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精選]

本文已影響 2.06W人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送讀後感[精選]

目送讀後感 篇1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撫平心中的焦躁,細讀龍應臺的《目送》。等一朵花開的時間,悟一場人生的別離。

目送,就是用目光送別離去的人。龍應臺的書裏,寫了許多種目送。她目送着父親一步步走向了死亡。目送着母親一天天老去,直到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再記得。目送着兒子長大,看他從離不開母親成長嫌棄母親是個孩子。目送着朋友,目送着世間萬物的離開……字裏行間滿滿的憂傷、寂寞與不捨。

或許人們提到《目送》,想起的總是那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可是通讀全文,我最喜歡的卻是那句“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你是否還記得父母總是說起你小時候的模樣;你是否還記得朋友說要陪伴你一輩子;你是否還記得親人對你的點滴關心……

可是我們總有一天會目送着父母、朋友、親人離去,若他們都離開了,孤身一人的`我們是否會張皇失措?是否會悲痛萬分?生活總是會教會我們要珍惜當下,卻從沒告訴我們該如何面對失去。或許面對着失去我們也只能是在心底寬慰自己、告訴自己總有一些路,要勇敢獨自闖吧。

書中的作者也曾獨行走過一條條或繁華或蕭條的道路,這種感受或許就是“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們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又或者說,父母親人他們總是目送着我們長大,目送着我們漸行漸遠。可是我們卻沒有回頭看看他們,你是否會注意到:又有一條細紋爬上來母親的眼角;父親額鬢又染上了幾縷白髮;奶奶的手又多了幾道傷痕……

龍應臺的文字,時而如刀光劍影,時而卻溫柔婉轉。她的散文,細膩而深沉,或許反覆品讀纔可體會出其中蘊含的深意。

讀目送,悟出人生之珍惜當下,悟出失去時勇敢面對,悟出獨行之寂寞憂傷。

彈指一揮間,你竟已遙遠,青絲蘸白雪,來路生雲煙。

目送讀後感 篇2

親情是可貴的,親情是不可缺少的,人世間最寶貴的親情,最珍惜的也是情親。親情會給你幫助很多,但是終有一時路將要自己走。

“再見。”我看着媽媽逐漸遠去的背影和逐漸遠去的小汽車,不免有些擔心,“今天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我能做得到嗎?”我不免這樣想着。過了一會,我肚子有些餓了,東翻翻,西翻翻,什麼東西都沒有找到,有了!出去買,但我看看外面的.傾盆大雨打消了這個念頭。“媽!我餓了。”

“對了,媽出去了”我非常沮喪,平常都是媽媽做了這些。我東走走,西走走,冷靜下來,默默的翻開一本書那本書便是《目送》,翻開之後一段話讓我醒悟: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呀,有些事,只能一個人走,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看我這段話後,我真的懂了很多,我一個人穿上衣服,打着傘出去了,雖然被淋溼了一點,雖然是件很小的事情,但這不是已經邁出了一個人走的一步嗎?

我們慢慢的變得有力量,有力量力所能及,有力量去接受生命的洗禮,有力量去吃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選擇,也許很困難,但我們總要面對,總要向前。

當風過境,你轉身離去。時隔多年也未曾改變,身後有萬千天光,眼前是滔天迷障,但我們終要向前,獨自撥開眼前的迷霧,追尋自己夢想。光影夾縫掩藏未知的路,只要義無反顧的衝上前就好,堅信那一刻總會到來。

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記住這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我們不斷進步,憧憬美好的未來。當自己有困難時,不要想着安於現狀或者去請求他人的幫助,唯有這樣,靠自己改變心情,改變態度,不斷學習進步,不斷超越自我,才能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纔可能做好。

自己走走這條路吧,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目送讀後感 篇3

總有這麼一天,你發現自己長大;總有這麼一天,你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忙。可總有這麼一天,你發現自己在慢慢變老;總有這麼一天,你又從你後代中發現你年輕時的影子。

縱觀全文,龍應臺對母親,對兒女的愛,流露在字裏行間。對母親,細緻入微,縱使母親失憶,可是,她依然想方設法令母親開心。對兒女,關愛無微不至,成爲兒女們堅強的後腰。歲月的沖刷,使她忘卻了許多,改變了許多。從那一個厭惡母親遞過來的雨傘的十七歲年齡,到爲自己十七歲的兒子遞雨傘的'母親,不難看出從中的轉變。今日的龍應臺,是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對待日益變化的時代。

第一章節的標題是”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走的路,使我們學會忍受孤獨、寂寞,獨自行走,獨自成長。父母的目送,在他們的目光中,是對兒女的愛,可是,卻無法阻止兒女的遠去。兒女們在這一條獨自走的路上,終有一天,也會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一句話,表現了天下父母們對兒女的深深切切的關愛。文章中,龍應臺送別兒女,送別父親。送別兒女時,兒女們那一種無需幫助的情形,似乎,和我們這一代人十分匹配。父母們爲我們操心,時時刻刻關心我們,我們,似乎,大多人都覺得太煩,不理會自己的父母,認爲他們多管閒事,雞蛋裏挑骨頭。可是,從父母的角度呢?他們,無非就是想讓我們過得好一些。但是,我們卻誤解一番好意。站在小路的這段的是父母,兒女們,漸漸消逝在小路拐彎。送別父親時,已經長大,此時,流露出的是不捨。知道最後,在火葬場,在棺木前,對父親的不捨,卻已無法用言語告訴他,兩人的距離,很近,也很遠。這一刻,站在路口的是兒女,親人,卻漸漸消逝在拐彎。

無論是兒女,還是家人,都保留有對彼此之間的那一份深厚的愛。無需表達,相互已知。不要讓這一份愛珍藏太久,讓父母知道,你愛着他(她),這樣,未來,至少不會後悔。

目送讀後感 篇4

《目送》的封面是大塊大塊深深淺淺的綠,這是大自然的顏色。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這片土地沒有變。“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兒時看到時,只覺迷惘。華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媽媽的心,可他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斷回頭,而是選擇了將背影留給他的媽媽。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也早已忘了小時候黏着媽媽的華安了。時間在改變,而我們沒有變。牽連着他們的,是那根維繫柔情的無形紐帶。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身爲龍應臺的媽媽她又惆悵什麼呢?

再細讀時,心猛然一震,繼而涌出一股傷感的情感,彷彿看到了那個用怯怯眼光追隨媽媽的小小華安和以後頭也不回決絕又幹脆地離去的背影。維繫他們唯一的紐帶也就只剩那薄弱但堅固的親情了。我們一直在離別,但無數次的'目送,留給我們無盡的心酸。這一生這麼長,又這麼短。這條路上來往過客無數,行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父母,曾經陪伴但從未離場,他們陪你走過的每一段路,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扶和關愛你。

在以後,隨着時間的流逝,時間是個劊子手,顛倒靈魂的白與空。而我們的父母會越走越慢,最後漸漸的走不動,需要你停下來,轉過身攙扶他們。我們會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責任,自己也逐漸成爲父母,對於兒女而言,我們是港灣,但於我們本身而言,港灣永遠是自己的父母。

稚子遠遊,身在異鄉。一杯清酒,三生如豆。每每思及此,都覺悵然,而《目送》這本書,截取的是生活中每一個都會經歷的片段。我們以後會逐漸體會到“所謂父(母)子一場,就是目送他在你面前漸行漸遠,而他沒有回頭。”曾經在操場上揮酒熱血的少年啊,大抵以後都會變成爲人父、爲人母的角色。願我們還身懷這其中的感動,度過以後還很長很漫長的日子。

目送讀後感 篇5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總會跌倒或勝利,我們或喜或悲,或苦或甜。正如書中所說的“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雖然在路上,總會人來,也有些人離開。就像父母,但他們會不停支持我們,鼓勵我們正確的向前走,如雪中送炭,也如錦上添花。

時間如白馬過隙。時間荏苒,我不禁回首,發現正如龍應臺說的一樣“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想到了我與我的母親,從小她就對我嚴格,因爲她總是給我佈置一些看上去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我沒有完成,她就會打我。用一句話囊括就是“我天不怕,地不怕,就只怕我老媽。”

讀完龍應臺的.《目送》後,我卻想起了母親頭髮上沾染的絲絲霜華,這其中也有我一半不聽話而長出來的吧?總會想起在每次我媽打完我以後,總會自己先消氣來和我說抱歉;會想起我小學多調皮,總惹得我媽惱怒;會想起我媽總爲我學習操心,對我語重心長的說一番,我卻總沒聽進去的時候。

我明白,將有那麼一天,我也會如親愛的安德烈一般伸展出知識與思想的翅膀,駕着長風,乘着飛雲,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這途中,也許會有彷徨,也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也許會被狂風暴雨折斷翅膀。但,人生是一條不歸路,時光只是一個匆匆過客,註定了再疲乏,也不能停滯步伐;再困頓,也不能喪失希望。有些時候,只能一個人流浪,一個人天涯。只是一個人。

但是我卻想說,能在人生這條漫漫長河中能遇見你們,真的是我一生中莫大的幸運。若說在佛前一千次回眸才能換來今生一次擦肩而過,那麼我願意在佛前回眸一萬次,一億次再讓我來世做你們的女兒。

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許並不夠深刻,並不夠成熟,還沒有經歷深思熟慮的錘鍊。但我知道,無論有多大的風風雨雨,總有兩雙熱切的眼睛跟隨着我,他們會無言的支持我,鼓勵我。他們是我一生雪中的碳,錦上的花,無論是禍是福,他們都會欣然與我共擔。謝謝你們,老爸老媽!

目送讀後感 篇6

龍應臺的《目送》一書,包含寫父親、母親、兒子、朋友、兄弟的七十三篇散文,深邃、美麗的文字,吸引我在這個七月盛夏用幾個晚上讀完該書,共鳴之處頗多,最是印象深刻的還是跟孩子有關的《目送》和《十七歲》。

首篇《目送》,講述兒子華安上小學第一天目送其消失在門裏;十六歲機場送別一寸不移的跟隨安檢的兒子終沒等候到兒子消失前的回頭一瞥;大學時不搭同路的母親的車,留下母親高樓俯視其等公交車的身影。敘述着孩子的成長過程及其變化,透露着作爲母親的落寞無奈與對不必追的選擇。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孩子的成長中要不斷順應孩子的變化呢?

《十七歲》那篇讀到華飛從德國飛到希斯羅機場與劍橋演講的媽媽相會時那段,華飛拒絕媽媽爲他預備的雨傘;笑說媽媽對歐陸早餐與英式早餐的大驚小怪;提醒媽媽只說就能夠不要用手指牛頓蘋果樹後代……讓我想起前一日兒子掛掉我沒有說完的電話以示對我管束他的抗議,再打過去,直呼神經病隨即掛斷來對付我的囉嗦,跟十七歲時的華飛不一樣的是,兒子七歲就開始了跟媽媽意見不一時的應對,就那麼不輕不重不鹹不淡的應對着,讓你愛不來氣不起的。還在爲兒子掛我電話的事情耿耿於懷,計較着兒子對我不尊的時候,從《目送》的文字中讀出作者在應對孩子時,跟所有的母親一樣有困惑,不一樣的是她懂得控制,使得她在孩子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自我調整的方法尊重孩子作爲獨立的人所應有的自由和尊重,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一個錯誤,總是把自我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導致跟個性獨立的孩子發生衝突時魯莽的給孩子定義爲叛逆。我們要像作者那樣,做一個睿智的家長,把孩子當做一粒種子,給予足夠的陽光、空氣和水,愛護他、滋養他、保護他,讓孩子感覺到自我不是在被塑造被管制被約束,而是在溢滿愛的環境中爲實現自我的夢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一切不能應用到實際生活教育的理論學習都是無用的。好讀書,讀好書,重在應用,尊重孩子的成長變化,做好孩子的好父母。

目送讀後感 篇7

這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地變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

翻開《目送》,一本記錄龍應臺生活點滴的散文。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爲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種種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作爲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作爲一個敏感細膩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傷感和彷徨。她用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動人心絃的種種感悟。讀起來,連呼吸也充滿了與之共鳴的渴望。

她,擁有着不凡的驕傲和銳氣,然而在洶涌的母愛面前,也心甘情願地作出了讓步。在浮華的萬千世界中,她常常這樣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卻失去了你的孩子?”因此,她辭去了文化局局長的官職,拋開了博士高官的耀眼光環,重歸學者作家清新淡雅的樸素生活。素雅如她,淡然如她,她明白在虛浮和掌聲過後,在繁華落盡之時,留下的也許只是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她用淳淳的真情,讓孩子感受到溫暖細膩的母愛;她的'優雅知性,也使孩子擁有了作爲一個獨立的人理應得到的尊重和自由。

也許是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的心也變得容易憂傷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間也在心裏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我們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所以,書中的一字一句彷彿踩在我們最柔軟的心房上,讓人流下暖暖的淚來。

人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們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轉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與親愛的人相伴走完整個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顧着留意峭壁上那叢豔麗的花,等突然驚覺四下闃然無聲時,卻早已“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了。

目送讀後感 篇8

這個暑假,我讀了龍應臺的《目送》。《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讀完這本書,我感受頗深,尤其是《目送》《母親節》這兩篇文章,讀完後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些話出自《目送》,讀來既令人心酸又無奈。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逐漸長大了,也慢慢獨立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那個向媽媽撒嬌,動不動就問爲什麼的身影已逐漸遠去,換來的是獨自尋找答案,一個人作出抉擇的背影。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我們承受父母不捨和不放心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在《母親節》中,龍應臺寫到“在他們廣闊的、全球覆蓋的交友網絡裏,‘母親’是被他們歸入垃圾或‘資源回收筒’那個類別裏去的。”更有安德烈發了一篇“與母親的`經典對話”作爲母親節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看完後,我深深地責備安德烈,怎麼可以這樣傷母親的心,但同時,我也反思。自己有時也對母親的關心和嘮叨產生厭倦,雖嘴上不說,但心裏還是有點討厭,覺得怎麼老是說一樣的話,重複又重複。也會有跟安德烈一樣的心理,但事後想一想,這是爲我們好啊!

14歲的我讀這本書或許還不能真正領悟、體會,但我知道,我總會經歷的,隨着我一次次的蛻變和成長,我會慢慢理解父母的不易和親人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 篇9

團聚的時候,知道沒有永恆。只要一想到送人離開,離別就變得憂傷。

朋友親人離開得越遠,越長,感情越深,離別越難。

記得自己有許多送別,回憶起來,發現像輪盤一樣……一別再一復……

每次過節,回去看望自己的外婆,長長短短的一個月都呆在外婆身邊。臨行前,會有一個緩步的身影,會有一個祝福的身影在身後,笑望着招手,停步,努力地再多看幾眼,好久才說出:“走吧,路上小心……”“知道了,回去吧。”很簡單的話啊,從小時候看到現在,每次都會看到那麼鄭重,那麼認真,那麼在意的表情。

最近距離的送別是送人離開世界吧———許多親人圍着中間的火爐,一句話不說,就那麼看着,照片上還能清晰地看到她笑靨如花的樣子。

經歷了一點,其實對“團聚簡單,送別難”早已有所體會,但也漸漸明白,送別包含的快樂遠大於團聚:送別後纔會看清過去他(她)的關心,更重要的是,只有送別後纔會有團聚。

龍應臺對送別的理解是加深的,“不必追”可能是追不到亦或是今生今世一定還能相逢。因此,雖然心頭罩着不捨的憂傷,也只是“咖啡中固有的咖啡因”,如傅雷說的,精神的消沉是人經歷中的'必然,學會面對它才更重要。一味的沉入送別之痛,只是體現其的依賴罷了。

其實,送別也是一種快樂呵:因爲對方對自己的祝福和自己對對方的期盼都是出於希望啊。

腦海中還是能想起自己懷着緊張的情緒步入考場時,姐姐叫住自己說的那些鼓勵話,能如夏天銀杏由綠漸轉淺黃的輕巧,神奇地減輕緊張。即使當天姐姐也要離開,我也不曾悄悄流淚:因淚是奢侈品,怎能讓它在送別時氾濫?

別後的生活雖多一份牽掛,也是清水,洗清楚聚時忽略的點滴感情。

我(被)送別過很多次,從一開始感到的落寞到後來悟出的好處;從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的鎮定面對;從一開始的憂慮到後來的期待……送別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末節,也是開端。

現在的我能說,送別是快樂的初始,亦是破繭時陽光下透明雙翅震顫的幾縷輕柔,是綢帕上包裹的落花,美麗的憂傷。

目送讀後感 篇10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在書櫃中發現了這本人生之書,然後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我拜讀了臺灣作家龍應臺先生“人生三書”之一的《目送》,這本書用七十三篇散文寫出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它是一本生死筆記,文字間更透漏着深邃,憂傷和美麗,更被稱作二十一世紀的《背影》,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

讀完這本書,令我最感動的還是第一篇。作者目送兒子華安從小學到初中再到大學的成長,到最後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然後目送父親的衰老和逝去,在火葬場爐門前的最後一次目送。正如“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也許這就是生命的輪迴,一個生命的誕生,見證生命的成長,陪伴生命的逝去。

當我閱讀《目送》,想起自己的父親時,我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印象中的父親身材挺拔無所不能,但歲月的流逝,父親慢慢衰老,而身體也逐漸彎曲。還記得這次元旦假期結束時,父親送我到車站,當我放好行李,上車和父親臨別後忍不住透過窗戶望向父親,映入眼簾的畫面瞬間讓我淚目,父親一手扶腰,然後斜歪着身軀佝僂着身體一點點向回走,突然覺得父親真的老了,常年的.操勞讓他身體已經變形,但他在我面前還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少年的我們正如華安一樣,在成長中總想脫離父母的懷抱,奔向屬於自己的天空,留給父母的只有漸行漸遠的背影。長大後的我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孩子後,當我們作爲父親或者母親時,也許才能體會到那時父母對我們的愛永遠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突然想到前段時間看到的一篇文章,文中寫到“現在呀,好像只有春節這七天才可以真正回家陪陪父母,其實每天真正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也就五六個小時,一年也就四十個小時,就算二十年,也就三十天左右。”。我們總覺得二十年還很長,當子欲養親不在發生時,我們才意識到時間不夠用。所以趁現在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吧。

目送讀後感 篇11

揪着心讀完了龍應臺的《目送》,欲哭無淚的感覺在心中漫散開來。“此刻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僅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可是,我進不去。”

我出生在新安江,爺爺奶奶以及家裏其他人都住在那兒,由於父母的工作,我們家住在杭州。低年級時,我們經常到爺爺奶奶家去,五一也去,國慶也去,中秋也去,寒暑假去住上個把星期是常有的事。奶奶總是牽着我,早起坐公交車到江對面吃早餐,公交車上,我們總是說說笑笑,慢慢,慢慢地走,絲毫沒有趕時間的緊迫。我經常會到後院裏餵魚,我不總喜歡幹精細活兒,於是爺爺過來,皺着眉頭,喊道:“餵魚的食物要掰小一點,不然魚吃不了!”爺爺又拉我繞後院走一圈,指指點點,用方言重複着我早已爛熟於心的資料:“這個叫番茄,這個叫絲瓜,那些是辣椒……”

但這些只留作回憶,此刻,來回車程四小時,已被爸爸媽媽繁忙的工作以及我各種各樣的課外班所佔領,於是只能在一年的寒暑假裏面見縫插針抽出幾天去看望他們。即使去了,我也更喜歡獨自做自我的事情,並不樂意與他們對坐着談話。僅此而已。

我小學一年級時,媽媽總是跟我說:“你永遠都這樣大就好了。”我無法體會這句話所蘊含的.心境。害怕時光飛逝罷,擔心我長大後會離她越來越遠罷……

讀初中了,我要學習,媽媽要看報、辦公,雖然天天在一齊,但從來都各自坐在各自的書桌前,永遠隔着一扇門——這個距離挺遠的。

“今日是最終一堂課,教師想對大家說幾句話,首先,要理解父母,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的,真的很辛苦,只是你們此刻體會不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目送讀後感 篇12

對生命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題記

帶着釋懷與生命的和解,龍應檯筆觸之下的《目送》以溫柔纖細描寫出親人之間的親密互動。當我親臨這篇文字海洋之中時,帶給我的是當下的感動,亦或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

對於曾被餘秋雨大師評價爲一名真正的文化批判者和優秀文化建設者的龍應臺來說,在她的筆尖之下,無不散落着深情動人,亦或是不可言喻的對待生命中刻骨銘心的愛與虔誠。龍應臺一反批判犀利的筆調來描寫諸多生活中的濃情細節。反映出其細膩的情感。讀來亦有溫馨有味,情意盎然之感。

我們的人生中會有諸多的目送。即亦若大到生死離別,骨肉分離,小到暫時一別,家門遠行。正如《目送》中所現:“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這本書中作者在上有長輩下有子女的親情關係交織中經歷了諸多的目送。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亦若我作爲學生每天早晨父親用自行車載着我去上學,當我向他說:“爸爸,我去上學了。不用想,迎着我背影的那便是兩鬢早已花白的父親灼熱而又燃情的目光。”亦若是目送。又若是我參加夏令營時,母親面對車子啓動之時,迎着我背影的,也便是母親擔憂的神情。亦若是目送!

在作者筆下不着痕跡的就寫出了大視野大境界。在貌似不着邊際的表述裏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溫情,沒有着力的去描繪深情厚重的.無私之情,只是把撿起日子裏的點滴融入其中,你會在無意之間被貌不驚人平實無華的文字打動,會報以會心一笑,會黯然神傷,會被柔軟的孝順所溫暖!

我的思緒還是會不絕如縷的,隨同文字勾勒的情感所起伏。散散的文字,全然不是作者兇猛的雜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達文化深處的基固,即便是些生活裏的點滴和瑣碎,你依然可以從另外的世界裏清晰的對比出我們自己生活中的溫情。在溫情的文字裏依然能真實地傳遞批判的力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