戀情的哀感最爲突出;第二層是對世相的感動,貫穿在對人情世態,包括天下大事的詠歎;第三層則屬觀照性的,它是對自然物的感動,尤其是季節帶來的無常感,即對自然美的心。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表現出的虛無與《源式物語》中的物哀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物哀的第一層是對人的感動。尤其是男女戀情的哀感。這在《雪國》的創作動機中表現了出來,在《雪國》中則稍微深入,作了痛苦的表現。”從男女間的戀情出發來表現悲哀思想,這是日本古典文學傳統。

《雪國》中駒子真心愛上島村,不能自持,島村清楚地知道駒子迷戀上他,但他認爲駒子的愛情追求甚至她的生存本身就是徒勞的,可悲的,島村在駒子爲生活而生活,爲愛情而愛情這一女性悲哀的苦海是漂盪着,他的內心爲苦澀所浸泡。他傾心葉子,葉子可望而不可及,這種虛無感與物哀是相通的。物哀的第二層是對世相的感動。《雪國》整部作品都是在偏僻鄉村發生的,似乎與現實聯繫不大。但聯繫這部作品的創作背景發現,在川端康成創作《雪國》時,日本軍國主義正進行瘋狂的侵略戰爭,川端康成沒有下面反映這場戰爭,而是通過虛實相生的藝術形象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正如日本評論家島崎秀樹說:“川端康成對軍國主義是消極抵抗,《雪國》便是例子。”

川端康成把現實抽象化,把虛無世界把對世相的感動貫穿在人情世相中,暗示人生徒勞。物哀的第三層觀照性,它是對自然物的感動。自古以來,日本文學家以自然爲友,以回時爲伴,很瞭解自然的心,即自然的靈性。他們在自然中發現美的存在,進而創造文學的美。雪國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還有白花、杉樹。在雪國,月色也是別有特色,“山頭上罩滿了月色,這是原野盡頭惟一的景色,月色雖以淡淡消去,但餘韻無窮,不禁使人產生冬夜寥峭的感覺。””浸透着島村的主觀情緒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這與物哀是相通的,物哀不是直觀而是靠情緒,想象力去感受自然,在欣賞自然景物時潛藏着一種愛情的哀愁情緒留有詩韻,包含無常的哀感和無常的美感。

雪國讀後感 篇13

我之前想着《雪國》也許很長,也許像那本字母密密麻麻的“TheHungerGames”,也許像我仍然沒有勇氣翻開的《百年孤獨》,可是它只是一百二十一頁的中篇,也許只能算作短篇,顯得小而且可憐。

它的名頭我都忘卻了,漂亮的封皮在兩週前扔進了紙簍。我知道川端康成也不知是什麼時候,只是人都崇洋媚外,日本作家的名字好像很難從大腦皮層剔除。

我看到很多人講它如何淺薄、如何無味、如何零碎得像一篇讀書筆記。午後或者夜晚,我總是忍不住一點一點地讀翻譯過來仍然帶着一種溫柔的氣息的字,想着川端在寫這樣的句子的時候,會否露出柔軟的笑。

這一年幾乎都在念小說,美國人寫的永遠最好看,讀下來好像吃了一大盤加了好多洋蔥炒的小龍蝦,又辣又在手指尖上盤旋很久。比起來,日本人寫的東西總是淡,即使是那個在我的書櫃裏佔了一大塊的東野圭吾,講死人的時候也像白開水一樣,寡淡而透明。可是他們永遠最柔軟,也最能在一個人的時候打到心底去。

川端康成是個很典型的日本作家,我想。

不知道什麼時候,也習慣了在零碎的思緒裏感知某些與我的想法相通的東西。我覺得很好啊,像讀塞爾努達的詩一樣。

《雪國》是我至今念過的最美的小說。啊,也許紅樓夢也是吧,可是它好長,我沒有勇氣看完。

雪國讀後感 篇14

川端康成的文字,極致細膩曖昧,值得慢慢琢磨參詳。

他必定是從靈魂深處細細端詳過女子,才寫的出這樣的文字:女子給人的印象潔淨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腳趾彎裏大概也是乾淨的。

星河當空,雪色當前,美人在旁。

雪國的美,雪夜的寒,都與美人緊密相連,彷彿雪國就是美人,美人便是雪國,二者在意向中合而爲一。男人所眷戀的,是雪色還是美人?都不是,又或者,都是。

在雪國極致的寒意襯托之下,女子熱烈的愛情愈發地珍貴溫暖。年輕的藝伎對外鄉已婚遊客的愛戀難以自持,以至於不顧一切,哪怕已知一切都是徒勞,也要認認真真對待自己這一份真切的深情。

讀到後段才知道,女子每夜堅持天亮之前離去,原來是因爲費用是根據時間來計算:早上五點前離去按五點算,五點後離去按十二點算。深情至此,實在是問不出口那一句:值得麼?

與女子熱烈的情感相比,男子的自卑和薄情更貼近雪國的寒。

女生主動有錯嗎?沒錯的,更不如說主動尋愛的女生更值得好好寵愛珍惜。因爲她們懂得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哪怕明知徒勞,也要用淒涼曼妙的聲音發出求愛的呼喚。這便是她們一生所求,哪怕最終一無所得,這份純真潔淨地呼喚也是她們存在的證明。

也許我偏題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讀書,本就是讀自己這一生啊。

雪國讀後感 篇15

她是藝伎,連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顏色,癡情地愛着有妻室兒女、坐食祖產的島村,她大度,冰雪聰明,儘管她多麼渴望自己有一天穿上婚紗,被島村明媒正娶,但她還是隱忍着說:“下一次,帶您太太也來溫泉浴池吧!我也是可以歡迎的。”

她是火焰,在雪的覆蓋下激烈地竄着火苗,她爲報自己的恩人,救治恩人的兒子行男去當藝伎,她讀各式各樣的外國文學,記了厚厚的日記,努力學習三絃琴,她一直、一直在掙脫現實的生活,當島村搖頭看着她的日記說:“都是徒勞吧。”她只是淡淡地回:“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呢。”

她敢愛、敢舍,卻彷彿永遠得不到幸福,島村懦弱、空虛,正是她無法得到幸福的根源,她就像白娘子,癡癡地渴望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卻終究讓人給負了。

她是天上的銀河,是銀河中的星星,有島村難以企及的美麗,她將自己一切最純粹的東西展現給島村,她深沉地愛,不求回報,甚至,在島村偷偷準備離別時,她只呆呆地望着,跳到正在行駛的汽車上,臉貼着冰冷的窗戶,喊:“喂!你去哪兒?”

也許,這就是兩個人天上地下的感情,就是兩個人對待生命,對待生活截然不同的態度。

假如有一天,島村不再是書中的島村,駒子不再是當藝伎的駒子。他們的愛情會繼續嗎?

我想不會,島村依舊那麼索然無味,而駒子,依舊熱情似火。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本就是眼中兩個不一樣的雪國,一個活成的枯樹,一個活成了明燈。

雪國讀後感 篇16

《雪國》的故事在一個銀色的國度裏慢慢地揭開了故事的一角,雪國被白雪覆蓋,一切醜陋的虛僞都蒙上了灰塵。島村遇到了這裏美麗的藝妓駒子,兩人一見如故,在雪國的日子裏島村有駒子的陪伴並不無聊。

有傳言說駒子有一個病重的未婚夫,由一不叫葉子的女子照顧,而駒子成爲藝妓是爲了支付醫藥費。但當島村裏問起時,小馬卻矢口否認。過了沒多久,駒子的未婚夫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照顧駒子未婚夫的葉子請駒子去探望,但是不管葉子怎麼請求,駒子還是不去,和島村慢慢的離開了。

駒子未婚夫死後,葉子在大火中自殺,而島村只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爲駒子失去生命而難過。

就像一個沒有盡頭的故事,在最後,雪國火花飛天,讓白雪染上了火紅的顏色,埋在雪地裏的是漸漸失去了色彩的生命,在茫茫的雪地裏湮滅,融化成一片潔白,最後塵埃落定。

川端康成用他充滿悲傷的筆墨在紙上寫下了壯麗的篇章,彷彿一點點墨水就會在紙上留下絢麗的花朵。他的故事和他自己的一樣悲傷,早年失去親人的痛苦爲他的世界觀增添了一抹暗淡的色彩。在憑藉《雪原》、《千隻鶴》和《古都》獲得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三年後,他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才華橫溢而又憂鬱的一生。

沒有人能理解他的這種行爲,但你可以在他的作品中聽到他悲傷的嘆息。生命不是死亡的對立面。死亡潛伏在生命中。川端康成的話,彷彿在告訴世人,他依然存在,生命的存在中包含着死亡,讓一切得到昇華。

雪國讀後感 篇17

算下來,《雪國》已經讀了三遍了。第一次概讀,大致瞭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關係以及情節發展狀況;第二遍細讀,品味其中主人公島村和駒子之間的感情,以及夾雜在他們中間的葉子和行男的微妙感情,感受《雪國》給我帶來的日式愛情;第三遍在重溫作品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選擇川端康成的環境描寫,去淺析這些環境描寫對故事情節發展所起的作用。

因爲之前讀了兩遍後也去翻閱和查找了《雪國》作品賞析的相關資料,很多都是對作品中人物關係的解析,如島村和駒子的感情真假,葉子和行男之間的隱晦情感,以及駒子對行男的態度等等等等,這種文章很多,無形中也影響了我對《雪國》的理解。但是,我是不喜歡走人家走過的路的,看了那麼多文章我都不知道我最初對這部作品的理解是怎樣了,已經默默隨着主流思想走了,失去了我自己當初對《雪國》的純真……

不走尋常路,我不想再去分析人物關係,因爲我覺得很多其實都不是我自己的理解,而是從別人讀後感上的理解,因此我選擇研究《雪國》中的環境描寫,於是這次在重溫的時候我特別關注了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對環境的構造,其實仔細研讀發現精彩的環境描寫不少,或許是作者有意而爲之的呢,在最終的讀書報告中我將就其中部分的環境描寫簡單談一下我的理解,或許對於這部作品的解析會有意外的收穫。

一些被我們邊緣化或者忽視的東西也在發揮着它獨特的作用,期待新的發現。

雪國讀後感 篇18

有些書就留下這樣的氣息,引人一再重返,流連不已。——題記

川端康成是日本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員,他的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特質,其作品《雪國》是一本講述日本尋常人家在一段旅行中發生的普通平常的事。通過這樣的故事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微妙的關係和複雜的內心情感世界。

《雪國》、《千羽鶴》、《古都》的合集,以文學成就而言,《古都》最是單純清淺,恍若以京都四季風物作背景的莫扎特的音樂;《千羽鶴》的編織承轉親密而微妙,近乎不着痕跡,以超然的敘述技巧蜿蜒探入內心的幽深世界;相比之下,《雪國》則與兩部作品都極不一樣,透過那樣秉賦強烈、棱角鮮明的虛構,攤開一幀按捺不住卻無以寄託的精神映像。

從火車穿過隧道的那一刻開始,就處處看見兩相映照的風景:島村眼睛裏的兩個女子,駒子徒勞而認真的生,與葉子悲悽而凜冽的死之間,構成亮色與冷色、濃烈與柔斂、漸悟與頓悟的對照,實與虛、動與靜、續與斷的反詰,如霞光對雪色,如鏡裏照現的妖嬈紅顏與窗上浮映的迷離秋水;並非對比,亦非張愛玲所偏好的“參差的對照”,而是一體之兩面,是生命在抵達死亡以前所兼具的美麗與虛幻,因爲不斷的消逝,涌出不竭的眷戀。島村並不僅僅是敘述的取角,也是風景的一部分:葉子與行男之死別,正照應駒子與島村之生離;而葉子對於死的決然歸赴,像透過一粒沙所洞察的世界,照亮了島村對於生的惝恍繾綣。

解讀這篇小說的虛構動機,讓我想起另一部成雙設對、處處滲透“參差的對照”的作品《石頭記》,貫穿兩者的是如此相似的精神底色:是情,是幻?孰真,孰空?是執著於物哀之美,抑或皈依運命的徒勞?當記憶如此纖毫畢見,刻骨銘心,由誰來了悟紅塵虛幻,懸崖撒手?

雪國讀後感 篇19

暑假到了,我們終於能好好修息了,在這個暑假中,我看了一本我夢寐以求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叫:《雪國狼王》。

這本書是被譽爲"中國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在這本書中有許多故事,如:雪國狼王,梅里山鷹,阿黑的密祕。在所有的故事中,我最喜愛的便是雪國狼王。讓我帶領大家進去故事吧!

這個故事分爲7段,讓我爲大家從頭說起吧:1923年,一隻叫尤肯的頭犬帶領着一隊挽犬,拉着雪橇去城鎮換回生活的必須品後迴歸部落。可在迴歸部落的第10天,他們碰上了狼羣。餓極了的狼羣把他們撕成了碎片。只有頭犬活了下來,因爲狼王要把她做爲自己的妻子。第2年尤肯就生了只小狼。因爲小狼是在暴風雪中出生的,所以這隻小狼叫"暴風雪"。

在15只小狼中已經初步排列了名次。最歷害的便是"黑毛"。黑毛曾在攻擊麋鹿時被麋鹿的大角扎傷了右眼,所以,大家都認爲黑毛會成爲狼王。過了幾年,狼王便走了。在狼羣中,分成了2派。一派的頭頭是黑毛,另一派的頭頭是暴風雪。一次尤肯的主人的朋友到狼羣裏來獵食物。這一次,暴風雪與黑毛開始爭奪王位,最終暴風雪贏了。因尤肯回到了人類中,暴風雪也尾隨媽媽進到了人類中。成爲了一隻出類拔羣的雪犬。它憑藉卓越的智慧與勇氣,贏得了一個國家的讚許。

讀完這本書後,我想:原來狼也會歸順人類,在此,我要對大家說:''不要讓狼滅絕!‘'人類因用動物的立場去想動物

雪國讀後感 篇20

有些書就留下這樣的氣息,引人一再重返,流連不已。

《雪國》、《千羽鶴》、《古都》的合集,以文學成就而言,《古都》最是單純清淺,恍若以京都四季風物作背景的莫扎特的音樂;《千羽鶴》的編織承轉親密而微妙,近乎不着痕跡,以超然的敘述技巧蜿蜒探入內心的幽深世界;相比之下,《雪國》則與兩部作品都極不一樣,透過那樣秉賦強烈、棱角鮮明的虛構,攤開一幀按捺不住卻無以寄託的精神映像。

從火車穿過隧道的那一刻開始,就處處看見兩相映照的風景:島村眼睛裏的兩個女子,駒子徒勞而認真的生,與葉子悲悽而凜冽的死之間,構成亮色與冷色、濃烈與柔斂、漸悟與頓悟的對照,實與虛、動與靜、續與斷的反詰,如霞光對雪色,如鏡裏照現的妖嬈紅顏與窗上浮映的迷離秋水;並非對比,亦非張愛玲所偏好的"參差的對照",而是一體之兩面,是生命在抵達死亡以前所兼具的美麗與虛幻,因爲不斷的消逝,涌出不竭的眷戀。島村並不僅僅是敘述的取角,也是風景的一部分:葉子與行男之死別,正照應駒子與島村之生離;而葉子對於死的決然歸赴,像透過一粒沙所洞察的世界,照亮了島村對於生的惝恍繾綣。

解讀這篇小說的虛構動機,讓我想起另一部成雙設對、處處滲透"參差的對照"的作品《石頭記》,貫穿兩者的是如此相似的精神底色:是情,是幻?孰真,孰空?是執著於物哀之美,抑或皈依運命的徒勞?當記憶如此纖毫畢見,刻骨銘心,由誰來了悟紅塵虛幻,懸崖撒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